静思语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79455342 上传时间:2019-02-17 格式:DOC 页数:25 大小:6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静思语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静思语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静思语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静思语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静思语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静思语》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静思语(2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眾生之苦從欲所生,因欲生憂,因愛生佈。 2、人生的價值是自愛、愛人,而非私愛和癡情。 3、不踰越做人的規矩,人生就會海闊天空。 4、肯付出就是造福,不執著就是智慧。 5、受人批評,應感恩對方。 6、修行,就是要知道做人的目標。 7、付出並不是為了功德,而是本份。 8、真正的宗教,是強調智慧與大愛的人性教育、社會教育。 9、對父母盡孝,是人生最大的福氣。 10、一切人事都是磨鍊,要磨得亮,不要磨得痛。 11、多用心體會人生一切的無常,煩惱很快就能斷除。 12、莫讓批評的話,讓我們失去熱心。 13、莫讓甜言蜜語,迷失我們的方向。 14、要學習聽任何話,都保持歡喜。 15、佛陀妙法無處不在,應在

2、人群中體會、力行。 16、時時好心,時時平安;日日造福,日日有福。 17、愛,就是生命中的力量。 18、平安即是福。 19、心就寫在臉上。 20、陪父母要歡喜而不是煩。 21、聽話要小心、用心,不能用猜的。 22、愛不是口號,要身體力行。 23、解脫煩惱,要用大慈悲心、真包容心。 24、人我是非是修行的工具。 25、空過時日是最大的損失。 26、心健康則日日快樂。 27、要拔人生的苦,唯有行菩薩道。 28、自悲門入,才能啟開慧門。 29、仁者即勇者,有仁愛之心,能激發勇猛之力。 30、修慧就是要去除煩惱,要去除煩惱必須擴大愛心。 31、在人群中磨鍊、修持,將人我是非轉化成教育。 32、有慈悲心

3、就會有柔和的態度,慈悲柔和可以化解人的煩惱。 33、有慈悲周切的心,才真正具有菩薩的精神。 34、最平常的人最富有。 35、時時抱著造福人群的人,就是在救自己。 36、有救人的人,才是真正自救的人生。 37、一個人要先點亮自己的心光,才能引發別人。 38、為眾生來人間是菩薩,為自己來人間是凡夫。 39、感恩可以打開我們的心結,並且啟發我們的悲心。 40、心安則地靈人生若平安,住宅也會吉祥。 41、從事教職者,應期許自己做一位教人的人師,而非教書的經師。 42、善用力氣的人,不急不徐;善守理想的人,不猛不弛;一志向前、堅定不移,終可達到目標。 43、行忍辱的人,就是一個最堅強的人。 44、願、力

4、並行,才能滿願。 45、成功的起點,在願心的開啟。 46、皈依的目的,在知道人生的方向。 47、站在半路,比走到目標更辛苦。 48、遺失現在,就會後悔過去。 49、用不分別的心去愛每一個人,就是平等。 50、有則惜福,無則知足。 51、專業有雄心,不要有野心。 52、增一分感恩心,即減一分猜疑心。 53、心中有愛,才會人見人愛。 54、真正自愛的人,不會與人計較。 55、布施如播種,以歡喜心滋潤,種子才會發芽。 56、沒有人扯後腿,練不出腿勁。 57、修行道場就在生活中。 58、心有戒律,行為自然純真。 59、及時行善最美。 60、心要淨化,不要情緒化。 61、貪、瞋、癡不除,則慈悲不生,智慧

5、不成。 62、縮小欲念,擴大愛心,就能過得快樂、自在。 63、心生感恩,是良知的開啟,也是踏出人生良能的第一步。 64、人生惜福,才能幸福。 65、心靜即是禪,心禪即是定。 66、處世為人,實幹優於能幹,和氣勝過爭氣。 67、人人都以慈忍實施於家庭、於一切眾生,人間便會長久散發透澈的愛的光芒。 68、每一天我都覺得生活在感恩的心念中,因為以感恩之心來生活,即使多麼辛苦都覺得非常快樂。 69、真正的佛教徒,不只是一直拜佛唸經,而是凡事用心,做人要慈悲。 70、多做好事,才能開闊心靈的天地。 71、先合作再分工,分工要和心,和心才有力量。 72、能傷在人身,痛在己心,就是走在菩薩道上。 73、時間

6、,是成就一切的資本。 74、行善及時,才能此生無憾。 75、只要肯做,不怕做不到,要多用心啊! 76、自小培養愛心,長大就不易有偏差行為,而製造社會問題。 77、要如何才能人人心安呢?必須要有充滿愛的大環境,人人相互關心。 78、能做一個幫助別人的人,是很有福的! 79、天下沒有做不到的事,只怕我們不去做。 80、為人子女者要善體親心、要自愛,才能真正回報父母恩。 81、不輕視小善、不縱容小惡,福德智慧才能與時俱增。 82、要身體力行,才是真學佛者、真修行者。 83、學佛最重要的是顧好心念、斷除煩惱。 84、家庭成員即使宗教信仰不同,也應互相尊重。 85、對己有信心,才能成就一切功德。 86、

7、做事踏實,心就穩;心穩,路就穩。 87、時時感恩,處處感恩,人人感恩,事事感恩。 88、多做但不要多想,身體可以勞動,但心不要浮動。 89、無私為人付出中,才能解脫自己的煩惱。 90、用愛化礙心中有愛,就不會有礙。 91、人心向善,即能風調雨順,平安吉祥。 92、人心健康,社會就健康;社會健康,家家就幸福。 93、慈心不能缺乏親善的態度,智慧不能缺乏謙虛。 94、要達成理想有三個要訣:有志、有誠、有恆。 95、愈是流汗付出,心靈的收穫愈是豐盈。 96、不斷地付出就是在造福,面對人事就是在修慧,若能福慧雙具,就是 慧命增長。 97、志業精神無上、下班,分秒不離義務。 98、造福人群,就是為自己造

8、福。 99、佛教精神是寧己勞碌,他人享受。 100、勇往直前為人服務,就是幸福。 101、十方三世一切佛,依願力行,依行成佛。 102、我們要感恩過去,珍惜現在,展望於未來。 103、能盡力守本分的人,就是能肯定自己的人。 104、不斷發揮生命功能,才是活著的人生。 105、待人處世,要如圓月明亮柔和,不要如烈日刺眼。 106、以感恩心處人事,持之以恆,必能日日歡喜自在。 107、把握當下,就是用心。 108、心中歡喜,處處好風水。 109、每一天都是作人的開始,每一個時刻都是自己的警惕。 110、以平常心看事待人,自然生活從容。 111、能捨,才能認清自己,不致迷失。 112、別人罵我,不諒

9、解我,毀謗我,我反而應興起一分感謝的心理,感謝他們給我修行的境界。 113、人的心念意境,如能時常保持開朗清明,則展現於週遭的環境,都是美而善的。 114、逆境在佛教中稱為增上緣,碰到逆境來,應心生感激-可遇不可求啊! 115、天下的米一個人吃不完,天下的事一個人做不盡,同樣的,一個人也無法建立天下的功。 116、眾生心病,擁有的人煩惱失;沒有的人憂慮得,患得患失,即成憂愁。 117、人都是求有,什麼叫有呢?有就是煩惱。 118、去貪就簡,可使心靈得到無比的寧靜與解脫。 119、不要把病痛看得太嚴重,有煩惱心在,即無法解脫。 120、最幸福的人就是能寬容與悲憫一切眾生的人。 121、一粒細沙就

10、扎到腳,一顆小石子就扎到心,面對事情當然就擔當不下去。 122、能縮小自己、放大心胸、包容一切、尊重別人,別人也一定會來尊重你、接受你。 123、把氣憤的心境轉換為柔和,把柔和的心境再轉換為愛,如此,這個世間將更臻完美。 124、退一步、讓一步來成全別人,即是修養,即是修行。 125、眾生相即有眾生見。 126、面容動作、言談舉止,都是在日常生活中修養忍辱得來的。 127、善要即時,功德要持續。如燒開水一般,未燒開之前千萬不要停熄火候,否則重來就太費事了。 128、一個人幾十年的生命,真正做人做事的時間實在很少,再勤勞的人也只做了三分之一而已。 129、任何事都是從一個決心,一個種子開始 13

11、0、熱心易發,恆心難持;光說不練,則無法體悟真理,實踐道法。 131、一個人沒辦法自我教育的時候,他也就不再能接受別人的教育;他的成長其實已停止了。 132、不要把能說話的嘴巴用在搬弄是非上造口業,也不要把能行動的身體用在吃喝玩樂,耽戀物慾。 133、凡事對機即是好。 134、每天都是我生命中的一張白紙,每個人、每件事都是一篇生動的文章。 135、心要像明月一樣,有水就有月;心要像天空一樣,雲開見青天。 136、恆心早起即是鍛鍊殷勤不懈的功夫之一。 137、一個永保感恩心的人,就比較不會陷入絕境。 138、時時好心就是時時好日;時時保持心中的正念,任何時間、任何方向與地理都是吉祥的。 139、

12、心如鏡。雖外在景物不斷轉變,鏡面卻不會轉動,此即境轉而心不轉。 140、心隨境轉,動轉不息,則人我是非皆成昏擾,不能自己。 141、用寧靜的心態,觀大地眾生相,聽大地眾生聲。 142、人際關係是最難為的一篇文章。事事要無我、無執,方可好好作下去。 143、布施不是有錢人的專利,而是一分虔誠的愛心。 144、修行者的本分事是忍耐和付出,因為修養原是個人的行為。 145、心志若能守持於道,必能精深博大;否則,即使透徹千經萬論,亦如空花水月,一事無成。 146、懺悔是心靈的告白,也可以說是精神污染的大掃除。 147、人生這段路並不很長,但確實不好走,所以必須步步謹慎,切莫迷了路,走錯了方向。 148

13、、一句不恰當的話,就會使人產生排斥的心。話要講得恰到好處,多一句、少一句都不好。 149、透過煩惱轉成 201、人心淨化,才能過平安的日子。 202、善業凝聚就不會有天災、人禍,沒有天災人禍,家家才能幸福。 203、人生是長是短並不重要,最重要的是方向對不對,人生的方向如果正確,就不會迷茫煩惱地度過一生。 204、平時下功夫去除心中的惡念,努力培養善念,把自己的心照顧好。 205、做人若不守本分,不發揮人生良能,為群眾服務,人格就有所欠缺。 206、淨化人心,必須帶動人人轉私情為大愛,轉私欲為喜捨之心。 207、將愛心延伸得更遠一些,把愛的道路鋪得更長一點。 208、父母是孩子的模,一定要先照

14、顧好自己的言行舉止。 209、從事教育工作就好像園丁種樹一樣,必須要有耐心、愛心,且必定要有盡心盡力付出、完全不求回報的無私喜捨之心。 210、天下沒有做不到的事,只要我們有心、有愛,就懂得如何付出。 211、只要日常生活中,具備慈悲喜捨的精神,就是人間活佛。 212、只要有疼惜自然資源的心,人間就會減少很多天災,也能免除很多人禍。 213、不管是愛人或被愛都是幸福的。有力量去愛人或被愛的人,都是幸福的人。 214、每一秒鐘都踏踏實實地為人間、為社會付出,讓每一天都充滿希望。 215、心中有佛,口中有法,行中有愛。 216、有形的物質給別人,無形的福氣給自己。 217、人人心安,自然平安。 218、既然不知生從何來,死往何去,只有把握現在才是最踏實的。 219、不要怕人多、事多可以人事多,但不要是非多。 2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