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我和小动物交朋友》教学设计

上传人:自*** 文档编号:79454364 上传时间:2019-02-17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9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我和小动物交朋友》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我和小动物交朋友》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我和小动物交朋友》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我和小动物交朋友》教学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我和小动物交朋友》教学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我和小动物交朋友》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我和小动物交朋友》教学设计(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全国中小学“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优秀教学案例评选教案设计一、教案背景1、面向学生: 小学 2、学科:综合实践活动课程2、课时:13、学生课前准备:1)学生观察自己生活周围的小动物及它们的特点,收集有关小动物的谜语、诗歌、歌曲等。2)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准备小白兔、乌龟,金鱼、白鸽等小动物。二、教学课题情感态度: 1、通过学生在集体活动中的相互交流帮助,培养学生的 团体意识,让他们感受到与他人合作交流的快乐。 2、在成果汇报、展示过程中,让学生体验实践出成果的喜悦感和成就感,培养其自信心。 3、培养学生认真、细心,不怕困难、持之以恒的品质。能力培养:1、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增长见识。 2、通

2、过观察喜爱的小动物,培养学生动手、动脑、 观察的能力,培养学生自觉参与、合作学习意识及自主探究的能力,发展学生的个性。 认知能力: 1、让学生了解小动物的特点,培养学生对动物的研究兴趣。 2、培养学生懂得与他人交往的社会交际能力,养成合作品质,融入集体。三、教材分析动物与人类生息相关,是生命之链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小朋友们最喜欢亲近、交流的知心朋友。这个活动,就是以人类的朋友动物为活动对象,对学生进行科学、人文、思想教育,培养学生要热爱大自然、保护动物,保护环境的高尚情操。根据低年级学生年龄特点,活动努力做到趣味性与科学性的统一,并尝试与语文、信息技术、音乐、等学科整合,体现新课程改革理

3、念。在活动过程中既有合作探究学习,又有个性特长展示,既有媒体资料播放,又有自主创新发现,突出实践课的综合性,开放性和生成性,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电脑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四、教学方法 教师引导-学生自主探究五、教学过程(在上课的前一周,向学生布置有关活动准备,观察自己生活周围的小动物及它们的特点,收集有关小动物的谜语、故事、诗歌、歌曲。把自己找到的资料和学习的方法整理好,一周后教师对学生进行检查交流。)(一)创设情境。1、听一听,猜一猜。(多媒体播放一些熟悉动物的声音,让学生说说都听到了哪些动物的声音。)2、看一看。(电脑上出现一些小动物的图片,学生与自己最喜欢的小动物打招呼。)【百度图片】小鸡

4、图片大全http:/ 红眼睛,白皮袄,长耳朵,真灵巧。爱吃萝卜,爱吃草,走起路来跳啊跳。)师: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动物吗?生(异口同声):小白兔。5、学生说说自己所知道的小白兔。6、指导观察小白兔。(从毛,眼睛,尾巴等方面指导有序观察,让学生自主发现特征。可通过有关儿歌,谜语帮助理解动物特点。教师相机解决学生提出感兴趣但不明白的问题。)7、归纳观察方法。8、教师问:如果让你饲养小白兔,你该怎么做?9、教师小结。(三)合作探究,学一学。1、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后,放手让学生自主观察。师:刚才我们和小白兔进行了亲密接触,与它交上了朋友,看,老师还带来其他的动物,等着和大家交朋友呢!(带实物进课堂)2、教

5、师讲解观察记录表填写要求。3、出示温馨提示:4、学生组合小组参与对乌龟、白兔、金鱼、白鸽的观察研究并填写观察记录表。【设计意图:给学生自主选择的权利。喜欢哪个动物就参与哪个动物小组。】5、学生活动,老师巡视指导。【设计意图:1、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增强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他们的参与意识和创造能力。2、多合作讨论,可以为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注入催化剂。在小组讨论中,活跃了学生的思维,激发了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有利于思维的螺旋性上升。这种共同讨论为学生的求同求异思维发展提供了一条有效的途径,使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得到一定的发展。】(四)合作交流,评一评。1、每组派代表全班交流,交流完毕其他小

6、组和教师评分。2、评选优胜小组和个人,颁发奖品。3、教师问:对刚才活动中不明白的问题,我们有什么办法解决呢?4、指导学生通过上网和查阅有关书籍解决问题。(学生现场上网在百度查询。)【百度知道】金鱼为什么不闭眼?http:/ 4、教师总结,活动结束。(六)课外作业,延伸利用双休日开展假日小队活动,用实际行动开展一系列爱护、保护小动物以及保护环境的活动。(活动具体落实)六、教学反思1、启发激趣,让课堂变得生动。 兴趣,是学习的内驱力,是创造才能的催化剂。心理学研究表明,兴趣是构成学生学习动机中最为活泼、最为现实的成分。如果一个人对某方面的问题没有任何兴趣,那他就不会有什么学习效率。有了兴趣,还会萌发创新意识,而在创新过程中产生的无穷无尽的兴趣,又再次促进创新。三年级的学生其对各种新知识有浓厚的兴趣。我了解到好多学生里都饲养了小动物,并且对有关知识说得头头是道。于是,我萌生了选用这个主题的念头。在上课的前一周,向学生布置有关活动准备,观察自己生活周围的小动物及它们的特点,收集有关小动物的谜语、故事、诗歌。学生的配合超乎我的想像,这是我上语文课所没有看到的。开课的两个环节:1、闭上眼睛听动物的声音;2、欣赏小动物可爱的模样。从听觉、视觉激发学生热爱动物的情感,体现学生的思维活跃性,发挥学生的想象力。特别是把小白兔、金鱼、乌龟、鸽子的实物带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