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材4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

上传人:自*** 文档编号:79455085 上传时间:2019-02-17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25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材4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教材4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教材4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教材4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教材4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材4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材4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66生物在陆地环境形成过程中的作用。 生物圈概念:地球上所有生物及其生存环境的总称,分布在大气圈底部、水圈的全部、岩石圈上部。厚度:20多千米。核心部分:地面以上100米,到水面以下200米。.生物的分布与环境:环境条件对植物分布的影响:影响植物分布最重要的因素一一气候(气候条件决定了植物所需的热量、光照和水分的数量。)光照条件:是绿色植物生活的必要条件。光照的差异形成了不同的植物。喜光植物:分布在向阳地方或林中上层。例:马尾松、杉木、草原、荒漠植物、农作物、果树等。喜阴植物:在背阳或隐蔽的地方、密林底层。案例:地被植物、热带雨林中的藤本植物。案例:西双版纳人工经济林运用光的垂直衰减原理,模拟

2、雨林结构建立多层次人工经济林。热量和水分条件的影响:案例:赤道两极:热量和温度有规律变化,形成不同植被带;沿海内陆:随水分条件变化,形成森林、草原、荒漠等不同植被景观;山麓山顶:热量和水分不同,形成垂直分布植被带。植物个体对环境的适应及植物对环境的指示作用:水分条件不同导致个体形态不同: 例:水生植物莲(荷花、亚马孙的王莲)、沼泽地植物:有柔嫩、硕大而鲜绿的叶子,根系不发达。旱生植物骆驼刺、仙人掌等沙漠植物:叶子很小,或变成细刺,叶面覆盖腊层,根系发达。 植物是自然环境的一面镜子:植物对气候的指示作用及物候对农时、农事的指示作用。案例:“枣发芽、种棉花”。茶树湿热、酸性土壤;铁芒萁酸性土壤(红

3、壤);骆驼刺干旱;碱蓬盐碱性土壤;芦苇水湿;椰子树、芒果高温多雨湿热。 干旱地区寻找水源的指示作用。植物对环境污染的指示作用。案例:矮牵牛叶片伤害花完好,表明SO2污染。光叶绿素6CO2+6H2OC6O12O6+6O6植 物动 物微生物环 境残体残体食物无机物矿物质.生物在地理环境中的作用:最根本的原因是: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光合作用:使太阳能化学能,无机物有机物生物循环:植物光合作用产物,成为动物食物。动植物有机残体被微生物分解后,以无机物形式归还到环境中。这种有机质的合成与分解过程,称为生物循环。生物在地理环境形成中的作用:生物循环促使物质迁移、能量流动,联系无机界和有机界。改变了原始大气

4、成分: 原始大气:CO2、甲烷、氢、氨和水汽;现在大气:氮气(78%)、氧气(21%)。生物改变陆地水的化学成分;绿色植物参与水循环,改善陆地的水分状况。参与沉积岩形成(煤、石油);加速岩石风化,促进土壤的形成。绿色植物的环境效益:绿色植物在改造自然、保护环境、维护生态平衡等方面起巨大作用。通过光合作用保持大气中氧和CO2的平衡,净化大气;植树种草、营造防护林可以调节气候、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等,从而对农业起到改善生态条件,保护农田、牧场,保障农牧业高产稳产的作用。城市绿地具有吸烟除尘、过滤空气、减轻污染、降低噪声及美化环境等作用。例:对绝大多数生物来说,没有水就不能存活。地球上如果没

5、有水,也就没有生命。请回答:我国西部地区干旱缺水,为改善这种状况可采取植树种草的措施,因为森林和草地具有保持水土、和 等功能。例: “生物入侵”指进入某个地区的外来生物种打破了原地区的生态平衡。人们越来越多地关注引发非良性效果或难预料效果的生物入侵事件。例如,桉树的突出特点之一是能够通过叶面的蒸腾作用,将大量的地下水快速地输送到大气中,当地下水水位下降时它的根系又能够快速追随地下水水位的变化向深处生长,因此它有“地下抽水机”的绰号。桉叶油也有一定的经济价值。 桉树生长在澳大利亚东部沿海和东南部地区有良好的生态效益,引种到我国的云贵高原后,却引发了令人头痛的生态问题生长地区的地下水水位大幅下降,

6、桉树林内及附近草本和灌木大量枯死阅读上述资料回答下列问题:比较澳大利亚东部沿海和云贵高原的自然条件,扼要说明桉树在两地产生截然不同环境效益的主要原因。67土壤的形成及其在陆地环境中的作用。 土壤概念:陆地表面具有一定肥力,能够生长植物的疏松表层。具有肥力是土壤的本质属性。.土壤在地理环境中的作用:土壤是结合陆地环境各要素的枢纽;土壤是联系有机界与无机界的中心环节;土壤使地表由岩石裸露变为草木丛生,导致地球面貌的根本改变。.土壤的肥力特性及其重要性:肥力:土壤能同时不断地供应和调节植物在生长过程中所需的水分、养分、空气和热量的能力。土壤的物质组成:两者此消彼长,影响土壤的热量状况。良好土壤既通气

7、透水,又蓄水保温。土壤肥力的高低:最终取决于土壤中水、肥、气、热四个因素间的协调程度,以及能否满足植物生长过程的需求。矿物质(固相):土壤的物质基础,土壤矿物养分的主要来源;有机质(固相):集中在表层,土壤肥力高低的重要标志;水分(液相)空气(气相)土壤与农业的关系:土壤是人类从事农业生产最基本的自然资源(没土壤就没农业);土壤是可更新资源:合理耕作经营,土壤可不断改良,保持和提高肥力;利用不当,肥力会减退,引起土壤退化(沙化、盐碱化、水土流失)。例:土壤空气和土壤水分贮存于土壤孔隙中,两者体积组成比例常因外界因素而此消彼长。图3中虚线表示土壤中空气和水分所占比例约为4%和46%。读图3,完成

8、5-7题。5适宜多数植物生长的理想的土壤空气和水分比例变幅在A之间 B之间C之间 D之间6利用遥感技术监测土壤水分含量变化,主要依据土壤A温度 B孔隙 C肥力 D空气7不够合理的治理土壤退化的措施是A东北平原开荒、焚烧秸秆,加速有机质分解B黄土高原保塬、护坡、固沟,防治水土流失C黄淮海平原实施排灌,调控土壤盐分D江南丘陵施用石灰,中和土壤酸度例:热带雨林中保存生物化学物质的最重要载体是()A.土壤 B.风化壳 C.水体 D.植物例:读华北某地地形图(图1),据图判断13题: 图11.四条坡面线的坡度比较()A. B. C. D. 2.实际调查发现乙坡植物生长好于甲坡,其原因为乙坡的()A.日照

9、较强,辐射收入多 B.蒸发较少,土壤水分条件较好 C.气温较高,且日变化大 D.降水较多,水源充足 3.若乙坡植被受破坏成为荒坡,则对其合理的开发整治措施是()A.放牧山羊 B.种植喜阳的经济林木 C.修梯田,种植水稻 D.营造混交林 例:图7是不同气候条件下风化壳深度变化示意图,读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a、b、c三条曲线,_曲线表示蒸发量。(2)A、D、E、G四个地带中能形成完整土壤剖面的有_(填写字母)地带;即使增加降水也很难形成完整土壤剖面的是_(填写字母)地带。(3)一个发育成熟的土壤剖面一般具有_层、腐殖质层、淋滤层、淀积层和母质层。(4)B范围内的气候类型是_,对应的地带性植

10、被、土壤类型分别是_、_。(5)D范围内的植被类型是_,开发该区域的关键性制约因素是_。(6)C、D两个地带不能发育森林植被的共同原因是_;F地带能形成深厚风化壳的原因是_。.土壤的形成过程:岩石风化过程一一形成疏松母质(有一定的通气蓄水性能),释放少量矿物养分。低等植物着生过程一一形成原始土壤(肥力发展,土层浅薄),积累有机质和养分。高等植物作用过程一一形成成熟土壤,有机质更加丰富,并经微生物分解形成腐殖质。从上可见,生物对土壤形成中起主导作用,表现在生物对母质的改造作用:有机质的积累过程:植物合成有机质微生物转化为腐殖质促使土壤发生团聚,形成土壤肥力。养分元素的富集过程:植物根系选择吸收营

11、养元素生物残体被分解后又释放到土壤表层养分 元素在土壤表层富集。生物、气候、地形等参与,长期发育形成土壤层。人类活动参与成土过程:合理的耕作经营,可使土壤不断改良,反之,则会引起土壤退化。案例:中国北方的黑垆土、南方的水稻土。68(2)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地域分异规律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整体性是相对的,差异性是绝对的。陆地环境是有机整体,各要素的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和相互渗透构成地理环境的整体性。陆地环境各地理要素的相互关系:大气、水、岩石、地貌、生物和土壤等要素通过大气循环、水循环、生物循环和地质循环等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彼此发生密切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各要素不是孤立存在和发展,而是作为整

12、体的一部分发展变化的。案例:中国西北内陆区地理特征。某一要素变化超过其限度,会导致其他要素彼此间不协调,甚至环境灾害。“牵一发动全身”。案例1:森林植被遭破坏。 案例2:碳元素的循环。69地域分异规律。 陆地环境的地域差异:各地区存在着显著的地域差异。地域差异普通存在,陆地没有完全相同区域。占有一定宽度,呈长带状分布自然带的形成:一定的热量和水分的组合一定的形成气候-代表性的植被、土壤形成自然带纬度位置差异海陆位置差异地域分异规律: 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纬度地带性:受太阳辐射影响,自然带沿着纬度变化(南北)的方向有规律更替;以热量为基础,温度和水分条件共同作用下的产物。案例:低纬度和高纬度表

13、现典型,以非洲大陆最典型。 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经度地带性: 受海陆分布的影响,自然带从沿海向大陆内部产生有规律的地域分异。以水分为基础。从沿海向内陆,干湿度差异很大,自然景观呈现“森林带-草原带-荒漠带”。案例:中纬度地区显著尤其是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 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垂直地带性:高山地区,随海拔高度的变化,从山麓到山顶,水热状况差异很大,形成垂直气候带,自然景观呈现垂直分布。案例:赤道附近的乞力马扎罗山; 珠穆朗玛峰。 垂直带谱规律:垂直自然带同赤道向两极出现的水平自然带类似。其带谱的多少与山地海拔高度及所处的纬度有关。垂直带谱基带与水平地带性规律决定的自然带一致。 非地带性分布现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