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简答和论述

上传人:自*** 文档编号:79277853 上传时间:2019-02-16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5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学简答和论述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教育学简答和论述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教育学简答和论述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教育学简答和论述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教育学简答和论述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育学简答和论述》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学简答和论述(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教 育 学 模 块试述现代教育改革的趋势:加强学前教育并重视与小学教育的衔接加强普及义务教育,延长义务教育年限中等教育中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相渗透。高等教育的类型多样化加强国际教育的交流教育与政治的关系教育与政治之间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一方面政治对教育起着重要的制约和影响的作用,决定着教育的性质,另一方面,教育又是为一定社会的政治服务的,影响着社会政治的诸多方面。社会政治对教育的影响和制约:(1) 政治制约着教育的领导权和受教育权:(2) 政治对教育目的的影响和制约:(3) 政治对教育内容的影响和制约: 教育对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的反作用:(1) 教育培养出政治经济制度所需要的人才:(2) 教育通过

2、影响社会舆论、道德风尚为政治经济制度服务:(3) 教育促进民主化,但对政治经济制度不起决定作用教育与经济的关系 社会经济对教育的影响与制约: 教育对社会经济的反作用 1:制约着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 1:教育把可能的劳动力转化为现实的劳动力, 2:制约人才培养的规格和质量: 实现劳动力再生产 3:制约课程的设置和教学内容: 2:教育通过生产科学技术促进间接发展: 4:制约着教育结构、制度、组织形式、方法等的变革: 教育与科技的关系 科技对教育的影响和制约: 教育对科技的促进作用: 1:科技技术能改变教育着观念: 1:教育完成科学知识再生产 2:科技技术能影响教学内容: 2:教育推进科学体制化

3、3:科学技术对教育技术的影响 : 3:教育具有科学研究的功能 4:科学技术能够影响受教育者的数量和质量 4:教育促进科研技术成果的开发和利用教育与文化的关系 文化对教育的影响和制约: 教育对文化发展的促进作用: 1:文化影响教育目的的确立 1:教与据偶筛选、整理、传递和保持文化作用 2:文化影响教育内容的选择 2:教育具有传播文化和交流文化的作用 3: 文化影响教育教学方法的使用 3:教育具有更新和创造文化的作用 我国的教育目的基本精神:1、 坚持社会主义性质,明确社会主义方向2、 是受教育者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3、 注重提高全民族素质4、 为经济建设和社会的全面发扎进步培养各级各类人才(3)

4、素质教育的内涵及组成素质教育是以学生的素质发展为核心,追求对人的发展的有效引导和促进:1: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2:是全面发展的教育3: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4:是以培养创新精神为重点的教育能不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是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的本质区别新课程培养目标的要点:1公民意识2价值观念3社会责任感4创新实践 5 科学人文素养和环境意识6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技能和方法 7强健体魄和良好心理素质8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新课程培养目标的特点:第一:着眼与学生个性的整体发展第二:强调终身教育的基础性第三:突出素质教育的重点第四:体现对学生的人文关怀教师职业角色的特点 教师职业是一种专门职业,教师

5、是专业人员,教师是教育者,其根本任务是教书育人! 教师的职业角色:教师职业最大特点在于职业角色的多样化,一般来说教师职业角色有以下六个方面: (1)学习者和学者:学识渊博,不断学习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 (2)知识的传授者:教师把自身掌握的已有经验知识传授给学生。 (3)示范者:教师的言行举止是学生学习的榜样。 (4)教学活动的设计组织管理者:建立班集体,明确班级目标, 把握班级方向。 (5)学生的朋友:在学习,生活中,教师与学生共同分享快乐。 (6)研究者: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药以研究者的角度置身教学中, 对自身反思和对问题进行探究。教师的职业素养: 1:教师的职业道德素养:爱岗敬业、关爱学生、团

6、结协作、为人师表 2:教师的知识素养:政治理论、精深的专业、广博的文化、必备教育科学 3:教师的职业能力素养:语言表达、组织管理、组织教学、自我反思自我调控 4:职业心理健康:高尚师德、愉悦情感、良好人际、健康人格 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师观: 一:教师角色的转变:1:从教师与学生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2:从教学与研究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3:从教学与课程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课程建设者和开发者。4:从学校与社区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社区型的开放教师。二:教师教学行为的转变:1:在对待师生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尊重、赞赏2:在对待教学关系

7、上,新课程强调帮助、引导3:在对待自我上,新课程强调反思4:在对待与其他教育者的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合作。学生的特点:1:学生自身特点:可塑性、依赖性、向师性 2:学生是教育的对象,是以学习间接经验为主3:学生是自我教育和发展的主体:具有主观能动性:自觉性-独立性-创造性4:学生是发展中的人,具有明显的发展特征新课程背景下的学生观(1) 学生是发展的人:学生具有生命意义的人、用发展的观点人是学生。(2) 学生是独特的人:学生是完整的人、具有自身独特性、学生间存在差异。(3) 学生是学习主体:教师不可能代替学生认知掌握规律。(4) 学生是责权主体:学生在教育系统既享有法律权利又承担一定法律责任。师

8、生关系的意义: 良好师生关系不仅是顺利完成教学任务的必要手段也是师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生命价值的体现。1:是教学活动顺利进行的重要条件2:是衡量师生校园质量的重要指标3:是一种重要的课程资源和校园文化师生关系的内容:(一)在教学上上是授受关系(2) 在人格上是平等关系(3) 在社会道德上是相互促进的关系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基本策略: 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构建就是师生关系建立、调整和优化的过程,师生关系总是在一定社会背景下建立的,与师生双方密切相关,受多种因素制约。但就教育内部而言,建立良好师生关系是要靠双方的共同努力的,教师在师生关系的建立当中起着主导的地位,所以要建立民主,和谐,密切的师生关系对教

9、师而言应该有以下几种策略: 1:了解和研究学生 2:树立正确的学生观 3:要发扬教育民主 4:努力提高自身的修养、健全人格 5:正确处理好师生间的矛盾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倡导的新型师生关系 1:尊师爱生:尊师与爱生是相互促进过程,彼此信任。 2:民族平等: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把学生看成学习主体,平等对待 3:教学相长:教学是相互的过程,师生彼此可以从对方学到新的知识。 4:心理相容:师生在心理上协调一致,表现出教学中师生密切,感情交 融的人际关系。(5) 新课程结构的主要内容与特征: 内容: 1: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义务教育课程 2:高中以分科课程为主 3: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 4:

10、农村中学课程为当地社会经济发展服务特征:均衡性综合性选择性教学的基本任务:1:使学生掌握系统的科学文化基础知识,技能没技巧2:发展学生智能,特别是朋友创新和实践能力3:发展学生体力,提高学生的身心健康水平4: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和能力5: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良好的个性心理教学工作中的基本环节及实施要求:1:备课:2:上课:3:课外作业的布置与反馈:4:课外辅导:5:作业成绩的检查与评定教学过程的规律:1: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结合规律:2: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的相统一规律:3:掌握知识和发展智力相统一的规律: 4;传授知识与形成思想品德教育相统一的规律:我国目前主要的教

11、学原则:1:科学与教育性相结合原则 5:循序渐进原则2;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6:巩固性原则3:直观性原则 7;因材施教原则4:启发性原则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的基本依据:1:教学目的和任务的要求 2:课程的性质和特点3:学生年龄特征 4:教学时间、设备、条件5:教师的业务水平,实际经验和个性特点常用的教学方法: 一:以语言传递为主的教学方法:1:讲授法 2:谈话发 3:讨论法 4:读书指导法二;以直观为主的教学方法:1:演示法 2:参观法 三;以实际训练为主的教学方法“1:练习法 2;实验法 3:实习作业法 4:实践活动法四:以探究活动为主的教学方法:五;以情感陶冶为主的教学方法; 1:欣赏教学方法

12、 2:情景教学法现代当前教学组织形式改革的重点:1:适当缩小班级规模,是教学单位趋向合理化2;改进改进班级授课制,施行多样教学组织形式的综合运用3:多样化的座位排列,加强课堂的间流互动4:探索个别化教学。(6)说课的基本程序与要求说课基本程序1、说教材:主要说明本课在教材中的地位和重要性,一般都说承上启下的作用,或者说引领全册教材之类的话会比较听。2、说目标:阐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3、说学情:包括学生的年龄特征,任职规律,学习方法及已有只是经验等在内的总和。4、说教法:是根据课题内容的特点、佳偶邪恶目标和学生学业情况,说出选用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5、说教学过程:是说课的

13、关键,一定要保证教学思路清晰,边讲边板书; 最后别忘了介绍自己板书设计的依据和原则,最好介绍一些评价的原则和目的这些新课程的理念,说课效果会更好些!说课的基本要求:1:处理好课程标准与教材的关系,教材不是唯一的标准2:处理好说课和备课的区别,谁可不能按照教案说3:处理好说课与上课的区别,说课不能视听课对象为学生4:说课要注意详略得当,突出“说”字,切记读和背。5:备说课教案时要多问几个“为什么”(6) 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学观 1:教学是课程创生与开发的过程 2:教学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称 3:教学重过程甚于重结论 4:教学更为关注人而不只是学科新课程背景下的教育评价;现代教育评价理念是发展性评价和鼓励性评价,以被评价者的发展为本,重视被评价者的起点和发展中的各种问题。评价主体由一元向多元发展,评价的方法综合,多层次、全方位。现代教育评价的改革重点:1:建立促进课程不断发展的评价体系2: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3:建立促进教师不断提高的评价体系4:继续改革和完善考试制度德育的意义:1: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条件和保证2:是少年儿童健康成长的条件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