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四单元第一课百家争鸣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79215627 上传时间:2019-02-16 格式:PPT 页数:26 大小:6.1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1第四单元第一课百家争鸣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1第四单元第一课百家争鸣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1第四单元第一课百家争鸣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1第四单元第一课百家争鸣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1第四单元第一课百家争鸣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第四单元第一课百家争鸣》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第四单元第一课百家争鸣(2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百家争鸣,春秋战国时期:,铁器、农具的使用和推广,私田出现,新兴地主阶级和奴隶主贵族阶级矛盾尖锐,各个阶级或阶层都要起来表明自己的态度,因而都对社会变革提出了自己的主张和看法,哲学思想纷呈,百家争鸣。,生产力提高,要求政治改革,(经济),(政治),思 想,(文化),“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三十而立”私人讲学; 51岁从政; 55岁起周游列国14年; 68岁返鲁从教、整理文献; 73岁去世,猜一猜 他是谁?,他从教40余年,三千弟子,72贤人,一生坎坷,无权无势,仅凭才学、道德、精神赢得弟子深情爱戴。,孔子生平,思想主张:,“仁”的学说,儒家思想的核心是“仁”,“仁

2、”的主要意思是什么?你知道吗?,人,二,“仁”就是指一切美德。 它强调人与人之间要彼此尊重对方的人格,要求人们互相敬爱、谦让、和睦相处。,孔子仁的学说,知识联系,子贡问曰:“有一言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十则,知识联系,意思:自己不愿意承受的事情,也不要强加在别人身上。凡事站在他人的角度上,“换位”思考,多替别人想一想!,这就要求我们要做到以下三点:尊重他人,求同存异。适度忍让,体谅别人与同学坦诚相待,主动与别人沟通,“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文化成就,整理和编订了古代文化典籍诗经 根据鲁国史书,编写了春秋 孔子的言行,被他的弟子整理成为论语一书,给后人

3、留下了宝贵的思想财富。,教育成就,兴办私学,广收门徒,总结了一套较好的教育教学方法,因材施教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要有区别地施以教育(教育方法),要经常温习(学习方法),要谦虚,多向他人学习,要有老老实实的学习态度,学习要和思考相结合(学习方法),百家争鸣,百家争鸣局面的形成,诸子百家及其思想主张,孔子说:我仁; 孟子说:我义; 老子说:我以柔克刚; 庄子说:我顺其自然; 韩非子说:把他们全抓了。 孙子说:战场上见高低!,趣味百家,诸子百家及其思想主张,“百家”主要指哪些学派?各派代表人物有哪些?,孟子(战国),仁政学说

4、 民贵君轻 人性本善 “养浩然之气”,荀子(战国),“明天人之分” “制天命而用之” “性恶论” 礼法并施,孔子、孟子、荀子的思想异同,墨子和墨家,组织严密 “兼爱”、“非攻” “尚贤”、“尚同” “上天”、“鬼神” “尚力”、节俭,老子、庄子和道家,老子(春秋) 各种事物都有对立面,对立的双方能相互转化 庄子(战国) 顺其自然 “无为而治”,庄子成语故事,朝三暮四 薪火相传 成者英雄败者贼 东施效颦 鹏程万里/扶摇直上 盗亦有道 无中生有 枯鱼之肆 越俎代庖 望洋兴叹 运斤成风 标新立异 呆若木鸡 题意解说 无用之用 明镜止水 寿长辱多 螳臂挡车 蜗角之争 每况愈下 以貌取人,韩非与法家,“

5、法”、“术”、“势”结合 建立君主专制集权 变法革新,孙武、孙膑与兵家,强调战争规律 重视人的作用,看书填表,知识巩固,1、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是( ),A.老子 B.孟子 C.孔子 D.荀子,C,2、提出“民贵君轻”观点的思想家是( ),A.老子 B.孟子 C.孔子 D.荀子,B,3、下列观点不属于韩非子的是( ),A.反对不义战争 B.应按照现实需要进行改革 C.权力应集中在君主手中 D.以法治国,A,能力拓展,在治理国家的问题上,儒、法、道三家的思想主张有什么不同?根据你对三种思想的看法,就学生拉帮结派现象如何遏制问题给学校政教处写一份建议书。,同学们可分别用品德教育(儒家)、纪律约束(法家

6、)、 自我觉悟(道家)等观点。也可融合使用。,首先,有严格的规章制度是必要的,正所谓“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所以必须拟定学校的校规,并让学生们严格遵守。赏罚分明,尤其是违反校规者,应重重地罚,狠狠地罚,才能让大家一齐重视校规,遵守校规。,当然,只懂得利用法纪是不行的。我们不能学秦始皇的残暴,更应重在人心。所以给学生们灌输良好的思想教育也是必要的。利用课余时间给同学们讲讲这方面的座谈会,教育大家。用这种仁慈的方法,也挺见效的啊!,哎呀,如果碰上了只犯一点儿小错的同学,既犯不上处分,但也不能置之不理,那就找他谈一次心,让他多学习学习周围的同学们。自我发觉错误、自我改正。这样,既不伤害同学自尊心,也有利校风建设。,法家思想,儒家思想,道家思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