级护理专升本各科复习汇总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7908998 上传时间:2017-09-24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165.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级护理专升本各科复习汇总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级护理专升本各科复习汇总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级护理专升本各科复习汇总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级护理专升本各科复习汇总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级护理专升本各科复习汇总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级护理专升本各科复习汇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级护理专升本各科复习汇总(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神障碍学一、填空题:1、临床是最常见的知觉障碍是 幻觉 ,幻味常见于 精神分裂症 。2、最常见的脑器质性精神障碍有 谵妄 和 痴呆 。3、抑郁状态的典型“三低”症状是 情绪低落、思维迟缓 和意志活动减低,其中,以 情绪低落 最为重要。4、 碳酸锂 是治疗躁狂发作的首选药,但需严格监测血锂浓度,其浓度上限不宜超过 1.mmol/L 。5、精神活动包括 认识 活动、 情感 活动和 意志 活动。6、DSM-III 把精神活性物质所致精神障碍分为两大类: 药物滥用 和 药物依赖 。7、精神分裂症传统上可分为 单纯型 、 青春型 、紧张型 、 偏执型 四型,其中最常见的类型是 偏执型。8、躁狂状态的典

2、型“三高”症状是 情绪高涨 、思维奔逸 和 意志活动增强 ,其中,以 情绪高涨 最为重要。三、名词解释:1、思维化声:又称思维鸣响,患者感觉到思维活动的同时,其脑内有与思维一样的言语伴随着思维活动而出现。3、木僵:指动作行为和言语活动的完全抑制或减少,并经常保持一种固定姿势。4、AD:阿尔茨海默病,是一种中枢神经系统原发性退行性变性疾病,主要临床表现为痴呆综合症。5、精神活性物质:又称为物质或成瘾物质、药物。是指来自体外的能够显著影响人类心境、情绪、行为、意识状态,并有致依赖作用的一类化学物质。6、精神分裂症:为一组常见的精神疾病,具有基本个性改变,感知、思维、情感、意志、行为等多方面障碍,以

3、精神活动与周围环境不协调或脱离现实为主要特征,部分患者可有认知障碍。通常无意识障碍和智能缺损。7、内感性不适:又名体感异常。躯体内部产生性质不明确,部位不具体的不舒适感或难以忍受的异常感觉。8、随境转移:是指由于被动注意的显著增强使主动注意不能持久,注意稳定性降低,随着外界环境的变化不断转换注意对象。9、心理治疗:也称精神治疗。是以医学心理学的各种理论体系为指导,以良好的医患关系为桥梁,应用各种心理学技术和方法,改善患者的心理条件,增强抗病能力,消除心身症状,重新保持患者与环境之间的平衡,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四、简答题:1、简述治疗性沟通的特征。P271)以患者的治疗与康复为中心 重视患者

4、的需求,尊重患者的人格,以正确的态度帮助患者,避免从患者处寻求护理人员自身心理需要的满足。2)以完成目标为导向 治疗性沟通不用于一般的人际沟通,目的在于了解患者的疾病情况,帮助患者康复,因此沟通要有目的性,依据目标进行沟通,之后应有评价与分析,如此才可以维持治疗性沟通的良性发展。3)减少不必要的自我暴露 治疗性沟通要以患者为中心,在交流过程中护理人员不应过多地暴露,而应引导患者更多地暴露,以便更好地了解患者情况,帮助患者自我了解,同时也不会导致患者因关注护理人员的需求而增加不必要的压力。2、如何加强精神障碍病人的安全管理? P361)病房内设施定期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维修 2)确保患者服药安全

5、3)病房内应有健全的安全管理制度,随时排除不安全因素 4)经常性地向患者及其家属进行易于接受和理解的安全常识的宣传和教育。3、对于抑郁状态有自杀倾向的病人,应如何进行自杀危机干预?P1261)询问患者自杀的理由和没有采取行动的原因,对阻止自杀的积极因素加以强化 2)询问患者是否考虑过其他可能解决问题的方法。3)告诉患者,只要他愿意接受帮助,采取积极行动,是可以治疗好的。4)与患者达成相互信任的协议,让患者保证,一旦自己的自杀观念变得固定、难以排解或持续存在,就要及时告诉医务人员。4、简述心身疾病的基本特征。P2061)必须具有躯体疾患 2)发病前必须存在明确的心理因素,并且在疾病过程中心理因素

6、与躯体因素相互交织影响 3)必须具有以情绪障碍为中心的多种临床表现(症状)4) 常有一定的性格缺陷等易患素质 5)心理治疗在心身相结合的治疗中有较好的效果 6)一般预后较好,除非原发病不可逆转。5、简述精神症状的一般特征。P71)症状的出现和消失患者不能控制。2)症状的表现形式和内容与客观环境不符。3)症状给患者带来了痛苦或不同程度的社会功能损害。同时,精神症状由于个体和环境的不同而存在差异。6、如何预防病人发生药物依赖?P84目前对药物依赖的预防策略是减少药物供应与降低药物需求并重,同时要求多学科、多方面的合作,对药物滥用广泛干预。1)预防教育 2)干预 3)杜绝医源性药物滥用 4)预防和减

7、少麻醉品的非法需求,控制供给。五、案例分析题:1、分析下列病例,可能属何症?有那些护理问题?并简述某一护理问题的护理措施。P152患者,女性,24 岁,炊事员,两天前不慎丢失手表,焦急自责,情绪烦躁。昨日工作间歇突然倒地,两眼紧闭,时有呻吟,呼之不应,四肢挺直,持续约 15 分钟,经厂医针灸后恢复健康,问起病情经过,均答不知。数小时后又有类似发作,约 10 分钟后未处理自行恢复正常。倒地时无外伤,无咬破唇现象,发作时未见抽搐,无大小便失禁。今晨起床后又有发作来院就诊。体检;病人呈昏睡状态,双目紧闭,呼之不应,拨开眼睑见眼球不停转动,瞳孔大小和对光反射正常,心肺正常,肝脾未触及,腱反射亢进,未引

8、出病理反射。答:属神经官能症(癔症)护理问题:(1)部分自理能力缺陷 与木僵状态有关 (2)知识缺乏3.对部分自理能力缺陷的护理措施:(1)评价病人的自理能力,制定具体可行的护理措施。 (2 )保证病人每天入量2500ml 以上,营养均衡。 (3)定期为病人擦浴更衣,避免受凉,注意保护好病人的隐私,对病人尊重。 (4)在给予基本的生理及心理需要的同时,教会病人学会自我护理。 (5)做好病人大小便的护理。 (6)向病人及家属讲解症状不是器质性的,通过治疗是可以治疗的,以减轻病人及家属的焦虑情绪,积极配合治疗。2、病例分析要求:注明病历中的精神症状(请在精神检查中用画线的方法划出、编号,并在答卷上

9、按你的编号顺序逐条列出所划症状的名称),说明疾病诊断,四条护理诊断与相关因素,并提出护理措施中的症状护理及安全护理内容。王 XX ,男,38 岁,已婚,大专文化,职员 患者于 202 年 5 月可能因工作中与领导发生一些小矛盾,之后渐精神异常,主要表现上班注意力不集中、晚上失眠,还多次说领导和同事说话是在议论他,关门重了是故意摔给他看,走在街上认为有人戴着墨镜是在监视跟踪自己,为此恐惧紧张但直未诊治病情逐渐加重。下半年年还能断断续续上班,13 年初起不仅不能上班,甚至不敢出门,病人说自己能听到男女讲话的声音,有时像广播,说要杀他,有时还能看见有人藏在自家窗下,病人还认为家里被安了摄像机,电话也

10、被人窃听了,甚至称吃妻子做的饭菜有怪味,妻子和单位勾结也要害自己,病后病人一直不承认有病,且拒绝就诊,因病人症状明显,又不配合治疗,遂被家人及单位骗来医院住院治疗。个人史:行二,上有一姐姐,已工作 15 年,发病前工作表现好,平素性格内向,否认烟酒史,结婚 10 年,夫妻关系好,有一子,否认其他重大精神刺激。既往史:(一),无药物过敏史。人院躯体检查及常规实验室检查无异常。精神检查:神志清楚,接触被动,定向力正常,追问下称近半年耳边总能听到男女说话的声音,主要内容是说自己这样做不对或那样做不对,有时又说要杀自己。有时自己想什么就能听到声音说什么,有时还能看见有人藏在自家窗下,出去看又跑掉了,但

11、“肯定是冲自己来的” 。病人又称从 2013 年起就觉周围人说话是在议论自己,咳嗽吐痰关门都是冲自己来的。走到街上觉有人监视跟踪自己,有戴墨镜的,有戴鸭舌帽的,后来回到家里也不痛快,总觉家里安了摄像机,电话也被窃听了,吃妻子做的饭还能吃出一股怪味,这些都暗示有人要害自己,什么人说不清。病人称自己成了“透明人” ,脑子里的隐私别人都能知道,有时又变成了“机器人” ,自己的一言一行都被一种电波控制。交谈时病人表情多无变化,有时还冷冷一笑,病人称:分明是事实,我有什么病。答:精神检查:神志清楚,接触被动,定向力正常,追问下称(1)近半年耳边总能听到男女说话的声音,主要内容是说自己这样做不对或那样做不

12、对,有时又说(5)要杀自己, (2)有时自己想什么就能听到声音说什么,(3有时还能看见有人藏在自家窗下,出去看又跑掉了,但“肯定是冲自己来的” 。病人又称(4)从03年起就觉周围人说话是在议论自己,咳嗽吐痰关门都是冲自己来的。(5)走到街上觉有人监视跟踪自己,有戴墨镜的,有戴鸭舌帽的,后来回到家里也不痛快,总觉家里安了摄像机,电话也被窃听了,(6)吃妻子做的饭还能吃出一股怪味,(5)这些都暗示有人要害自己,什么人说不清。病人称自己成了“透明人” ,脑子里的隐私别人都能知道,(8)有时又变成了“机器人” ,自己的一言一行都被一种电波控制。(9)交谈时病人表情多无变化,有时还冷冷一笑,病人称:(1

13、0)分明是事实,我有什么病。精神症状:(1)评论性幻听;(2)思维鸣响;(3)幻视;4关系妄想;(5)被害妄想;(6)幻味;(7)被洞悉妄想(内心揭露感);(8)物理影响妄想;(9)情感不协调;(10)无自知力。疾病学诊断:精神分裂症 偏执型。护理诊断与相关因素:(1)有暴力行为的危险,对自己或他人。相关因素:幻听;妄想。(2)不合作:拒绝治疗护理。相关因素:认知障碍 幻觉、妄想;三无自知力。(3)思维过程改变。相关因素:思维障碍 妄想;2自知力缺乏。(4)社交孤立。 相关因素:行为退缩不易进行沟通;2.幻觉妄想,影响沟通。护理措施(提出护理措施中的症状护理及安全护理内容):(1)症状护理:建

14、立良好的治疗性护患关系,运用沟通技巧了解病人幻听和妄想的种类及内容。耐心倾听、不与病人争辩,不过早指明病态表现,防止病人隐瞒病情。观察病人的语言表情动作及非言语行为是否受幻听妄想支配,及时处理异常情况,防止发生意外。(2)安全护理:掌握病情:做到重点病人心中有数,了解病情变化特点,严密观察病人幻觉妄想的内容及相应的情感表现,防止发生意外。加强巡视:每10分钟巡视1次,定时清点病人数目,确保病人安全。极度兴奋、冲动毁物的病人要隔离,必要时采取保护性约束。严重自杀病人,设专人护理,24小时监护。不合作病人要适当限制其活动范围,防止病人出现逃跑。 安全管理:加强病区环境检查,做到及时维修,加强病人物

15、品管理及安全检查、加强病人床单位检查,防止发生安全意外。病理生理学一、选择题(略)二、名词解释:1、内坏境:细胞在体内直接所处的环境即细胞外液,称之为内环境。2、水肿:过多的液体在组织间隙或体腔内积聚称为水肿。3、全身适应综合征:是指机体自稳态受威胁,扰乱后出现的一系列生理、心理和行为的适应性反应,当应激原持续作用于机体时,全身适应综合征表现为一动态的连续过程,并可最终导致机体适应能力耗竭,疾病、甚至死亡,是对应激反应所导致的各种各样的机体损害和疾病的总称。4、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左心衰竭患者在夜间睡眠时突然发作的呼吸困难。5、发绀:是指血液中还原血红蛋白增多使皮肤和粘膜呈青紫色改变的一种变现

16、,也可称为紫绀。6、急性期反应蛋白:在感染、烧伤、大手术、炎症、组织损伤等应激原可诱发机体产生快速反映,如体温升高,血糖升高,分解代谢增强,负氮平衡及血浆中某些蛋白质浓度迅速变化等。这种反应称为急性期反应,这些蛋白称为急性期反应蛋白。7. 呼吸爆发:再灌注组织重新获得氧供应的短时间内,激活的中性粒细胞耗氧量显著增加,产生大量氧自由基,又称为氧爆发,这是再灌注时自由基生成的重要途径之一。8. DIC:在临床上是一种危重的综合征。由于某些致病因子的作用,凝血因子和血小板被激活,大量促凝物质入血,使凝血酶增加,进而微循环中形成广泛的微血栓。大量微血栓的形成消耗了大量凝血因子和血小板,同时引起继发性纤维蛋白溶解功能增强,导致患者出现明显的出血、休克、器官功能障碍和溶血性贫血等临床现象。三、填空题:1、细胞质膜上的钙通道主要有两大类型:_电压依赖性钙通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