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而不同:青海多民族文化和睦相处经验考察

上传人:自*** 文档编号:79030114 上传时间:2019-02-16 格式:DOCX 页数:37 大小:44.6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和而不同:青海多民族文化和睦相处经验考察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和而不同:青海多民族文化和睦相处经验考察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和而不同:青海多民族文化和睦相处经验考察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和而不同:青海多民族文化和睦相处经验考察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和而不同:青海多民族文化和睦相处经验考察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和而不同:青海多民族文化和睦相处经验考察》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和而不同:青海多民族文化和睦相处经验考察(3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和而不同:青海多民族文化和睦相处经验考察【内容摘要】 多民族国家中具有不同文化传统的民族如何和睦相处,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青海处于中原、西藏、西域、北方草原民族四大文化圈的交融地带,这里多种文化同住共存,互相采借,求同存异,生动体现了多民族文化“和而不同”的相处原则。“和而不同”中的“不同”,指各民族对于自己族属及其重要文化特征稳定的认同以及这种认同受到充分的尊重;“和”体现的则是文化宽容与文化共享的情怀,它包括不同的信仰体系和文化传统在同一社会空间和平共处;各族人民具有多重的认同;有理性解决矛盾的机制等。文章还就青海形成多民族文化“和而不同”的条件和青海经验的意义进行了讨论。【关键词】和而不

2、同;民族认同;文化涵化;民族关系【作者简介】班班多杰,中央民族大学哲学与宗教学系教授。在当今世界,大量事实表明,民族问题可以成为影响国内政治乃至国际政治的重要因素,一个多民族国家中具有不同文化的民族如何和睦相处,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而在这方面,中国有着深厚的理论积累和丰富的实践经验可供借鉴。“和而不同”就是其中的重要内容。孔子所说的“君子和而不同”,意谓君子应该做到在不同中求得和谐相处,也即既承认事物的差异,又要求和合,通过“济其不及,以泄其过”形成平衡和谐的状态。费孝通先生曾十分睿智地把“和而不同”的理念引入民族关系之中,提出各民族的文明之间要“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 冯

3、友兰先生用“和而不同”的哲理回顾与展望不同国家民族文化发展的趋势和归宿:“在中国古典哲学中,和与同不一样。同不能容异;和不但能容异而且必须有异,才能称其为和。仇必和而解是客观辩证法,不管人们的意愿如何,现代的社会,特别是国际社会,是照着这个客观辩证法发展的。” 他还憧憬各民族历史文化是“同无妨异,异不害同;五色交辉,相得益彰;八音合奏,终和且平;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不同而不相悖;小德川流,大德敦化,此天地之所以为大”。“和而不同”的理论内涵已经有许多哲学家进行了阐发,只是鲜见有人从经验的层次,基于对多民族文化相处实践的考察及对其内涵的讨论。本研究拟在这方面做出努力。我们将人类学、哲学的文化透镜

4、投射到青海。青海具有独特的地理人文特色。青海位于青藏高原与黄土高原的结合部,北与西域、北方草原接壤,处于中原、西藏、西域、北方草原民族四大文化圈的交融地带,历史上来自中原的汉文化、中亚的伊斯兰文化、蒙古高原的游牧文化与青藏高原的藏文化,在这里长期碰撞、交融,文化类型多种多样,且互相浸润、涵化,形成了“你离不开我,我离不开你;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甚至我就是你,你就是我”的异彩纷呈的民族文化亲缘关系,生动体现了多民族文化“多元他者”、“因缘和合”、“和而不同”的相处原则。笔者拟以青海各民族互相依存、取长补短、互利互惠,文化上互相采借、彼此交汇、求同存异的经验材料为依据,讨论多民族文化相处“和而不同

5、”的具体内涵,以期对于破解在一个多民族国家中不同民族如何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的难题有所贡献。一、研究方法(一)考察的五个维度青海多民族文化的突出特点是在民族杂居的情况下,发生了范围广泛的文化涵化。为了考察各民族汲取他民族文化因子的现象,以及在民族心理上引起的变化,应当从哪些维度来进行考察呢?我们知道,民族“指人们在一定的历史发展阶段形成的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于共同的民族文化特点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稳定的共同体。” 据此,根据青海多民族文化涵化的特点,我们确定,民族文化及附着其上的对本民族族籍的认同应当是考察的重点。那么,民族文化中又需要将哪些作为考察重点呢?1871

6、年,英国人类学家E. B. 泰勒对文化所下的经典性定义是:文化或文明,就其广泛的民族学意义来讲,是一个复合整体,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以及作为一个社会成员的人所习得的其他一切能力和习惯。基于泰勒的定义,结合青海民族文化互相吸纳采借的具体情况,本文拟着重用五个维度来分析各民族文化涵化的状况。这五个维度是:(1)语言;(2)宗教;(3)婚姻;(4)生活样式;(5)族籍认同。这构成了我们考察的五个维度。(二)拟采用文献法和个案法进行研究本研究旨在考察青海多民族在长期历史交往过程中形成的文化上互相采借及其引起的民族文化变化的状况。因而,一方面要查阅有关文献,另一方面需要做实地调查。根据

7、本研究的目标,我们选取青海六个文化采借较为突出的个案进行调查。这六个个案是:海东地区循化县道帏藏族乡宁巴村的汉族藏化;向藏文化涵化的两个个案:黄南州河南蒙古族自治县四个乡的、黄南州同仁县上、下五屯村的土族;向汉文化涵化的两个个案:海东地区乐都县卓仓的藏族,西宁市湟中县塔尔寺周围拦隆口镇白崖村和上新庄镇上、下村的藏族;海东地区化隆县卡力岗地方藏回的伊斯兰化。这里的“藏文化涵化”、“汉文化涵化”,系指某族借取他文化的诸多因素,但并未融入那个出借文化元素的民族,而仍保有本民族的重要特点。2006年710月,课题组成员在这六个地点进行了实地调查,下面先分述这六个个案的基本情况,然后做进一步的讨论。二、

8、调查结果之一:六个个案(一)藏化了的汉族:道帏宁巴模式青海汉族藏化的情况很多,但藏化的深浅程度不一。在汉藏杂居的河湟地区,我们很容易看到那些在藏区生活了两代三代的基本上都被藏化了的汉人家庭。我们选择了青海省循化县道帏藏族乡宁巴村的汉族藏化进行个案考察。道帏藏族乡的主体民族是藏族,占全乡人口的80以上,近15是汉族。在藏族文化的长期熏染下,这部分汉族从信仰观念、文化态度、思想倾向、生活方式等方面已基本藏化。宁巴村是藏汉两族混居的自然村。全村现有180多户、1000余人,其中藏族169户940人,约占全村人口的90,是该村的原住民。汉族11户60人,约占全村人口的10。村内有一座格鲁派寺院和一座嘛

9、呢康,村民全部信仰藏传佛教。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宁巴村主要以畜牧业为主,之后逐步弃牧从农。宁巴村的汉族是上世纪40年代从甘肃临夏地区来此谋生的一名木匠和一名货郎的后代。起初,这位木匠在道帏地区主要干建筑中的木匠活,宁巴村的房屋基本都由他来修建,之后全家便从临夏迁来,承包经营了村里的一座水磨坊。货郎经常穿梭在道帏与临夏之间做一些小买卖,久而久之,也带来家属承包了宁巴村的另一座水磨坊。从此这两个汉族家庭在宁巴村落户定居。但是,正式加入到宁巴村是在人民公社成立之时,到1979年三中全会后,包产到户的政策使这两个汉族家庭也分到了土地。宁巴藏化汉族的突出特点是,为了生存的需要,他们是自觉、主动融入藏族的

10、。他们皈依藏传佛教,和藏族群众一样按照藏族的规则和惯例行事,讲藏语,娶藏族媳妇,并且按照藏族的习俗举行婚礼,给孩子取藏族名字,习藏语文,家庭成员以藏族习惯互相称呼。这种模式是典型的“可选择涵化”的实例。这样的涵化模式往往是通过人与人之间的友好接触来实现的,所以去汉化的进程很快,只经过两代人,至孙辈,已经不会讲汉话了。这些汉族们的生活样式与藏族无异,已经基本上藏化。他们自己认为是藏化了的汉族,当地藏族群众也认为他们已经是藏族了。有意思的是,部分汉族家庭将孩子送到藏文学校里学习藏语文,有一部分还考入西北民族大学等高校的藏语文专业,毕业后从事藏语文教学工作。这些都说明他们认同藏族的过程其实就是他们把

11、藏族的规则内化的过程。不过,在重要的人生礼仪上,他们还是保留了汉文化的因子。例如保持汉族传统土葬的习俗,认为尸体火化或天葬是对死者的不敬。还有春节家门上贴春联、门神,清明节祭祀祖先等。文化涵化是双向的。在河湟地区乃至与其临近的半农半牧地区,藏人也在一定程度上吸收了汉人的诸多文化元素。这些藏人一般都会讲当地的汉语方言,有些还通晓汉文,很多人都取汉名,过汉族的节日,很难认出他们是汉人还是藏人。但在这些地区,不管是汉人、藏人,或其他民族,他们对自己族籍身份的认同还是很清楚的。这些事例说明,在汉藏民族的融合中,宗教认同和文化认同可以互渗,但族籍认同是一个硬核,无法穿透,难以改变。(二)向藏文化涵化的两

12、个个案1. 河南蒙旗模式:蒙古族的藏文化涵化青海省黄南藏族自治州河南蒙古族自治县地处青海南部,北临本州泽库县、南依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东靠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处在藏族文化的包围圈中。据2000年的统计,该县蒙古族人口占全县总人口的89.55,是青海省唯一的自治县。这里的蒙古族是不同蒙古部落、在不同年代迁入后形成的。其祖先主要是厄鲁特部中的和硕特部、土尔扈特部和漠南蒙古土默特部中的达吾尔部与火落赤部的蒙古人。其中最早进入的时间在13世纪南宋时期。由于处在藏族文化的氛围之中,经过长期与藏民族的交流、融合,他们从信仰观念、价值取向、思维方式、审美情趣、风俗习惯、语言文字等方面已向藏文化深度涵

13、化。他们讲一口优美、标准的安多牧区藏语(11),并且皈依藏传佛教。数百年来,他们在这样的地理人文环境中“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而不远徙。虽然河南县在文化认同、宗教认同上与藏族已经高度重合甚至合二为一了,但在族籍认同上却呈现出差别不一的情况:第一,群众蒙藏两可,干部认同。我们到河南县实地考察,走访了全县四个乡的蒙古族牧民、干部、学生以及一部分文化人,还对长期在河南县工作的汉族和藏族知识分子进行了深度访谈。给我们总的印象是,广大牧民群众对自己族属的自我认识相当模糊和暧昧。当问到“你们是什么民族”时,绝大部分都回答“我们是牧民”。只有少部分有点文化的人回答“我们是藏族”,有些回答“我们可能

14、也是”。但一些基层干部蒙古族的情感非常浓厚。一个牧委会的队长对我们说:“现在我们周围全部都是藏族,我们就在这样一个小小的地方住,目前我们需要有一个为我们作主的人。听说内蒙那边非常发达,能否从那个地方派一些能为我们作主的蒙古人来?”看来他们有明确的族籍认同感和强烈的族群归属感。到宁木特乡看到乡政府附近一家饭馆的墙上挂着成吉思汗像,问后得知,饭馆的老板原是本县的职工,近来停薪留职开饭馆。他说:“挂成吉思汗的像,就证明我们是蒙古族。”以此标签来表征自己的族群边界和族群身份。这个可选择涵化模式中,一方面,蒙古族的藏族化涵化程度相当高。但是,另一方面,周围藏人社会所具有的强大势力,无疑给他们带来一种无形

15、的压力。这也是可选择涵化过程中很正常的反作用力现象。第二,在多数干部、教师那里,对于藏族的认同感也很强,只是其程度不及对于的认同而已。在我们的访谈中,一位干部的以下看法在当地干部和教师中具有相当的代表性:“我们虽然彻底地藏化了,但在我们的血统里流淌的是蒙古族的血,骨髓也是蒙古族的。如果一个人和藏族人打架,旁边的肯定会帮蒙古族;如果藏族和别的民族打架,他肯定会帮藏族。”流露出蒙古族原生性和根基性的情感。但是,在访谈现场,另一位干部却有不同的意见:“谁有理我站在谁那边。”一位蒙古族学者对我们说:“当别人骂蒙古族的时候我们心里不高兴,骂藏族的时候我们的心里也同样不高兴。蒙古族的心态和藏族的心态在我们的心目当中各占一半。”还有一位在藏区工作的河南县籍蒙古族学者和我们交谈时说:“在河南县的民族认同问题上,首要的是看文化认同,血缘认同是无关紧要的,我不看重这个东西”。另一方面,他们也保存有大量蒙古族的文化特色:(1)生活样式:保存大量蒙古族特点他们住的帐篷大部分都是白蒙古包,蒙古包上的很多构件至今还保留着蒙古语的称谓(12),在大蒙古包的旁边有小的藏族牦牛帐篷,这一习俗延续数百年而不替。另外,河南蒙古族自治县柯生乡、赛龙乡的人所操的藏语中还夹杂着蒙古语的词汇。有些老人现在还会说蒙古语。在服饰上,河南蒙古族妇女仍然保留着传统蒙古族妇女的头饰,他们采用蒙古族传统的方法缝制皮袄,这种皮袄至今享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