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思不文明行为

上传人:自*** 文档编号:79028294 上传时间:2019-02-16 格式:DOC 页数:21 大小:202.3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反思不文明行为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反思不文明行为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反思不文明行为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反思不文明行为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反思不文明行为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反思不文明行为》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反思不文明行为(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反思不文明行为,争当文明中国人实施学校:广州市天河区东圃小学学生年级:六年级指导老师:李滨 参与实施人员:学校领导、大队辅导员、六年级的老师和家长等 教师活动设计一、 活动主题确立过程 这次的活动主题较以往不同,它不是在活动开始时确立的,而是在第一阶段活动结束后才正式确立。2006年10月,有一天一个学生向我提到她在网络上看到的三张图片,一张写着:“请保持安静!在巴黎圣母院,这句话只写给中国人看!”一张写着:“垃圾桶在此!在美国珍珠港,这句话只写给中国人看!”还有一张写着:“请便后冲水!在泰国皇宫,这句话只写给中国人看!”她问我中国人真的这么不文明吗?这个问题触发了我的灵感,我想,六年级的综合

2、实践活动应该要比以前更进一步让学生认识到自我和社会、他人之间的内在联系,发展他们对社会的责任感了,而这个问题正好可以达到这个目标,何不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寻找答案呢?所以,我就在实践活动课上提出了“中国人不文明吗?”这个问题。正如我所料,学生的反应异常热烈,有的学生认为中国人确实不文明,有的学生认为中国人是文明的,接着我趁机提议大家进一步搜集资料来论证自己的观点,到时候开一场辩论赛。 在经过了一个阶段的调查和辩论后,学生们达成了一致的意见:部分中国人有部分不文明行为。然后他们又继续开展了社会调查,发现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的不文明行为还真不少,他们陷入了深深的反思。学生们纷纷表示自己在日常生活中偶然也

3、有不文明行为,并且他们现在都认识到这些不文明行为的危害,表示以后一定要做一个文明的小公民,不为中国抹黑。至此,我们本次实践活动的主题“反思不文明行为,争当文明中国人”才正式确立,然后我们又围绕着这个主题继续开展了一系列的活动。二、 活动背景:图31、由于学校位于城中村,周围的环境卫生比较差,居民的素质也参差不齐,不文明行为屡见不鲜,开展这样的活动,有利于通过学生带动家长和群众,改善社区整体情况。2、我们学校虽然是城乡结合部的学校,但是2005年评上了市一级学校后,软件设施和硬件设施有了很大改善,每个教室都配备了多媒体设备,有专门的电脑室和语音室,而且每台电脑还可以联网,为学生通过网络来搜集资料

4、以及通过电脑处理拍摄到的照片和文字资料等提供了便利。另外,学校领导和全校老师都十分支持综合实践活动,无条件地提供一切必要时的帮助,为本次活动的顺利进行奠定了坚实的基础。3、经过了将近两年的综合实践活动后,六年级的孩子懂得了运用网络查询、采访、实地拍摄和调查统计等方法来搜集信息,也懂得了运用小品、手抄报、照片、实物等各种形式来展示成果,为本次活动的顺利开展提供了良好的前提。三、 活动目标:1、通过调查统计、采访、实地拍摄、网络查询等多种方式搜集资料,并对所搜集的信息进行比较、分析、整合,同时,通过照片、课件、漫画、小品等多种形式展示探究成果,发展学生综合运用知识和创新的能力。2、丰富学生的社会经

5、验,在亲身实践中锻炼学生的胆识和处理问题的能力。3、通过同学之间的信息交流和思维碰撞,使学生体验到交流与合作的乐趣,进一步发展他们合作、分享、积极进取等良好的个性品质。 4、在探究的过程中,通过反思不文明行为,了解不文明行为的危害,发展学生自觉遵守文明行为规范的意识,发展学生初步的服务社会的意识和对社会负责的态度,争当文明中国人。 四、 活动准备:学生准备:1、 学生上网查看关于“中国人不文明吗?”这个问题的相关报道和评论。2、学生观察自己居住的社区或学校周围的不文明行为。3、学生整理出自己现有的有效资源,如相机、电脑、纸张、彩色笔、日记本、文件夹等材料。老师准备:1、得到了学校领导的支持,学

6、生能够使用电脑室、语音室里的电脑上网查找资料或整理材料,并且信息技术、美术、数学、英语等科目的教师也愿意在学生需要时进行必要的辅助。2、搜集跟不文明行为有关的资料、图片。3、制作课件。五、活动过程安排 活动过程活动时间活动内容预期目标第一阶段调查探究第一阶段课题的确定和分组1课时1、师生互动,选择并确定围绕“中国人不文明吗?”这个话题分成正反两方,正方认为中国人不文明,反方认为中国人文明。 2、正反两方各自自由组合成小组,确定组长,安排好任务。通过讨论交流使学生逐步形成从生活中提出问题的态度和能力制定活动方案2课时1、小组讨论,确定自己小组的实施计划、实施时间和具体分工等,把综合实践活动方案讨

7、论表填写完整。2、小组代表汇报,其他同学提出建议并评价表现。1、通过制定活动方案表,掌握在活动前制定计划的方法。2、通过讨论与交流,增进同学间的沟通和合作的能力。搜集、分析、整合信息,汇报进度2周时间1、通过实地考察、拍摄记录、网络查找资料等方式,正方搜集关于中国人不文明的事例、人们的评价、照片等资料,反方搜集关于中国人文明的事例、人们的评价、照片等资料。然后各小组把搜集到的资料整理成报告书、课件或者手抄报。 2、各个小组汇报本小组的探究进度,并说说遇到的困难,全班讨论、协助给出建议,小组再讨论改进探究方法,解决问题。1、充分利用实地调查、采访、网络查询等方式搜集资料,初步掌握分析、处理信息的

8、方法。2、体验交流协作的好处和乐趣,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展示第一阶段探究成果(开展辩论赛)2周时间1、观看辩论赛录像,了解辩论赛的大致流程,然后讨论、制定出适合小学生的辩论赛流程。2、正方各个小组合并,反方各个小组合并,讨论交流、分析整合本方各小组搜集到的材料,从中挑出辩论赛需要用到的论点、论据等等,做到每个同学对本方的论点、论据都有比较深刻的了解。3、正反双方挑出代表负责阐述本方的基本观点,然后讨论,预想自由辩论时对方可能提出的问题,有针对性地安排各个同学负责阐述或辩驳的内容。4、正式开展辩论赛,双方辩论之后,各组同学讨论交流自己从对方的观点中得到什么新的启发,以求对“中国人不文明吗?”这个

9、问题有更深入的认识。1、通过讨论、比较的方式,发展学生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2、体验交流合作的乐趣。3、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和参与的积极性,获得成就感。4、正确认识“中国人是否不文明”这个问题,初步认识到不文明行为的危害,发展学生自觉遵守文明行为规范的意识和对社会负责的态度。第二阶段社区实践深入社区、学校调查,正式确定本次实践活动主题1周时间1、根据辩论赛上得出的“部分中国人有部分不文明行为”的结论,学生讨论交流,制定出日常不文明行为调查表,深入社区和学校进行调查,然后统计,填写日常不文明行为调查统计表。2、学生反思自己在日常生活中的不文明行为,讨论并确定本次实践活动的主题“反思不文

10、明行为,争当文明中国人”。1、初步养成发现问题的正确态度,体验交流合作的乐趣。2、走入社区,增强社会沟通能力,发展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完成倡议书,准备宣传活动1周时间根据上一步的调查结果,针对日常生活中最经常出现的不文明行为,讨论并完成“做文明的中国人”倡议书,准备向周边社区宣传。通过讨论,体验交流协作的乐趣,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进入学校周边街道宣传1周时间由于学校门口正对着的街道经常有人乱扔垃圾,所以开展清洁学校周边街道的活动,并向街道旁各店主发送宣传单。丰富学生的社会经验,在亲身实践中锻炼学生的胆识和处理问题的能力,发展学生的沟通能力。进入社区、家庭宣传1周时间1、进一步开展“学雷锋,

11、做好事”等活动,进入小区清洁垃圾,帮助独居老人清洁房子等。2、每个孩子都回家向自己的父母宣读一次“做文明的中国人”倡议书,通过学生,带动家长,齐做文明的中国人。1参与社区服务活动,发展学生服务社会的意识。2、初步认识自我与社会的联系,发展学生对社会负责的态度。第三阶段拓展创新漫画展2周时间1、根据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不文明现象,个人或小组合作创作漫画,曝光不文明行为,警醒大家做个文明中国人。2、全体评议出一等奖、二等奖和三等奖,开设漫画展。1、为学生提供个性发展的空间,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想象能力。2、体验成功的乐趣,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和参与的积极性。小品汇演4周时间1、根据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不文明现

12、象,小组讨论并创作曝光不文明行为的小品,写出剧本。2、小组排练,教师参与指导,讨论交流,修改部分内容,完善剧本。3、小品汇演,全体评议出一等奖、二等奖和三等奖。1、为学生提供个性发展的空间,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想象能力和表现能力。2、体验交流协作的乐趣,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3、体验成功的乐趣,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和参与的积极性。第四阶段总结评价交流总结2课时小组讨论交流各个成员在此次实践活动中的收获和努力方向,填写综合实践活动小结表格。体验成功,增强自信心, 促进学生形成对自我的新认识。成果展示2课时学生将探索过程、成果和感受收获系统化,以表演、集体汇报、展览等方式让同学们一起分享成功的快乐。

13、营造体验成功的情境,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和参与的积极性,使学生获得成就感。活动评价1周时间由学生、组员、家长、教师共同填写此次综合实践活动的活动评价表。通过生生互评,老师、家长评价,促进学生对自我的客观认识,促进学生的整体发展。六、活动成果展示及评价方式在活动过程中,大部分的活动环节都会有不同的成果展示形式和评价方式,而评价主要是采取“师生共评”的形式,以描述性语言的口头评价为主。具体方式如下:活动过程成果展示的形式评价方式第一阶段调查探究制定活动方案各小组汇报综合实践活动方案讨论表老师和同学们用描述性的语言进行口头评价,可以表扬,也可以提建议。(师生共评)搜集、分析、整合信息,汇报进度各个小组汇

14、报本组的调查进度,包括已经调查到的资料,还打算继续调查的内容,并说说遇到的困难。小组汇报后,老师和其他同学给该小组提出建议,该小组再讨论,改进探究方法。(师生共评)展示第一阶段探究成果(开展辩论赛)1、展示辩论赛流程。2、正反两方各个小组在辩论赛中以相片、课件、文字材料等形式汇报自己小组在这一阶段的调查成果。老师和一方的同学一起用描述性的语言评价另一方的表现和调查成果,可以表扬也可以提建议。(师生共评)第二阶段社区实践深入社区、学校调查,正式确定本次实践活动主题1、展示日常不文明行为调查表。2、展示日常不文明行为调查统计表。3、汇报个人反思老师和同学共同用描述性语言来评价。(师生共评)完成倡议

15、书,准备宣传活动1、展示“做文明的中国人”倡议书2、汇报个人心得进入学校周边街道宣传1、展示活动照片2、交流心得进入社区、家庭宣传1、展示活动照片2、交流心得第三阶段拓展创新漫画展个人或小组交流和展示自己设计的漫画老师和同学共同用描述性语言来评价。(师生共评)小品汇演各小组表演自编、自导、自演的小品第四阶段总结评价交流总结1、交流并汇报此次综合实践活动的心得。2、展示综合实践活动小结表格。各个同学用描述性的语言来评价自己和组员的收获和努力方向。(自我评价和生生共评)成果展示各个小组将整个综合实践活动的探索过程、成果和感受收获系统化,以日记、漫画、课件、统计表、相片、心得体会等方式向全班同学汇报自己小组的实践成果,让同学们一起分享成功的快乐。老师和各组同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