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江宁区十二五规划纲要

上传人:自*** 文档编号:79027485 上传时间:2019-02-16 格式:DOC 页数:83 大小:14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南京市江宁区十二五规划纲要_第1页
第1页 / 共83页
南京市江宁区十二五规划纲要_第2页
第2页 / 共83页
南京市江宁区十二五规划纲要_第3页
第3页 / 共83页
南京市江宁区十二五规划纲要_第4页
第4页 / 共83页
南京市江宁区十二五规划纲要_第5页
第5页 / 共8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南京市江宁区十二五规划纲要》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南京市江宁区十二五规划纲要(8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南京市江宁区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十二五”时期(2011-2015年),是江宁推进转型发展、创新发展、跨越发展并实现基本现代化的关键阶段,也是加速融入大南京、接轨长三角,推进产业化和城市化联动并进的重要时期。根据中央与省、市委关于“十二五”规划的总体精神,以及江宁区委十一届十九次全体(扩大)会议部署,编制南京市江宁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本规划提出了“十二五”时期江宁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目标、发展重点和政策取向,是未来五年江宁经济社会发展的路线蓝图,是全区人民共同奋斗的行动纲领。目 录第一章站在新的历史起点第一节两个率先新成就第二节转型跨越新阶段第二章未来五年新

2、目标第一节发展目标第二节功能定位第三节发展战略第三章优化区域空间布局第一节调整区域空间结构第二节 构建五大产业板块第三节规划预留生态空间第四节确定街道主体功能第五节新辟经济发展空间第四章建设创新型经济先行区第一节建设一流三创载体第二节构建创新服务平台第三节加速成果就地转化第四节打造江苏人才特区第五节引进培育创投资本第五章 形成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第一节培育壮大新兴产业第二节做优做强主导产业第三节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第四节实现现代服务业倍增第五节提升农业现代化水平第六节培育优势企业集群第七节优化提升开放型经济第六章建设高品质现代化新城区第一节确立交通枢纽地位第二节提升东山副城品质第三节凸显三

3、大新城特色第四节推动智能城市建设第五节提升城市管理水平第七章构建城乡一体化发展格局第一节推进全域规划建设第二节完善公共基础设施第三节改善生产生活环境第四节开展土地综合整治第八章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第一节实现收入倍增第二节促进充分就业第三节健全保障体系第四节发展均衡教育第五节享受优质医疗第六节完善住房保障第七节打造文化江宁第九章提升社会管理水平第一节积极发挥社区作用第二节提升人口管理水平第三节加强社会综合管理第四节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第五节推进民主政治建设第十章创建国家生态文明示范区第一节加强环境保护整治第二节推进生态环保建设第三节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第四节大力发展绿色经济第十一章增强体制机制活力第一节创

4、新行政管理机制第二节推进园区机制创新第三节 加快民营经济发展第四节提升江宁软实力第十二章强化规划实施保障第一节完善政策制度保障第二节实施重大项目带动第三节加大组织落实力度第一章站在新的历史起点第一节两个率先新成就“十一五”以来,全区以科学发展观总揽全局,围绕“两个率先”总体目标和“三个发展”战略任务,积极转变发展方式,加快结构调整步伐,加大城乡统筹力度,努力保障和改善民生,经济保持又好又快势头,社会建设取得显著成绩,各项工作走在省市前列,“十一五”目标任务全面超额完成。综合实力实现新跨越。到2010年末,地区生产总值达到620.2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年均增长16.8%,高于省市平均增幅;人均GD

5、P达到57900元(常住人口)。财政一般预算收入90.3亿元,五年翻了两番多。五年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242亿元,投资规模连续居全省前列。主要指标总量进入全省前十位,在全省区县中的排名不断进位。经济结构实现新优化。到“十一五”末,三次产业结构比例调整为5.2:62.8:32。构建了以汽车制造、智能电网、新能源、无线通信以及软件与服务外包、现代物流、旅游、高效农业等为主的现代产业体系。科技研发经费支出占GDP比重达3%,高新技术产业占工业经济比重达到59%,软件销售收入达到223亿元,专利申请量达到3000件。生活水平实现新提升。2007年在省市率先实现省定全面小康目标。到“十一五”末,城乡居

6、民收入分别达到27475元、11108元,是“十五”期末的1.9倍、1.8倍,年均增长14.1%、11.9%。累计新增城镇就业岗位超过10万个。居民养老保险参保率95%以上,新型合作医疗覆盖率100%,社会保障工作走在省市前列。社会发展取得新成就。率先实行免费义务教育,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54.6%,是全省首批教育现代化建设先进区县。新建区卫生应急指挥中心和区医院门诊综合大楼等工程,社区卫生服务覆盖率达100%。打造了“江宁之春”与“和谐江宁大舞台”群众文化活动品牌,形成结构优化、布局合理、覆盖城乡的文体设施和服务网络。法制江宁、平安江宁建设不断加强。城乡发展奠定新格局。到2010年末,综合城

7、市化率达到75%左右。初步形成了东山副城和汤山、滨江、禄口三个新城的“一核三元”城市发展格局。地铁一号线南延、宁杭高速二期、绕越高速等重点工程相继建成。新增道路里程269公里,基本实现“东山新市区与各街镇通二级公路,镇街之间通三级公路,街村之间通四级公路”目标。长江引水工程实现村村通,农村公路“水泥化”全面完成,农村公交通达率达100%,城乡基础设施不断完善。生态改善获得新成效。超额完成“十一五”节能减排目标任务。建成国家级生态区,全部建成国家级环境优美街道。建成了空港、科学园、城北等污水处理工程,城区、集镇建成区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85%和70%以上。实施了“1144”治水工程,城乡主要水体质

8、量和水环境面貌得到改善,森林覆盖率、城镇绿化覆盖率分别达到25%和46%。改革开放迈出新步伐。完成了新一轮政府机构改革,成功实施镇街行政区划调整和村、社区合并;国资、土地、交通、城建等平台融资能力进一步提升。超过40家世界500强企业落户江宁,累计利用外资30亿美元,外向型经济占工业经济比重达到53%。构建了以国家级江宁开发区、省级滨江开发区为龙头的开放开发载体。“十一五”时期是江宁综合实力加速提升、经济结构加速调整、城乡统筹发展加速推进、社会民生加速改善的五年。这些成绩的取得,主要是省、市委(政府)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区委、区政府带领全区人民团结拼搏奋斗的结果。五年来,全区上下始终坚持科学发展

9、不动摇,确立“三个发展”战略目标和“一核三元”建设任务,不断解放思想,创新举措,以深化改革突破体制束缚,以创新思路破解发展难题,勇于进行自我革新,择机进行区划调整,努力推进资源整合,着力加大有效投入,全面开展小康社会达标创建,促进了全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较快发展。但是对照新形势新要求,对照先进发达地区的迅猛发展态势,我们必须要清醒地认识到,江宁“十一五”发展中暴露出的矛盾和问题还比较突出,主要表现在:经济规模与全省第一方阵相比仍有较大差距;经济结构不合理问题仍较突出,服务业和新兴产业还有待进一步发展;经济增长主要依赖投资拉动,科技创新和人才资本贡献率有待进一步提高,粗放发展模式亟待转变;城市化滞

10、后于工业化,城市现代化水平不高,城市建设与管理水平有待提升;二元结构明显,区域发展不平衡,农民持续增收难度较大;基本公共服务配置还不均衡,社会发展中还存在诸多薄弱环节;体制机制还不能完全适应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要求。这些矛盾和问题,需要在“十二五”期间进行攻坚克难。第二节转型跨越新阶段“十二五”时期,江宁将实现由更高水平小康社会向基本现代化迈进,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既是各类社会矛盾的交织和多发期,更是实现综合实力跨越提升的重要机遇期,总体上机遇大于挑战。发展进入新阶段。综合判断,未来五年江宁发展阶段性特征明显。一是发展由主要依靠物质要素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人才支撑转变的动力重塑期。二是增强城市形

11、态和功能、塑造现代城市品质的快速跃升期。三是大力发展民生福祉、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提升期。四是推进全域统筹整合、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关键突破期。五是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推动发展新跨越的决战决胜期。发展中的重要机遇。一是长三角一体化机遇。随着高铁时代的到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将进入全新的时期,南京都市圈、宁镇扬区域合作日益紧密,江宁作为承接上海、联动杭州、辐射皖江的门户地位日渐凸显。二是“青奥会”举办机遇。我区将承担2013年“亚青会”和2014年“青奥会”部分赛事,必将带动各项配套基础设施加快建设,城市形象将得到快速改善,国际知名度和开放度将进一步跃升。三是南部新城建设机遇。“十二五”时期,全市将

12、实施南向拓展战略,加快推进以铁路南站为中心的南部新城建设,作为南部新城重要组成部分的江宁,城市建设与经济发展动力将得到进一步增强。四是重大基础设施建设机遇。“十二五”期间,随着南部新城、麒麟生态科技城、铁路南站、机场二期扩建等投资超千亿的重大项目同步实施,江宁城市功能、产业发展将提升到一个新的水平。五是城乡统筹全域统筹机遇。“十二五”时期,全市将大力度推进全域统筹建设,快速度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为江宁新一轮加快发展注入了动力。面临更多的挑战压力。“十二五”及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期,我区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压力非同小可,主要表现在:一是争先进位压力。要挤入全省第一方阵、实现跨越争先目标,不仅单个指标要

13、实现突破,而且区域实力要实现整体提升全面进步。在新一轮竞争中,不仅要应对第一方阵总量继续快速提升的态势,还面临南京都市圈兄弟区县紧追不舍的压力。二是经济结构转型压力。要实现持续健康的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就必须调整经济结构,壮大主导产业的同时抓紧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同时下大力气提升服务业、特别是生产服务业的贡献份额。三是统筹城乡发展压力。消除“二元结构”的难点在于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尤其是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压力较大,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方法不多;同时,实现街道经济跨越提升,任务更为艰巨。四是资源环境压力。城镇扩张、产业发展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的矛盾冲突将继续存在,城乡环境治理仍然面临考验,特别是耕地

14、保护和提供产业载体的两难局面有待缓解。五是社会发展压力。江宁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口密度和多元化程度的提高,郊区向副城(副中心)的转变,都对社会精细化管理提出更高要求。城乡拆迁、安全生产、人口管理、社会治安等社会问题需要得到更加科学合理的应对。第二章未来五年新目标“十二五”时期,牢牢把握重要战略机遇期,立足发展的新阶段、新特征和人民的新期盼,根据省市总体部署,科学确定未来五年总体目标、功能定位和发展战略。第一节发展目标“十二五”时期,江宁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奋力走在新一轮科学发展前列、再创发展新辉煌为主题,以加快推进转型、

15、创新、跨越发展为主线,以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为目标,大力实施创新驱动、产业推动、新城带动、园街联动四大战略,进一步增强创新发展能力,提升统筹发展水平,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再上新台阶,努力把江宁建成创新型、国际化、幸福乐居的生态品质新城区。“十二五”时期发展总体目标是:在建成更高水平小康社会基础上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综合实力全面进入全省第一方阵。实施“两步走”战略:第一步,到2014年“青奥会”举办之时,率先在全市基本实现现代化。第二步,到2015年,综合实力全面进入全省第一方阵。2015年,江宁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指标是:经济综合实力显著提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600亿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超过12万元;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220亿元以上,服务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力争达到40%,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工业经济比重达到64%,基本形成以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共同支撑的产业体系。社会民生建设显著增强。实施居民收入“双倍增”计划,城乡居民收入分别超过52500元、22000元,城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