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13届高三一模汇编之文言文

上传人:自*** 文档编号:79026895 上传时间:2019-02-16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44.5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京市13届高三一模汇编之文言文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北京市13届高三一模汇编之文言文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北京市13届高三一模汇编之文言文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北京市13届高三一模汇编之文言文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北京市13届高三一模汇编之文言文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北京市13届高三一模汇编之文言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京市13届高三一模汇编之文言文(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北京市13届高三一模汇编之文言文(八区十套)1海淀二、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69题。庄氏有二子。其伯曰文美,予字之曰德实。其仲曰文华,予字之曰德诚。且告之曰:文太美则饰,太华则浮。浮饰相与,敝之极也,今之时则然矣。智而用私,不如愚而用公。巧不如拙,辨不如讷,富不如贫,贵不如贱。欲文之美,等若德之实;欲文之华,莫若德之 诚:以文为文,莫若以质为文。质之所为生文者无尽也。一日节缩,十日而赢。衣不鲜好,可以常服;食不甘珍,可以常飧。吴在东南隅,古之僻壤。泰伯、仲琅之至也,予始怪之,而后知圣人之用心也。彼以圣 贤之德,神明之冑,目睹中原文物之盛,秘而弗施,乃和于俗。

2、若入裸国而顾解其衣,以其 民含朴,而不可以漓之也。洎通上国,始失其故。奔溃放逸,莫之能止。文愈胜,伪愈滋,俗愈漓矣。闻之长老言,洪武间,民不粱肉,闾阎无文采,女至笄而不饰,市不居异货,宴客者不兼味,室无高垣,茅舍邻比,强不暴弱。不及二百年,其存者有几也?予少之时所闻所见,今又不知其几变也!大抵始于城市,而后及于郊外;始于衣冠之家,而后及于城市。人之欲,何所底止?相夸相胜,莫知其已。负贩之徒,道而遇华衣者,目睨视,啧啧叹不已。东邻之子食美食,西邻之子从其母而啼。婚姻聘好,酒食晏召,送往迎来,不问家之有无。 曰:吾惧为人笑也。文之敝至于是乎?非独吾吴,天下犹是也。庄氏居吾里中,独以朴素自好。务本力

3、业,供役于县,为王家良民。德实自树立门户,而德诚赘王氏,皆以敦厚为人所信爱。此殆流风末俗所浸灌而未及者。其可不深自爱惜,以即其所谓实,而勿事于饰;求其所谓诚,而勿事于浮!礼失而求之野,吾犹有望也。 (取材于归有光庄氏二子字说)注:上国:指文化较为发达的中原各国。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 文太美则饰 文:外在形式B 洪武间,民不粱肉 粱肉:吃精美的食物C 相夸相胜,莫知其已 胜:美好D以即其所谓实,而勿事于饰 事:追求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A 莫若德之实 莫之能止B 质之所为生文者无尽也 其存者有几也C 以其民含朴,而不可以漓之也 独以朴素自好D吾惧为人

4、笑也 皆以敦厚为人所信爱8 下列语句中括号内补充出来的词语,补出后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A 一日节缩,(然)十日而赢B 负贩之徒,道而遇华衣者,(则)目睨视C 送往迎来,(而)不问家之有无D 礼失而求之(于)野,吾犹有望也9 下列的理解和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A贤能圣明的泰伯、仲雍来到偏僻的吴地后,致力于移风易俗,改变了当地的民风。B文中将洪武年间与当今之世的民风民俗进行对比,透露出作者深深的叹惋之意。C.文中的庄氏二子不受流俗的影响,保持自己的质朴本色,为人处世无愧于其“字”D 文章借为庄氏二子取字一事展开议论,表达了作苕对朴实淳厚的民风的期待。三、本大题共4小题,共24分。将第二大题文言文中

5、画波浪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4分) 通上国,始失其故。 人之有欲,何所底止?2西城二、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题。元年,关中饥,米斗直绢一匹;二年,天下蝗;三年,大水。上勤而抚之,民虽东西就食,未尝嗟怨。五年,天下大稔,流散者咸归乡里,米斗不过三、四钱,终岁断死刑才二十九人。东至于海,南及五岭,皆外户不闭,行旅不赍粮,取给于道路焉。河内人李好德得心疾,妄为妖言,诏按其事。大理丞张蕴古奏:“好德被疾有征,法不当坐。”治书侍御史权万纪劾奏:“蕴古贯在相州,好德之兄厚德为其刺史,情在阿纵,按事不实。”上怒,命斩蕴古于市,既而悔之,因诏:“自今有死罪,虽令即决

6、,仍三覆奏乃行刑。”上谓侍臣曰:“朕以死刑至重,故令三覆奏,盖欲思之详熟故也。而有司须臾之间,三覆已讫。又,古刑人,君为之彻乐减膳。朕庭无常设之乐,然常为之不啖酒肉,但未有著令。又,百司断狱,唯据律文,虽情在可矜,而不敢违法,其间岂能尽无冤乎!”(贞观五年十二月)丁亥,制:“决死囚者,二日中五覆奏;行刑之日,尚食勿进酒肉,内教坊及太常不举乐。皆令门下覆视。有据法当死而情可矜者,录状以闻。”由是全活甚众。其五覆奏者,以决前一二日,至决日又三覆奏;唯犯恶逆者一覆奏而已。上尝与侍臣论狱,魏征曰:“炀帝时尝有盗发,帝令于士澄捕之,少涉疑似,皆拷讯取服,凡二千余人,帝悉令斩之。大理丞张元济怪其多,试寻其

7、状,内五人尝为盗,余皆平民;竟不敢执奏,尽杀之。”上曰:“此岂唯炀帝无道,其臣亦不尽忠。君臣如此,何得不亡?公等宜戒之!”帝亲录系囚,见应死者,闵之,纵使归家,期以来秋来就死。所纵天下死囚凡三百九十人,无人督帅,皆如期自诣朝堂,无一人亡匿。上皆赦之。 (取材于资治通鉴)6. 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 A行旅不赍粮 赍:持有,携带。B诏按其事 按:按照,依据。C虽情在可矜 矜:哀怜,同情。D上尝与侍臣论狱 狱:案件,官司。7.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A上勤而抚之 而不敢违法 B流散者咸归乡里 见应死者 C朕以死刑至重,故令三覆奏 期以来秋来就死 D君为之彻

8、乐减膳 行刑之日 8.下列全都能体现太宗政绩的一组是民虽东西就食,未尝嗟怨上怒,命斩蕴古于市,既而悔之朕庭无常设之乐由是全活甚众闵之,纵使归家皆如期自诣朝堂,无一人亡匿者A B C D9.下列对文本的理解和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A贞观五年出现的太平景象固然与粮食丰收有关,朝廷的政策也起了很大作用。B唐太宗一怒之下错杀张蕴古的事件直接促成了死刑五覆奏制度的建立和实施。C五覆奏指的是死囚刑前二日两覆奏,行刑当天还要三覆奏,以保证不错杀人。D唐太宗慎施死刑一则是吸取亡隋滥杀无辜的教训,一则也说明他有怜悯之心。三、本大题共4小题,共30分。 10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大理丞张元济怪其多,试寻

9、其状,内五人尝为盗,余皆平民;竟不敢执奏,尽杀之。3东城十一校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第 69 题。 刚说苏轼孔子曰:“刚毅木讷,近仁。”又曰:“巧言令色,鲜矣仁。”所好夫刚者,非好其刚也,好其仁也。所恶夫佞者,非恶其佞也,恶其不仁也。吾平生多难,常以身试之,凡免我于厄者,皆平日可畏人也,挤我于崄者,皆异时可喜之人也。吾是以知刚者之必仁,佞者之必不仁也。 建中靖国之初,吾归自海南,见故人,问存没,追论平生所见刚者,或不幸死矣。若孙君介夫讳立节者,真可谓刚者也。始吾弟子由为条例司属官,以议不合引去。王荆公谓君曰:“吾条例司当得开敏如子者。”君笑曰:“公过矣,当求胜我者。若我辈人,则亦不肯为条例司矣

10、。”公不答,径起入户,君亦趋出。君为镇江军书记,吾时通守钱塘,往来常、润间,见君京口。方新法之初,监司皆新进少年,驭吏如束湿,不复以礼遇士大夫,而独敬君,曰:“是抗丞相不肯为条例司者。”谢麟经制溪洞事宜,州守王奇与蛮战死,君为桂州节度判官,被旨鞠吏士有罪者。麟因收大小使臣十二人付君并按,且尽斩之。君持不可。麟以语侵君。君曰:“狱当论情,吏当守法。逗挠不进,诸将罪也,既伏其辜矣,余人可尽戮乎!若必以非法斩人,则经制司自为之,我何与焉。”麟奏君抗拒,君亦奏麟侵狱事。刑部定如君言,十二人皆不死,或以迁官。吾以是益知刚者之必仁也。不仁而能以一言活十二人于必死乎! 方孔子时,可谓多君子,而曰“未见刚者”

11、,以明其难得如此。而世乃曰“太刚则折”!士患不刚耳,长养成就,犹恐不足,当忧其太刚而惧之以折耶!折不折,天也,非刚之罪。为此论者,鄙夫患失者也。君平生可纪者甚多,独书此二事遗其子勰、勴,明刚者之必仁以信孔子之说。 【注】束湿:捆缚湿物。旧时比喻官员对下属严急苛刻。 6下列词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凡免我于厄者 厄:困苦 B不复以礼遇士大夫 遇:相待 C或以迁官 迁:晋升 D为此论者,鄙夫患失者也 患:忧虑 7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A若孙君介夫讳立节者 若属皆且为所虏 B麟因收大小使臣十二人付君并按 相如因持璧却立 C我何与焉 胡为乎遑遑欲何之 D

12、明刚者之必仁以信孔子之说 斧斤以时入山林 8下列语句的括号中是补出的词语,补出后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子由)以议不合引去 B(苏轼)见君京口 C(监司)驭吏如束湿 D(刚者)当忧其太刚而惧之以折耶 9下列的理解和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本文采用议论与叙事相结合的写法,阐明了刚直的人一定仁爱的道理。 B孙介夫当面拒绝丞相一事,说明他不畏惧权贵,敢于直言,是个刚直不阿的人。 C谢麟滥用职权,逮捕十二人。孙介夫坚决抵制并上表参奏谢麟干涉监狱管理之事。 D苏轼写这篇文章是为了送给孙介夫的两个儿子,也是借以阐明孔子关于仁的学说。 三、本大题共 5 小题,共 24 分。10把文言阅读材料中画

13、曲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 分) 不仁而能以一言活十二人于必死乎!(2分) 译文: 而世乃曰“太刚则折”! (2 分) 译文: 4东城联考二、文言文阅读(12分)大命 (清)唐甄岁饥,唐子之妻曰:“食无粟矣,如之何?”唐子曰:“以粞。”他日,不能具粞,曰:“三糠而七粞。”他日,犹不能具。其妻曰:“三糠七粞而犹不足,子则奚以为生也?”曰:“然则七糠而三粞。”邻有见之者,蹙额而吊之曰:“子非仕者与?何其贫若此也?意者其无资身之能乎?”唐子曰:“不然。鱼在江河,则忘其所为生;其在涸泽之中,则不得其所为生。以江河之水广,涸泽之水浅也。今吾与予在涸泽之中,无所资以为生也。子曷以吊我者吊天下乎?”唐子行于野,见妇人祭于墓而哭者。比其反也,犹哭。问:“何哭之哀也?”曰:“是吾夫之墓也。昔也吾舅织席,终身有余帛;今也吾夫织帛,终身无完席。业过其父,命则不如,是以哭之哀也。”唐子慨然而叹曰:“是天下之大命也夫!昔之时,人无寝敝席者也;今之时,人鲜衣新帛者也。”唐子曰:“天地之道故平,平则万物各得其所。及其不平也,此厚则彼薄,此乐则彼忧。为高台者必有洿池,为安乘者必有茧足。王公之家一宴之味,费上农一岁之获,犹食之而不甘;吴西之民,非凶岁为舰粥,杂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