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教道德院故事

上传人:自*** 文档编号:79021522 上传时间:2019-02-16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726.8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五教道德院故事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五教道德院故事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五教道德院故事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五教道德院故事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五教道德院故事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五教道德院故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五教道德院故事(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五教道德院(一) 很多人一提起“石头场的鬼屋”都能讲几件那鬼屋闹鬼的事儿。什么晚上在鬼屋睡觉,到天亮时,却发现自己不知道怎么就睡在院子里了。那说的有鼻子有眼,真而切真。更有的人说,你没看么,本来这开发商都把推土机开到鬼屋的墙边了,眼瞧着那推土机就灭火了,怎么也启动不起来。后一打听这是那鬼屋吓得司机说什么也不干了,开发商没法子,修道时,就绕过那座房子,从旁边拐弯了。(看看那道路,真是拐弯的) 要说这鬼屋真正的名字是叫“五教道德院”。这五教道德院是那五教?什么时候建的?到底有什么来历呢?说来话长。刚刚推翻了帝制的中国,老百姓都盼着过上好日子,可谁曾想却进入了军阀混战的灾难,社会动荡不安、老百姓生活

2、朝不保夕。东北虽地处关外,也不能幸免。大家心里没有依托,有个天灾病热的就知道跳大神请黄仙。人心浮动,守法懂礼的委曲着,窝窝囔囔地活着;心无顾及的,偷东摸西,什么事儿都做,胡子更是满街跑,杀人放火跟玩似的。(到督军署拍一下吴俊生的图片)民国20年,黑龙江省海伦居士范归一老先生为广布善行,慷慨捐资创立了五教道德院,他首先在本县建立了明信宣讲堂一所。当时“诚信所感遐迩,从风四方老幼。”看见老百姓人心思善、向善的心情多么强烈。同年他在绥化开设一所施粥场,将善行具体到贫苦的老百姓心里。(老道讲经的影片)1922年在他倡议下,由前副都统布特哈总管陈福龄、前电话局局长于驷兴、前林甸县县长黄海楼,以及孔祥麟等

3、人的慷慨捐助,在省城齐齐哈尔成立了五教道德院。这是哪五教呢?儒教、道教、佛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其实,这儒教就是儒学,孔子的思想,不是什么教派的。但是,孔子仁爱的宗旨与一些教派的思想理论是差不多的,孔子的思想几千年来早就根植于老百姓的心中了,为了教化人心,孔圣人也就只好当一回教主了。中国古代早就有儒释道三教归一的说法,因为这三教劝人为善和劝人向上的精神是相同的:儒家是“修身、治世、平天下。”道家是“养生、遁世、穷万物。”释家(佛家)是“见性、救世、通万有。”后来从阿拉伯传来了伊斯兰教,我国回族人大都信奉穆罕默德,再后来西方的天主教、基督教传到中国,一些老百姓对圣母玛利亚和耶稣也虔诚膜拜。五教圣

4、人都劝人向善,致力于传播爱的种子,在人世间建立和平、美好的国度,都是爱的使者、爱的化身,都是天下一家、世界大同理想的实践者。这样,中国本土的儒、道与佛教又联手基督教和伊斯兰教,被请来一处要共同承救生灵了。黑龙江于是有了五教合一的道德院。范归一为了扩大影响,在省城传播道义,就请来前布特哈总管陈福龄,来一起做这件功德事。这陈福龄是什么人呢?他来自何方,有何德何能呢?陈福龄(1844年-1929年)族名福庆,字全斋,其先世居福建泉州府同安县(今福建厦门市)。康熙年间,因中俄在雅克萨的战事,需要水陆两军配合行动,所以调来厦门水师提都陈汶环。那陈汶环是清顺治末年,福建水师提督。康熙十六年(1678),沙

5、俄军队入侵东北黑龙江一带.由于水陆不相济,满洲驰骋草原、骁勇难敌的马队失去了抵抗能力,侵略军节节进逼。康熙二十二年(1683),黑龙江宁古塔都护萨布素上奏朝廷,要求派遣南方水师到黑龙江一带援助马队.陈汶环被任命为这支调遣军的统帅.当时黑龙江尚无战船,陈汶环随军带去大小船只数十艘.到达黑龙江后,他拨派宁古塔官船100艘用于水战,又从宁古塔、台丁、永吉州等地以及各年流放迁徙至此的犯人中选拔精壮之士,加以军事训练,而后编入水师迎战.在这次中俄交战中,陈汶环立下了功劳。战后,陈汶环积极营建水师,齐齐哈尔城本无水师营,康熙二十三年(1684),陈汶环在该城建水师,水师总营驻扎于黑龙江瑷珲城.康熙二十九年

6、(1690),陈汶环随总营将军移驻墨尔根城,康熙三十九年(1700),又移驻齐齐哈尔城。雍正八年(1730),他在任所去世。自调防黑龙江后,陈汶环没有再回福建家乡,他将自己的后半生全部奉献于清王朝的反侵略及戍边大业。(有其后人及家谱可拍)陈福龄是陈汶环的后裔,光绪十二年(1886年),水师营编为汉军三旗,于是陈福龄成为汉军镶蓝旗人。陈福龄18岁入满官学,后又入汉官学,不久即入黑龙江将军衙门刑司,充当帖写。同治十一年(1872年)冬,被补放水师营催领。之后,经常作为随员参与勘丈地亩、审办命案等事。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因为办理绥化厅等处的盗窃案有功,褒奖蓝翎。此后,历任开办屯田兼收林居烟厘

7、各税、招垦勘丈旗民地亩等事务。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沙俄出兵向我东北大举进犯,代理黑龙江将军寿山委任陈福龄为连军额外帮办。八月,寿山殉职后,陈福龄在危难之际一直在将军衙门视事,恪尽职守。光绪二十七年三月,代理黑龙江将军萨保听信谗言,撤了陈福龄黑龙江城水师营四品官职务。陈福龄被革职后,于光绪二十八年冬,由盛京将军增祺委为蒙荒行局总办,承办扎克图蒙荒事务。在任上,陈福龄办事公平认真,上下均沾其惠。尤其是为将来地方设治而预留洮南府及两县城基,很为后人称道。光绪三十一年十月,陈福龄回黑龙江,受任全省垦务总局经理。光绪三十二年春,黑龙江将军程德全奏准裁撤齐齐哈尔、布特哈等城副都统,将陈福龄补为布特

8、哈东路总管兼办荒务。三十三年春,讷谟尔河荒务完竣,程德全为他奏准记名,以副都统的官衔任用。光绪三十四年春,陈福龄被人诬告,又险些丢了官,直到宣统三年(1911年)元月,冤情才被洗刷。这年的十二月,东三省总督赵尔巽开列历年有功文武官员名单,请朝廷予以奖励,陈福龄也在名单之列。民国间,陈福龄曾任黑龙江垦务局总办、旗务处总办。后因疾病时发,呈准辞职。之后即专注于慈善事业。陈福龄所著宦海伏波大事记,是研究黑龙江地方史及齐齐哈尔水师营历史的珍贵资料。(有宦海伏波大事记书,可拍)(二)将五位圣人孔子、老子、释迦牟尼、穆罕默德和基督在一起供奉,每天是先念圣经啊,还是先念古兰经呢?还是上午念莲花法华经,下午念

9、论语抑或道德经呢?其实说来五教道德院并不是一个什么类似于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基督教什么的宗教场所,这是齐齐哈尔最早的慈善团体。当时齐齐哈尔是黑龙江省省会,所以这五教道德院也就顺理成章地成了黑龙江省最早的慈善机构。那是民国11年(1922年)4月的一天,前布特哈总管陈福龄、电话局长于驷华、林甸县知事黄海楼及瑞庆和总经理孔祥麟等乡绅、官员聚在一起开了个会。大家普遍认为“近日人心不古,道德沦落欲作根本救济社会事业”,所以应该倡导一种思想教化百姓。于是发起成立了黑龙江省城儒、道、佛、基、回五教道德院。创建之初,没有一个正式的地界,就在孔祥麟自己家在万和胡同的一个院落办事。又经过了差不多10年,终于选

10、中了一处吉地天增胡同万合当铺院内。(外景)民国21年(1932年)3月,五教道德院在兴隆街永合胡同19号,即现在的天增胡同,用3万元建筑新院舍,第二年8月建成使用。当时这五教道德院建的是相当精美,为典型的民国时期建筑风格,二进式院落,青砖瓦木结构,分为统院正位、慈院、宣院、坐院、统院、坛院、经院、乩院、书画院、男女凌虚阁、藏经楼、院门等13部分。整个建筑占地2,016平方米,建筑面积1,067平方米。五教道德院正门为硬山式建筑,飞檐翘角、宏伟轩昂,梁架斗拱精美别致。这正门楼高崇、斗拱层叠,墙朵上刻花、门柱上绘画。现在我们看见的正是原来的面貌。时间把砖刻雕磨得有些残破,斗拱上的彩绘也被风吹日晒去

11、了,但是依稀间我们尚可辨认出历史的痕迹,岁月的容貌。院内的二层楼为正殿,就是传说中常闹鬼的地方。建院之初这二楼上的檐下,悬挂“万汇蒙庥”的匾额。檐下的额枋、花板均饰彩绘。这是什么意思呢?这个“庥”字是:的解释。这“万汇蒙庥”可能就是:。其实整个建筑群也采用主次相辅,高低错落,左右对称的格局,古朴典雅,庄严肃穆,给人以布局紧凑,突出正殿的效果。院内各个房门由甬道相连,都通向正殿,突出“宗教汇流”的主题。楼上的廊柱上有墙薄是个“藏经室”,有五位圣人的典籍数万册,而且道德院自己还有印刷厂,刊印、经书。这楼下供奉五位圣人的坐像。其实这个说法有一个小问题,因为伊斯兰教是绝对不供奉偶像的,所以说,供佛主、

12、孔子、老子和基督的像是完全合情合理的,而伊斯兰教应该是供一本“可兰经”吧。第一届五教道德院选陈福龄为院长,黄海楼、于驷华为副院长,冷懋生任总经理,孔祥麟、王顺卿、梁庭瑞、杜寿山、巴富伦等任经理。该院不“出簿劝募”,他们以身作则,建院经费由上述9人筹集。建院时,出版聚奎卜乘一书,后又出版挽世道德金针、禅林普渡金舟等书。建院当年10月,该院在其临街房子内设粥场1处,每日放小米稀粥,以救济贫民。至民国13年(1924年)3月,粥场累计用去小米数十石。民国14年(1925年),孔祥麟捐款5,000元大洋,为该院购置印刷机械及铅字,该院自办印刷厂。临街的房子就是当时的印刷车间,路过的人们常能听到,“咔哒

13、、咔哒”的机器声。印藏孝经、金刚经、楞严经、道德经4藏,总20,192部。,印刷儒学、佛教、道教典籍,印行万缘宝鉴、三教圣经、金刚经句解等书书籍。民国17年(1928年)4月,在该院成立纪念日时,许兰洲、于驷兴等举办以“中兴道德,重立统系”为宗旨的纪念活动。民国17年(1928年),冷懋生、王佐臣等押运该院筹集的数十火车皮粮食赴山东灾区,救济灾民。为此,山东赈务督办颁给卜奎道院“利益群生”匾额一块。这五教道德院在省内外颇有影响。民国18年(1929年)5月,河南省千余名难民涌入齐齐哈尔城,五教道德院协助黑龙江省当局,经过赈济后,又将难民全部送回河南省。该院全年救济费支出伪满币9,000余元,其

14、所属收容所收容500余人。陈福龄病逝后,于驷华任院长,于驷华逝世后,黄海楼任院长。五教道德院的慈善机构性质一直传承未便。沦陷时期,民国20年(1931年),道院救济伤员160多名,掩埋尸体200多具,3万余人从该院赊米共计2,300石。民国22年(1933年),该院设院长1人,副院长4人,监理3人,总经理2人,经理8人,助理8人。设文牍、会计、施粥、施赈、藏经、交院6个部为办事机构。各部除正副部长外,另聘役员。附设机构有粥锅、施医、佛经流通、经典印刷局等。该院重大事项由其理事会决定。全部经费靠捐助。民国36年(1947年)该院解体,院舍改做民宅。从成立到解散的二十几年里,该院设粥棚、施医药,救

15、死扶伤、赈济灾民,1935年,该院为创建大乘寺募集19万余元资金,为塞外“天台宗”的丛林奠定了一定的经济基础。二十几年间,五教道德院设粥场、施医药、救死扶伤、护送难民、赴赈灾区,年复一年,持之以恒,值得称颂。2002年,齐齐哈尔市人民政府将五教道德院院址列为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2年八月的一天,当时的市旅游局局长和特请的北京古代建筑博物馆创始人首届馆长徐向东老先生一行人,刚刚结束了吕氏祠堂、督军府等处的实地踏查,又来到了座落在兴隆街天增胡同19号的黑龙江五教道德院,老先生对藏经楼、院门主体结构基本完好的情况非常感慨,并对藏经楼的额枋、院门的屋面及砖雕明显的时代特征十分赞叹,称:“五教道德

16、院的建筑基本上体现了当时的建筑工艺水平,统院合供儒、佛、道、基、回五教圣像,以提倡五教道德为宗旨,这在国内实属罕见,更难能可贵的是黑龙江省城五教道德院自创办之日起设粥场、济灾民、施医药、救死扶伤、护送难民、赴赈灾区,年复一年持之以恒”的精神。后来市旅游局写了一个 “关于紧急保护抢救黑龙江省城五教道德院的请示报告”书面材料,当时的杨信市长在得知情况后当即做出批示,张云志副市长在得到报告的当时,即找来规划局、市民宗委、开发公司等九家单位,召开了“关于五教道德院文物保护工作的协调会”,作出了:正常搬迁、古建筑房屋及附属设施不得拆扒、道路绕行等决议。五教道德院工地的推土机终于停止了推进,工地上的民工也撤离了现场,现年已八十四岁的姜老太太,流下了激动的热泪,她深情地说:“当年,我要不是喝了施粥啊,早就没命了,这五教院可是积了大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