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做孤独的“小蚂蚁”

上传人:自*** 文档编号:79014494 上传时间:2019-02-16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5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不做孤独的“小蚂蚁”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不做孤独的“小蚂蚁”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不做孤独的“小蚂蚁”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不做孤独的“小蚂蚁”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不做孤独的“小蚂蚁”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不做孤独的“小蚂蚁”》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不做孤独的“小蚂蚁”(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不做孤独的“小蚂蚁” 胡丽娟独生子女的求友愿望比任何一代孩子都强烈。如果你问我:现在的孩子最缺少什么?我要直率地告诉你:知心朋友。 如果你问我:现在的孩子最需要什么?我仍要肯定地回答你:知心朋友。没有朋友的童年是不幸的。对于这一代独生子女来说,恰恰缺乏与人交往、合作的机会,他们孤独的心理比任何一代人都强烈,他们求友的欲望比任何一代人都迫切。未来的社会是一个开放的、互助的社会,良好的社会交往能力对一个人来说极为重要。美国心理学家卡耐基认为:成功等于30%的才能加上70%的人际关系。所以我们这一代家长尤其要注意培养孩子的交往能力。一、表现1社会交往弱的幼儿主要表现情况独生子女在家能说会道,到了外面

2、却胆小、自卑、孤僻,交往能力明显较弱。小班幼儿大部分刚从家庭走入社会,要突然面对众多老师和伙伴,他们感到无所适从,不会与同伴如何交往。在集体生活中,不知如何与他人友好相处;在游戏时,有的幼儿会一人独坐,不愿与同伴一起游戏;玩积木时,会将喜爱的玩具占为已有;有时也会因争抢玩具而哭啼打架;见到老师、同伴也不会热情地打招呼,不会主动与老师交谈等等。2交往能力强的幼儿主要表现情况不独占玩具,能够与同伴分享自己的玩具、物品;喜欢与同伴一起玩,愿意与同伴合作;在活动、游戏及日常生活中能够等待和轮流;遵守规则,适应幼儿园的集体生活;愿意帮助他人,自己有困难时知道求助他人;能够使用礼貌用语;能主动参加到同伴们

3、的游戏活动中去,愿意进入陌生的环境二、如何培养孩子的交往能力呢1 首先您要摆正孩子在家庭中的位置尊重孩子的话语权联合国颁布的儿童权利公约(1989年)中清楚地表明:儿童有法律赋予的话语权。但在现实生活中幼儿话语权受尊重的情况并不乐观。当孩子话多时,有的家长厌烦孩子“多嘴多舌”;当孩子与成人意见不一致时,有的家长责备孩子“不听话”、“捣乱”,而有的老师就可能认为是个别孩子“起哄”的结果,采取不予理会或是转移话题的态度。服从、话少的“乖孩子”,能得到成人更多的赞誉;持反对意见、爱辩驳的“多事孩子”,就显得不那么惹人喜爱。没错,他们还小,生活经验有限,判断力不足,但,这并不等于说,他们对自己的生活没

4、有发言权。不过父母们不妨蹲下来,注视着孩子的眼睛,仔细聆听他的意愿,孩子发表意见,表现了孩子对家庭的关心,而父母倾听孩子的想法,重视孩子的意见,也激励了孩子认真思考问题的积极性。与孩子发生矛盾时,倾听她的意见,让孩子把话说完,然后站在孩子的角度想一想。父母那里取得适当的话语权的孩子口语表达能力强(因为幼儿时期是学习语言的关键时期)还具有有独立的性情和敢负责任的品质,长大后人际关系也不会差,因为孩子是从亲子关系中学会怎样尊敬他人和聆听他人的。今天,父母给予孩子多少自由表达意愿的机会,将来,孩子就会给他周围的人多少自由表述意愿的机会。2、为幼儿树立榜样模仿是幼儿社会学习的重要方式,家长的言行举止直

5、接、间接地影响幼儿,为了让幼儿学会交往,提高孩子的交往能力。家长首先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以身作则。.如:孩子的同伴来家里玩,家长要热情接待、倒水、给水果或饮料喝,也可以简单的交谈,还要留给子们单独在一起的时间,等小客人走时,要客气送别,欢迎下次再来。这样做实质是给孩子作出了表率,孩子在潜移默化中受到了教育,形成了良好的行为规范。交往能力强的幼儿也是其他幼儿的榜样,我们可以让交往能力强的幼儿和交往能力弱的幼儿一起活动,以强带弱,促进幼儿整体交往能力的提高。但有的家长图清静,省力气,不喜欢孩子带其他伙伴到自己家玩,怕弄乱了自己新收拾的屋子,踩坏自己的新沙发,弄脏新洗的床单,或者影响自己的工作。这种作

6、法影响了孩子的交往能力。孩子过生日就可以邀请小伙伴或亲戚来自己家中,分享自己的快乐,一起游戏、唱歌、共同祝福,在欢聚中体验分享的乐趣。家里买了新的玩具,家长可提醒孩子请亲友家的孩子来一起玩,让自己的孩子拿出好吃的东西招待客人。3、主动为孩子创设交往的环境和机会。许多家长都有这样的经验,孩子小时候只在屋子里玩,生活环境闭塞,很少见到,见到生人就哭,抱着妈妈不放,谁抱也不跟。抱到人多的地方,他们会很不习惯,缺乏安全感。许多经验表明,凡是在房间里长大的孩子,除了较顺从外,大多是活动能力较差,不善于交往,胆怯、缺乏独立精神的孩子。幼儿的交往能力只有在良好的环境和更多的交往实践中才能得到锻炼。心理学研究

7、表明,幼儿有较强的交往愿望,他们强烈希望与同龄人交流、沟通。仅仅和成年人特别是单与父母交往已不能满足小班幼儿交往的社会需求了,这时,成年人应该不失时机地提供各种各样的社会生活和实际交往体验,创设一个开放式的交往环境,培养孩子的交往兴趣,以促使孩子的交往能力获得良好的发展。外出散步时或去公园时家长要经常鼓励孩子主动与别的孩子打招呼,让孩子到外面去串门,找小伙伴玩耍,一起玩游戏,一起分享玩耍的快乐。袁梦大姑家开一个小超市,奶奶就总领她去那里玩,袁梦从小就不怕生人。到超市或商场购物,鼓励幼儿去向售货员说明想买的东西,选好后,并能自己在家长的指导下去交款,购回所买的东西后,会说:“谢谢,再见”。使孩子

8、获得成功的体验,为孩子以后的交往打下基础。毛毛因邻家的狗在楼梯口吠叫而不敢上幼儿园,妈妈得知后,鼓励孩子学着处理问题,自己去跟楼下养狗的叔叔说,能否在早上不要把狗放出来。在妈妈的引导下,孩子学着大胆地去和叔叔商量,并取得了叔叔的配合。4、扩大孩子的同伴交往圈同伴间的交往有助于矫正幼儿自私、任性的行为,因为一个自私任性的幼儿不可能被同伴接受,要赢得大家的喜爱,就必须懂得分享与自控。有兄弟姐妹的家长都有一种体会,在我们小时侯,上学以前,除了在家里和兄弟姐妹一起玩,就是在街上和院里院外邻居家里的孩子玩。说到玩,那时侯可玩的东西远远没有现在这么多,家家都没有什么玩具,男孩子无非是弹玻璃球、拍洋片、拍三

9、角;女孩子玩的主要是踢毽子、跳皮筋、跳房子、扔沙包。我们小时侯的伙伴交往却是自发的、自己选择的、自主的。大街上的儿童群体大多是“混龄编组”的,五六岁的孩子可以和十来岁的孩子一起玩,只要他们愿意,这种一起玩的关系就可以保持下去。而现在上学的孩子,与伙伴交往是被大人安排好的,孩子上了哪个学校、哪个班,他就不得不和班上的孩子结为一个群体,除了班上的这些孩子,他们自己是没有什么选择机会的,因为家家都是独生子女,除了和自己的堂兄弟姐妹、表兄弟姐妹有少量交往外,他们很少有机会到大街上“野跑”,每天都呆在单元楼里。有个非常伟大的心理学家叫维果茨基,是前苏联人。按照他的说法,小孩子的智力发展和社会化进程主要是

10、在他们和比自己更成熟繁荣社会成员一起活动、一起相互作用之下逐渐完成的。“比自己更成熟的社会成员”是什么人?无非是大人、大孩子。举个例子:下象棋时,马走日,象走田,过河卒子顶个车,这些规则,小孩子是从谁那里学到的?从大人那里学是个途径,但更多的是从比自己大的孩子那里学,从比自己棋艺高的孩子那里学。你走错了一步棋,想反悔,大孩子一句声色俱厉的话“不带悔棋!”小孩子就没脾气,就得认输.等他们棋艺纯熟了,再在比自己小的孩子面前耍威风.于是,小孩子的智慧就这样一代一代地传下来.像“不许悔棋”、“不许耍赖”、“不许耍滑头”这类的规则,不都是在小孩子们一起游戏时学会的吗?用维果茨基的话来说,大孩子在和小孩子

11、一起玩的时候,同时就充当着小孩子的指导者角色,他们通常并不手把手地教小孩子做事情,而只是在旁边以教训的口气“点拨”小孩子。这种点拨的作用,好比盖房子时先搭个脚手架,至于和泥、砌砖,大孩子就不管了,“你自己干吧!”即使是亲兄弟姐妹,也不外乎如此。就这样,孩子们在一起玩耍中学会了做事情,懂得了好多不懂的东西,知道了好多游戏规则和社会规则,他们的智慧增长了,社会化进程也循序渐进地完成了。所以无论在任何一个社会中,儿童的伙伴关系都是非常重要的,“同伴是个大学校”这个说法一点也不过分。现在有些家长常常感到困惑:“让不让孩子多和别的孩子一起玩?”我们的回答很坚决:“不但让,而且多给孩子创造机会。”有家长问

12、:“让不让孩子和比自己大的小孩一起玩?”我们的回答同样坚决:“当然让!”其实我们知道,家长们问的意思是:“孩子被大孩子欺负怎么办?”现在的爸爸妈妈们是太多虑了。他们忘记了,自己也是在大孩子的“欺负”之下长大的。小孩子和大孩子一起玩,当然处于劣势,他们的力气不够大、智慧不够多,挨打、受气的时候很多,但是正因为这种似乎力不从心的活动,才大大地刺激了他们智力发展中的“最近发展区”,迫使他们不断学习新东西。同时,多数大孩子并非总是蛮不讲理地欺负小孩子,而是比不懂道理的小孩子更懂道理。并且带动小孩子懂得该懂的东西,拽着他们往一个被社会认可的社会成员的方向走。他们充当了父母无法充当的“指导者”、“教练员”

13、和搭建脚手脚的师傅的角色。5 教给幼儿交往的技能,帮助孩子成为受同伴欢迎的人。学会幼儿的交往中如何友好协商, 协商语言:“我能玩一玩吗?孩子往往为争抢一个玩具而翻脸,滑滑梯孩子都抢着第一个滑,家长可用“朋友”的身份参加到活动当中去,积极引导和做好示范,帮助幼儿扫除活动中出现的障碍。我曾看见过两组小朋友玩鹰捉小鸡的游戏,一组由老师带着,一组由小朋友自己组织,刚开始,孩子们玩的挺好,可不一会,没有老师的一组就吵起来了,几个小朋友都抢着当老鹰。此时,教师应积极启发幼儿懂得在游戏中互相协作,游戏才能玩好。培养孩子的礼貌习惯,学会尊重别人。父母应让孩子在交往中学会使用礼貌用语:“请”、“谢谢”、“对不起

14、”等,见到同伴主动打招呼“你好”“我叫xx”“有空来我家玩”; 告诉孩子只有懂得礼貌的人,别人才喜欢他,才愿意和他一起玩耍。对孩子在活动中礼貌语言用得好的时候要及时进行鼓励表扬,强化孩子的礼貌行为,形成良好的礼貌习惯。我在炒菜时对孩子说:“袁梦,给妈妈接点凉水来,好吗?”袁梦接来凉水,我说;“谢谢袁梦。”袁梦会说;“不用谢。”孩子看电视时声音太大,我对袁梦说;“袁梦,把电视关小小点声,好吗?妈妈在看书。”袁梦说;“好的。”就把电视的声音调小了。家长经常用这样礼貌语和孩子对话,孩子就会潜移默化的受到影响,在和小朋友游戏时,自然而然的使用礼貌用语。如果家长经常用命令的语气和孩子说话,“快给我接点水

15、来。”“你这孩子聋呀,把电视调小点音,没看我这看书呢吗?”“把笔给我拿来。”孩子也会受到影响,用这样的语气和小朋友说话。培养孩子乐于助人的品质。要让孩子知道乐于助人的人就会有很多的朋友。孩子们在交往中常常会碰到一些困难,家长不仅要鼓励孩子自己想办法解决问题,同时还应支持孩子帮助其他的朋友克服困难,如朋友摔到了急忙扶起来,同伴的玩具不见了帮着去寻找等等。袁梦现在一年级,中午袁梦放学回来,我常问:“闺女,在学校做了什么好事了吗?”袁梦说:“有,一位同学肚子疼,我陪他去给家里打电话着。”、“我同桌上美术课没有图画本了,我借给她一个”、“孙楠的橡皮找不到了,我借她一块橡皮。”“某某小朋友流鼻血了,我去

16、给他找班主任。”家长在日常生活中要有意识地培养孩子诚实守信的品质。 诚实守信是人的立身之本,是全部道德的基础。一个言而无信的人,是令人不堪为伍的;一个言而无信的民族,是自甘堕落的。 诚信的习惯具体包括以下内容: A.、遵守诺言、说话算数; B、.实事求是 C、.真诚待人接物 D.、守时守信宋庆龄的父亲宋耀如经常教育孩子要诚实守信,这样对人对已都有好处。小庆龄牢牢地记住了父亲的话,从小就以诚信作为自己的行为准则。 一个星期天,父亲宋耀如准备带着全家去朋友家做客,孩子们大都穿好了礼服就要出发了,只有宋庆龄仍在钢琴前弹奏着。 母亲喊道:“孩子们快走吧,伯伯正等着我们呢!” 听到妈妈的喊声,宋庆龄立即合上琴盖,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