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届贵州省高三下学期高考适应性月考数学(文)试题(解析版)

上传人:cjc****537 文档编号:78871658 上传时间:2019-02-15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73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届贵州省高三下学期高考适应性月考数学(文)试题(解析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2017届贵州省高三下学期高考适应性月考数学(文)试题(解析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2017届贵州省高三下学期高考适应性月考数学(文)试题(解析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2017届贵州省高三下学期高考适应性月考数学(文)试题(解析版)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2017届贵州省高三下学期高考适应性月考数学(文)试题(解析版)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7届贵州省高三下学期高考适应性月考数学(文)试题(解析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届贵州省高三下学期高考适应性月考数学(文)试题(解析版)(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7届贵州省贵阳市第一中学高三下学期高考适应性月考数学(文)试题(解析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个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已知,则( )A. B. C. D. 【答案】B【解析】所以x0所以故选C 5. 已知三角形的边中点为,且点满足,且,则的值是( )A. B. 2 C. -2 D. 【答案】C6. 图象不间断函数在区间上是单调函数,在区间上存在零点,如图是用二分法求近似解的程序框图,判断框中应填写( );.A. B. C. D. 【答案】A【解析】据二分法求方程近似解的步骤知当f(m)f(a)0即f(m)f(b)0时,说明根在

2、区间(a,m)内,令b=m当f(m)f(b)0即f(m)f(a)0时,说明方程的根在区间(m,b)内,令a=m由框图得到当满足判断框中的条件时将b=m故判断框内的条件为f(m)f(a)0或f(m)f(b)0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利用二分法求方程近似值的步骤,熟练掌握零点存在性定理的内容,熟悉框图流程,即可正确选出满足的条件.7. 若点在线段上运动,且,设,则( )A. 有最大值2 B. 有最小值1C. 有最大值1 D. 没有最大值和最小值【答案】C【解析】由已知点在线段AB上运动,且,即点P满足,当且仅当时,即时,故选C8. 如图为体积是3的几何体的三视图,则正视图的值是( )A. 2 B. C

3、. D. 3【答案】D【解析】几何体是一个四棱锥,如图, ,故选D9. 已知三棱锥中,且各顶点均在同一个球面上,则该球的体积为( )A. B. C. D. 【答案】D【解析】补体为底面边长为1,高为的长方体,外接球的球心为长方体体对角线中点,所以球的半径,球的体积,故选D10. 若实数在条件下,所表示的平面区域面积为2,则的最小值为( )A. B. C. D. 2【答案】B【解析】如图,要使区域面积为2,则m=1,表示区域上的点到点(1,1)的斜率,故最小值为两点(1,1)与(3,1)连线的斜率,为,故选B点睛:线性规划的实质是把代数问题几何化,即数形结合的思想.需要注意的是:一、准确无误地作

4、出可行域;二、画标准函数所对应的直线时,要注意与约束条件中的直线的斜率进行比较,避免出错;三、一般情况下,目标函数的最大或最小会在可行域的端点或边界上取得.11. 已知函数,为等比数列,且,则( )A. 2007 B. C. 1 D. 【答案】D【解析】,数列是等比数列,设 ,+得,故选D点睛:遇见一连串的函数值求和时,一般的思路是:(1)观察函数是否具有周期性,由周期性求解;(2)观察函数值是否具有数列的性质,利用数列求和,一般有:等差等比求和公式,裂项求和,倒序相加,本题中,函数值就具有倒序求和的特征.12. 已知直线上总存在点,使得过点作的圆的两条切线互相垂直,则实数的取值范围是( )A

5、. 或 B. C. D. 或【答案】C【解析】如图,设切点分别为A,B连接AC,BC,MC,由及知,四边形MACB为正方形,故若直线l上总存在点M使得过点M的两条切线互相垂直,只需圆心到直线的距离,即,故选C点睛: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常用处理方法:()直线与圆相切处理时要利用圆心与切点连线垂直,构建直角三角形,进而利用勾股定理可以建立等量关系;()直线与圆相交,利用垂径定理也可以构建直角三角形;()直线与圆相离时,当过圆心作直线垂线时长度最小第卷(共90分)二、填空题(每题5分,满分20分,将答案填在答题纸上)13. 贵阳一中第110周年校庆于2016年9月30日在校举行,校庆期间从贵阳一中高一

6、年级的2名志愿者和高二年级的4名志愿者中随机抽取2人到一号门搞接待老校友的服务,至少有一名是高一年级志愿者的概率是_【答案】【解析】记2名来自高一年级的志愿者为,4名来自高二年级的志愿者为从这6名志愿者中选出2名的基本事件有:,共15种其中至少有一名是高一年级志愿者的事件有9种故所求概率点睛:古典概型中基本事件数的探求方法(1)列举法.(2)树状图法:适合于较为复杂的问题中的基本事件的探求.对于基本事件有“有序”与“无序”区别的题目,常采用树状图法.(3)列表法:适用于多元素基本事件的求解问题,通过列表把复杂的题目简单化、抽象的题目具体化.(4)排列组合法:适用于限制条件较多且元素数目较多的题

7、目.14. 的内角的对边分别为,若其外接圆半径,则_【答案】【解析】由得,由得,则,15. 已知是两个不同的平面,是两条不同的直线,有下列命题:若平行于同一平面,则与平行;若,则;若不平行,则在内不存在与平行的直线;若,则且;若,则与所成角等于与所成角.其中真命题有_(填写所有正确命题的编号)【答案】【解析】还可以相交或异面;若不平行,则相交,设,在内存在直线,使得,则;还可能在平面内或平面内正确.16. 已知椭圆:,双曲线:,以的短轴为正六边形最长对角线,若正六边形与轴正半轴交于点,为椭圆右焦点,为椭圆右顶点,为直线与轴的交点,且满足是与的等差数列,现将坐标平面沿轴折起,当所成二面角为时,点

8、在另一半平面内的射影恰为的左顶点与左焦点,则的离心率为_【答案】2三、解答题 (本大题共6小题,共70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7. 在中,角所对的边分别为,已知.(1)求;(2)若,边上的中线,求的面积.【答案】(1)2;(2)12【解析】试题分析:()将代入化简求值即可;()在中,由余弦定理解得或6,利用面积公式求解即可.试题解析:()由已知得 , 所以, 因为在中, 所以, 则 ()由()得, 在中, 代入条件得,解得或6, 当时,;当时,18. 小丽今天晚自习准备复习历史、地理或政治中的一科,她用数学游戏的结果来决定选哪一科,游戏规则是: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以原点为

9、起点,再分别以,这5个点为终点,得到5个向量,任取其中两个向量,计算这两个向量的数量积,若,就复习历史,若,就复习地理,若,就复习政治.(1)写出的所有可能取值;(2)求小丽复习历史的概率和复习地理的概率.【答案】(1);(2)【解析】试题分析:()依次求出所有向量的数量积;()任取两个向量的所有可能情况总数有10种,计算的情况和的情况有的个数即可.试题解析:()依题意计算, , , 所以y的所有可能取值为 ()任取两个向量的所有可能情况总数有10种, 其中的情况有4种,所以小丽复习历史的概率为, 的情况有3种,所以小丽复习地理的概率为 19. 如图所示,在长方体中,底面是边长为1的正方形,为

10、棱上的一个动点.(1)求三棱锥的体积;(2)当取得最小值时,求证:平面.【答案】(1);(2)见解析【解析】试题分析:()在长方体中, 平面,分别计算求解即可;()将侧面绕展开至与平面共面,当,共线时,取得最小值,要证平面,只需证和即可.试题解析:()解:在长方体中, 平面,到平面的距离为,又, ()证明:如图,将侧面绕展开至与平面共面,当,共线时,取得最小值在中,为中点,/,为的中点如图,连接,在中,易求得,在中,易求得,平面,在中,得,在中, 同理可得, 平面20.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椭圆在轴正半轴上的焦点为,过且倾斜角为的直线与交于两点,四边形为平行四边形.(1)判断点与椭圆的位置关系

11、;(2)求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答案】(1)在椭圆内;(2)【解析】试题分析:()求出点坐标,代入方程可判断在椭圆内;()求出及原点到直线的距离为即可.试题解析:()易得,直线的斜率,的方程为, 与C联立得: 设,则有, 四边形为平行四边形,即 所以,故 ,所以在椭圆内 (), 原点到直线的距离为, 则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点睛:涉及直线与椭圆的基本题型有:(1)位置关系的判断;(2)弦长、弦中点问题;(3)轨迹问题;(4)定值、最值及参数范围问题;(5)存在性问题常用思想方法和技巧有:(1)数形结合思想;(2)设而不求;(3)坐标法;(4)根与系数关系. 研究直线与圆、直线与圆锥曲线的位置关系问题,

12、往往易忽视直线的斜率不存在的情况而导致失解点差法,设而不求是一个很经典的方法.21. 已知函数其中为实数.(1)若函数在处取得极值,求的值;(2)若函数的图象上存在两点关于原点对称,求的取值范围.【答案】(1);(2)【解析】试题分析:()时,依题意有解出检验即可;()设存在图象上一点,使得在的图象上,则有得,化简得:,求导利用单调性求解即可.试题解析:()时, 依题意有,得, 经验证,时,时,满足极值要求.()依题意,设存在图象上一点,使得在的图象上, 则有得,化简得:, 设,则,当时,当时,则在上为减函数,在上为增函数,又或时, 所以,时,函数的图象上存在两点关于原点对称点睛:函数关于轴对称得到;函数关于轴对称得到;函数关于原点对称得到;函数关于轴对称得到.请考生在22、23两题中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记分2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社会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