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考研政治与社会热点相结合的专项理论

上传人:自*** 文档编号:78866985 上传时间:2019-02-15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14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0年考研政治与社会热点相结合的专项理论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2010年考研政治与社会热点相结合的专项理论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2010年考研政治与社会热点相结合的专项理论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2010年考研政治与社会热点相结合的专项理论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2010年考研政治与社会热点相结合的专项理论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0年考研政治与社会热点相结合的专项理论》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0年考研政治与社会热点相结合的专项理论(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万学海文2010年考研政治权威预测毛特:中特理论与社会热点相结合的专项理论万学海文教研中心政治教研室 钻石卡 高级教师 王海燕作为国内研究生考前培训的创始机构,万学海文教育研究中心通过透彻分析考研命题与学习规律,对考研政治的考察核心范围和重难点进行了如下科学判断和预测,希望能够帮助考生准确把握考点,做好最后冲刺阶段的复习。(一)改革开放30周年,新中国成立60周年本专题知识概述1. 2008年12月18日,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30周年大会在北京召开。胡家发展历史上的重要地位和巨大意义,深刻总结了30年来中国共产党领导人进行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的成就和经验,并明确指出了继续推进改革

2、开放伟大事业的前进方向,号召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2. 胡锦涛指出:在新的国际国内形势下和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必须坚定不移地坚持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开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定不移地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勇于变革、勇于创新,永不僵化、永不停滞,不为任何风险所惧,不被任何干扰所惑,继续奋勇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3. 在2009年1月1日举行的全国政协新年茶话会上,胡锦涛强调,2009年我们迎来了新中国成立60周年,我们要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

3、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以优异成绩迎接新中国成立60周年。本专题命题点拨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带领人民进行的第二次革命,是全面的改革,是旧体制和旧观念的根本转变,是体制的创新,是利益的调整,是社会的深刻变革。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以一往无前的进取精神和波澜壮阔的创新实践,谱写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顽强奋进的新的壮丽诗篇,中国人民的面貌、社会主义中国的面貌、中国共产党的面貌发生了历史性变化。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

4、取得了基本的胜利,标志着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结束,这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伟大胜利。本篇知识集中概括了政治各科知识的方方面面,是2010年考研的命题重点。选择题和分析题均有可能出现,通常会围绕改革开放或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发展历史、伟大成就及其宝贵经验创设情境,设置问题。考生要注意国家近年来采取的一系列政治、经济、文化、社会体制等改革措施,国际经济社会呈现的新特点和我们采取的对外政策以及规避金融风险的策略,改革开放30年来或新中国成立60年来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活各方面取得的成就,中央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的“12·18”会议上胡锦涛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各地区改革开放30年来

5、或新中国成立60年来取得的发展成果等热点。尤其要引起考生关注的是,本篇内容是当前社会热点中为数不多的能与新课程“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相关知识点综合命题的内容,从建国60周年纪念这一背景出发,考生要重视近现代史纲要课中“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这一考点的多个命题角度。本专题应试突破分析题1下面是新中国成立60周年大庆的一组材料(一级重点,命题概率7080%)2009年,我们伟大祖国迎来了60周年华诞。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昔日积贫积弱的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历史巨变,勤劳勇敢的中国人民在古老的华夏大地上创造了震古烁今的人间奇迹,谱写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顽强奋进的壮丽史诗

6、。60年的辉煌历程雄辩地证明: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实践中越来越彰显出无可比拟的制度优势,越来越得到亿万人民的广泛认同和衷心拥护。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上,我们必须始终毫不动摇地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道路和理论体系。请回答:(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是什么?(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的根本原因。(3)如何客观地评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答案要点】从经济制度来看,我们不仅逐步确立了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适应了我国现阶段生产力发展水平,充分调动了各方面积极性,极大地解放

7、和发展了社会生产力,而且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把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起来,既注重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又注重加强国家的宏观调控。从政治制度来看,我们坚持把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统一起来,建立并不断完善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等一整套政治制度。(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所以具有这样的制度优势,最根本的原因就在于,它既遵循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又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3)首先应看到,前30年为后30年的发展创造了前提、奠定了基础,不能离开前30年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新中

8、国成立后,我们创造性地完成了由新民主主义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的转变,建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我们建立和巩固了新型的国家政权,确立了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建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这一根本政治制度以及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等基本政治制度。我们开展了大规模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经济建设的重大成就,建立起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在这一过程中,我们积累了社会主义建设的许多宝贵经验,取得了重要理论成果。没有前30年奠定的政治前提、制度基础和创造的物质条件,就不会有后30年的快速发展和巨大进步。同时应看到,改革开放以来的3

9、0年,我们党和国家实现了伟大的历史性转折,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各项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30年来,我们在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中,成功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胜利实现了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的前两步战略目标,正在向第三步战略目标阔步前进,中华民族迎来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分析题2阅读下列关于改革开放30周年的一组材料(一级重点,命题概率7080%)材料1邓小平指出:“坚持改革开放是的一招。”对于对改革一时持有怀疑或担心的人,“处理的办法也一样,就是拿事实来说话,让改革的实际进展来说服他们。”20多年来的改革取得了辉煌的

10、成就。就经济方面而言,从1978年到2005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从1743亿美元增长到22257亿美元,跃居世界第四位,进出口总额从206亿美元增长到14221亿美元,跃居世界第三位,外汇储备8189亿美元,居世界前列,农村贫困人口由2.5亿减少到2300多万。2001年中国成为世界贸易组织的成员,中国的发展引起世界各国的关注。2006年3月6日,胡锦涛在参加十届人大四次会议上海代表团讨论时明确指出:要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继续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说到底要靠深化改革、扩大开放。要毫不动摇地坚持改革方向。材料2胡锦涛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代表大会上指出,我们即将迎来改革开放三十周年。一九七八年,我们

11、党召开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从那时以来,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以一往无前的进取精神和波澜壮阔的创新实践,谱写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顽强奋进新的壮丽史诗,中国人民的面貌、社会主义中国的面貌、中国共产党的面貌发生了历史性变化。请回答:(1)我国从1978年以来主要进行了哪些方面的改革,改革主要取得了哪些方面的成就?(2)改革开放的目的是什么?(3)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是什么?(4)如何理解对外开放是我们必须长期坚持的基本国策?如何不断提高对外开放的水平?【答案要点】(1)我国从1978年以来主要进行的改革是:从以阶级斗争为纲转变为经济建设

12、为中心,从封闭半封闭转到改革开放,从计划经济转变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开放取得的成就是:改革开放30年来我们国家所取得的成就是空前的、辉煌的。改革深刻地改变了中国的面貌,生产力获得了快速发展,综合国家有了很大的增强,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了小康水平,极大改善了中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显著地提升了中国社会的文明程度。改革深刻地改变了世界对中国的认识,大大提升了中国的国际地位,中国向国际社会展示了一个负责任大国的国际形象。(2)改革开放是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带领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目的:就是要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实现国家现代化,让中国人民富裕起来,振兴伟大的中华民族;就是要推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

13、自我完善和发展,赋予社会主义新的生机活力,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要在引领当代中国发展进步中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确保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3)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4)把对外开放作为基本国策,最重要的依据,就是邓小平关于“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和“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两个重要观点。当今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这是对世界经济发展历史的深刻总结,是生产社会化和商品经济、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这是对中国发展历史的深刻总结。不断提高对外开放水平的举措

14、:第一,转变对外贸易增长方式,提高对外贸易效益;第二,提高利用外资水平,加强对外资的产业和区域投向引导,促进国内产业优化升级;第三,切实维护国家安全。 分析题3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分析有关改革开放30周年的相关材料(二级重点,命题概率5060%)2008年12月18日,胡锦涛总书记在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30周年大会上指出:党的先进性和党的执政地位都不是一劳永逸、一成不变的,过去先进不等于现在先进,现在先进不等于永远先进;过去拥有不等于现在拥有,现在拥有不等于永远拥有。胡锦涛总书记还在指出,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开放,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请回答:(1)请运

15、用唯物辩证法的知识,分析说明“党的先进性和党的执政地位都不是一劳永逸、一成不变的”的原因。(2)分析坚持改革开放“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的哲学依据。【答案要点】(1)唯物辩证法的变化发展观认为一切事物都是变化发展的,静止不变的事物是不存在的。因此,我们要坚持唯物辩证法的变化发展观,反对形而上学静止的观点。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是一个先进的政党,但这种执政地位、先进性并非是永恒的、一成不变的。党只有坚持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坚持与时俱进,不断完善党的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方式,才能保护党的先进性和保证党的执政地位。(2)“不动摇”指的是对改革开放的事业要充满信心

16、。新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我们既要对新事物充满信心,又要准备走曲折道路。我国的改革开放,虽取得了巨大成绩,但也面临着许多困难和挑战,因此,应该“不动摇”。“不懈怠”指的是对改革开放的事业要积极肯干,不消极懈怠。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对客观事物的发展有重要作用。改革开放是一项艰巨复杂的事业,因此,我们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探索其规律,把改革开放的事业不断推向前进。“不折腾”指的是不乱作为、不瞎作为。规律是客观的,办事情必须遵循事物的客观规律。改革开放的事业是有规律可循的,尊重规律,改革开放的事业就会少走弯路,少犯错误,事半功倍。(二)和谐社会建设-加快推进以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本专题知识概述1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了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