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镇江市中考语文试卷

上传人:自*** 文档编号:78670991 上传时间:2019-02-14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6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镇江市中考语文试卷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江苏省镇江市中考语文试卷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江苏省镇江市中考语文试卷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江苏省镇江市中考语文试卷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江苏省镇江市中考语文试卷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江苏省镇江市中考语文试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镇江市中考语文试卷(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0年江苏省镇江市语文中考试卷一、积累运用(共23分)1阅读下列语段,把其中加点字的注音和拼音所表示的汉字依次填在方格内。(2分) 辛弃疾同镇江渊源并不太深,只在晚年来镇江当过两年知府。在镇江,他不曾留下像甘露寺刘备招亲之类的传奇,但却留给我们几首在北固山上写的诗词和充y在这些诗词里 的满腔悲fn,一片豪情。(选自袁鹰怀古北固亭)2默写。(8分) 窈窕淑女, 。(诗经关雎) 长风破浪会有时, 。(李白行路难) 会当凌绝顶, 。(杜甫望岳) ,千里共婵娟。(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峰峦如聚, ,山河表里潼关路。(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 苔痕上阶绿, 。(刘禹锡陋室铭) 孔子的名言“ , ”

2、,告诫我们要把学习和思考结合起来。3让自己的家园更美丽,让自己的城市更文明,这是所有镇江人的热切期盼。为响应市政府发出的“全民共创文明城”的倡议,请你参与下面由学校开展的主题活动。(10分) (1)【文明创建我知晓】请你以活动宣传大使的身份,用一句话提取下面这则新闻的主要内容,向你身边的人介绍启动仪式的情况。(2分) 镇江日报讯2010年5月30日上午,镇江市“全民共创文明城”行动启动仪式在春江潮广场举行。站在美丽的滨江风光带上,面对正在变得日益美丽的镇江城,来自全市各行各业的志愿者代表从市领导手中接过“全民共创文明城”队旗,并在背景板上郑重签下自己的名字。 (2)【文明创建我参与】作为中学生

3、,一定要好好读书,丰富精神世界,做名副其实的文明人,这也是为创建活动出力。为此,学校文学社举办“我与名著”知识竞赛活动。请你 赶快去大显身手吧!(6分) 人物榜: 水浒传中有这样两个精彩的打虎场面,请你根据下面的描述,说出其中A、B两个打虎英雄分别是谁。(2分) A将半截棒丢在一边,两只手就势把大虫顶花皮胞膳地揪住,一按按将下来。A 把左手紧紧地揪住顶花皮,偷出右手来,提起铁锤般大小拳头,尽平生之力,只顾打。 B放下朴刀,胯边掣出腰刀。那母大虫到洞口,先把尾去窝里一剪,便把后半截身躯 坐将入去。B在窝内看得仔细,把刀朝母大虫尾底下尽平生气力舍命一戳,正中那母大虫粪门。 A: B: 故事苑: 格

4、列佛游历到利立浦特小人国,一次,“一位女官不小心,晚上看传奇小说时睡着了,以致皇后的寝宫失火”,格列佛设法扑灭了大火,把利立浦特“费了多少年心血建造的其他宫殿救了下来”。你知道他用的是什么办法吗?(1分) 西游记第十七回的回目是:“孙行者大闹黑风山,观世音收伏熊罴怪。”请从起因、经过、结果三个方面,概述这个回目故事的主要内容。(3分) (3)【文明创建我评判】下面是我们生活中的两组镜头,请你选择其中的一组,结合文明城的创建,用简洁的语言对这种现象进行评判。(要求:至少用一种修辞,所写语句中必须包含“文明”一词)(2分) 镜头一:5月30日上午,镇江金山湖龙舟大奖赛拉开帷幕。金山湖中龙舟竞渡,金

5、山湖畔人山人海,我市首次举行的龙舟赛事吸引了8万余名市民前往呐喊助威。 镜头二:某学校附近不到百米的小巷里,就有好几家黑网吧。每到放学时,学生纷纷而来,网吧老板从不查验身份。网吧内门窗紧闭,光线昏暗,烟雾缭绕,拥挤不堪。 我选 我的评判: 4在全球经济一片低迷中,中国的房价却不断上涨。阅读下面三则材料,探究中国房价居高不下的原因。(3分) 材料一:在实业经济尚未全面恢复的情况下,除了传统的房地产国有企业,那些原本从事钢铁、电子、粮食、能源等行业的国有企业,也纷纷进军房地产行业,并频频制造“地王”。在2009年住宅类地块总投资中,国有企业占到了71,远远超过民营企业的29。 材料二:中国指数研究

6、院发布的(2009年中国土地出让金年终盘点报告称,2009年中国土地出让金总额达1.5万亿元。土地出让金已成为许多地方政府财政预算外收入的最主要来源。 材料三: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2009年上半年进入房地产业的信贷资金超过8 000亿元。宽松的政策环境,如包括二套房贷优惠在内的一系列救市政策,降低了购房成本、交易成本,扩大了购房群体,使市场需求增多。二、阅读理解(共47分)(一)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56题。(共5分)寻隐者不遇贾岛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5这首诗的特点是寓问于答,用语简练。请根据诗歌内容,仿照第一问,把省略的问话补写出来,体会贾岛“推敲”词句的功力。(

7、2分) 客人问:你师傅到哪里去了? 童子答:师采药去。 客人问: 童子答:只在此山中。 客人问: 童子答:云深不知处。6诗歌写郁郁青松、悠悠白云有何作用?全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感情?(3分) 答: (二)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节选),完成710题。(共l2分) 【甲】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耀,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

8、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已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共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选自岳阳楼记) 【乙】皇祐二年,吴中大饥,殍瑾枕路,是时范文正领浙西,发粟及募民存饷,为术甚备。吴人喜竞渡。好为佛事。希文乃纵民竞渡,太守日出宴于湖上,自春至夏,居民空巷出游。又召诸佛寺主首,谕之曰:“饥岁工价至贱,可以大兴土木之役。”于是诸寺工作鼎兴。又新敖仓吏舍,日役千夫。监司奏劾杭州不恤荒政,嬉游不节,及公私兴造,伤耗民力。文正乃自条叙:所以宴游及

9、兴造,皆欲以发有余之财,以惠贫者。贸易、饮食、工技、服力之人,仰食于公私者,日无虑数万人。荒政之施,莫此为大。是岁,两浙唯杭州晏然,民不流徙,皆文正之惠也。 (选自梦溪笔谈范文正荒政) 【注释】殍瑾(pio jn):饿死的人。荒政:古代在遇到荒年时所采取的救济措施。条:分列项目、条目。仰:依赖、依靠。晏然:平静、安定的样子。 7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4分) (1)则有去国怀乡( ) (2)至若春和景明( ) (3)而或长烟一空( ) (4)太守日出宴于湖上( ) 8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两个画线句子的意思。(4分) (1)沙鸥翔集,锦鳞游泳。(2分) (2)民不流徙,皆文正之惠也。(2分)

10、9选出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1分) ( ) A.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B.然则何时而乐耶 C.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D.监司奏劾杭州不恤荒政 10范仲淹被贬后不计较个人得失,仍把天下黎民的忧乐记挂心间。这样的抱负可以从【甲】文中他说的“ ”这句话看出,也可以从【乙】文中他做的 , ,组织修建仓库和官员宿舍这三件事看出。(3分) (三)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114题。(共11分)警惕小丑文化的泛滥这个春天,小沈阳太火了。有人说小沈阳今天的火,是因为他的师傅赵本山,而我认为,小沈阳今天的火,源于我们娱乐视线中已经存在了若干年的“小丑文化”的泛滥。在许多反映欧洲宫廷生活的影视剧里,我们时常可以看

11、到“ 小丑”。他们打扮成扑克牌里“ 小鬼”的样子,跟随在皇帝的身边,不仅仅是插科打诨,而且他们蹦跳,他们献媚,他们发出奇怪的声音但是这样的小丑存在的时代很早就过去了,因为随着欧洲人的审美情趣的变化,这样低俗的表演实在不能让人提起精神来。还有人说小丑是中国戏曲的发源之一,并且一直保存在中国戏曲的行当之中。被艺术化之后的小丑,特别是戏曲中的丑角,因为有了意象化的加工创造,已经摆脱了“丑”,而成为一种艺术的“美”。可是,在我们今天的娱乐形式中,一种“小丑文化”正悄然泛滥起来,正扭曲着人们的审美情趣。让我们来看一下它的几种表现形式吧。二人转正在悄然发生重大变化。传统二人转具备“以歌舞演故事”这一戏曲特

12、有的艺术特征,但它的具体表现方法,却更像是曲艺。也就是说,传统的二人转形式,以讲故事为主,节目多数是与戏曲剧目几乎无异的劈关西三盗芭蕉扇之类,主要靠唱功取胜。到了今天,以赵本山为“代表传承人”的“现代二人转”,故事趋向荒诞,我们看到的多是男女演员相互调侃或在服装上搞怪之类的形式,演唱传统曲调退居次席,唱流行歌曲或是一捧一逗的相声形式成了主流。部分小品也在发生类似的变化。例如,在春晚小品不差钱中,无论是小沈阳的“七分裤”,还是“丫蛋”与小沈阳的模仿演唱,都是典型的“现代二人转”。这与赵本山原来的小品差别明显。赵本山曾经的小品多数是经过剧本创作和导演过程中的精细加工,以故事机巧、幽默表演和语言取胜

13、的;而这个不差钱,据说是师徒几人后台“攒”成的节目,表现在舞台上,卖弄技巧的比重非常大,已经纯粹是二人转的一个变种。这并不是要批评小沈阳,更不是要批评赵本山,本文要提醒大家的是,其实这种已经成为“小丑文化”的娱乐节目,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比比皆是。许多在现场插科打诨的节目成了一些晚会的主流,比如某卫视的“名牌栏目”,总是好几个主持人一起,你一言我一语,或调侃嘉宾,或相互讽刺取笑,穿着打扮也十分另类,绝对接近“小丑”的水平;还有诸个电视台经常推出的选秀节目,也都是以出洋相取胜,同样是一种“丑”的展示。小丑,与中国戏曲里的丑角不同。它是低俗的代名词。低俗也好,通俗也罢,如果俗得过了头,就有可能与“美”的审美取向发生偏离。在快餐文化流行的今天,对美的判断与倡导,仍然存在着审美底线,我们是不是要容许这样的以“丑”为美的“小丑文化”泛滥值得思考,毕竟它与我们提高大众文化修养的愿望相悖。 (选自(2009中国年度杂文,有改动)11通读全文,用一句话概括本文的中心论点。(1分) 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职业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