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师大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课件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78670126 上传时间:2019-02-14 格式:PPTX 页数:178 大小:5.0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西师大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178页
西师大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178页
西师大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178页
西师大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178页
西师大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17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西师大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西师大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课件(17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5.小蓝裙的故事,13.寓言两则,14.最棒的玉米,16.花开了就感激,积累与运用四,同学们,你们读过这些寓言故事吗?它们都通过一个简单的故事告诉我们深刻的道理。今天我们就来再学习两则寓言。,13,13 寓言两则,吕氏春秋 是战国末年(公元前“239”年前后)秦国丞相吕不韦组织属下门客们集体编撰的杂家(儒、法、道等等)著作,又名吕览。此书共分为十二纪、八览、六论,共十二卷,一百六十篇,二十余万字。吕不韦自己认为其中包括了天地万物古往今来的事理,所以号称吕氏春秋。,第一课时,战国策 是一部国别体史书。主要记述了战国时期的纵横家的政治主张和策略,展示了战国时代的历史特点和社会风貌,是研究战国历史

2、的重要典籍。作者并非一人,成书并非一时,书中文章作者大多不知是谁。西汉末刘向编定为三十三篇,书名亦为刘向所拟定。,末期,寓言,掩耳盗铃,青铜,祖宗,试探性地,do,y,m,tng,xng,h,zng,酒壶,我会认,朗读课文 扫清障碍,夺过,du,漂流,pio,那口漂亮的大钟。,多音字,pio,第一个画好的人应该是我。,yng,妈妈答应了我的要求。,yng,寓,盗,末,铜,性,壶,夺,我会写,宗,左右 结构,铜,性,独体 结构,末,上下 结构,盗,宗,寓,壶,生字归类,夺,识字方法,加一加:大+寸=夺,字理识字:,壶,象形字。本意是指陶瓷或金属制成的一种有把有嘴的器具。,末,m,巧记:“未”来前

3、头短,“末”尾后头短。,下横要比上横短,易写错,壶,h,不要写成“土”,巧记:,“壶”的盖子在其顶端。,性,识字游戏,引蛇出洞,盗,铜,宗,壶,词语解释,掩耳盗铃:偷铃铛的人怕铃响,把自己耳朵堵住,以为自己听不见,别人也听不见。比喻自己欺骗自己。,你这种愚蠢的做法无疑是掩耳盗铃。,垂涎已久:指因为想吃而 流口水很久。比喻看到别 人的好东西总想得到,已 经很长时间。,我对商场里的电动玩具枪垂涎已久,今天终于得到了。,画蛇添足:画蛇时给蛇添上脚。比喻做了多余的事,非但无益,反而不合适。,奶奶已经把碗筷洗刷干净, 可是妈妈又去刷一遍,真 是画蛇添足。,自由读掩耳盗铃,想一想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整

4、体感知,这则寓言讲述了一个盗铃人掩着自己的( )去偷人家的门( ),当场被发现的故事。,耳朵,铃铛,自由读画蛇添足,想一想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讲述了一个人与别人( ),非要给蛇( ),本可以赢得比赛的胜利却( )的故事。,比赛画蛇,添上四只脚,输了,一、选择题。 掩耳盗铃的“掩”的意思应选( ) A.遮蔽,遮盖 B.关,合 C.门、窗、箱柜等关合时夹住了东西,课堂演练,A,1.“酒壶”的 “壶”读h,不读h。( ) 2.“末期”的“末 ”读wi,不读m。( ),二、判断对错。,三、将下列搭配恰当的词语用线连起来。,惊喜地,漂亮的,上好的,青铜,发现,大钟,第二课时,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生字,朗

5、读了寓言故事,这节课我们接着走进故事,领略寓言的独特魅力。,齐读第一、二自然段,说说这个人为什么要去偷大钟?,掩耳盗铃,有人对范家大院里的大钟垂涎已久,于是打算趁乱偷走它。,故事起因,请用“垂涎已经”写一句话。,这位国王想借此机会把垂涎已久的宝贝弄到手。,小练笔,想偷大钟的原因,那口漂亮的大钟,由上好的青铜(tng)铸(zh)造而成,刻在上面的龙纹图案也栩(x)栩如生。,词语积累(AABC式的词语),栩栩如生 滔滔不绝 赫赫有名 斤斤计较 彬彬有礼 欣欣向荣,故事经过,说说这个人是怎么偷钟的?,可是这口钟又大又笨(bn)重,他一个人怎么也搬不动。他想:何不把钟敲碎了,再一点一点搬回家呢?,心理

6、描写,愚昧无知、自作聪明,增强了讽刺效果。,下文做好了铺垫,小讨论:和原句对比读,哪句话表达效果好?,把钟敲碎了,再一点一点搬回家。,何不把钟敲碎了,再一点一点搬回家呢?,反问,他马上找来一把大锤子,对着钟猛地砸去 “哐(kung)当”一声巨响,小偷吓得把锤子扔到了地上,心想:了这下糟(zo)了,这么大的钟声岂(q)不是让别人知道我在偷钟了吗?他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想来想去,终于想到了一个“好办法”。,动作、心理描写,反问句,形象地写出这个人着急的样子,愚蠢至极,在朗读盗钟人心理描写时注意读出自作聪明的语气。,朗读指导(课后第一题),请写一段心理描写。,回到家,我躺在床上,翻来覆去睡不着觉。心

7、里暗暗地想,他能做25个俯卧撑,我为什么不能呢?难道我比他笨?不,不可能!我绝不是比他笨,只是我比他练习的少罢了。对,我一定要努力锻炼,超过他。,小练笔,故事结果,这个故事的结果是怎样的?,小偷找来两个大布团,把耳朵紧紧地塞住。他试探性(xng)地敲了下钟,惊喜地发现钟声小了很多。他高兴极了,便放心大胆地砸起钟来。巨大的钟声传得很远,人们听到钟声后,蜂拥而至把小偷捉住了。,自以为是自作聪明,聪明反被聪明误,心理描写,动作描写,这则寓言告诉人们一个什么道理呢?,这个故事告诉人们:做了坏事又想让别人不知道这是不可能的,自作聪明的结果是自己害了自己。“掩耳盗铃”这个成语用来比喻自己欺骗自己。,欣赏了

8、具有讽刺特点的掩耳盗铃,下面我们再来欣赏一个寓言画蛇添足。,自由朗读第一自然段,说一下故事的起因。,古时候,有个楚国人在祭祀完祖宗后,把一壶酒赏给前来帮忙的门客喝。门客人数众多,一壶酒明显不够大家喝,如果给一个人喝那就可以喝个痛快了。怎么办呢?人群中有人建议:大家同时画一条蛇,谁先完成,这壶酒就归谁喝。众人赞成这种做法,于是开始在地上画起蛇来。,故事起因,酒少人多,不够喝的,就用画蛇快者喝酒的办法来决定谁喝酒。,办法,齐读第二自然段,找出这故事的主人公是怎么做的?,故事经过,有一个人率先把蛇画好了,拿了酒正准备喝。他看看身边的人都还没有完成,心里好一阵得意,便想让大家再瞧瞧他的本领。于是,他左

9、手提着酒壶,右手拿起树枝又开始在地上作画,还得意扬扬地说:“你们看,我还能给蛇画上脚呢。”,心理描写,说明了这个人沾沾自喜、骄傲自大、喜欢显摆。,画得最快,词语积累(ABCC式的词语),得意扬扬 生机勃勃 想入非非 怒气冲冲 文质彬彬 仪表堂堂,默读第三自然段,回答在他给蛇添足时,另一个人怎么样?,他说这话的时候,旁边已经有人把蛇画好了。,说明他说话的时候就耽误了时间,别人画得也非常快。,最先画好蛇的那个人有没有喝到酒?谁最后喝到了酒?从哪些句子看出?,故事结果,那人从他手里夺(du)过酒壶,说道:“你倒好笑!蛇本来是没有脚的,你怎么能给它添上脚呢?第一个画好的人应该是我,而不是你。”,动作、

10、语言描写,说明了那个人动作迅速,喝酒心切。,他说的话是个反问句,点明了为蛇画脚是多此一举,不仅无益,反而画出来的东西就不是蛇了,不能喝酒就是理所当然的了。,不恰当,这个寓言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不要再去做多余的不恰当的事。由此而来的成语“画蛇添足”,就是比喻做了多余的事反而不恰当。,结构梳理,掩耳盗铃,掩耳,碰到,伸手,铃响,发现,自欺欺人,偷铃,画蛇添足,有个人,另一个人,画蛇添足,画蛇,喝酒,多此一举,失酒,不恰当,主题概括,掩耳盗铃讲了一个人捂住自己的耳朵去( )范家的大钟,当场被人( )住的故事,告诉人们:做了( )想叫别人不知道是不可能的,( )的结果是自己害自己,讽刺了那些做了不

11、该做的事,( )自己的人。,偷,捉,坏事,自作聪明,自己欺骗,画蛇添足讲的是楚国的一个人画完蛇再给( )而导致没能喝上酒的故事,告诫人们事情做好就可以了,不要再去做多余的( )的事,再做( ),不仅无益,而且有害。,蛇上加上足,不恰当,多余的事,拓展延伸,滥竽充数 南辕北辙 刻舟求剑 拔苗助长 亡羊补牢 狐假虎威 惊弓之鸟 叶公好龙 愚公移山,一、下面哪种行为属于“画蛇添足”( ),课堂演练,A.天真冷,小明又加了件衣服。 B.长裤外面再套上裙子。 C.在超市买了块咸肉,回家后,又在咸肉上酒了许多盐,结果太咸了没法吃。,B C,二、 读下边的句子,并用划线的词语造句。,那个铃铛只要用手一碰,就

12、会丁零丁零地 响起来。,只要明天不下雨,妈妈就带我去公园。,三、把今天学习的两个寓言故事讲给家长听。,提示:讲故事时要注意语气哦,还要把故 事揭示的道理讲出来。,每个人都有失落的时候。也许你觉得自己很棒,却没有人夸奖你;也许你觉得自己很有才华,却没有人赏识你不用着急,学了最棒的玉米,你就什么都明白了。,14,14 最棒的玉米,安慰,肯定,裹着,估计,躯体,搏斗,gu,kn,wi,g,b,ru,q,柔和,我会认,朗读课文 扫清障碍,哟,yo,第一课时,种子,zhng,他在屋子的后面种了一片玉米。,多音字,zhng,我是今年最差的玉米。,ch,ch,差别,chi,出差,c,参差不齐,裹,肯,慰,估

13、,搏,躯,柔,哟,我会写,左右 结构,躯,估,搏,上中下结构,裹,上下 结构,慰,柔,肯,生字归类,左中右结构,哟,识字方法,加一加:尉+心=慰 口+约=哟,字理识字:,形声字。身表意,古文字形像人挺着大肚子,表示身体;区表声,区有居处之义,表示躯是脏腑和灵魂的居处。,躯,q,巧记:身加区还念“躯”,不要出头,易写错,裹,gu,不要写成“衣”,裹:,形声字。表示包,缠绕。,搏斗,裹着,安慰,估计,躯体,识字游戏,收玉米,词语解释,交口称赞:异口同声地称赞。本课指周围的玉米称赞最棒的玉米。,小青对每位客人都以礼相待,受到了大家的交口称赞。,渺茫:指机率微小。本课指玉米觉得自己被摘走的希望越来越小

14、。,许多大学毕业生找不到适当的工作,一时感到前途渺茫。,整体感知,大声朗读课文,思考:这篇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一个( ),一次又一次地被老爷爷( ),误以为自己是( )。没想到老爷爷最后摘走它,是要拿它作( )。,最棒的玉米,冷落,种子,最差的玉米,默读课文,思考文章结构,给课文分段。,第一部分(1自然段):,交代了故事的几个要素及事情的起因。,第二部分(2-6自然段):,交代了事情的过程。,第三部分:(7-10自然段):,交代了事情的结果。,一、选择题。 裹着“裹”应选( ) A.包 B.吸 C.夹带,课堂演练,A,1.“安慰”的 “慰”读wi,不读wi。( ) 2.“渺茫”的“渺 ”读

15、mio,不读mio( ),二、判断对错。,三、将下列搭配恰当的词语用线连起来。,最棒的,饱满的,收获的,日子,玉米,颗粒,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生字,阅读了发生在玉米身上的故事,这节课让我们来感受一下 玉米被冷落的心情。,第二课时,自由朗读第一自然段,圈出故事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互动课堂,故事起因,从前有一位老爷爷,他在屋子的后面种了一大片玉米。眼看着收获的日子一天天近了。,时间,人物,事件,地点,总起全文,自由读第2-6段,回答:,1.你觉得这个玉米怎么样?你是从哪里体会出来的?,2.老爷爷最先摘它了吗?,3.画出能体现玉米感情变化过程的语句,说说你的体会。,故事经过,一天,一个颗粒饱满、裹着几层绿外衣的玉米说道:“收获那天,老爷爷肯定先摘我,因为我是今年长得最好的玉米!”周围的玉米听了也都交口称赞着。,体会到玉米乐观自信,语言描写,在朗读“肯定” 时时候, 要重读,突出这个玉米的自信。朗读时读出自信的语气。,朗读指导,收获那天,老爷爷看了看那个最棒的玉米,却没有把它摘走。“老爷爷可能没注意看我。明天,明天,他一定会把我摘走的!”那个很棒的玉米自我安慰着。,变为失落,语言描写,第二天,老爷爷又唱着快乐的歌儿收走了其他的玉米,却唯独没有摘这个棒玉米。“明天,老爷爷一定会把我摘走的!”棒玉米仍然自我安慰着。,开始有些动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