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改)民营企业在创新社会管理中的作用

上传人:千****8 文档编号:78670123 上传时间:2019-02-14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修改)民营企业在创新社会管理中的作用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修改)民营企业在创新社会管理中的作用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修改)民营企业在创新社会管理中的作用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修改)民营企业在创新社会管理中的作用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修改)民营企业在创新社会管理中的作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修改)民营企业在创新社会管理中的作用(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关于发挥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在创新社会管理中作用的调查与建议市政协第三课题组根据市政协关于开展“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促进黄石和谐跨越发展”的通知要求,市政协第三课题组围绕“如何发挥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在创新社会管理中作用”开展专题调研。课题组在市政协副主席占传忠的带领下,从5月中旬开始,发挥市工商联、市总工会的界别优势,采取座谈会、书面汇报、填写调查表等多种形式,分别前往黄石港区、西塞山区、下陆区、铁山区实地调研,同时邀请胜阳港街道工会联合会、沈家营街道工会联合会、西塞街道模具钢行业工会联合会负责人以及6家非公有制经济组织法人座谈,深入我市部分企业进行了典型调查。现将有关调研情况报告如下:一、我市非公有

2、制经济组织参与社会管理创新的基本情况目前,我市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主要有四类:第一类是由原来国有企业改制的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第二类是在招商引资过程中引进的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第三类是原生态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第四类是个体工商户。1、非公有制经济在市场经济中占有比例日益增大。2010年全市非公企业总数首次突破万数关,达到10053家,其中规模以上非公企业户数675家,按照市场主体所属产业分类,第一产业 1395户,同比增长38.12%,占全市市场主体总数的2.08%;第二产业8325户,同比增长12.87%,占市场主体总数12.43%;第三产业57283户,同比增长18.56%,占市场主体总数85.49

3、%。2、非公有制经济市场主体成为城镇劳动就业的主渠道。2010年全市非公有制经济单位从业人员为25.2万人,全市企业增加就业人员56076人,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增加安置就业人员44861人(其中:农民工6041人,下岗职工12474人,大学生3234人、中专生5736人,其他人员17376人),非公有制经济组织新增安置就业人员占全市新增就业人员的80%。3、非公有制经济已成为全市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2010年黄石市非公有制经济实现GDP427.87亿元,占全市GDP62% 。2010年全市纳税的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个体工商户共49963户,比去年增加了8829户,同比增幅为21.5%,非公有制经济

4、组织和个体工商户纳税总额是53.2亿元,比去年增加了6.87亿元,同比增幅为14.9%。通过调查,我们发现,在成为我市经济发展重要组成部分的同时,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也逐渐成为我市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在社会管理创新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自觉依法承担企业应尽的责任。二是自觉承担大量的社会责任。我市工商联组织积极引导广大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把企业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结合起来,致富思源、富而思进,积极回馈社会,让广大非公有制经济人士主动承担社会责任。在全市新农村建设中,全市非公有制经济组织联村38对,共有133家民营企业参与民企联村活动,总投资资金973.8万元。实施回归工程项目3个,

5、总投资资金2.4亿元。三是自觉发挥党建工作的作用。在实践中,我市非公有制经济组织把发挥作用的着力点放在了巩固党的执政基础、促进企业健康发展上;放在了主导意识形态、建设先进企业文化上;放在了搞好维权保障、化解各类矛盾、构建和谐企业上;放在了加强自身建设,永葆先进性上,使党组织发挥政治核心、推动发展、回馈社会、维护团结和促进和谐的作用得到了充分体现。在“党建带工建,工建促党建”、“党建带团建,团建促党建”等活动中,全市非公有制企业职工入会率明显提高,建立工会组织、团组织的明显增多。在创建“党员责任区”、“党员先锋岗”、“党员突击队”等活动中,涌现了一大批党员先进模范人物,成为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社会

6、组织的中坚力量和模范带头人。二、我市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在创新社会管理中发挥作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1、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存在影响社会稳定的诸多因素。特别是由原来国有企业改制而来的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存在大量的信访问题,严重影响社会和谐稳定。今年1-2季度全市信访共 起。其中涉及改制企业的 件。占信访问题的 %。例如湖北省拖拉机厂改制后遗留的诸多政策性问题至今还未解决,企业改制职工群体多次赴省进京上访,严重影响社会稳定。2、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存在较大的潜在风险。今年以来中国经济遭遇了很多困难,在保增长和防通胀双重压力下,去年10月以来,我国已连续近10次上调准备金率。此次调查中,我们发现我市非公有制经济

7、组织遇到了比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时更严峻的挑战。许多非公有制经济组织资金紧张,有的甚至出现资金链断裂。例如黄石兴华生化有限公司就反映,该公司今年经济形势十分严峻,如果没有大的起色,该企业表示可能在明年初考虑安排职工培训,2008年金融危机时该厂就曾采取此措施。如果大批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出现停产或职工待岗等情况,加之CPI的居高不下,势必造成更多社会问题的突显。3、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依然存在“资强劳弱”的情况。由于企业管理者的认识问题,目前仍有不少企业对工资集体协商的认识和理解存在片面性,认为协商的目的就是增加工资,导致一些企业实行工资协商的积极性。一些非公企业主认为企业是自己的,职工工资发多少,

8、应该由企业主说了算。缺乏对建立健全工资集体协商机制、利益共享机制、劳动关系预警和争议处理机制的积极性。导致以上问题存在的主要原因有三个方面:一是历史遗留问题。由于国企改革政策存在不规范、不统一的问题,以致留下“后遗症”。比如国企退休职工群体贫病交加,游离于医疗保障制度之外,成为新的不稳定群体;改制企业职工身份没有置换,或者职工下岗没有领到“补偿金”,要求政府给予补偿等等。二是管理者素质参差不齐。特别是改制企业的经营管理者大多数是原来国有企业的高层管理者,经过了国企改革,成为了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的负责人,这批人存在年龄偏大、观念较陈旧、知识结构单一等问题。三是政府重服务轻管理。目前,各级政府在有效

9、监管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在履行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方面存在空档。工会组织没有更多为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如何改善管理、提高效益提供措施,工商联组织在强调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履行社会责任方面也做得不够。如全市50人以上非公有制经济组织未建立党组织的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就有200余家。因此,党的方针、政策就无法有效传达到这部分企业,长此以往是很危险的。三、发挥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在社会管理创新中作用的建议1、完善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建议市委、市政府成立相关工作协调机构,建立健全工作机制和规章制度,实行有关非公有制经济参与社会管理的联席会议制度,尤其是加强市总工会与市工商联的联系与沟通,形成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在劳方和资方的无缝

10、对接,统筹协调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开展社会管理创新工作。2、切实推进工资集体协商。为维护一线职工的权益,使工资增长与企业效益提高相适应,确保每个职工分享企业发展的成果。建议市政府加大推进力度,每年以市政府的名义开一次总结表彰大会,对在推进工资集体协商工作中成绩突出的个人和单位、对支持开展工资集体协商工作的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家以及以市政府的名义进行表彰,以此来在社会上大力推动工资集体协商工作。3、探索性发挥商会的作用。要成立行业性商会组织,与行业性工会联合会联手探索新的工作方法,不断推进和谐劳动关系创建。据了解,温州市政府与1993年开始建立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商会,到2005年温州市政府先后赋予商会18

11、项职能,使商会能有效的协调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促使非公有制经济组织更加自觉的履行社会责任。我市应学习温州等地经验,深化政府管理体制改革,建立健全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能够促进社会力量蓬勃发展的社会管理体制,使商会成为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参与社会管理创新的有效载体。4、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党委、政府要制定促进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发展的方针、政策;人大、政协要为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发展创造良好的法制环境和社会舆论;工会组织要探索更好支持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发展的措施;工商联要为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发展搭建平台,真正成为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的娘家人。在这样大的背景下,非公有制经济才能有效履行社会职责,成为社会管理创新的有效主体。5、夯实人才队伍建设。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组织更好的履行必要的社会责任,建议有关部门加强对非公有制经济组织负责人的培训。建议由市委组织部牵头,以市工商联为主体,做好与北京大学等名校联合开办民营企业家管理培训班的工作,提升民营企业家的经营管理、技术创新和参与社会管理的能力,加强全市民营企业家人才队伍建设,培养、打造一支能够引领市场经济的高素质企业家群体。4 / 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