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冲风雪山神庙教学设计

上传人:自*** 文档编号:78669244 上传时间:2019-02-14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9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林冲风雪山神庙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林冲风雪山神庙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林冲风雪山神庙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林冲风雪山神庙教学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林冲风雪山神庙教学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林冲风雪山神庙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林冲风雪山神庙教学设计(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09213064 中文 肖秋丽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教学设计学习需要分析:1、 从学生个人角度水浒传是我国四大名著之一。是一部承受了时间考验的文学经典。在这些文学经典中蕴含了许多的智慧和哲理。学生通过对于这些经典的阅读,能够较为直观地对于中国文化有一种感受。这种直观的感受不但使得学生能承袭传统,而且对于学生自身国学素养的提高有很大的帮助。传统的文学经典不仅有益于内在素质的提高,而且其中包含了许多接人待物的智慧,这对于身心尚未成熟的中学生而言,是形成他们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的莫大助力。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是水浒传一书中极为精彩绝妙的一处。通过对这精彩的小部分的学习,从而激发中学生对于文学经典的兴趣。从

2、使得他们积极主动地接受文学经典的熏陶。2、 传承传统文化的需要五四新文化运动,倡导新文化,打倒旧文化。传统文化被一味地贬低唾弃。影响一直持续到现在。最近几十年,人们才开是看到传统对于个人生存,对于民族凝聚力的重要作用。补救先进传统文化的工作也陆陆续续在进行着。而对于传统文化的传承,除了要做好文献的保护、旧址的保护之外,更应该注重的是新一代年轻人对于传统文化的态度。因此,就要有意识地使得青少年多多接触传统文化,形成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从而自觉地做传统文化的传承人。3、 分析结果从上面的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到保存民族文化之根需要我们创造条件使得像水浒传这样的文学经典有较大的受众。培养具有国学素养、民

3、族性格的年轻一代需要我们把这些文学经典向广大青少年介绍。因此,学习本课程是十分必要和有意义的。学生分析: 由于电视和网络的普及,图画音像产业的彭兴。学生们在课业繁重的业余时间大多选择消遣性、娱乐性较强的活动来打发时间,对于文学经典大都是持一种敬而远之的态度。因此,现在的学生对于经典接触少,缺乏阅读文学经典所需要的一些感受力。此外,学生接触经典的途径大都是通过一些音像的渠道,而这些音像作品是对文学作品的二次改造,而且受市场经济影响,融入了很对商业性的成分,因此,有很多的音像作品对文学经典的阐释是一种当代视角的阐释,很大程度上是一种误读。学生对于文学经典当中的故事情节、人物形象、以及作品的精神内质

4、等都存在一定程度上的偏差。再次,现代许多中学生对于经典文学作品,大都有抵触心理。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理性对待这种抵触的心理,不要强制要求学生该便。要通过对于经典的学习,让学生自己去感受,让经典自己说话。这是我们对于经典的自信,也是对于学生的自由评判的尊重。教学目标:(一) 知识与技能:1、 学生学习本课后可以复述本科所讲的基本内容。2、学生对本课所涉及的人物的性格特征,尤其是林冲的性格极其变化过程有具体的把握,以此体味到本书的旨要。3、通过本文明白细节描写、环境描写在小说叙事中的重要作用。4、知道什么是意象,以及本文中雪的意象在全文中的重要作用。5、知道水浒传的成书年代,简要明了水浒传的成书过程

5、。认识到它是一部人民大众共同创造的经典。6、了解水浒一书的作者问题。(二) 过程和方法:1、 训练学生对于经典的感受力。如人物语言的鉴赏、对于“花开两朵,各表一枝“这种叙事特点的理解等。2、 学生通过本课的学习,能够形成一种方法,在下次阅读其他经典,是自觉地运用这种方法,以使得阅读更有指向性。(三)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 认识到封建社会的对于人民的蚕食以及被压迫者走上反抗的必然。2、 认识到中国士人阶层的“忠君报国“理想,以及“忠义两难全”的矛盾。3、 摈弃之前对于经典已有的偏见,纠正对于经典的误解,以一种更开放的态度对待经典,最好是能够对经典产生兴趣。 教学重点:1、 林冲思想性格的发展变

6、化2、 雪的意象在文本中的重要作用教学难点: 1、水浒传的成书过程及其作者问题。 2、环境描写对于小说情节的推动作用。教学方法:讲授法为主,兼用讨论法、练习法、问答法。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多媒体设备。课时安排:3个课时教学过程:第1课时一、导入:(3) 相信同学们都知道水浒传,即使没有看到过原著,也从一些影视作品中多多少少有所接触。水泊梁山,有108位好汉,每个人都各有传奇,每个人的性格都极富个性。现在请同学们踊跃发言,来告诉大家你们心目中最喜爱的梁山好汉 。(同学发言时间2分钟)好的,从同学们的发言中,我发现,同学们喜欢的梁山好汉都不相同。刚才,有许多同学都喜欢豹子头林冲,今天,我们就来学

7、习有关林冲的一段故事。请大家翻到课文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这一课。二、学生阅读课文,了解课文的基内容。(15)现在,同学们请带着ppt上面的问题来阅读课文,给大家十分钟的时间。(问题:1、给课文分段。2划出看不懂的字词句。)时间到了,请同学们把你们分段的结果在小组中讨论一下,并归纳出段落大意。五分钟后,在发言告诉大家你们小组写作的成果。(小组展示课堂讨论的成果)三、师生共同理清课文的内容。(3)同学们的分段方法不仅相同,但是却各有道理。我们现在来一起快速地浏览一下课文,一起把课文的脉络理清。开端(第1自然段): 林教头沧州遇旧知。 发展(2-5自然段): 陆虞候密谋害林冲,林教头买刀寻敌。进一步发展

8、(6-9 自然段):林教头接管草料场。 高潮和结局(10-12自然段): 风雪夜山神庙复仇。四、故事背景及人物关系的介绍。(10) 同学们看了课文可能会觉得莫名其妙。这林冲为何就被刺配沧州?这陆虞候和富安为何千里迢迢跑到这里来千方百计地要致林冲于死地?同学们由这些疑问,是很正常的。这篇文章是水浒传中截取出来的精彩片段。至于这故事的前因,还得由我来跟同学们讲讲。 (调戏思慕) (夫妻) (故交)高衙内林娘子林冲李小二 (父子) (上下级) 高俅 (走狗) 陆虞候和富安 五、情节的发展及人物性格的梳理。(13) 同学们现在对于这个故事情节应该都理顺了吧。现在,我问同学们一个问题,林冲在这些事情中,

9、他的性格有没有什么变化啊?(等同学们回答)。是的,林冲的性格确实是不断地在变。下面,我们一起来试着从情节的发展变化来看看这林冲在各个阶段他都是怎么想的,他的性格是如何发展的。由此,我们可以看到林冲是如何一步步落草为寇,走上了反抗朝廷之路。六、结语这一节课呢,我们对于课文的内容和情节做了大致的梳理,对于八十万禁军教头林冲的性格发展变化做了归纳。现在马上就要下课了,请同学们课下思考一下林冲骨子里愿不愿意造反,林冲为什么最终造反了? 第2课时一、导入(3) 上节课我们对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一课的情节内容作了梳理。并且初步分析了林冲的性格变化特征。这节课,我们来探讨一下这篇课文的艺术特色。首先请同学们回答

10、一下,在阅读课文的过程中,你们觉得这篇文章好在哪里呢?(同学回答)(对同学的回答作总结) 这节课我将重点带同学们一起分析探讨这篇课文在人物形象、意象分析和语言特色等几个方面的特征。二、人物形象分析(20)本课中涉及到的人物主要有林冲、陆谦、李小二、王小鬼等这几位。现在给你们15分钟时间,在课文中找出与这些人物相关的外貌描写、言论和行动,并从中归纳一下这些人物的性格特征。归纳好后,我会请同学们起来回答。林冲外貌特征:头戴一顶青纱抓角儿头巾,脑后两个白玉圈连珠鬓环身穿一领单绿罗团花战袍,腰 系一条双搭尾龟背银带。穿一对磕瓜头朝样皂靴,手中执一把折迭纸西川扇子。 那官人生的豹头环眼,燕颔虎须,八尺长

11、短身材,三十四五年纪林冲性格特征: 一、委曲求全的忍耐性格 二、救弱济贫的侠义气概 三、机智果断的敏锐性格 四、谨小慎微的细致个性 陆谦外貌特征:“五短身材,白净面皮,没甚髭须,约有三十馀岁。那跟的也不长大,紫棠色面皮。”陆谦性格特征:忘恩负义 好游权门 心很手辣巴结权贵李小二:知恩图报的市民形象王小鬼:典型的官府小吏形象:欺软怕硬、贪图钱财、苟且存命、自私自利。三、意象分析(15) 意象是中国文论的重要术语。我们先来给意象下一个比较准确的定义。 在中国古代诗歌理论中,意象即为 表达某种意念或意蕴,使读者得之于言外的艺术形象。意象即表意之象、寓意之象、见意之象。西方文论把意象视为诗人的主观意念

12、和外界的客观事物猝然撞击后的产物。 在本文中,最为主要的意象是什么呢?是题目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中的雪。那现在,请同学们在文中找出与雪有关的环境描写。呆会儿,我们再根据同学们所找到的素材,来分析一下,雪这个意象在文中有和寓意和作用。 雪的意象:一、在景情相融“ 风雪” 中林冲终被逼上梁山 二、 写雪的纷乱无序寓意林冲的思想斗争 三、 写雪天衬托出索超勇猛过人的性格 以雪势推动 情节发展 。以雪情衬托人物性 格 。 以严冬的大雪暗示 时间变化 进行谋篇布局 使思想 内容与雪意象描写相结合。使人物形象 与雪意象描写相结合 使写作技法与雪意象描写相结合 , 使思想性 、 技巧性 、 艺术性有机地 融为一

13、体 , 在解读小说 的同时也 获得美感的享四、语言特色分析(5) 本文是水浒传一书的节选。我们通过对于本文的阅读,可以了解到水浒一书的语言风格。语言风格:1、娴熟地运用白话来写景、叙事、传神。2、人物语言个性化有本文我们可以理解为什么水浒传标志着我国古代运用白话语体创作小说的成熟。五、结语(1) 今天,我们重点分析了课文的人物形象、雪的意象和本文的语言特色。希望同学们课后在重新读几遍课文,注意从今天所讲的几个方面重新读体味一下课文。六、布置作业(1)1、请同学们下去了解一下水浒传这一本书,有条件的阅读一下水浒传第七十二回。2、完成课后作业。 第3课时。一、导入通过前面两节课的学习,我们基本上完

14、成了对于课文的学习。这节课,我会简要地向同学们介绍一下水浒传这本书的成书和作者。之后,我们会一同来欣赏一下与本课文相关的一些视频音频。二、水浒传成书及作者问题简介1、内容简介北宋末年,朝败,官逼民反,民不得不反。上至朝廷命官,下至普通百姓,甚至是鸡鸣狗盗之徒,随着对官府幻想的一点点破灭,连生存都难以维系,最终都被逼上梁山。然而,当人民起义的壮举使好汉们士气日益高涨的时候,宋江的接受招安改变了一切英雄就这样消失在尘世间,原本风起云涌的农民起义就这样归于平静了。2、成书年代从南宋起水浒故事就在民间流传宋末元初宋江三十六赞完整记录36人姓名和绰号元代出现了大批的“水浒戏”元末明初,在前人基础上成书3、作者问题关于水浒传的作者一般有四种说法一、嘉靖高儒“钱塘施耐庵的本,罗贯中的编次”二、田汝成认为是施耐庵所作三、万历的胡应麟认为是施耐庵所作四、明末清初的金圣叹认为前70回是施耐庵作,后30回是罗贯中所作 目前,一般学者认为,水浒传是施耐庵所作,其门人罗贯中在其基础上做一定的加工。4、历史地位四大名著之一我国古代英雄传奇的代表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用白话写出的章回体小说已经译成了十二中文字在世界各地流传,具有较强的世界影响三、相关资源的浏览。1、视频资源:92版水浒传中林教头风雪山神庙2、评书林教头风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职业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