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论与编码第三章

上传人:xiao****1972 文档编号:78603605 上传时间:2019-02-14 格式:PPT 页数:117 大小:2.2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信息论与编码第三章_第1页
第1页 / 共117页
信息论与编码第三章_第2页
第2页 / 共117页
信息论与编码第三章_第3页
第3页 / 共117页
信息论与编码第三章_第4页
第4页 / 共117页
信息论与编码第三章_第5页
第5页 / 共1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信息论与编码第三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信息论与编码第三章(1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信息论与编码基础教程,第3章 信道及信道容量,本章主要内容 3.1信道的基本概念 3.2离散单符号信道及容量 3.2.1数学模型 3.2.2信道容量 3.3离散序列符号信道及容量 3.4 信源与信道的匹配 3.5* 连续信道及其容量,本次课内容 3.1 信道的基本概念 3.2 离散单符号信道及容量 3.2.1 数学模型 3.2.2 信道容量,信道(information channels): 是信号的传输媒质。 信道的作用: 把携有信息的信号从它的输入端传递到输出端。 它的最重要特征参数是信息传递能力,即信道容量问题。,相关知识,在高斯信道下,信道的信息通过能力与信道的频带宽度、信道的工作时间

2、、信道的噪声功率密度有关。 频带越宽,工作时间越长,信号、噪声功率比越大,信道的通过能力就越强,信道容量越大。,相关知识复习,本章主要讨论离散信道的统计特性和数学模型,定量的研究信道传输的平均互信息及其重要性质,导出信道容量的概念和几种比较典型的信道的信道容量计算方法。 本章重点在于研究一个输入端和一个输出端的信道,即单用户信道。以无记忆、无反馈、固定参数的离散信道为重点内容讨论。,相关知识复习,X=X0,X1,X2 Xr-1含r个元素的输入符号集,Y=y0,y1,y2ys-1含S个 元素的输出符号,r与s的值不同信道模型不同,3.1信道分类,5.1信道分类,信道分类: 1.有线信道和无线信道

3、 有线信道:明线、对称电缆、同轴电缆及 光缆等。 无线信道:地波传播、短波电离层反射、 超短波或微波视距中继、人造 卫星中继以及各种散射信道等。,3.1信道分类,2恒参信道和随参信道 恒参信道:信道的统计特性不随时间而变化。如明线、对称电缆、同轴电缆、光缆、卫星中继信道一般被视为恒参信道。 随参信道:信道的统计特性随时间而变化。大多数的信道都是随参信道,统计特性随着环境、温度、湿度而变化。如短波电离层反射信道、对流层散射信道等。,3.1信道分类,3单用户信道和多用户信道 单用户信道:信道只有一个输入端和一个输出端,且只能进行单方向的通信。 多用户信道:又称多端信道,输入端或者输出端至少有一端具

4、有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用户,并且可以实现双向通信,目前大多数信道都是多端信道。,3.1信道分类,4离散信道、连续信道、半离散半连续信道和波形信道 离散信道:又称数字信道,该类信道中输入空间、输出空间均为离散时间集合,集合中事件的数量是有限的,或者无限的,随机变量取值都是离散的。 波形信道:也称为时间连续信道,信道输入、输出都是时间的函数,而且随机变量的取值都取自连续集合,且在时间上的取值是连续的。,3.1信道分类,连续信道:又称为模拟信道,输入空间、输出空间均为连续事件集合,集合中事件的数量是无限的、不可数的,即随机变量的取值数量是无限的,或者不可数的。 半离散半连续信道:输入空间、输出空间一个为

5、离散事件集合,而另一个则为连续事件集合,即输入、输出随机变量一个是离散的,另一个是连续的。,3.1信道分类,5随机差错信道和突发差错信道。 随机差错信道:信道中传输码元所遭受的噪声是随机的、独立的,这种噪声相互之间不具有关联性,码元错误不会成串出现。 如:高斯白噪声信道。 突发差错信道:信道中噪声或干扰对传输码元的影响具有关联性,相互之间不独立,使码元错误成串出现。 如:衰落信道、码间干扰信道。移动通信的信道、光盘存储属于该类信道。,3.1信道分类,3.2离散单符号信道及容量,3.2.1 数学模型 若信道的输入符号之间、输出符号之间都不存在关联性,信道的分析可简化为对单个符号的信道分析,此时输

6、入、输出可以看做是单符号的,称这类信道为单符号信道。如果信道的输入、输出随机变量又都是离散的,该信道则为单符号离散无记忆信道。,3.2离散单符号信道及容量,设离散信道的输入变量为X,输出变量为Y,对应的概率空间分别为,输入符号集合的元素个数为r,输出符号集合的元素个数为s,3.2.1 数学模型,i=1,2,r,j=1,2,s。 表明:在输入x的情况下,信道输出y的取值只能是其中的一个,不可能还有其他的取值。,该类信道的特性可用条件转移概率进行描述。 输入 ,输出 时对应的条件转移概率为,3.2.1 数学模型,称该矩阵为:条件转移矩阵 或者信道转移矩阵。,用矩阵表示信道输入输出符号之间的条件转移

7、关系,3.2.1 数学模型,由于信道中存在干扰或者噪声,信道输入符号与输出符号之间并不是一一对应关系,不能使用确定性函数描述输入、输出之间的关系。故信道的分析用统计方法。,用条件转移概率 可以表示输出为bj 的各种可能性,输入:,传输的过程中出现错误,3.2.1 数学模型,信道输入、输出符号之间的联合分布为,前向概率,表示在输入为x=ai 时,通过信道后接收为bj 的概率,描述了信道噪声的特性。P(ai) 为先验概率。,联合分布还可以表示为,后验概率,表示当接收符号为bj时,信道输入为ai的概率。,3.2.1 数学模型,可以得到后验概率为,= PT(YX),由前向概率和先验概率可计算出信道输出

8、符号概率,矩阵表示形式,3.2.1 数学模型,二进制离散信道(r=s=2),由输入值集合X=0,1,输出值Y=0,1,一组表示输入、输出关系的条件概率(转移概率)组成。,P(yj /xi),X0,1,Y0,1,3.2.1 数学模型,若信道存在干扰,导致二进制序列发生统计独立的差错,且条件概率对称.,P(Y=1/X=1)=P(Y=0/X=0)=1-P,即P(Y=0/X=1)=P(Y=1/X=0)=P,输入是1或0输出为0或1,这种对称二进二出的信道叫做二进制对称信道,简称BSC信道.,3.2.1 数学模型,信道模型:,0,1,1-P,P,P,1-P,1,0,这种信道的输出符号仅与对应时刻输入符号

9、有关,与以前输入无关,故称此信道是无记忆信道的.,3.2.1 数学模型,2.离散无记忆信道,则P(Y=yi/X=xi)=P(yi/xi)称为离散无记忆信道,若输入值的集合 X=X0,X1Xr-1,输出 Y=y0,y1ys-1,且信道和调制过程是无记忆的,离散无记忆信道(DMC),3.2.1 数学模型,决定DMC特点的条件概率P(yj/xi)可写成矩阵形式,P(Y1=V1,Y2=V2Yn=Vn/X=U1X=Un) =,若DMC信道的输入、输出是由n个符号组成的序列, 其中uiX,viY,i=1 2,3,4n,则联合条件概率为:,3.2.1 数学模型,转移概率矩阵,3.2.1 数学模型,若信道中有

10、干扰,信道输出不是一个固定值,是概率各异的一组值, 称有扰离散信道.输入Xi时,各可能输出值yj的概率之和必得1,即:,3.2.1 数学模型,3.离散输入连续输出信道,设信道输入符号是有限、离散的,其输入字符集,信道输出,称离散输入,连续输出信道.,即,又称半离散或半连续信道。,3.2.1 数学模型,4.波形信道,若输入是模拟波形,输出也是模拟波形则为波形信道.,若分析性能的理论极限多选用离散输入,连续输出的信道模型。,选择何种模型取决于我们目的.,从工程上讲,最常用的DMC信道或BSC信道.,3.2.1 数学模型,3.2.2 信道容量,在单符号离散信道中,平均每个符号传送的信息量定义为信道的

11、信息传输率 。从统计角度而言,信道的噪声总是有限的,总有部分信息能够准确传输,所以信道的信息传输率为,3.2.2 信道容量,互信息量 是输入符号X 概率分布的凸函数。对于一个给定的信道,总是存在某种概率分布 ,使得传输每个符号平均获得的信息量最大,即对于每个固定的信道总是存在一个最大的信息传输速率,这个最大信息传输速率定义为信道容量。,什么是信道容量?,3.2.2 信道容量,定义 3-1 设某信道的平均互信息量为 ,信道输入符号的先验概率为 ,该信道的信道容量C 定义为 比特/符号,先验概率分布 应当满足下列条件,3.2.2 信道容量,对于给定信道,条件转移概率p(bjai)是一定的,所以信道

12、容量就是在信道的前向概率一定的情况下,寻找某种先验概率分布p(x),使得平均互信息量最大,这种先验分布概率为最佳分布。,3.2.2 信道容量,如果信道输入满足最佳分布,信息传输率最大,即达到信息容量C;如果信道输入的先验分布不是最佳分布,那么信息传输率不能够达到信息容量C。信道传输的信息量R必须小于信道容量C,否则传输过程中会造成信息损失,出现错误;反之,如果RC成立,可以通过信道编码方法保证信息能够几乎无失真地传送到接收端。,3.2.2 信道容量,1. 无干扰离散信道 这类信道是理想信道。输入、输出符号之间是确定性关系,可以根据输入或者输出划分为互不相交的集合。 这类信道在实际通信系统中较少

13、,在数据压缩系统中,可以使用这类模型进行研究。根据信道输入符号X与信道输出符号Y之间的关系,可以分为下了几种信道。,3.2.2 信道容量,无噪无损信道 该信道的输入、输出集合符号数量相等,输入X与输出Y之间是一一对应。对于给定ai,由于p(bjai)只有一个为1,其余都为0,所以H(XY)=0,则,(a),无噪无损信道模型,3.2.2 信道容量,根据信道容量的定义,信道容量就是平均互信息量的最大值,根据极大熵定理可知,当输入符号的先验概率为等概率分布时,H(X) 取得最大值 ,信道容量为,比特符号,所以当输入信源满足等概率分布时,信息传输率最大,达到信道容量。这类信道的前向概率矩阵和后验概率矩

14、阵是相等的,都是rr单位矩阵,,3.2.2 信道容量,无噪有损信道 信道输出符号Y 集合的数量小于信道输入符号 X集合的数量,即rs,形成多对一的映射.,3.2.2 信道容量,这类信道的特点是,信道概率转移矩阵中每行只有一个非零元素.,接收到符号Y后,不能确定信道输入X ,即不能够完全消除X的不确定性,所以H(XY)0,且H(X)H(Y) ,I(X;Y)=H(Y). 信道容量为,3.2.2 信道容量,3.2.2 信道容量,有噪无损信道 信道输出符号Y集合的数量大于信道符号X集合的数量,即rs,形成一对多的映射关.由于一对多的映射关系,不能由输入完全确定信道的输出,H(XY) 0,H(X)H(Y

15、),I(X;Y)=H(X).,信道的容量为,3.2.2 信道容量,当信道输入为等概率输入时,I(X;Y)=H(X) 才能取得最大值,所以先验概率的最佳分布就是 使得 p(aj)=1/r 的分布。这类信道的特点是,信道概率转移矩阵中每列只有一个非零元素.,P(YX),3.2.2 信道容量,2. 对称离散信道的信道容量,对称离散无记忆信道是最简单的信道之一, 1)输入对称信道容量 定义 3-2: 如果信道转移概率矩阵中所有行矢量都是第一行的某种置换,则称信道关于输入是对称的,这种信道称为输入对称离散信道。 例如,信道转移矩阵为,3.2离散单符号信道及容量,3.2离散单符号信道及容量,又比如信道转移矩阵,即条件熵H(Y | X)与信道输入的符号无关。,因此,输入对称信道的容量为,3.2离散单符号信道及容量,为了表示方便起见,假设转移矩阵首行元素为,则有,由于,所以输入对称信道的容量就是找到一种分布,使得信道输出的熵最大。,【例 3.2-1】 信道的转移矩阵为 求该信道的容量 。 解 设信道输入的概率空间为,3.2离散单符号信道及容量,信道输出的概率分布为 取得极值的条件为,解上述方程可以得到取极值的条件为P=0.5 ,即当信道输入为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