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大学829考研资料】结构化学习题及答案(12p)

上传人:n**** 文档编号:78602865 上传时间:2019-02-14 格式:PDF 页数:72 大小:298.3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川大学829考研资料】结构化学习题及答案(12p)_第1页
第1页 / 共72页
【四川大学829考研资料】结构化学习题及答案(12p)_第2页
第2页 / 共72页
【四川大学829考研资料】结构化学习题及答案(12p)_第3页
第3页 / 共72页
【四川大学829考研资料】结构化学习题及答案(12p)_第4页
第4页 / 共72页
【四川大学829考研资料】结构化学习题及答案(12p)_第5页
第5页 / 共7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四川大学829考研资料】结构化学习题及答案(12p)》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川大学829考研资料】结构化学习题及答案(12p)(7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计算下述粒子的德布罗意波的波长: (1) 质量为10-10kg, 运动速度为 0.01ms-1的尘埃; (2) 动能为0.1eV的中子; (3) 动能为300eV的自由电子. 第一章习题 2. 下列函数哪几个是算符的本征函数? 若是,求出 本征值. 3 ,sin ,2cos ,sincos x exx xxx+ 2 2 d dx 3. 分别计算基态氢原子中的电子,基态一维势箱(箱长10-10m)中 的电子和由100v电场加速电子的de Broglie波长,比较它们动量的 大小,并判断具有对应波长的光照射到金属钠Na(功函数2.3ev)表 面能否产生光电效应. 4. 链型共轭分子CH2CHC

2、HCHCHCHCHCH2在长波方向460nm处出现第 一强吸收峰,试按一维势箱模型估算其长度. 第二章习题 1. 已知氢原子的,试回答下列 问题: (1) 原子轨道能 (2) 轨道角动量轨道磁矩 (3) 轨道角动量和轴的夹角是多少度? (4)节面的个数、位置和形状怎样? (5)概率密度极大值的位置在何处? cos) 2 exp()( 24 1 00 3 0 2 a r a r a Z P = ?=E ?=M ?= 3.试写出He原子基态和第一激发态的Slater行列式波函数。 第三章习题 1. 按MO理论写出同核双原子分子B2, C2, N2, O2, F2的电子组 态, 分析成键情况, 确定

3、键级, 比较键长和键能大小。 2. 下列AB型分子:N2, NO, O2, C2, F2, CN, CO 中,哪几个是 得电子变为AB-后比原来中性分子键能大?哪几个是失电 子变为AB+后比原来中性分子键能大? 3. OH分子于1964年在星际空间被发现。 (a)试按分子轨道理论只用O原子的2p轨道和H原子的1s轨 道叠加,写出其电子组态; (b)在哪个分子轨道中有不成对电子? (c)此轨道是由O和H的原子轨道叠加形成,还是基本上定 域于某个原子上? (d)已知OH的第一电离能为13.2eV,HF的第一电离能为 16.05 eV,它们的差值几乎和O原子与F原子的第一电离能 (15.8eV和18

4、.6eV)的差值相同,为什么? 第四章习题 1.HCN和CS2都是线性分子,写出该分子 的对称元素。 2.联苯C6H5C6H5有三种不同构象,两苯环 的二面角分别为(1),(2) , (3) 。 试分析判断三种构象的点群。 0= 0 90= 0 090 () eVE eVE eVE k k k 100 6 . 37 106 . 110101 . 98 10626 . 6 6 . 13 3 192031 2 34 2 1 = = = = 都能产生光电效应 4. 链型共轭分子CH2CHCHCHCHCHCHCH2在长波方向460nm处出现第 一强吸收峰,试按一维势箱模型估算其长度. 解: 8 8 2

5、2 22 54 22 9 (54 ) 88 hh EEE mlml = 又 c Ehh = 349 318 9 99 6.626 10460 10 88 9.109 103.0 10 1.12 10 h l mc m = = 第二章作业: 1. 已知氢原子的,试回答下列 问题: (1) 原子轨道能 (2) 轨道角动量轨道磁矩 (3) 轨道角动量和轴的夹角是多少度? (4)节面的个数、位置和形状怎样? (5)概率密度极大值的位置在何处? cos) 2 exp()( 24 1 00 3 0 2 a r a r a Z P = ?=E ?=M ?= 解: (1)原子轨道能为: 1819 2 1 2.

6、18 105.45 10 2 EJJ = = (2) 轨道角动量为: 1(1 1)2 22 hh M =+= 轨道磁矩为: 1(1 1)2 ee =+= (3)设轨道角动量M和z轴的夹角为,则因的m=0,故可得: 2 z p 0 2 cos0 2 2 90 z o h M h M = = 0 z o o 2 r a2 2p 3 00 0, r0r90 r0rxy xy Ycos090 1r ecos 32 aa = = = = = z z 2p 2p 2 (4)令得: , 节面或节点通常不包括 和 ,故 的节面只有一个,即 平面 (当然,坐标原点也包括在 平面内)。亦可直接令函数的角度部分 3

7、 =,求得 。 4 (5) 概率密度为: = oo oo r =0180 sin180 = = 0 由式可见,若 相同,则在或时 最大(亦可 令=-=0, =0 或),以表示,即: 0 0 0 z 0 0 2 r a2 0 3 00 r 5 00 0 0 r 2 oo2 02p 2 2a 2 a3 0 m 33 000 dd1r ecos drdr 32 aa 1 re20 32 a r2arr d 0 dr2 0180r2a 2a1e e36.4nm 32 aa8 a a a r a = = = = F2C2O2N2 解:就得电子而言,若得到的电子填充到成键分子轨道上,则AB-比AB键能小。

8、 就失电子而言,若从反键分子轨道上失去电子,则AB+比AB键能大;若成键分子 轨道上失去电子,则AB+ 比AB键能小。根据这些原则和题中各分子的电子组态, 就可得出如下结论: 得电子变为AB-后比原中性分子键能大者有C2和CN。失电子变为AB+后比原 中性分子键能大者有NO,O2,F2和XeF。N2和CO无论得电子变为负离子(N2-, CO-)还是失电子变为正离子(N 2+,CO+),键能都减小。 2. 下列AB型分子:N2, NO, O2, C2, F2, CN, CO 中,哪几个是得电子变为 AB-后比原来中性分子键能大?哪几个是失电子变为 AB+后比原来中性分子 键能大? 3. OH分子

9、于1964年在星际空间被发现。 (a)试按分子轨道理论只用O原子的2p轨道和H原子的1s轨 道叠加,写出其电子组态; (b)在哪个分子轨道中有不成对电子? (c)此轨道是由O和H的原子轨道叠加形成,还是基本上定 域于某个原子上? (d)已知OH的第一电离能为13.2eV,HF的第一电离能为 16.05 eV,它们的差值几乎和O原子与F原子的第一电离能 (15.8eV和18.6eV)的差值相同,为什么? (a)H原子的1s轨道和O原子的2pz轨道满足对称性匹配 能级相近(它们的能级都约为-13.6eV)等条件,可叠加 形成轨道。OH的基态价电子组态为。 实际上是O原子的(2s)2,而实际上是O原

10、子的 (2px)2(2py)1或(2px)1(2py)2。因此,OH的基态价 电子组态亦可写为。是非键轨道, OH有两对半非键电子,键级为1 223 (1 )(2 )(1 ) 2 (1 ) 3 (1 ) 223 22 () ( ) () sp 22ps 和 (b)在1 轨道上有不成对电子。 (c)1 轨道基本上定域于原子 (d)OH和HF的第一电离能分别是电离它们的电子所需要的 最小能量,而轨道是非键轨道,即电离的电子式由O和F 提供的非键电子,因此,OH和HF的第一电离能差值与O原子 和F原子的第一电离能差值相等。 1 1 第四章习题 1. 试分析的成键情况。 343 , , NHNHN +

11、 NH3: 氮原子为sp3杂化,其中一个杂化轨道中有孤对电子, 另外三个杂化轨道中的三个电子分别和三个氢原子的1s轨 道中的电子形成三个 键,键角HNH(107.1 )小于109.5 , 可以解释为占据较大体积的孤对电子推斥其它三个杂化 键所引起的。 NH4+:发生类似的杂化成键,只是由于生成四个 键而不 存在孤对电子了,所以它的络合能力降低。 N3-:成键方式与等电子体CO2类似,氮原子采用sp杂化, 二端的氮原子在其中一个杂化轨道中具有孤对电子,同时 形成两个。4 3 2.用HMO方法判断O3分子为链状分子。 0 10 11 01 3 2 1 3 = c c c x x x O式为为链状分

12、子时久期行列解:当 2,2 20 02 321 3 =+= = = xx xx 或 224 2)2(2 22 21 += += +=链状 =+= = =+ = 321 3 3 ,2 2, 1, 1 023 0 11 11 11 x xx x x x O式为为环状分子时久期行列当 24 222 22 21 += += += )()( 环状 又E链状E环状即O3分子为链状时 能量降低最多最稳定 O3为链状分子 3.用HMO方法求环丙烯正离子 的离域分子轨道波函数,并计算 键键级。 33 ()C H + 解:根据HMO方法的基本假设并简化得: 1 2 3 1 2 3 0 11 110 11 c c

13、E c x xc xc x c = = = 令得: = += =+ 3232 11 3 ,1 2,2 023 xx x xx )( 3 1 3 1 C 1 0C2 02 02 2 3211 321 2 3 2 2 2 1 321 321 321 1 += = =+ =+ =+ =+ = CC CCC CC CCC CCC x 归一化条件又 时:当 )2( 6 1 6 2 , 6 1 1 2, C 01 3212 231 2 3 2 2 2 1 1231 2 32132 += = =+ = =+= CCC CCC CCCC CCCxx 归一化条件得又 的镜面对称则:若分子对过 时:当 )( 2

14、1 0, 2 1 , 2 1 1 0, 213 231 2 3 2 2 2 1 231 = = =+ = CCC CCC CCC 又 若反对称则: 3 2 3 1 3 1 2 2 1 2 6 1 3 1 )( 312312 , 313 3212 3211 33 = = = += += + PPP CCnP HC k kjkikji 键的键级为 )( )( )( :键分子轨道的波函数为的离域 4.用前线轨道理论分析CO加H2反应,说明 只有使用催化剂该反应才能顺利进行。 解:CO分子的HOMO和LUMO分别为3和 2,H2分子的HOMO和LUMO分别为1s 和1s* CO (3)2 (2)0 H2 (1s*)0(1s)2 当CO得HOMO和H2的LUMO接近时,对称性不匹 配,当CO分子的LUMO和H2的HOMO接近时,对 称性也不匹配。因此,尽管在热力学上CO加H2的 反应能进行,但在非催化条件下反应难以进行,而 在催化剂作用下,H2的反键轨道与催化剂原子的d 轨道重叠并接受其d电子,这样H2的*成HOMO轨 道,从而与CO的LUMO满足对称性匹配,能反应。 第五章习题 1.HCN和CS2都是线性分子,写出该分子 的对称元素。 22 :,( ) :,( ),( ), h HCN C CSCCi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