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19八年级生物上册5.4.1细菌和真菌的分布学案

上传人:Bod****ee 文档编号:78595831 上传时间:2019-02-14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442.0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2019八年级生物上册5.4.1细菌和真菌的分布学案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人教版2019八年级生物上册5.4.1细菌和真菌的分布学案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人教版2019八年级生物上册5.4.1细菌和真菌的分布学案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人教版2019八年级生物上册5.4.1细菌和真菌的分布学案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人教版2019八年级生物上册5.4.1细菌和真菌的分布学案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2019八年级生物上册5.4.1细菌和真菌的分布学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2019八年级生物上册5.4.1细菌和真菌的分布学案(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人教版初二八年级生物上册学案第一节细菌和真菌的分布课前自主预习知识点1观察菌落1.菌落的定义:由一个细菌或真菌繁殖后形成的肉眼可见的集合体。2.细菌菌落和真菌菌落的特征:类别大小形态颜色细菌菌落小表面或粗糙干燥,或光滑黏稠大多为白色真菌菌落大呈绒毛状、絮状或蜘蛛网状红、褐、绿、黑等3.意义:从菌落的形态、大小和颜色,可以大致区分细菌和真菌,以及它们的不同种类。4.培养细菌、真菌的一般方法:(1)配制培养基:将牛肉汁(或土壤浸出液、牛奶等)与琼脂混合。(2)高温灭菌。(3)冷却:培养基需降低至适宜的温度时才可以使用。(4)接种:将少量的细菌或真菌转移到培养基上。(5)恒温培养:把接种后的培养皿放

2、在保持恒定温度的培养箱中,也可以放在室内温暖的地方进行培养。知识点2探究细菌和真菌的分布5.分布:在土壤中、水里、空气中乃至我们的身体上,都可以找到细菌和真菌。科学家还发现,在寒冷的极地,在很热的热泉中,也有它们的踪迹。可以说,细菌和真菌是生物圈中广泛分布的生物。6.生存条件:细菌和真菌的生存需要的条件有水分、适宜的温度和有机物等。有的还要求某些特定的条件,如有些细菌(如乳酸菌)必须在无氧条件下生存。课堂基础达标知识点1观察菌落1.下列有关菌落的叙述正确的是(D)A.每个菌落是由大量不同种细菌组成的B.一个菌落是由一个细菌细胞组成的C.真菌菌落表面光滑黏稠或粗糙干燥D.菌落是由一个细菌或真菌繁

3、殖后所形成的肉眼可见的集合体2.下列属于细菌菌落的特征的是(B)菌落比较小菌落常呈绒毛状、絮状或蜘蛛网状菌落一般比较大菌落表面或光滑黏稠,或粗糙干燥A.B.C.D.3.在培养细菌和真菌时,接种前必须对培养皿和培养基进行高温处理,这是因为(A)A.需杀死培养皿和培养基中原有的细菌和真菌,以免影响实验结果B.细菌和真菌在高温环境中生命力旺盛C.高温是细菌和真菌生存的适宜条件之一D.高温处理可使培养基营养丰富知识点2探究细菌和真菌的分布4.洗手能减少手上的细菌数量吗?某校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用盛有无菌培养基的培养装置进行探究,甲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探究实验,请根据实验分析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C)A

4、.甲同学洗手后在培养基上按了一下,并迅速盖上培养皿,此过程称为接种B.甲同学设计的实验并不完善,应设置洗手前按指印的培养皿作为对照组C.甲同学设置的实验培养温度为28 ,这是因为常温能抑制细菌的繁殖D.预测的实验结果是洗手前按上指印的培养装置中的细菌菌落数量较洗手后的多课后巩固提升1.某同学在琼脂培养基上接种了甲、乙两种细菌进行培养,同时他还在培养基上放了盐水浸过的纸片,经过恒温培养一段时间后,盐纸片周围只有甲细菌生长(如图),以下对实验的分析,不正确的是(C)A.甲、乙两种细菌对环境的适应能力有区别B.不同细菌需要的生存条件不同C.甲细菌只能在盐水中生存D.乙细菌不能在盐水环境中生存2.夏天

5、受潮的粮食、衣物、鞋等容易发霉,根据这一现象,说明霉菌的生存需要的条件有(D)营养物质光照水温度A.B.C.D.3.下列有关菌落的叙述中,正确的是(C)A.要用显微镜才能观察菌落B.细菌在液体培养基上才能形成菌落C.菌落的特征可以作为鉴定菌种的重要依据D.细菌的菌落一般比真菌大【解析】在固体培养基上,由一个细菌或真菌繁殖后形成的肉眼可见的集合体称为菌落;细菌的菌落一般比真菌小。4.下列不是真菌菌落的特征的是(A)A.菌落比较小B.菌落常呈绒毛状C.有不同的颜色D.菌落一般比较大5.不借助任何工具,可以生活在生物圈的任何圈层的生物是(C)A.鱼类B.人类C.细菌D.哺乳动物6.如图表示培养基上生

6、长的菌落。观察它们的形态,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D)A.a是真菌菌落B.a菌落常呈绒毛状等形状C.b是细菌菌落D.b有时呈红、褐、绿等不同的颜色7.关于如图所示现象,解释不正确的是(C)A.“毛”的颜色不同,说明霉菌不是同一类型B.所看到的“毛”是霉菌的菌落C.所看到的“毛”是由细菌形成的菌落D.橘子易发霉长毛是因为橘子能为微生物的生长提供水分、有机物等8.如图所示为细菌菌落的是(C)9.炎热的夏天,在常温下放置久了的馒头上,会长出许多黑色、红色或白色的斑点,一个斑点是(B)A.一个细菌菌落B.一个真菌菌落C.一个细菌D.一个真菌10.一箱水果中有一两个腐烂的水果时,要尽快拣出来,这与培养细菌

7、和真菌实验中正好相反的环节是(C)A.制作培养基B.消毒、灭菌C.接种D.观察、检测11.在细菌和真菌的培养基中加入牛肉汁(或牛奶)的目的是(B)A.使培养基的表面看起来黏稠B.为细菌或真菌的生存提供有机物C.使培养基具有香味,容易吸引细菌D.为细菌等生物的生存提供水分和无机盐12.下列作为制作培养基的材料中,能起凝固作用的是(D)A.白糖B.牛肉汁C.土壤浸出液D.琼脂13.如图是某同学比较洗手前后,手上细菌分布情况的实验结果,下列有关分析中,正确的是(B)A.实验结果说明,洗手可彻底消除手上的细菌B.实验所用的培养基,含有细菌生长所需的物质C.即使实验前不灭菌,对照组也不会出现菌落D.如果

8、实验不在恒温箱中进行,实验就会失败14.在检测不同环境中细菌和真菌的探究实验中,一组实验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A.完成步骤A只要将培养基高温灭菌就可以了,培养皿不用灭菌B.步骤B是接种过程C.完成步骤C需要在适宜的温度下进行D.实验时必须有两套装有培养基的培养皿,其一组作为对照组,另一组为实验组【解析】培养皿上也有细菌和真菌,若不灭菌,会污染培养基,影响实验结果,A项错误。15.中学生小刚对“检测不同环境中的细菌和真菌”这个探究实验很感兴趣,并提出疑问:寝室的空气中有细菌和真菌吗?干净整洁的寝室与潮湿脏乱的寝室相比较,哪种寝室的环境中细菌和真菌多一些?为探究这个问题,小刚设计了

9、如下的实验方案: 培养皿步骤ABC第一步在三个培养皿中分别配制好相同的培养基,分别标上A、B、C第二步将所有培养基进行处理第三步A组培养皿打开后在干净整洁的寝室内放置5 min10 min,然后盖上培养皿的盖子B组培养皿打开后在潮湿脏乱的寝室内放置5 min10 min,然后盖上培养皿的盖子C组培养皿不做任何处理第四步将所有培养基放入30 的恒温培养箱中培养第五步观察实验结果,并进行记录请针对小刚设计的实验方案,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1)A、B、C三组实验可以看成是对照实验,该对照实验的变量是环境。(2)上表中空格线上应填高温灭菌。(3)接种微生物是在上述实验步骤中的第三步完成的。(4)一段时

10、间后,小刚会看到的现象是A组有较少的细菌和真菌,B组有较多的细菌和真菌,C组基本没有细菌和真菌。16.在“检测空气中有没有细菌和真菌”的探究实验中,王亮同学做了如下探究实验:步骤一:取两套装有同一种培养基的培养皿,密封好,标上1号、2号,进行高温灭菌后,置于无菌的环境中。步骤二:将1号培养皿打开,暴露在空气中5 min10 min,再盖上,封好,2号培养皿不做任何处理。步骤三:将1号、2号培养皿放在28 环境中培养,一段时间后,可观察到1号培养皿有细菌和真菌的菌落生成,2号培养皿无菌落。请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1)步骤二相当于细菌、真菌培养方法中的哪个步骤?接种。(2)2号培养皿在实验中起对照

11、作用。(3)放在28 环境中培养是因为此温度条件下有利于细菌和真菌的生长和繁殖。无菌操作是为了防止空气中的细菌和真菌对实验结果产生干扰。(4)本探究实验得出的结论可能是空气中有(填“有”或“没有”)细菌和真菌。17.在“检测不同环境中的细菌和真菌”的探究实验中,某组同学的实验操作如下:(1)步骤A中高温灭菌后冷却的目的是防止高温杀死接种的细菌和真菌。(2)如果出现的菌落较大,黄色,呈絮状,则可判断这是霉菌形成的菌落。(3)通过实验探究,可以说明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分布十分广泛,同时,认识到它们的生存需要水分、有机物和适宜的温度等条件。有的细菌在生长、繁殖过程中还需要氧气,而有的则不需要氧气。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研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