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辽阳市第九中学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 7《最后一课》教案.doc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78352652 上传时间:2019-02-13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辽宁省辽阳市第九中学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 7《最后一课》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辽宁省辽阳市第九中学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 7《最后一课》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辽宁省辽阳市第九中学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 7《最后一课》教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辽宁省辽阳市第九中学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 7《最后一课》教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辽宁省辽阳市第九中学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 7《最后一课》教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辽宁省辽阳市第九中学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 7《最后一课》教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辽宁省辽阳市第九中学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 7《最后一课》教案.doc(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最后一课都德课前预习:. 了解作者及本文背景资料(普法战争). 自主阅读,整理生字生词。相关课程标准:来源:学优高考网“欣赏文学作品,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教学目标:、理清小说情节发展。 、理解课文中小弗朗茨的心理描写、分析哈墨尔先生形象。4、环境描写的作用来源:学优高考网gkstk评价任务:. 复述课文故事. 对人物形象有自己的初步认识. 对小说的文体知识有初步了解教学过程:一 导入由“人生中的第一次与最后一次”为话题,让学生谈一下自己的人生感悟,教师简单点评,归纳引导:我们的人生有许多的最后一

2、次,在世纪的法国,有一名小学生,他的最后一节法语课是什么样子的?我们了解一下。二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学生根据预习介绍作者及背景,教师简单补充:都德,法国十九世纪的著名小说家,毕生从事创作,写过一百多篇小说。1870年,普鲁士人侵法国,爆发了普法战争。但由于法国政府当时执行了一条卖国主义路线,战争失败后,签订和约,把阿尔萨斯和洛林两个州割让给普鲁士。普鲁士政府占领后,为了让当地人民永远忘记祖国,自己好永远统治这些地方,下了一道命令:这两个州的学校只准教德语,不准再教法语。最后一课这一短篇小说反映了当时的时代背景。三简要地讲述全文大意,弄清全文脉络,并提出自己的意见,然后老师归纳。明确:本文写了阿尔

3、萨斯某一小镇上接到不准再教法语的通知后,当地人民深感亡国的痛苦,在小学校里上最后一次法语课的情景。全文可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16),写小弗朗茨在上学路上的见闻和心理活动。第二部分(723),写哈墨尔先生讲授“最后一课”的情景和小弗朗茨对平时不用功的悔过。第三部分(24文末),写“最后一课”结束时,哈墨尔先生的异常表现,突出了他的爱国精神。来源:学优高考网gkstk四:整体感知. 文章主要写了那些人?主要任务是谁?学生回答:哈墨尔老师、小弗朗茨和以霍瑟为代表的镇上的人。哈墨尔是主要人物,小弗朗茨是线索人物。五师生共同研讨学习.复习小说三要素、人物描写方法等知识。来源:学优高考网学生回答,教师强

4、调. 再读课文,分析小弗朗茨的人物形象。学生自读课文,从文中标画出人物描写的具体语句,按照以下句式分析:一句是描写,体现了的特点。提示:先分析小弗朗茨人物形象,要按照故事发展的先后来分析,以体现人物性格的变化。明确:具体语句省略。主要是心理描写。人物形象:幼稚、贪玩疑惑、诧异-难受、懊悔-悲愤、懂事。3、分析哈墨尔先生人物形象。(1)讨论:作者描写哈墨尔先生运用了哪些描写方法?明确:外貌描写、神态描写、动作描写和语言描写。外貌描写:表示对就要失去的国土的敬意。神态描写:“哈墨尔先生坐在椅子里,一动也不动,瞪着眼看周围的东西,好像要把这小教室里的东西都装的眼睛里带走似的”这写出了哈墨尔先生对毕生

5、从事的教育事业的无限留恋,对祖国故土一往深情的热爱。动作描写:充分地表现了他爱祖国、恨敌人的全部思想感情,把崇高的爱国主义感情推到了最高峰。语言描写:充分地表现了他崇高的爱国主义感情(2)讨论:在最后一课中,哈墨尔先生的感情有怎样的起伏变化? 上课一开始,他用“柔和又严肃”的语调说话。“柔和”表明他对祖国、同胞、学生的满腔深情;“严肃”说明亡国的悲痛。当课上小弗朗茨背不出书来的时候,他不责备学生,而是陷入了痛苦的思索,“这正是阿尔萨斯人最大的不幸”用带着内疚的心情勇敢真诚地作自我批评,痛心地检查自己的过错,表现了高度的责任感和深厚的爱国热情。接着,又深情地赞美了祖国的语言,赞美了祖国。当学生专

6、心书写的时候,他又陷入了沉思,体味着深沉的亡国之痛。当“最后一课”结束时,他尽情地吐露了自己的悲愤。“深情、悲痛思索、内疚沉思、悲愤”是哈墨尔先生感情的变化,从中蕴含着他对祖国深沉的爱和对侵略者无比的痛恨。4.环境描写在本中的作用。(1)找出序幕中的两处环境描写:明确:“天气那么暖和,那么晴朗!”“画眉在树林边宛转地唱歌,锯木厂后边草地上,普鲁士兵正在操练。”这是本文中小弗朗茨早晨出门时所见到的场景,包括了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点明了最后一课的具体时间和时代背景。尤其值得注意的是社会环境描写,它真实而又十分简练地交代了国土已被侵略军所占领,优美的自然风光和残酷的社会形成了鲜明的对比。(2)“看见

7、许多人站在布告牌前”这一环境描写又表明什么?明确:布告牌上贴着的虽然只是一张公文,但它威力极大,逼迫人们不得不法执行和就范。也正是它,才直接导致了最后一课。(3)课前的环境描写有什么作用?明确:烘托出最后一课严肃、庄严、悲愤的氛围,又进一步加深悬念。(4)“屋顶上鸽子咕咕咕咕地低声叫着”描写的作用?明确:鸽子是和平的象征,表现出小弗朗茨对被迫不能学习祖国语言的悲愤,对和平、自由的渴望。(5)教室和哈墨尔先生小院的描写有什么作用?明确:表达出这位教了四十年法语的老师对这最后一课的眷恋,对将要失去祖国语言的难舍。六:课堂小结,达标测试1、 找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紧扣学习目标)2、 达标测试利用多媒

8、体出示达标测试题目,学生独立完成。阅读下列各段文字,按要求答题、他说,法国语言是世界上最美的语言棗最明白,最精确;又说,我们必须把它记在心里,永远别忘了它,亡了国当了奴隶的人民,只要牢牢记住他们的语言,就好像拿着一把打开监狱大门的钥匙。这段话采用了哪种修辞方法?答:_。这段话有什么深刻含义?答:_。、语法课完了,我们又上习字课。那一天,哈墨尔先生发给我们新的字帖,帖上都是美丽的圆体字:“法兰西”,“阿尔萨斯”,“法兰西”,“阿尔萨斯”。这些字帖挂在我们课桌的铁杆上,就好像许多面小国旗在教室里飘扬。个个人那么专心,教室里那么安静!只听见钢笔在纸上沙沙地响。有时候一些金甲虫飞进来,但是谁也不注意,

9、连最小的孩子也不分心,他们正在专心画“杠子”,好像那也算是法国字。屋顶上鸽子咕咕咕咕地低声叫着,我心里想:“他们该不会强迫这些鸽子也用德国话唱歌吧!”这一段有几处细节描写。请分析这些细节描写的作用。写挂在铁杆上的字帖,烘托了一种什么样的气氛?答:_。飞进来的金甲虫没有影响孩子们专心画“杠子”,这反映了孩子们怎样的心理?答:_。小弗朗茨对鸽子叫声所引起的联想,有什么深刻含义?答:_。、忽然教堂的钟敲了十二下。祈祷的钟声也响了。窗外又传来普鲁士兵的号声他们已经收操了。哈墨尔先生站起来,脸色惨白,我觉得他从来没有这么高大。“我的朋友们啊,”他说,“我我”但是他哽住了,他说不下去了。他转身朝着黑板,拿

10、起一支粉笔,使出全身的力量,写了两个大字:“法兰西万岁!”然后他呆在那儿,头靠着墙壁,话也不说,只向我们做了一个手势:“散学了,你们走吧。”(1)小弗朗茨为什么感到先生形象高大起来?答:_。(2)“使出全身的力量,写了两个大字:法兰西万岁!”写完之后,“他呆在那儿,头靠着墙壁,话也不说。”怎样理解哈墨尔先生的举止和表情?答:_。板书设计 地点 教室:安静、严肃(气氛渲染) 上课前 镇上人: 严肃 忧虑 (情态描写)人物 小弗朗茨:心慌平静 (心理描写)哈墨尔: 穿上新的礼服 (服饰描写)地点:教室安静、严肃(气氛渲染) 上课时 万分难过人物: 小弗朗茨 非常难受 心理描写 忘不了 严肃、温和、脸色惨白 (神情描写) 哈墨尔 世界上最美的语言 (语言描写) 哽住,说不下去 (行动描写) 转身,使出全身力气宣布散学 人物: 哈墨尔 “法兰西万岁” (行动描写) 呆在那儿,只做手势来源:gkstk.Com教学反思最后一课是一篇传统篇目,一篇有着深刻教育意义的小说。在教学设计中,我紧紧扣住小说的文体特点,抓住小说的三要素:人物、情节、环境,把这作为本课的教学依据和重点,让学生从人物描写入手,抓住人物形象作为全文学习的主任务,理清情节,理解环境描写作用,效果较理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