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郯城县第三初级中学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2课大一统的汉朝》教案 新人教版.doc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78268724 上传时间:2019-02-12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省郯城县第三初级中学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2课大一统的汉朝》教案 新人教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山东省郯城县第三初级中学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2课大一统的汉朝》教案 新人教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山东省郯城县第三初级中学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2课大一统的汉朝》教案 新人教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山东省郯城县第三初级中学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2课大一统的汉朝》教案 新人教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山东省郯城县第三初级中学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2课大一统的汉朝》教案 新人教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省郯城县第三初级中学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2课大一统的汉朝》教案 新人教版.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山东省郯城县第三初级中学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2课大一统的汉朝教案 新人教版主备人课型新授验收结果:合格/需完善时间 年 月 日分管领导 课时一课时第 周 第 1 课时 总第 16 课时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两汉兴衰的脉络,掌握文景之治,汉武帝的大统一,光武中兴,东汉后期外戚和交替专权等基本史实2、培养学生初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分析问题的能力重点 汉武帝的大一统难点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教 学 过 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修改意见提问复习:1 秦末农民战争的时间?领导人?2楚汉之争是谁与谁争夺皇位?时间是哪年到哪年?2西汉建立的时间?都城?建立者?。导入新课:提问:西汉初年经济状况如何?在我

2、国历史上,汉朝出现过第一个盛世局面指的是什么?重点内容指导:一、文景之治1西汉初期,经济状况如何?(学生看书回答)2针对这种经济状况汉初统治者采取什么措施?(学生看书后回答)二、汉武帝的大一统汉武帝采取了一系列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1.政治上,接受主父偃的建议使诸侯国越建越小,还削弱诸侯国2.思想上,接受董仲舒的建议,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3文化上:大力推行儒学教育,在长安举办太学意义:汉武帝时候,西汉王朝实现了大一统,进入了一个鼎盛局面三、东汉的统治1 西汉的灭亡:时间:公元9年2东汉的建立:时间:人物:首都:3东汉初年出现的一个什么盛世局面?4东汉末年统治如何?布置作业:1.文景时期,重视

3、_,社会比较安定,百姓富裕起来。历史上称这一时期的统治为_2.汉武帝接受_的建议,下令允许诸王将自己的封地分给子弟,建立较小的侯国,削弱王国势力。3.汉武帝接受_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就是把_家学说作为封建正统思想。4.汉武帝大力推行儒学教育,在长安举办_,是我国古代的最高学府。以儒家_的为主要教材。综合提高题:汉武帝的哪些措施促进和巩固了大一统局面?)结果效果更好一些。一、文景之治(指导学生看书67页68页回答下列问题)1文景之治的背景2出现文景之治的原因:3文景之治的表现这样设计线索清晰。总之,象我们历史科老师,一般都任5个班的教学,一节课必须讲五次,假如要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的话

4、,经常要进行两次,甚至三次备课。相关文章:2、根据历史发展顺序,把以上写有成语的卡片排列起来,请十个同学上前来排列。 学生根据自己的联想谈体会并逐步引导学生回答问题。学生先独立阅读P5053内容,并进行自我归纳,然后在小组内进行交流,同时在听取同伴意见的基础上不断完善自己的知识体系,并确定中心发言人。最后,各小组中心发言人在全班发言交流。(1).减轻农民徭役,兵役,赋税负担,注重发展农业生产(2).奖励努力耕作的农民,劝诫百官关心农桑(3).提倡节俭,并以身作则(4).注重“以德化民”社会经济和农业生产得到了恢复和发展组间互评,交流心得体会;(完成对知识的重新构建;启发思维,对情感、态度、价值观进行再认识、再思考、再构建,这是学习的更高层次。)合作探究:对比“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与“焚书坑儒”的相似之处。学生独立完成。请学生从书中找出汉朝建立的时间、建立者、都城。采取竞赛方式,学生列举出现在这一时期的历史成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