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大顾店中学人教版九年级化学课件:第一单元课题2化学是一门以实验第一课时.ppt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78267599 上传时间:2019-02-12 格式:PPT 页数:26 大小:8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徽大顾店中学人教版九年级化学课件:第一单元课题2化学是一门以实验第一课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安徽大顾店中学人教版九年级化学课件:第一单元课题2化学是一门以实验第一课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安徽大顾店中学人教版九年级化学课件:第一单元课题2化学是一门以实验第一课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安徽大顾店中学人教版九年级化学课件:第一单元课题2化学是一门以实验第一课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安徽大顾店中学人教版九年级化学课件:第一单元课题2化学是一门以实验第一课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安徽大顾店中学人教版九年级化学课件:第一单元课题2化学是一门以实验第一课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徽大顾店中学人教版九年级化学课件:第一单元课题2化学是一门以实验第一课时.ppt(2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课题2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第一课时),制作人:彭良毅,【学习目标】:,1.认识学习化学的一个重要途径是实验,初步学会对实验现象进行观察和描述的方法。 2.能有意识地从日常生活中发现一些有探究价值的问题,并能在教师指导下根据实验方案进行实验,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和分析得出有价值的结论。 3.能体会到探究活动的乐趣和学习成功的喜悦,并进而体会到化学学习的特点是关注物质的性质、变化、变化过程及其现象等。,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 目的: 通过对蜡烛在点燃前、点燃时、熄灭后三个阶段由引导的观察,着重学会对现象的观察、记录和描述能力。 敢于将自己的实验结果与别人进行交流,学会合作。 感受学习

2、化学的特点。,小实验: 点燃一支小蜡烛 l、点燃前探究蜡烛的颜色、状态、硬度、密度: 取一支蜡烛,观察其颜色、状态、气味; 用小刀切下一片蜡烛,将其放入水中,观察它是否溶解、是否下沉;,提示: (1)蜡烛为圆柱形白色固体,半透明,有轻微气味,用小刀可切割,指甲可划出痕迹,_。中心有细线拧成的烛芯。,质地较软,(2)把切下的小块蜡放入水中,蜡不溶于水且浮在水面上。说明_。,蜡烛的密度比水小,2.用火柴点燃一支新蜡烛: 注意观察: (1)形状有没有改变? (2)观察蜡烛的火焰有什么特点? (3)蜡烛靠近火焰的地方在形状、温度、质地上有什么变化? (4)如果有风吹动蜡烛火焰,蜡烛会有什么变化? (5

3、)把一根火柴梗(或稍硬的白纸)平放在蜡烛的火焰中约一秒钟,取出火柴梗,火柴梗会有什么样的变化?说明了什么? (6).在火焰上放上一块干冷的玻璃片,观察。,(1) 蜡烛点燃后,可以持续安静地燃烧,蜡烛在燃烧过程中缓慢地变短。,(2)蜡烛的火焰在轻微地闪烁,在火焰的上方有黑烟生成。如果没有风,火焰可以一直保持轻微的闪动。蜡烛的火焰可以分为三层:最里面一层火焰较暗淡,底部呈淡蓝色;第二层火焰较明亮且呈圆锥形;围绕在最外面的第三层火焰呈黄色,明亮而不耀眼。,(3) 在靠近火焰的地方,蜡烛是湿热的,而且很软,可以用手任意的捏塑,而距离火焰较远部分的蜡烛仍是冰冷的、硬的。燃烧着的蜡烛顶部受热熔化形成一个凹

4、槽,熔化后的液体石蜡贮存于凹槽中,浸没着灯芯。,(4)如果有风吹动蜡烛火焰,凹槽中的液体石蜡就会顺着烛身流下,在留下过程中遇冷变成半透明体,并凝固附在烛身上。,(5)可以看到处于火焰最外层的先变焦,第二层变化次之,最里层变化最小;这说明了火焰的温度是从里向外依次升高的,即最外层火焰(外焰)温度最高。,【实验】将冷而干燥的小烧杯罩在火焰上方,观察其内壁;然后将其迅速翻转过来,注入少量澄清的石灰水,振荡,观察石灰水是否有变化;,【现象】 将烧杯置于火焰上方,过一会儿,烧杯壁上有水雾生成。 向烧杯中倒入澄清的石灰水,振荡后,石灰水变浑浊。,【文字表达式】 : 石蜡氧气 点燃 二氧化碳+水,【结论】说

5、明了石蜡燃烧时有水和二氧化碳生成。,3.现在请大家吹灭蜡烛,观察 熄灭蜡烛时,试用火柴点燃白烟,看看会给你带来什么惊喜?,蜡烛刚熄灭时,烛心会冒出由蜡烛蒸气形成的白烟,点燃这白烟,白烟可以燃烧并将蜡烛再次点燃。,4. (拓展实验)小心地往烛焰里插一根短玻璃导管,你会发现什么?用火柴在导管的另一端点燃,你又会发现什么?,综上所述,蜡烛能在空气中燃烧,发出黄色火焰,放出热量,产生水珠并产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强调】烟是固体小颗粒 文字表达式: 石蜡氧气 二氧化碳+水,点燃,通过探究这个小实验,大家得到了什么启示?有什么感受?,根据你的生活经验和学到、见过的现象,确定下列生成物是蜡烛燃烧产

6、物的是( ),A.白色固体 B.大量灰烬 C. 黑色固体 D.二氧化碳和水,D,蜡烛是由石蜡和棉线烛芯组成的.点燃一支蜡烛,运用除味觉以外的所有感知器官,尽可能对一支蜡烛在燃烧前、燃烧时、和熄灭后3个阶段观察,并填写下表,要求详尽、客观。,点燃前 蜡烛为圆柱形白色固体,半透明,质地较软。用小刀可切割,指甲可划出痕迹,中心有细线拧成的烛芯。把切下的小块蜡放入水中,蜡不溶于水切浮在水面上,说明密度比水小。,点燃时 蜡烛被点燃,燃烧时较安静,并能保持燃烧,有火焰产生。火焰会随气流闪烁、摇晃,火焰上有黑烟向上冲。火焰分层次,上层次火焰为黄色且明亮,中层次较暗 ,内层底部为浅蓝色。把火柴梗 放入烛火中,

7、外层火焰最先炭化 ,说明外焰温度最高。蜡烛火焰下方约2cm处温热,很软,可用手捏塑。蜡芯火焰下方 形成凹槽并有液体蜡油贮存。若蜡烛燃烧时受热不均,则会有液体蜡流下,并在下部冷凝成固体。,熄灭时 有白烟从蜡芯飘出,并有一种特殊气味扩散,用火柴迅速点燃飘出的白烟,火会顺着白烟将蜡烛重新点燃。,【学生讨论 】 1、蜡烛燃烧时可能发生哪几种变化? 2、你猜想蜡烛会有哪些性质? 3、你想通过什么实验手段来证实它们? 4、你还有哪些问题需要向老师咨询?,当堂训练 1.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是( ) A、空气 B、水蒸气 C、氧气 D、二氧化碳 2. 有关蜡烛性质和实验现象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蜡烛

8、燃烧后生成的气体可以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B、蜡烛燃烧的同时伴有熔化过程。 C、用火柴点燃蜡烛刚熄灭时的白烟,蜡烛能重新燃烧。 D、蜡烛在空气中燃烧发出白色火焰,放热并产生白烟。 3. 小军同学在做家庭小实验时向热的大米粥中加入碘酒,发现未变蓝色。面对“异常”现象,他不应该采取的做法是( ) A向老师请教 B查找相关资料,探究原因 C反复实验。并观察是否有相同现象 D认为自己做错了,,当堂训练 4. 某同学在化学课上提出:可用澄清石灰水来检验人呼出的气体中是否含有二氧化碳。就这一过程而言,属于科学探究环节中的 ( ) A建立假设 B收集证据 C设计实验 D做出结论 5. 点燃蜡烛,可以观察到蜡烛的火焰分层。取一根火柴梗,拿住一端迅速平放入火焰中,观察并比较火柴梗在火焰的不同部位被烧的情况:部分被烧得最焦,说明火焰温度最高。,再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