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导学案:第1课《新闻两则》.doc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78261962 上传时间:2019-02-12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导学案:第1课《新闻两则》.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导学案:第1课《新闻两则》.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导学案:第1课《新闻两则》.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导学案:第1课《新闻两则》.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导学案:第1课《新闻两则》.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导学案:第1课《新闻两则》.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新闻二则学习目标来源:学优高考网gkstk1.把握新闻的内容及结构特点。2.速读课文迅速筛选主要信息。3.新闻的基本特点和结构4.了解我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力阻顽敌的精神以及人民必胜的历史规律。来源:学优高考网学习过程前置作业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负隅( )顽抗 撰( )写 区域( ) 芜( )湖歼( )灭 要塞( ) 溃( )退 荻( )港2.结合课文,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含义。负隅顽抗: 督战: 歼灭:悍然拒绝: 阻遏: 消耗:锐不可当: 业已: 绥靖:3在文中圈点批注内容的六要素,整体把握新闻的内容、主题。课堂探究(一)理清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的结构,并探讨各部分之间的关系。1

2、标题中的“百万”是实数,还是虚数?2导语从哪几方面总领了全文?3文章主体部分分几个层次,是怎样衔接在一起的?4三路大军为什么不以地点为序从东往西,或从西往东?采用现在的顺序有什么考虑?(二)理清中原我军解放南阳的结构(三)通过揣摩语言,把握新闻语言准确、精练的特点。1二十日夜起,长江北岸人民解放军中路军首先突破安庆、芜湖线,渡至繁昌、铜陵、青阳、荻港、鲁港地区,二十四小时内即已渡过三十万人。(“突破”“渡至”能否换成“越过”“到达”?去掉“二十四小时即已”,换成“共”好不好?)来源:学优高考网来源:学优高考网gkstk2不料正是汤恩伯到芜湖的那一天,东面防线又被我军突破了。(加点的句子换成“结

3、果就在二十日那一天”好不好?)3a.我们在所有江淮河汉区域,不仅是树木,而且是森林了。不仅生了根,而且枝叶茂盛了。b.我们在所有江淮河汉区域,不仅建立了稳固的根据地,而且扩大了根据地。我们的根据地不仅巩固了,而且赢得了人民群众衷心的拥护。(a、b两句,哪一句表达效果好?)当堂检测一、下边的我军横渡长江情景,同样报道渡江战役,试比较这则消息同课文第一则新闻在内容和写法上有哪些异同。我军横渡长江情景新华社长江前线1949年4月23日电 前线记者阎吾报道人民解放军在安庆、芜湖间某地敌前强渡长江时的情景称:21日黄昏,江北某地解放军的阵地上空,突然升起银光四射的发光弹,顷刻,整个北岸阵地发出了震天动地

4、的雷鸣,从解放军的炮兵阵地上,无数道火线飞向南岸,接着整个南岸国民党军的阵地就完全陷于一片火海中。炽烈的炮火映红了江面和天空。接着,从各个港口涌出了无数只大小船只。它们立即散布江面,像箭似的向南飞驶而去。北岸的江边,站满当地的居民、民工和解放军的指挥员,大家都屏息凝视着火光掩映的江面,等候着。忽然,在南岸飞起了登陆的信号,枪炮声、喊杀声连续不断。北岸所有的人们立时迸发出一片欢呼:“过去了!”“过去了!”无数船只继续从各港口涌出来,加速向对岸驶去。对岸的解放军则开始不断发出前进的信号,和响起前后各部队间联络的号音。在宽阔的江面上,解放军的指挥灯不断闪耀着。渐渐的枪炮声、喊杀声越来越远了。工兵们紧

5、张地搭起许多码头,无数民工忙着把无数的弹药、器材、粮食、蔬菜送到船上,随着大军运过江去。这时,在大江南岸,布满着无数匆匆登岸的解放军,到处可以听到船工们和解放军战士们兴奋而亲热的告别声:“同志们,再见了!”“老乡们,辛苦了!南京再见!”(原载1949年4月25日东北日报)来源:学优高考网二、阅读并给课文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标示序号,然后下列回答:1这则消息的“电头”是_,“导语”部分是第_句(只填序号)。主体部分是第_句。导语中揭示我军所向披靡、战绩辉煌的词语是_。主体部分中记录我军节节胜利的史实的一个四字成语是:_。2第句能否改为:“现在,该路35万人民解放军已渡过多一半,剩下的23日

6、可渡完。”为什么?第(16)句中“歼灭”与“击溃”,“占领”与“控制”这两组词在句中能换吗?为什么?_ _ _ 3“我西路军当面之敌亦纷纷溃退,毫无斗志,我军所遇之抵抗,甚为微弱。”其原因是什么?用自己的语言概述。(30字以内)_ _ 4这篇新闻中属于议论的句子是哪几句?这些议论的作用是什么?_ 参考答案、1(新华社长江前线22日22时电)、(17)冲破敌阵、横渡长江 锐不可当 2句不能这样更改。“现在”与“至发电时止”比,不如后者概念确切;“多一半”与“23”比,表达含混,模糊不清;“剩下的”所指不明(是人?是物?),“余部”是军事术语,贴切,得体。(16)句中的词语都不能互换。“歼灭”指“

7、全部消灭”,“击溃”指“被打击而逃散”,“占领”指“彻底得到”,“控制”指“拥有主动权。”这两组词的后一个在程度上都不如前者深,当然不能互换。 3我军锐不可当(或英勇善战)国民党拒签和平协定,敌军厌战。(此题意思对即可。) 4句 揭示事物本质,长我军士气,灭敌人威风,增强文章的思想性。相同点:(两文都是新闻报道,都报道了渡江战役情况。两文都是站在人民的立场上,歌颂渡江战役的胜利。两文都报道及时,语言简洁。)不同点:(两文的作者身份不同,报道的角度不同。课文统观全局,对三路军分别作介绍;我文只是对中路军某部渡江情况作介绍。课文介绍渡江情况简明概括,交代时间、地点、渡江人数、战役推进情况;我文以亲历者身份对渡江作了详细、具体的描绘。课文有关于战略部署、战事推进的介绍及评论;我文只是按时间先后介绍一处战役情况。课文有对于敌军的分析及政策性极强的分化、瓦解、争取敌军的内容,我文对敌军情况未作报道。课文语言凝练、概括、生动;我文语言形象、易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