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同步:3 _蜡烛 学案1.doc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78261757 上传时间:2019-02-12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同步:3 _蜡烛 学案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同步:3 _蜡烛 学案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同步:3 _蜡烛 学案1.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同步:3 _蜡烛 学案1.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同步:3 _蜡烛 学案1.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同步:3 _蜡烛 学案1.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蜡烛学习目标:1、识记重点字词2、分析人物动作描写,体味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3、体味文章思想感情,感受人物丰富的情感世界。教学重点:通过分析人物外貌、动作描写,品味感受人物丰富的情感世界。教学难点:学习用动作、心理活动刻画人物性格的方法。学习过程:一、课前预习 1、作者介绍: 来源:gkstk.Com西蒙诺夫,苏联作家。生于军官家庭。1934年开始写作。1938年毕业于高尔基文学院。1942年加入共产党。曾任文学报主编、新世界杂志编委、文学俄罗斯报编委、苏联作协副总书记和书记处书记等职。1939年任军事记者,以后一直从事战争题材的创作。2、介绍课文背景资料 1944年9月中,苏联和南斯拉夫在莫

2、斯科就苏军进入南斯拉夫领土达成协议。随后又在克拉约瓦最后商定了共同行动计划,10月5日,签署了关于保加利亚军队参加对南斯拉夫领土上的德军作战的南保协定。贝尔格莱德战役的企图是:通过苏、南、保三国军队的共同努力,粉碎“塞尔维亚”集团军级集群,解放被占领的塞尔维亚地区和南斯拉夫首都贝尔格莱德,前往到驻希腊的“E”集团军群的交通线,不让该集团军群从巴尔干半岛南部退却。这样就构成了苏南军队统一的作战正面,并为南斯拉夫人民解放军尔后争取本国的完全解放创造了有利条件。来源:学优高考网二、牛刀小试1、给下列划线字注音: 烧灼 桥头堡 地窖 匍匐 腋下 拂晓 瓦砾 颤巍巍 育乞西 契科拉耶夫 舀 鞠躬 2、给

3、词语解释:烧灼:来源:学优高考网gkstk精疲力竭: 名副其实: 颤巍巍: 肃穆: 永垂不朽: 瓦砾: 三、整体感悟: 1、蜡烛的作者是 , (国)作家,本文的主人公是 ,她最令你感动的地方是 来源:gkstk.Com来源:gkstk.Com 。 2、本文的主题是什么? 。 四、合作探究 1、文中再三提到围巾的黑颜色,你能说出其中的特殊含义吗? 2、请你说说文中的老妇人是一个怎样的人? 3、说说结尾两句话的含义。 五、巩固练习阅读下面文段,完成文后问题。德国人的炮还在轰击,但是,和先前一样,炮弹落下的地方都离老妇人很远。做好了坟堆后,老妇人就从她那黑色的大围巾底下,摸出她离开地窖的时候揣在怀里

4、的东西,这是一支大蜡烛,是45年前她结婚的喜烛,她一直舍不得用,珍藏到今天。她又在衣袋里摸了半天,摸出火柴来。她把那大蜡烛插到坟堆的顶上,点了起来。这晚上没有风,蜡烛的火焰向上直升,一点也不摇晃。老妇人对着这烛光,坐在坟边,一动也不动,两臂交叉抱在胸前,披着那黑色的大围巾。炮弹爆炸的当儿,蜡烛的火焰不过抖了一下。但是有好几次,炮弹落得相当近,蜡烛被爆炸的风吹灭了,有一次,竟给震倒了。老妇人就取出火柴来,很耐心地再把蜡烛点燃。1、(1)第一段中的“还”字是否多余? (2)第二段中的“揣”字妙在何处? 2、作者为什么要对那支大蜡烛的来历进行补充? 3、试从选文中找出表现老妇人虔诚的态度和对苏联红军

5、战士的深厚感情的词语。 六、拓展迁移阅读下文,完成文后问题。圣诞夜休战这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一个小小插曲,它发生在1944年圣诞夜。靠近比利时边境的德国亚尔丁森林区有间小木屋,住着一户人家,娘俩是为了逃避轰炸才躲到这来的。这是,突然响起了敲门声,母亲慌忙吹熄蜡烛,打开了门,门外站着头戴钢盔的士兵,身后还有一个人躺在地上,血染红了雪,其中一个人操着听不懂的语言,母亲马上知道他们是美国兵德国的敌人。美国兵听不懂德语,母子俩又不懂英语,幸好双方都能讲几句法语,母亲瞧着那伤得很重的美国兵,终于动了恻隐之心。两个美国兵一个叫杰姆,另一个叫落宾,伤兵叫哈瑞。他们与自己的部队失散了,在森林里乱闯了3天,饥寒

6、交迫,走投无路。母亲吩咐儿子:“去把赫尔曼捉来,还要6个马铃薯。”赫尔曼指的是那只唯一留着的公鸡,本来打算等被征去当民防消防员的父亲回家过节是一同享用的。正布置餐桌时,来了4个德国兵。儿子吓得浑身不能动弹因为窝藏敌军是要作为叛国醉论处的。母亲虽然也害怕,还是镇静地迎上去:圣诞节快乐!“我们找不到部队,能在这里休息一下么?”带队的下士问。“当然。”母亲说,“还可以吃一顿热饭。可是,这还有位客人,你们也许不会把他们当朋友。我们要过圣诞夜,不准在这里开枪。”“是美国兵吗?”“听着,”母亲严肃地说着,“你们,还有里面的几个,都可以做我的儿子,今夜,让我们忘掉这回事吧。”4个德国兵一时呆住了。母亲拍了:

7、“话已经说够了,请进,把枪支放在屋角的柴堆上,该吃饭了。”德国兵恍恍惚惚,听话地放下了全部武器,美国兵也照这样做了。德国兵和美国兵紧张地挤在小屋里,表情十分尴尬。母亲神态自若,“这下赫尔曼不够分了,快去拿些马铃薯和燕麦来,孩子们都饿坏了。”当儿子从储藏室回到物理时,发现一个德国兵正在检查哈瑞的伤口,不共戴天的仇敌仿佛成了一家人。这种奇特的休战一直持续到第天早上。母子俩用尽有的竹竿和台布制成一副担架,让哈瑞躺上去,随后把客人们送到门外。德国下士指着地图指点美国兵怎样走到自己的防线去,然后,互相握手道别。母亲激动地说:“孩子们,但愿有一天你们都能平安回到自己的家。上帝保佑你们。”德国兵和美国兵朝着

8、相反的方向走去,消失在白茫茫的森林里。1、请试着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1)恻隐:(2)尴尬: 2、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选文内容。3、母亲说:“今夜,让我们忘掉这回事吧。”这句话中的“这回事”指什么?“孩子们都饿坏了”中的“孩子们”指的是谁?4、“母亲激动地说:孩子们,但愿有一天你们都能回到自己的家。上帝保佑你们!”请说说母亲“激动”的原因是什么。5、你如何看待文中的德国母亲勇救美国士兵的举动?七、学法引导 学习本文,可以让学生提前搜集关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相关资料,对理解本文主题有帮助;然后,让生初读课文,完成牛刀小试部分的字词积累;再次朗读课文,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完成整体感悟和探究部分,最后通

9、过巩固练习检查自己的掌握情况。朗读课文时通过老妇人的动作来揣摩她的丰富的内心世界,体会她对侵略者的仇恨,对苏联红军战士深沉而强烈的母亲般的爱。八、学习反思通过合理的教学设计,将阅读的主动权交给了学生,让学生利用自己的知识积累与生活经验进行阅读,用自己的情感去感受和知识去激活知识,感受情感。这样,学生的阅读能力提升,问题自然就迎刃而解了。 蜡烛学案答案二、2、烧灼:烧,烫,使受伤。精疲力竭:形容非常疲劳,一点力气也没有。竭:尽。名副其实:名称或名声与实际相符合。副:符合。颤巍巍:抖动摇晃。多用来形容老年人或病人的某些动作。肃穆:恭敬庄严地站立着。永垂不朽:永远流传,不磨灭。垂,流传。朽,腐烂。瓦

10、砾:破碎的砖头瓦片。 三、1、西蒙诺夫 苏联 老妇人 冒着德国的炮火,不顾生命危险,掩埋苏联红军战士的尸体,并为之点燃了珍藏45年的结婚喜烛。 2、主题赞美反法西斯同盟各国战斗的友谊,讴歌南斯拉夫人民对苏联红军的深厚感情。四、1、黑色表示沉痛哀悼的庄重情感,这一着色,渲染了肃穆气氛,说明了老妇人的哀悼之情。 2、她是一个心地善良、爱憎分明的人对红军怀着深深地敬意。 3、结尾讴歌了南斯拉夫母亲对苏联红军战士最崇高最热烈的感情。这种感情超越了国界,情同母子,是建立在反法西斯的正义事业上的人类最美好的情感。五、1、(1)不多余。“还”字突出德军炮击时间长,老妇人的处境十分危险。(2)“揣”字写出了老妇人对大蜡烛十分珍惜的情态。2、补充说明这支蜡烛的非同寻常的意义,表现了老妇人献给苏联红军烈士的是一份最珍贵的感情。3、示例:耐心地、两臂交叉。六、1、(1)指对别人的痛苦和不幸表示同情。(2)神态不自然。2、一位德国母亲收留交战的美德士兵,平安地度过了一个圣诞夜。3、“这回事”指相互为交战双方这一事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