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教育的当下特点及其对高校的影响【高等教育论文】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7808054 上传时间:2017-09-23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网络教育的当下特点及其对高校的影响【高等教育论文】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网络教育的当下特点及其对高校的影响【高等教育论文】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网络教育的当下特点及其对高校的影响【高等教育论文】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网络教育的当下特点及其对高校的影响【高等教育论文】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网络教育的当下特点及其对高校的影响【高等教育论文】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网络教育的当下特点及其对高校的影响【高等教育论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网络教育的当下特点及其对高校的影响【高等教育论文】(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等教育论文-网络教育的当下特点及其对高校的影响摘要网络教育是一种文化范式,有着自己的突出特点,对高校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也给我们带来了很多启示,要重视对差异性的分析,有助于我们建设一种开放的、丰富的、多元性的网络教育。这种教育对于充分调动学生思维,培养学生自主能力、批判能力及创造能力具有积极的意义。 关键词网络教育 高校 影响 一、网络教育是一种文化范式 在日益迈入信息时代的今天,中国的社会正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信息技术正在改变着劳动岗位,即使是在以制造业为主的企业中也是如此。这种转换对中国的学校教育带来了新的需求,也为教育工作者满足这些需求提供了新的工具。它们代表着教育改革的“推动力”和“牵

2、引力”。如果说新的教育需求正牵引着中国的教育体制走向新方向,那么,新技术则推动着教育体制走向新方向。然而,我们可以说,远程教育不单单是教育的手段,更重要的是应该把她看作是一种文化范式,诸如声音、色彩、结构布局等都会呈现文化内涵,当我们有如此的观念的时候,观念会引领我们向前进取,观念决定着这种文化范式的走向。 二、网络教育的当下特点 根据何明升的观点,现代信息技术的核心内容是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美国学者称之为 Compunication(计算机通信)。俄国信息专家格莉米扎认为:“在全世界组建全球性信息网络,并将它们联成统一的信息空间,简要地说,建设将世界上所有贮存的信息变成每个人的财富的人类共

3、同体就是信息化”。何明升把这种信息化的技术特性归纳为四点:(1)数字化称之为“信息DNA”;(2)网络化目前人们熟知的国际互连网就是全球性的各种计算机“网络的网络”,是“信息高速公路”的干线; (3)大容量计算机将产生巨大的存储能力和极快的处理功能;(4)高带宽光纤通信技术是解决信息通道带宽问题的有效手段。由于现代信息技术的这些技术特性在社会过程中的普遍使用而导致的经济、政治、文化以及人类自身生存状态的变革,并由此引发的与之相应的社会行为模式、社会结构形态和社会规范体系的变化,我们有理由相信, “网络化社会”对人类社会的发展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三、网络教育对高校的影响 1高深性的趋弱与淡化 网

4、络所具有的开放性将使大学与社会成员的关系更加密切。大学不再以智商和精尖划界,上大学也不仅仅只为学习一门技艺或专门知识;它不仅是每一个人的生活权利,学习过程本身也可以成为一种乐趣或“成为利用闲暇的最高目的”。当网络化将这种潜在的权利和乐趣变为现实时,对更多的社会成员来说,大学原有的以学习高深学问为核心的单一价值取向就将退居其次。正如洛韦尔对大学之所以存在所作的价值判断:“因为它们满足了人们的永恒需要”。这一需要是什么?就是社会所有成员的个性意识的觉醒和对精神享受的追求。“大学”将真正名副其实地变成“大家学”。为此,未来大学的理念将发生重大改变,它将重新弘扬以人为本的理念,追求科学精神与人文关怀的

5、合谐统一,在新的层次上为提高人的生存质量和个性多样化的自由发展提供服务。这将是未来大学角色和目的与当代大学的根本区别之一。 2地域性的削弱与丧失 以城市命名往往是大学的地域性体现,大学的发展与当地经济、政治、文化发展相映成辉,构成独特的大学城文化现象。特别是知名大学,更成为众人仰慕的科学殿堂。但能超越时空限制的网络将改变这种状况,它可能形成这样两种趋势:一是由某种学科组成的虚拟课程成为全球在学人员的课程,这一课程的制作将由来自数个大学的全球最好的教授、专家、设计人员来完成。他们的制作基地和教学论坛交流密集处就成为其“核心地带”。这一“核心地带”可能是一种松散联盟的形式,可以在某个大学校园内,也

6、可以不在大学校园内。二是如果把这种类型称为一个教学单元的话,谁拥有这样的单元数量多,谁就将成为主导全球学科和教研交流与服务的中枢站。可以认为,谁先拥有这样的中枢站,谁将是未来大学的雏形。这种情形意味着未来大学不再具有当代大学地域上的中心意义,它将在教育、科研网络的支配下进行全球的战略性重组。我们没有理由不相信,当今最知名的大学在未来有可能成为“外围地带”,如果它依然按照传统模式和理念办学的话。这样“核心地带”与“外围地带”成为网络教育的方向所在。 3校园性淡出,但大学精神仍在 历史告诉我们大学特有的品质有两个:一是“它提出了一种毫不动摇的忠诚于探索精神的宗教”,二是“始终致力于在传统与变革之间

7、不断建立和维持平衡”。在面临现代信息技术的巨大影响面前,大学从它的社会角色、功能、目的以及组织形式到教学模式等都将发生重大变革,有的变革将会超出现在人们的想象。但是,如何使大学这座人类精神的圣殿继续存在?大学独有的品质将给予未来大学以某种启示:当学生不再受时空限制,以多种方式出入无围墙的大学时,大学作为知识之泉的传递功能就不再是唯一的了。但是,作为探索“天地万物之源”并建构人类所需的知识大厦,同时将人类探索知识的方法传递给后人这些功能则是大学独具的。一方面,网络化将使大学更趋向世俗化,它将更贴近社会,服务于社会;另一方面,它可能会在迎合和服务社会需求的过程中失去其方向。长此以往,大学也许将与世

8、俗同流,失去个性。因此,大学在不断世俗化的趋势中要找回它赖以长存、永葆魅力的生命点,这就是大学的独立性和批判性。大学的神圣就在于它具有追求完美理想的使命,保护真、善、美的权利,共享不同学术观点的自由以及享有尊严的批判精神,这是大学之灵魂。 当大学成为“一个世界性的学术共和国”时,由于网络化,人们在瞬间可以领略到地球上任何一个角落发生的事件,人们可以同时观赏到一种文化现象,特别是当网络文化(尤其是当它被某种文化强国领先占据主导地位时)作为一种世界语和世界文化渗透于地球村的所有居民时,传统文化、民族文化和地区文化将被淹没在一种单一世界语的通俗文化之中。未来大学的责任就在于当它自身成为“一个全球性的

9、学者共同体”时,它将清醒意识到大学在继承、发展、丰富、创新多元文化上对维系这个原本就丰富多彩世界的平衡的深远意义。 实际上,人们已经预见到,由于信息爆炸带来的这个机器世界在给予人们更多方便的同时,也给予了他们更强烈的精神冲击和压力,人们将更加迫切地寻找一种能够摆脱现存信息垃圾带来的精神压力的一种解脱方式。他们不仅需要有一个能够指导他们消费、利用、选择、处理信息的方法,而且他们更需要寻求一块宁静的思维空间和温馨的情感家园。未来大学应该成为这样的“精神家园”,它将满足人的情感,净化人的心灵,重塑人的自尊,张扬人的个性。 4综合性的冲淡与缺失 首先,随着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各分支学科的不断涌现,出现了

10、各分支学科不断融合和渗透的趋势。为了加强学科的交叉融合和学生的通识教育,由单科性学院过渡为综合性大学的趋势成为当代大学发展的一大特征。但是,这一特征将随着信息技术和网络化在教育领域的开发而不断减弱,或者说,网络化将解决因地域的局限所带来的单纯综合性问题。网络化将把无数的学校、研究和学术机构以及企业、商店、医院、办公室和家庭等都联系起来,以解决知识和技术共享,以及科学探索和发现所涉及到的综合性问题。人们不再需要在同一个校园内设置所有的学科,以呈现出综合型功能。 其次,未来大学为满足社会成员终身教育的多种需求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所承担的功能将不断泛化,逐步向多样和分散化发展,即由原来少数单元所

11、承担的功能改由多个子单元去承担,这些子单元之间的学科综合将主要依赖网络。当这些子单元经网络半游离开原有大学的组织系统时,便具有了自己相对独立的内部组织系统和原则。从组织系统的宏观角度看,这些子单元呈现出一种分散化的状态,而且将是一种高度分化的状态。因为这些子单元可能将以跨校际、省际、国际的形式存在,这将导致大学组织结构和管理形式上的重大突破。 最后,未来大学的高度分化使得大学之间的学术观念和思想交流更加迅速、更加开放,也更为充分,同时也使得那些分化的子单元或其之间的教学人员有更多的精力从事知识的更新、融合和传授工作。这将意味着大学未来的组织结构需要一种不同于现有的科层结构和教授自治结构,它将体

12、现出一种高度的整合功能。这种功能体现为一种灵活高效的运作机制,它不仅将形成有利于激活各个子单元的创新潜能,而且持续不断地激励各个子单元在国际大学间保持独特优势的学术竞争实力。 四、教师在网络教育中的角色转变 进入数字化、信息化时代的 21 世纪,人们对教育需求日益增加。在这样的形势下,对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 1学习进程的组织者和指导者 在网络教育中,要使学习者真正成为信息加工的主体,教师必须为学习者的自主化学习、个性化学习、多元化学习、“会话”学习提供多媒体形成的信息资源。特别是网上资源,要让网上学习者都能部分或全部地享受这些资源,充分发挥网络中资源的效用。同时教师还应结合学习内容根据学生的具

13、体情况,对当前所学知识的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和基本过程,组织讨论与交流,并对协作学习过程进行引导,使之朝着有利于学生的主动探索和主动发现,更多更好地获取关于客观事物规律与内在联系的知识,发展联想思维和建立新旧概念之间的联系意义的建构的方向发展。在远距离协作学习过程中,教师应是学生自主学习的帮助者、促进者。因此,教师要提出适当的问题以引导学生的思考和讨论,在讨论中设法使学生感到课堂教学轻松,从而主动观察、主动思考、积极参与、发表意见、交流信息、相互启发、畅所欲言,学习者群体的思维与智慧就可以被整个群体所共享,整个学习群体共同完成对所学知识的意义构建。 2意义建构的促进者和协作者 在网络技术支

14、持下的现代远程教育学习过程中,学习者与周围环境的交互作用,对于学习内容的理解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学习者在教师的组织和引导下,通过计算机网络,使身处各地的学习者可以互相听得清、看得见,实行异地同步辅导、讨论和交流,学习之间互相支持、互相帮助、营造创新思维的形成条件,培养协作精神,共同建立起学习群体,在这样的群体中进行协商和辨论。通过这样的协作学习,学习者群体的思维与智慧就可以被整个群体的共享,而不是其中的某一位或几位学生完成意义建构。因此,学习者用自己的活动对人类已有的知识建起自己的正确理解,而不是去仔细地吸取课本上的或老师讲述的现成结论,所以这种教学过程应该是一个学生亲自参与的充满丰富生活的概念

15、或思维活动的组织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帮助学生建构当前所学习的知识的意义,并且在尽可能的条件下组织协作学习,并对协作学习过程进行引导,使之朝着有利于意义建构的方向发展。 3信息资源的设计者和开发者 在一个基于多媒体计算机、Internet 网络和通讯技术的远程教育中思考、积极参与、发表意见、交流信息、相互启发、畅所欲言,学习者群体的思维与智慧就可以被整个群体所共享,整个学习群体共同完成对所学知识的意义构建。建立师生平等交流的氛围,要求教师要爱护学生的创新意识,积极鼓励,引导学生发言和争论。教师要收集学生学习的反馈信息,认真分析学生思维的差异、特点、方法和过程,以实现有效的教学指导。通过在设

16、定的友好的人机界面上,师生双方共同传播、接受信息,使学习者在良好的心理状态下进行积极主动的学习,学习者的自主能力就会不断提高。 五、我们的启示及对策 从各国政府重视现代信息技术对教育影响这一事实,可以得出两点重要启示:(1)现代信息技术刮起的这股飓风不是区域性的,而是全球化的,任何国家、任何地区都不可小视。(2)计算机通讯技术是 20 世纪人类思维能力得以飞跃和升华的最重要的一项发明,它启动的将是全新的世界经济与社会的变革运动。这两点启示告诉我们网络教育应该得到充分的重视。 我们要抓住时代转折的契机,把网络教育作为战略关节点,保持前瞻性的共识,实施教育领先与顶尖人才领先的战略,加大国家投资力度。投资建立信息高速公路,谁投入最早,投得最多,谁就会受益多多。 总之,网络教育是一种文化范式,有着自己的突出特点,对高校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也给我们带来了很多启示,要重视对差异性的分析,有助于我们建设一种开放的、丰富的、多元性的网络教育。这种教育对于充分调动学生思维,培养学生自主能力、批判能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