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区域性大学生供需失调问题的一种思路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7807887 上传时间:2017-09-23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53.3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解决区域性大学生供需失调问题的一种思路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解决区域性大学生供需失调问题的一种思路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解决区域性大学生供需失调问题的一种思路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解决区域性大学生供需失调问题的一种思路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解决区域性大学生供需失调问题的一种思路》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解决区域性大学生供需失调问题的一种思路(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社会其它相关论文-解决区域性大学生供需失调问题的一种思路摘 要:目前,大学生就业中存在的区域性人才供需失衡十分严重,如何有效的为中西部地区以及中小城市留住人才成为协调社会人力资源的关键。从县级市入手,发掘出在县级市就业的毕业生三大主要特征:本地生源,非独生子女以及中等家庭收入,得出县级市有足够能力承载毕业生引进等结论,并最终从政府,企业,毕业生三个角度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县级市;调查分析一、研究背景 从1999年6月高校扩招政策出台以来,我国高校毕业生人数呈逐年递增趋势,2001年到2006年,普通高校毕业生数量分别为115万,145万,212万, 280万, 340万1,413

2、万,2007年更是达到495万,是扩招前的4.2倍,但相比之下,近两年企业招聘本科毕业生的数量却增长缓慢。面对愈加严峻的就业形势,政府与企业积极配合,出台并实施了很多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政策,大学生也在积极调整心态,月薪期望值调整到了1000-2000元。虽然如 此,大学生就业难题仍然存在,比较突出的矛盾是区域供需结构严重失调,大部分毕业生(57.19%3)将北京、上海、广州作为自己就业的第一选择,选择中西部地区和其它沿海城市的 一共才占了被调查人数的33.47,这说明毕业生对于就业地点的选择仍然带有一定的盲目性;同时,其它中小城市和中西部地区的企业与东部沿海大城市的企业相比,更需要优秀人才的

3、引进,但每次的招聘最终却多数是以毕业生的高流动率为代价的。鉴于此,笔者调查了在山东省某县级市就业的100位本科毕业生,对收回的60份有效调查问卷进行分析,并针对上述矛盾提出了建议。 二、调查结果分析 此次调查对象为在山东省某人口总数66万的县级市就业的本科毕业生,问卷样本涵盖了英语、中文、法学、国际经济与贸易、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管理、工商管理,会计学、机械电子工程、农学、园艺,城市规划十二个专业,共发放问卷100份,回收90份,有效问卷60份。调查对象男女所占比例分别为43.3%和56.7%,应届生和往届生所占比例分别为46.7%和53.3%。 (一)收入状况 调查显示,调查对象“目前的月工资

4、”主要集中在10002000元之间,占被调查者总数 的86.7%;月工资在1000元以下的占10%;没有受访者工资超过2000元。被调查者认为自己“ 目前应得的月工资”也主要集中在10002000元,占被调查者总数的83.3%,这一选择与“ 目前月工资”基本吻合;认为自己应得20003000元的占10%;只有3.3%的人认为自己仍然应 得1000元以下。 上述数据显示出,受访者大部分对自己目前的工资状况比较满意,且选择在本文所调查的这样的县级市就业大部分可以满足其对于薪酬的期望4。因此,笔者认为,县级市在吸引大学生就业方面有着巨大的潜力。 (二)就业意向 对于“是否考虑过去大城市工作”一题,选

5、择“是”和“否”的比例分别为63.3%和36.7%。当问及他们为什么选择这个县级市而“没有选择大城市”时, 40%的调查对象选择了“离家太远”;40%选择了“生活成本太高”;余下的调查对象都选择了“没有合适工作”或者“大城市太嘈杂”等理由。对于“您选择本单位的理由”一题,53.3%的人认为“有发展空间”;40%的人选择了“离家近”;其它调查对象选择的答案分散在“工资福利好”、“熟人推荐”等其它理由。 从受访者的选择可以看出,“离家近”与“相对生活成本低”是大学生选择在该县级市就业的主要原因;其次,县级市的企业可以给大学生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也是吸引大学生选择在县级市就业的重要因素。 (三)就业信

6、息来源 有36.7%的受访者在“您是通过哪种途径知道本单位的”这一问题上选择了“熟人推荐”;30%的人选择了“到学校招聘”;16.7%的人选择了“企业名气大,经常看到广告”;余下的调查对象选择了“其它”。 显而易见,对于县级市的企业来说,熟人推荐和到学校招聘以及扩大企业知名度都对企业招徕人才有很大帮助,这三个招聘渠道所体现出来的共同要求是企业要有良好的社会形象。 (四)工作满意度 73.3%的受访者“满意”自己“最近在岗位上的表现”,只有26.7%的人认为“不满意”。同时,高达90%的受访者认为“在本单位没有荒废自己的才干”,并认为在单位学到了很多诸如“生产实践,经验,为人处事,岗位知识”等课

7、本上学不到的东西。当问及“您认为目前您的工作”时,76.7%的被调查者认为“很有挑战性”,只有6.7%的被调查者认为“比较枯燥”和3.3%的被调查者认为“机械化”。毕业生们对于“您认为在单位与同事的关系”一题,全部都选择了“相处很融洽,工作外也有交集”。 对工作满意度调查的结果显示,在大城或小市工作,只是不同量,却是同质的。县级市同样具备对毕业生进行岗位培训的能力。笔者还发现,受访者能以平和的心态立足本地,积极学习,也是工作满意度较高的一个重要原因。 (五)生源信息 被调查者中本地生源和外地生源的比例是2:1。有40%的家庭月收入在10002000元之 间;33.3%的家庭月收入在200040

8、00元之间;家庭月收入在1000元以下和在5000元以上 的分别占13.3%。调查对象中独生子女和非独生子女所占比例分别为16.7%和 83.3%。 显然,本地生源和非独生子女生源所占比例都非常高。按照山东省2006年度人均年收入为12,192元5且每个家庭有两个劳动力来推算,每个家庭的平均年收入为24,384元,平均月收 入为2,032元。可见,被调查者的家庭收入大多在省平均收入水平上下。 三、结论和建议 吴春芳:解决区域性大学生供需失调问题的一种思路综合上述五个方面数据的分析,笔者得出如下结论:第一,在县级市就业的毕业生收入水平大体上已经可以满足其对于工资的期望,所以县级市的企业有经济能力

9、承载毕业生的引进。第二,县级市较低的“相对生活成本”对毕业生也有很大吸引力。第三,工作满意度最重要的来源是毕业生积极学习踏实工作的态度。第四,企业需要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才能吸引到优秀毕业生。第五,选择在县级市就业的大学生,大部分是本地生源,非独生子女,家庭收入在省平均水平上下,他们可能担负着家庭责任,所以应该相信他们具有务实的精神和高度的稳定性。 基于上述结论,笔者就大学生就业中存在的区域失衡问题提出如下建议: 第一,政府要支持。县级市政府要响应国家政策的号召,支持企业成为就业见习单位,并鼓励企业最终成为就业见习基地。首先这需要政府积极给予财政上的支持,保证毕业生见习费用的落实;其次政府应帮助

10、企业加强与高校之间的直接联系,并对响应号召的企业给予一定的物质和精神奖励,帮助企业树立起良好的社会形象,更加深入地挖掘学校招聘、熟人推荐等招聘渠道的潜力。 第二,企业忌盲目。企业在积极响应国家建立就业见习基地政策号召的同时,为了降低毕业生就业后的高流动率,维护自身利益,要有针对性地招聘毕业生。优先考虑本地生源,非独生子女以及家庭收入中等的毕业生,有的放矢地培训人才。 第三,自身应调整。毕业生要认真分析就业后的“相对生活成本”以及“相对工资”,而不是盲目地追求在大城市数目可观的“绝对工资”。另外,毕业生更要认清自己在家庭中的位置与责任,并结合自己的性格特征认真选择就业地点。最后,建议毕业生要坚持

11、不断地学习,在县级市或者其它中小城市踏踏实实的立足当地,“把工作精细到底”。 参考文献: 1朱志敏.透视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基地J.中国人才,2007,(06). 2贺锦,黄婕.大学生择业观和择业行为的调查与分析J.江西教育科研,2007,(01). 3韩广海.中小企业吸纳大学毕业生就业障碍分析R.吉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 4綦群高,王英姿.引导和鼓励大学生到基层就业的策略J.教育与职业,2007,(06). 5李妮莉.建立大学生失业保障体系得制度选择R.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 6关于建立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制度的通知J.国人部发200617号.山东劳动保障,2006,(05

12、). 72006年山东经济社会发展再上新台阶EB.http:/www.stats- 山东统计信息网 8 大学生就业现状及发展2006年度调查报告EB.http:/.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网. 9Martin Godfrey.Youth Employment Policy in Developing and TransitionCountries-Preventions as well as Cure,Youth Employment workshop.World Bank.Washington DC,2003. 10Jeff Dominitz Charles F.Manski.Eliciting Student Expectations of the Return toSchooling,working paper No.4936.199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期刊/会议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