缬沙坦联合贝那普利逆转老年性高血压伴左心室肥厚的疗效观察【临床医学论文】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7806174 上传时间:2017-09-23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缬沙坦联合贝那普利逆转老年性高血压伴左心室肥厚的疗效观察【临床医学论文】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缬沙坦联合贝那普利逆转老年性高血压伴左心室肥厚的疗效观察【临床医学论文】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缬沙坦联合贝那普利逆转老年性高血压伴左心室肥厚的疗效观察【临床医学论文】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缬沙坦联合贝那普利逆转老年性高血压伴左心室肥厚的疗效观察【临床医学论文】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缬沙坦联合贝那普利逆转老年性高血压伴左心室肥厚的疗效观察【临床医学论文】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缬沙坦联合贝那普利逆转老年性高血压伴左心室肥厚的疗效观察【临床医学论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缬沙坦联合贝那普利逆转老年性高血压伴左心室肥厚的疗效观察【临床医学论文】(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临床医学论文-缬沙坦联合贝那普利逆转老年性高血压伴左心室肥厚的疗效观察【摘要】 目的观察缬沙坦联合贝那普利逆转老年性高血压及左心室肥厚的疗效。方法 选择老年性高血压(年龄60 岁)及经超声心动图证实有左室肥厚患者 58 例,给予缬沙坦联合贝那普利口服治疗,6 个月为 1 个疗程,监测血压并行超声心动图复查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舒张末期室间隔厚度(IVSd)、左室后壁厚度(LVPWd)及计算左室重量指数(LVMI),评估疗效。结果 老年性高血压患者收缩压及舒张压均明显降低,超声心动图复查 IVSd、LVPWd 及 LVMI 均明显改善,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缬

2、沙坦联合贝那普利可以有效地降低老年性高血压及改善左心室肥厚。 【关键词】 老年性高血压;左室肥厚;缬沙坦;贝那普利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s of valsartan combined with benazepril on blood pressure and left ventrieular hypertrophy in patients with gerontic hypertension. Methods Left ventricular hypertrophy was diagnosed by color Doppl

3、er echcoardiography in 58 patients (ages60) with essential hypertensive. All patients were treated with valsartan+benazepril for 6 months. After treatment, patients blood pressure were checked, left ventricular end-diastolic diameter(LVDd), interventricular septum thickness(IVSd), posterior wall thi

4、ckness(LVPWd), left ventricular weight index (LVWI) were reexamined by echocardiography and the results were assessed. Results As compared with pre-treatment, patients systolic pressure and diastolic pressure decreased significantly, IVSd, LVPWd and LVMI improved obviously (P005). Conclution Valsart

5、an combined with benazepril was effective on hypertension and left ventricular hypertrophy. 【Key words】 Elderly hypertension; LVH; Valsartan;Benazepril 高血压(EH)伴左心室肥厚(LVH)时,心血管疾病发病率和死亡率均明显增高。LVH 对心脏的直接作用是增加心力衰竭和心律失常,减少冠脉血流储备、增加心肌缺血事件,并成为老年性高血压患者最重要的危险因素之一。因此,在控制血压的同时防止及逆转左心室肥厚,对预防和减轻并发症,尤其对于提高老年高血压患者

6、生活质量具有极其重要的临床意义1。近年,应用新型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RB)联合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治疗心血管疾病备受学者关注。近来,广东省茂名农垦医院神经内科应用缬沙坦联合贝那普利治疗老年性高血压伴左心室肥厚患者,获得了较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病例选择 在 2005-2007 年本院心内科门诊和住院的年龄60 岁原发性高血压并左心室肥厚患者中,随机选取排除失访、未按时随访及未坚持服药的资料齐全 58 例患者进行分析。其中男 37 例,女 21 例,平均(72582)岁,病程 927 年,血压为(1634191)(988143)mm Hg(1 mg H

7、g=0133kPa)。纳入标准:所有患者均符合 1999 年 WHOISH 制订的标准,即收缩压( SBP)140 mm Hg 和(或)舒张压(DBP)90 mm Hg; 心脏超声心动图证实有 LVH,即舒张末期室间隔厚度(IVSd)和(或)舒张末期左室后壁(LVPWd)厚度12mm 或 LVMI124gm2(男)、110 gm2(女); 所有入选患者在试验前未服用降压药或停用降压药 2 周。 排除有严重心、肝、肾功能衰竭、心肌梗死、脑卒中病史、严重糖尿病及其它器质性心脏疾病。 12 给药方法 采用自身前后对照的实验方法,给患者服用缬沙坦 80160mg 联合贝那普利 1020mg,1 次d

8、,口服,疗程 6 个月。 13 观察指标 血压:测定坐位右上臂血压,取 3 次平均值(差值64mm Hg),服药开始后由专人用标准水银柱血压计 23d 测血压 1 次,血压稳定后每周测 12 次,血压未达标者 2 周后递增剂量。目标血压值:收缩压140 mmHg,舒张压90mmHg。超声观察:所有患者均于治疗前及治疗后 6个月在 HDI 5000 型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上、由同一个人操作进行心脏彩色超声检查(探头频率 3550 MHz),测量左室舒张末内径(LVDd)、舒张末期室间隔厚度(IVSd)及左室后壁厚度(LVPWd),每个数据测量 3 次,取平均值。根据 Devereux 校正公式计

9、算左室心肌重量(LVM)及左室心肌重量指数(LVMI)。 14 不良反应 根据患者主诉及医生观察记录不良反应,并于治疗前后各查次肝、肾功能及电解质。 15 统计学方法所有数据应用 SPSS120 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用药前、后均数比较采用配对 t 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治疗前后血压和心率变化 见表 1。患者服药 6 个月后,收缩压和舒张压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但心率治疗前后比较则无明显变化(P005),提示缬沙坦与贝那普利联合应用可有效地降低老年性高血压。 22 治疗前后超声心动图结果变化 见表 2。患者经治 6 个月后,超声心动图

10、检查显示 IVSd 、LVPWd、 LVM、LVMI 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提示缬沙坦与贝那普利联合应用能有效改善左室肥厚。 23 不良反应 所有患者均无体位性低血压、剧烈胸痛等症状发生,仅有 2 例轻度干咳,1 例头晕,但症状较轻,不影响继续治疗,且疗程结束后所有患者肝、肾功能及血钾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均无明显差异。 3 讨论 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是人类健康的最大威胁之一,且有随年龄增长有不断增高的趋势。流行病学资料显示,60 岁以上老年人中约 23 患有高血压2。老年性高血压作为高血压的一种特殊类型,是老年人心血管事件最重要的危险因素,伴左心室肥厚(LVH)时其心脑血管病的发病率

11、及死亡率显着增高,严重影响老年性高血压患者的临床预后。Kannel 等报道 LVH 使心血管疾病危险性增加 3 倍,心力衰竭增加 48 倍,急性心肌梗死和心绞痛增加68 倍。因此, 降压及逆转 LVH 是老年性高血压治疗的重要目标。 长期的血压升高可以通过血流动力学及局部神经内分泌系统两大因素作用引起 LVH,LVH 不仅有心肌细胞的体积增大,还有心肌间质和血管结构变化,它的发生与血液动力学负荷过重及神经内分泌激活密切相关,尤其是组织中肾素-血管紧张系统(RAS)的激活在 LVH 发生发展中起着极其重要作用3。其中,血管紧张素(Ang)是 RAS 系统中最为重要的效应因子,Ang通过血管紧张素

12、1 型(AT1)受体介导引起血管收缩,醛固酮、抗利尿激素、儿茶酚胺合成和释放增加,诱导原癌基因表达促进心肌细胞肥大、成纤维细胞和平滑肌细胞增生,引起心肌重塑和血管重构4。血液中的 Ang主要由 Ang经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转化而来,而组织中的 Ang主要经非 ACE 途经生成,包括组织蛋白酶 G,组织纤溶酶原激活剂,弹性蛋白酶、糜酶等。在人类左心室 80的 Ang是由糜酶途经形成。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 (ACEI)通过抑制循环和局部组织中的 ACE 抑制 Ang的生成,而对非 ACE 途经的 Ang不能发挥作用。此外,ACE 的抑制使肾素、Ang水平增高,Ang通过非 ACE 途经转变

13、为 Ang增加,长期应用可使下降的 Ang再度回升,引起醛固酮逃逸,影响其治疗效果5。AT1 受体阻滞剂(ARB)在受体水平选择性拮抗循环和局部组织中的 AT1 受体,对非 ACE 途经产生的 Ang同样起作用,因而能全面阻断 Ang的作用。ARB 阻断 AT1 后,使循环和局部组织中的 Ang浓度升高,再通过激活 AT1 受体,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及间质细胞增生,抑制心肌细胞凋亡及基质蛋白合成,发挥与 ACEI 类似的降压及抗心肌肥厚效应。但 ARB 拮抗Ang与 AT1 结合,必然引起 Ang积蓄,而过多的 Ang又与 ARB 竞争而发挥部分作用。所以,ARB 对 RAS 的阻断也不彻底6。

14、因些,从理论上讲,ARB与 ACEI 合用不仅能产生更完全的 RAS 阻断,拮抗 Ang收缩血管,水钠潴留,细胞增殖的不良反应,而且联合用药保留了两者促进缓激肽系统的作用,从而更有效降压并保护靶器官。 本试验应用 ACEI 类药物贝那普利和 ARB 类药物缬沙坦联合应用治疗老年性高血压,观察两者合用对降压及逆转 LVH 的作用。研究结果显示,58 例老年性高血压合并 LVH 患者服用缬沙坦并贝那普利治疗后血压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LVSd、LVPWd、LVM 及 LVMI 均明显下降(P005)。表明缬沙坦联合贝那普利能有效降压,并取长补短,弥补了各自单用不能完全阻断RAS 的不足,最

15、大限度地阻断 Ang的作用,通过改变左心室结构使IVSd、LVPWd 和 LVMI 显着降低从而逆转 LVH,获得更强大的靶器官保护作用,为老年性高血压并左室肥厚的治疗,提供了重要治疗途径。 参考文献 1 张博静.缬沙坦对高血压患者左室肥厚的逆转及左室舒张功能的影响. 吉林大学学报, 2007, 33(1):24. 2 The seventh report of the joint national committee on prevention,detection,evaluation,and treatment of high blood pressureThe JNC 7 ReportJAMA,2003,289:2560-2571 3 赵水平. 心脏内科研修精要.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0:3-12. 4 王吉耀,瘳二元,胡品津内科学.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2:229-241. 5 Struthers AD. Aldosterone escape during ACE inhibitor therapy in chronic heart failure. Eur Heart,1995,16 (Suppl):103-106. 6 万建新,吴可贵,林金秀,等.氯沙坦和苯那普利联合治疗肾性高血压的临术研究.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2003, 31(6):413-41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