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复方丹参片对糖尿病大鼠周围神经病变的防治作用【药学论文】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7806167 上传时间:2017-09-23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观察复方丹参片对糖尿病大鼠周围神经病变的防治作用【药学论文】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观察复方丹参片对糖尿病大鼠周围神经病变的防治作用【药学论文】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观察复方丹参片对糖尿病大鼠周围神经病变的防治作用【药学论文】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观察复方丹参片对糖尿病大鼠周围神经病变的防治作用【药学论文】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观察复方丹参片对糖尿病大鼠周围神经病变的防治作用【药学论文】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观察复方丹参片对糖尿病大鼠周围神经病变的防治作用【药学论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观察复方丹参片对糖尿病大鼠周围神经病变的防治作用【药学论文】(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药学论文-观察复方丹参片对糖尿病大鼠周围神经病变的防治作用【关键词】 复方丹参片;,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山梨醇摘要:目的观察复方丹参片对糖尿病大鼠周围神经病变的防治作用,并分析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链脲佐菌素诱发 DM 大鼠模型。造膜 1 周后开始用不同剂量的复方丹参片进行治疗。用药 4 周后观察各组大鼠血糖(FBG)、糖化血清蛋白(GSP)、体重(W)、坐骨神经山梨醇、红细胞山梨醇(RBCS)含量的变化,同时测定大鼠坐骨神经传导速度。结果复方丹参片能降低糖尿病大鼠糖化血清蛋白、坐骨神经和红细胞山梨醇的含量,增加坐骨神经传导速度。结论复方丹参片对糖尿病大鼠周围神经病变有防治作用。关键词:复方丹

2、参片;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山梨醇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 DPN)是糖尿病(DM)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高血糖引起糖基化终末产物(advanced glycosylation end products, AGEs)形成增加、多元醇代谢异常是导致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重要原因之一。本实验用链脲佐菌素制成大鼠 DM 模型,观察复方丹参片对实验性糖尿病大鼠糖化血清蛋白、坐骨神经和红细胞山梨醇水平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1 器材与方法1.1 药品与试剂复方丹参片,由宁夏启元药业有限责任公司提供,批号051029(每片含丹参酮A0.38 mg

3、,丹参酚酸 B5.0 mg),实验前粉碎,过 80目筛,溶于新鲜蒸馏水中,配成适当浓度贮存于 4冰箱中备用;链脲佐菌素,(streptozotocin, STZ)、山梨醇为美国 Sigma 公司产品。1.2 仪器美国贝克曼公司 DU640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南京产大白鼠恒温手术台,美国罗氏公司稳豪型全微量血糖检测仪,成都泰孟公司 BL420 生物机能实验系统,德国 Herml 2W323H 低温超速离心机,宁波产 DY89型电动玻璃匀浆机。1.3 动物模型建立与分组 SD 清洁级健康雄性大鼠(25020)g 58 只,由本院实验动物中心提供,合格证号 SCXK(宁)20050001。正常自

4、由进食饮水、适应性观察 1 周,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 10 只和造膜组织 48 只。造膜组大鼠于禁食 14 h 后腹腔一次性注射 STZ60 mg/kg(溶于 0.1 mol/L 枸橼酸缓冲液中,pH4.5,配成 1%的浓度,新鲜配制),72 h 后由尾静脉采血测血糖,凡血糖值大于 16 mmol/L 即为糖尿病模型鼠。1.4 给药方法造膜后,复方丹参片按生药量计算,以临床常用剂量折成大鼠近似等效剂量,大剂量组灌胃 4.13 g/kg,中剂量组灌胃 2.08 g/kg,小剂量组灌胃 1.04 g/kg1,2;阳性对照组和正常对照组灌胃相同体积的蒸馏水;5 组均灌胃 1 次/d。以上处理方法每 2

5、 周根据体重变化随时调整。饲养期间饮水和饲料不加限制,连续给药 4 周。末次给药后禁食 12 h,苯巴比妥腹腔注射麻醉,心腔取血检测相应指标。1.5 指标测定一般性指标测定。每 2 周测定 1 次大鼠 24 h 进食量、饮水量及体重。采用浙江东瓯生物工程有限公司的试剂盒检测糖化血清蛋白含量。 1.5.1 红细胞、坐骨神经山梨醇含量测定参照3方法,采用化学法测定。红细胞样品处理:肝素抗凝血,3 000 r/min 离心 15 min,弃血浆,留取红细胞用 10 倍体积生理盐水洗涤 3 次,压积红细胞用生理盐水 13 稀释,取0.5 ml 红细胞稀释液,加等量双蒸水破膜,然后加 2.3 ml 预冷

6、 6%过氯酸沉淀蛋白,4 000 r/min 离心 5 min,取上清液则定。结果以 mol/g 组织表示,血红蛋白定量采用氰化高铁血红蛋白法4。坐骨神经样品处理:大鼠腹腔注射苯巴比妥麻醉后,俯卧位固定,分离并取出双侧坐骨神经,用生理盐水洗净血液,加 4%预冷过氯酸 1.5 ml 匀浆,3 000 r/min 离心,10 s,3 次,取上清液测定。结果以 mol/g 组织表示4。1.5.2 坐骨神经传导速度测定参照文献5方法,采用成都泰孟 BL420生物机能实验系统处理,结果以动作电位出现的潜伏期与动作电位传导的距离比值(m/s)表示。1.6 统计学处理数据用 SPSS11.5 统计学软件处理

7、,各样本均数比较采用单用因素方差分析。2 结果2.1 复方丹参片对 STZ 糖尿病大鼠血糖、体重的影响造膜前各组动物体重均无明显差异,造膜后 1 周与正常对照组相比,阳性对照组动物血糖明显升高,体重明显减轻(P0.05)。治疗 4 周后,治疗组大鼠血糖虽较 DM 组低,体重增加,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2.2 复方丹参片对 STZ 糖尿病大鼠神经传导速度的影响结果显示,与正常对照组相比,阳性对照组大鼠神经传导速度减慢(P0.05)。治疗 4 周后,神经传导速度改善,与 DM 组相比,复方丹参片大剂量组、中剂量组神经传导速度明显增快(P0.05)。2.3 复方丹参片对 STZ 糖尿病大鼠糖

8、化血清蛋白的影响结果显示,与正常对照组相比,阳性对照大鼠糖化血清蛋白含量明显升高(P0.05)。治疗 4 周后,各治疗组糖化血清蛋白含量明显低于 DM 组(P0.05)。结果见表 1。表 1 复方丹参片对糖尿病大鼠糖化血清蛋白的影响(略)与正常对照组比较, *P0.05, P0.01;与 DM 组比较, #P0.052.4 复方丹参片对 STZ 糖尿病大鼠红细胞、坐骨神经山梨醇含量的影响结果显示,阳性对照组大鼠红细胞、坐骨神经山梨醇含量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明显升高(P0.05)。治疗 4 周后,治疗组红细胞、坐骨神经山梨醇含量明显低于DM 组(P0.05)。结果见表 2。表 2 复方丹参片对糖尿病

9、大鼠红细胞、坐骨神经山梨醇含量的影响(略)与正常组比较, *P0.05; 与糖尿病组比较, P0.053 讨论持久的高血糖可引起多元醇通路活性增强,使大量葡萄糖被还原为山梨醇,后者进而再氧化为果糖。由于神经组织中无果糖激酶,不能分解果糖,而且山梨醇通过细胞膜的通透性又很差,所以使山梨醇与果糖在神经细胞内大量堆积,影响蛋白激酶 C,Na+K+ATP 酶的活性,使细胞膜去极化受阻,神经细胞内渗透压增高,细胞水肿、变性坏死,传导速度减慢,最终导致神经细胞膜结构与功能受损6。另外,长期高血糖,体内的葡萄糖、果糖可与蛋白质发生非酶促的糖基化作用,使髓鞘蛋白、轴索蛋白、神经胶原蛋白及毛细血管基底膜糖基化,

10、引发缺血性微血管损伤,导致神经纤维不可逆的结构损害,亦是糖尿病神经病变的另一重要病因7。中医理论认为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属“痹证”“血痹”范畴,多由消渴病日久,血行不畅所致,尤其是久病入络而致脉络淤滞时,其红细胞山梨醇含量明显增高,主张以活血化淤、通络止痛为治疗原则8,9。复方丹参片由丹参浸膏、三七、冰片组成,是我国传统中药,具有活血化淤、祛淤止痛功效,可改善糖尿病心、脑血管及神经系统并发症的症状及体征1。丹参含多种化学成分,其中丹参酮A 药理作用相当广泛,可抑制血小板聚集,改善血液流速和流量,扩张微循环,增加末梢组织对血氧的利用,改善神经内膜的缺氧,抑制醛糖还原酶等10。三七含三七皂苷、黄酮苷

11、等,能扩张血管增加血流量,增强机体对缺氧的耐受力,与丹参合用有协同作用11。本次实验研究发现,复方丹参片能降低糖尿病大鼠糖化血清蛋白、红细胞及坐骨神经山梨醇含量,提示对糖尿病大鼠周围神经损伤有防治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蛋白质非酶促糖基化反应,减少糖基化终末产物(AGEs)生成,以及阻断多元醇代谢通路,减少山梨醇在神经组织中的蓄积有关。同时实验也观察到复方丹参片对糖尿病大鼠外周神经形态学变化有一定改善,并能提高周围神经传导速度,这可能与改善微循环,增加神经血供使神经结构和功能得到改善有关。参考文献:1 宋怀方,林令华.复方丹参片对糖尿病人超氧化物歧化酶活力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J.药学进展,20

12、00,24(3):171.2 高秀梅,王 毅,尚洪才,等.复方丹参方抗大鼠心肌缺血作用研究J.天津中医药,2003,20(1):23.3 张均田.现代药理学实验方法M.北京: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学大学联合出版社,1998:1015.4 薛红丽,王文建,陈剑秋,等.参麦活血饮对糖尿病大鼠坐骨神经和山梨醇水平及神经功能的影响J.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2002,18(2):484.5 封卫毅,侯家玉,陈 卫,等.周络通对糖尿病大鼠坐骨神经、醛糖还原酶活性及抗自由基能力的影响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4,27(1):45.6 Kich nerovskaia TM, Donchenko GV, Kl

13、imenko AP, et al. Role of aldose reductase inhibitors in the development of peripheral neuropathy in experimental diabetesJ. Ukr Biokhim Zh, 1997,69:77.7 Ibrahim S, Harris ND, R adata M, et al. Anew minimally invasive technique to show nerve ischaemia in diabetic neuropathyJ. Diabetologia, 1999,42:737.8 张效科,王国芝,马松涛,等.消渴通痹颗粒对糖尿病大鼠周围神经功能影响的实验研究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5,1:19.9 杨 冰,宋晓敏,咸发岭,等.糖尿病周围神病变的红细胞山梨醇含量与中医辨证关系的探讨J.实用中西医结合杂志,1996,24(9):433.10 陈 忻.中草药影响前列环素和血栓素 A2 的研究概况J.中草药,1992,23(12):649.11 陈新谦.新编药物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期刊/会议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