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必修二试题:4-2-2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7806096 上传时间:2017-09-23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12.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化学必修二试题:4-2-2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高中化学必修二试题:4-2-2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高中化学必修二试题:4-2-2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高中化学必修二试题:4-2-2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高中化学必修二试题:4-2-2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化学必修二试题:4-2-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化学必修二试题:4-2-2(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 4 章 第 2 节 第 2 课时一、选择题1三峡工程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水利枢纽,它所提供的清洁、廉价、再生的水电,相当于每年烧 5000 万吨原煤的火力发电厂产生的电能,因此三峡工程的建成和使用有助于控制:氮氧化物的排放酸雨的形成臭氧层空洞扩大温室效应白色污染()A BC D【解析】减少了原煤的燃烧,就减少了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的排放。二氧化硫的排放是导致酸雨的主要原因,二氧化碳的排放是加剧温室效应 的主要原因。【答案】B2我国已在一些城市推广车用乙醇汽油的使用。有关乙醇汽油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乙醇汽油是一种新型的化合物B用高粱玉米为原料制取乙醇C使用乙醇汽油可以促进农业生产D汽车使用乙醇

2、汽油能减少有害气体的排放【解析】乙醇汽油是在通常的汽油中掺入乙醇的汽油,可以说乙醇汽油是一种新型的混合物,但它不是新型的化合物。【答案】A【点拨】考查对新燃料的认识。3现有以下几种措施:对燃烧煤时产生的尾气进行除硫处理,少用原煤作燃料,燃煤时鼓入足量空气,开发清洁能源。其中能减少酸雨产生的措施是()A BC D【解析】形成酸雨的原因是硫的氧化物和氮的氧化物的排放,其中在工业城市中主要是由于含硫煤的燃烧所引起的,要减少硫的氧化物的排放,我们可以对煤燃烧所产生的尾气进行脱硫处理,如利用碱石灰吸收等;从能源的综合利用角度最好少用原煤直接作燃料,这样既可提高煤燃烧的热效率,又可解决燃煤引起的 污染,还

3、能分离出煤中的化学原料,一举多得;开发新能源,也是减少硫排放的一种重要途径。燃煤时鼓入足量空气只能使煤充分燃烧,无法减少 SO2 等的排放。【答案】C4某工厂排放的酸性废水中含有较多的 Cu2 ,它对农作物和人畜都有害。现用化学方法除去该废水中的有害成分,最好加入下列物质中的()A食盐和硫酸 B胆矾和石灰水C铁粉和生石灰 D苏打和盐酸【解析】因该工厂排放废水中含有较多的 H 和 Cu2 ,它们对农作物和人畜都有害。除去 Cu2 可用铁粉,Cu 2 Fe=Fe2 Cu,除去 H 可用生石灰,CaO2H =Ca2 H 2O。胆矾是五水合硫酸铜:CuSO 45H2O,苏打是 Na2CO3。【答案】C

4、5最近,国际上提出的“绿色化学”是指化学工业生产中的()A对废水、废气、废渣进行严格处理B化学生产中不排放任何有害物质C化工厂及周围种草、种树、种花,使工厂成为花园式工厂D以绿色植物为原料,以生物催化剂实现化工生产过程的化学【解析】绿色化学是指以绿色意识为指导,研究和 设计 没有(或尽可能少的)环境副作用且在技术上和经济上可行的化学产品的化学过程。其目标就是研究与寻找能充分利用无毒害原材料,最大限度地节约 能源,在各个 环节都实现净化和无 污染的反应途径的工艺,是始端实现污染预防而非终端治理的科学手段。由于它在通 过化学转化获取新物质的过程中就已充分利用了每种原料的全部原子,因而生产过程和末端

5、均 为零排放或零污染,是提高 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根本措施。绿色化学的研究重点有四个:一是设计对人类健康和环境危害小的,淘汰有毒的反应起始物( 原材料) ;二是选择最佳的反应(生产) 条件,以实现最大限度地节能和零排放;三是研究最佳的转换反应和良性的试剂( 含催化剂) ;四是设计对人类 健康和环境更安全的目标化合物(最终产 品) 。【答案】B6近年来,我国某些地区出现了私自滥采黄金的现象,提炼过程一般要使用化学药品氰化物,其直接后果是:a.污染水体;b.破坏臭氧层;c.危害工人的生命与健康;d.破坏植被( )Aa、d Ba 、b、c Cb、d Da、c、d【解析】氰化物有毒,对水体有 污染,

6、对人体健康有较大危害,采矿对植被会造成破坏。【答案】D7保护臭氧层的有效对策是()A建立大范围的热带雨林自然保护区B各国共同行动,联合治理酸雨和汽车尾气污染C各国共同行动,禁止氟氯烃化合物的排放D严格控制发达国家 CO2 的排放量【答案】C【点拨】臭氧含量的减少,除了受太阳活动等自然因素的影响之外,人类使用冰箱、空调时释放出来的氟氯烃化合物大量消耗臭氧,也是其重要的原因。因此,各国共同行动,禁止氟氯烃化合物的排放是保护臭氧的有效对策。 A、B、D 三项内容与保护臭氧无关。82009 年 4 月 22 日是第 40 个“世界地球日” ,我国确定的主题是 “善待地球科学发展” 。下列行为中不符合这

7、一主题的是()A采用“绿色化学”工艺,使原料尽可能转化为所需要的物质B大量开采地下水,以满足社会对水的需求C减少甚至不使用对大气臭氧层起破坏作用的氟氯烃D节约能源,提高能源利用率【答案】B【点拨】A 中“绿色化学” 工艺是使原子利用率达到 100%,水等 资源日益匮乏,应节约使用,对环境污染的物质应 尽量少排放, 这些都是当前的 环境问题。9为了减少大气污染,许多城市推广汽车使用清洁燃料,目前使用的清洁燃料主要有两类:一类是压缩天然气,一类是液化石油气的主要成分。据此信息解答下列问题。(1)这类燃料的主要成分都是( )A碳水化合物 B碳氢化合物C氢气 D醇类(2)这类燃料之所以被称为“清洁燃料

8、” ,其原因解释中正确的是 ()A使用这类燃料的汽车不会排放对环境有害的气体B这类燃料燃烧不会产生对环境有害的气体C使用这类燃料的汽车所排放的有害气体比使用普通燃料少D这种清洁燃料比普通燃料燃烧更充分【解析】(1)天然气主要成分是甲烷,而液化石油气的主要成分是烷烃和烯烃的混合物。由此判断压缩天然气和液化石油气的主要成分都是碳氢化合物,答案 为 B;(2)清洁燃料是相对于普通燃料而言,燃烧 更充分,排放的有害气体 较少,答案选 CD。【答案】(1)B(2)C、D10根据“绿色化学”的思想,某化学家设计了下列化学反应步骤:CaBr 2H 2O CaO2HBr= = = = =750 2HBrHg

9、HgBr2H 2= = = = =100 HgBr 2CaO HgOCaBr 2= = = = =750 2HgO 2HgO 2= = = = =500 该方案的目的是为了制备( )AHBr BCaO CH 2 DHg【答案】C11下列有关环境问题的说法正确的是()A燃煤时加入适量石灰石,可减少废气中 SO2 的量B臭氧的体积分数超过 10 4%的空气有利于人体健康CpH 在 5.67.0 之间的降水通常称为酸雨D含磷合成洗涤剂易于被细菌分解,故不会导致水体污染【答案】A【点拨】燃煤时加入石灰石发生如下反应:CaCO3 CaOCO 2,CaOSO 2 CaSO3 及= = = = =高 温 =

10、 = = = =高 温 2CaSO3O 2=2CaSO4。故可减少废气中 SO2 的含量,A 正确;空气中臭氧的体积分数低于 105 %时可加速血液循环 令人产生振奋的感觉,但高于此值时则会对人体产生伤害,B不正确;只有雨水的 pH5.6 时,才称 为酸雨, C 不正确;含磷的洗涤剂,会造成水体污染使水体富营养化,而引起赤潮、水 华等现象,D 不正确。12下列符合化学实验“绿色化 ”的有()在萃取操作的演示实验中,将 CCl4 萃取溴水改为 CCl4 萃取碘水在铜和浓硝酸反应的实验中,将铜片改为可调节高度的铜丝将实验室的废酸液和废碱液中和后再排放A BC D【答案】D【点拨】本题考查“绿色化学

11、”的知识。根据 “绿色化学 ”的知识,必 须控制污染物产生,因为单质碘比单质锡更易溶于 CCl4,Cu 与浓 H2SO4 反应中,通 过调节铜丝的高度,可发生下列反应:2CuO 2 2CuO= = = = = CuOH 2SO4=CuSO4H 2O酸与碱中和生成中性的盐和水故均正确。二、非选择题13在“绿色化学工艺”中,理想状态是反应物中的原子全部转化为欲制得的产物,即原子利用率为 100%。下列反应类型能体现 “原子经济性 ”原则的是_。置换反应化合反应分解反应取代反应加成反应加聚反应缩聚反应【答案】14(1)环境污染已成为人类社会面临的重大威胁,下列各项中与环境污染无关的是_。温室效应赤潮

12、酸雨光化学污染臭氧空洞水俣病潮汐现象水华地方性甲状腺肿(2)保护环境是每一个公民的责任。下列做法中有利于保护环境的是_。推广使用无磷洗衣粉城市垃圾分类处理推广使用一次性木质筷子推广使用清洁能源过量使用化肥、农药推广使用无氟冰箱【答案】(1)(2) 15当前城市空气质量恶劣的重要原因之一是汽车尾气的超标排放,你能否应用氮元素的单质和化合物之间的转化关系,设计除去汽车尾气中的一氧化碳和氮氧化物(一氧化氮、二氧化氮等)的理论构想?其中包括:确定无害化过程及其产物,选择无害化试剂及反应条件等。(1)将有害物质转化为什么物质即可完成无害化过程?_。(2)应依据什么化学原理完成无害化过程?_。(3)在完成无害化的过程中,选择试剂的原则是什么?_。(4)对无害化过程反应条件的确定原则是什么?_。(5)如果无害化过程是在充分利用汽车尾气中自有的成分在有催化剂的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而实现的,则:写出有关化学反应的方程式_。这种构想还存在的缺陷可能是_;纠正这种缺陷的措施是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