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章 区域经济学的理论演进脉050831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7799074 上传时间:2017-08-10 格式:PPT 页数:24 大小:2.5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02章 区域经济学的理论演进脉050831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第02章 区域经济学的理论演进脉050831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第02章 区域经济学的理论演进脉050831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第02章 区域经济学的理论演进脉050831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第02章 区域经济学的理论演进脉050831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02章 区域经济学的理论演进脉05083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02章 区域经济学的理论演进脉050831(2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二章 区域经济学的理论演进脉络储东涛,区域经济学是多门学科“混合杂交”的产物。从它孕育、诞生到逐步成长,吸收了众多学科的营养,凝结了众多学者的心血。因此,我们要认清其学科营养和理论渊源关系,把握其研究领域和具体内容,尤其要掌握其概念体系和理论框架。 本章的重点在第一、二节。,第一节 区域经济学的理论渊源和当代研究领域,一、区域经济学的理论渊源 1、区域经济学的“种子”古典区位理论 古典区位理论的实质是“成本决定论”,具体包括: ,(1)杜能的“农业区位论” 杜能于1826年出版了孤立国对农业及国民经济之关系一书,提出了“农业区位论”。 其中心思想是:农业的土地利用类型和土地经营集约化程度,不

2、仅取决于土地的天然特性,而且取决于从农产品生产地到农产品消费地(市场)的距离。,(2)韦伯的“工业区位论” 韦伯于1905年发表了论工业的区位一文,此后于1909年和1914年又写过两本书,提出了“工业区位论”。 其核心内容是:通过对运输、劳动力、集聚因素相互作用的分析与计算,把工业品生产成本最低的那个地点,确定为工业企业的理想区位。,2、区域经济学的“胚胎”近代区位理论 近代区位理论的实质是“利润决定论”,具体包括:,(1)克里斯塔勒的“中心地理论” 克里斯塔勒在1933年提出了“中心地理论”。它是关于一定区域内城市、城市职能、城市大小及空间结构的学说,即城市“等级规模”学说,因此又被称为“

3、城市区位论”。 他的结论是: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的城市分布,应当形成A级城市1个,B级城市2个,C级城市612个,D级城市4254个,E级城市108128个。,(2)廖什的“市场区位论” 廖什在1940年发表经济的空间分布,提出了“市场区位论”。 他认为,既然生产和消费都在市场上进行,而生产者的目的是追求最大利润,那么,最低成本并不是保证最大利润的决定性因素,而应当去谋求最大市场。,3、区域经济学与多学科的关系 (1)它是经济学与地理学的结合体。 (2)它与空间结构理论、城市经济学等紧密结合。 (3)它与产业经济学、投资经济学、环境经济学等紧密联系。 (4)它与发展经济学密切相关。,二、区域经济

4、学的当代研究领域及其内容 1、区域经济活动的区位选择研究 2、区域经济增长和发展路径研究 3、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研究 4、区际之间的经济关系研究 5、全国与区域之间的经济关系研究 以上五个方面,基本上反映了区域经济学在当代的重点研究领域,同时,它们之间存在着较为严密的逻辑关系:前三个方面属于单个区域内部的经济发展问题,第四个方面属于区域之间平等的经济关系,第五个方面属于全国和各区域上下之间领导与被领导的经济关系。,第二节 区域经济学的概念体系 和基本理论框架,一、区域经济学的概念体系 1、区域经济学的总体概念(见图2-1) 2、区域经济学的空间维概念(见图2-2) 3、区域经济学的时间维概念

5、(见图2-3) 4、区域经济学的机制维概念(见图2-4),二、区域经济学的基本理论框架,1、区域空间结构与经济结构理论 (1)区域空间结构理论区域空间结构是指各种经济活动在区域内的空间分布状态及空间组合形式。 区域空间结构的基本要素有三个,即节点及节点体系、线路及网络、域面。它们之间互相联系,纵横交叉,从而构成了一个区域空间。 区域空间结构的核心理论是“发展极”理论、“中心外围”理论、“倒U型”理论。,(2)区域经济结构理论区域经济结构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经济结构是生产关系结构和生产力结构的有机统一体。狭义经济结构就是指生产力结构。生产力结构的主干部分是产业结构。 区域产业结构是指区域内各产

6、业之间的构成状况、经济技术联系和数量比例关系。,2、区域经济增长和发展理论 (1)区域经济增长理论 区域经济增长理论主要研究影响区域经济增长的各种因素,通过构建区域经济增长模型,促进区域社会财富或国民产出的增多,通常用GNP(GDP)、人均GNP(人均GDP)来表示。 罗森斯坦罗丹和纳克斯等人主张“平衡增长”,而赫希曼、缪尔达尔等人坚决反对“平衡增长”,提出“不平衡增长”理论。,(2)区域经济发展理论 区域经济发展理论比区域经济增长理论丰富得多,主要有:佩鲁的“发展极”理论、缪尔达尔的“回波效应”理论、诺思的“输出基础”理论、弗农的“梯度推移”理论,还有“反梯度推移”理论、“区域发展阶段”理论

7、等。,3、区域经济运行及其机制理论 (1)区域经济运行理论 主要包括区域资源“转移分析理论”和区域经济竞争理论。 (2)区域经济运行的调节机制理论 首先,是区域经济运行的动力机制,包括:发挥比较优势取得比较利益,促进集聚经济形成集聚效益,产生企业规模效益和产品差异效益。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区域经济发展从根本上来说要依靠供求机制、价格机制、竞争机制等。 其次,是区域经济运行的调节机制,在那只“看不见的手”的基础上,必须加上一只“看得见的手”,也就是要把计划机制与市场机制相结合。,第三节 区域经济学研究的最新成果及其发展趋势,一、区域经济学研究的最新成果 1、区域经济增长的收敛性研究 (1)增长收敛

8、性研究 指区域经济增长速度递减和地区差距缩小的趋势。 (2)收敛与扩散并存研究 指区域经济增长速度趋缓而居民人均实际收入差距扩大的态势,因此,魏后凯称之为“地区差异变动之悖论”。,2、城市和区域可持续发展研究 (1)城市可持续发展研究,指把“可持续发展”思想引入城市的研究,最初提出“城市可持续发展”和“可持续城市”的概念,后来又区分为“强可持续性”和“弱可持续性”,现在强调“可持续城市化”,即在全国或地区范围内协调好城市增长与城市环境之间的关系,维护城市发展与城市化的可持续性。,(2)区域可持续发展研究 “区域可持续发展”主要集中在发展价值观、哲学范式、发展因素与机理、动态过程与测度指标、规划

9、调控等理论和方法的研究上,目前有一定进展,但完整的理论体系还处在创立和形成之中。,3.多工厂企业区位与空间组厂研究 (1)多工厂企业区位研究 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多工厂企业投资区位的决策过程及考虑的主要因素; 公司总部、地区性总部及地区办事处的区位选择; R&D活动的国际化及其区位选择; 企业内部的区位调整、撤资及工厂关闭问题; 企业内部各分支机构之间的空间联系与组织形式; 企业外部的空间联系等。,(2)跨行业、跨地区、跨国界空间组厂研究 近年来,随着国际化与集团化的推进,我国许多企业也开始打破了原有的“一企、一厂、一地”模式的束缚,逐步向跨行业、跨地区甚至跨国界的多工厂或分支机构发展。

10、,4.外商直接投资(FDI)区位选择研究 (1)外商直接投资区位选择的研究方法 国际学术界的相关研究主要遵循两条线路:一是问卷调查,二是模型研究。后者又可分为两类:多元回归模型;条件逻辑模型。 (2)我国学者对外商直接投资区位选择的研究还刚刚起步,在许多领域仍是空白,需要加强研究,因此也大有可为。,5.宏观经济政策的区域效应研究 (1)目前宏观经济政策区域效应研究的重点,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财政政策的区域效应;金融政策的区域效应;产业政策与区域政策的协调。 (2)宏观经济政策区域效应研究中值得注意的问题:首先是概念混乱,如中央区域政策、地方经济政策、宏观经济政策和区域效应等,都比较模糊。其次,宏观经济政策的实施需要哪些非经济政策的配合,大有必要研究。,6.跨区域产业结构重组与改造研究 其中一个突出的问题就是“重复建设”。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由于市场需求的波动和信息的不完全性,必然会产生一定程度的生产过剩和“重复建设”。适度的“重复建设”,有助于企业之间的竞争,但过度的“重复建设”,必然造成恶性竞争,导致资源的严重浪费,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确定适度或不适度的“重复建设”界限,因此,有必要加以深入研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