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及对策【公司研究论文】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7798826 上传时间:2017-09-23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论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及对策【公司研究论文】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论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及对策【公司研究论文】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论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及对策【公司研究论文】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论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及对策【公司研究论文】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论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及对策【公司研究论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及对策【公司研究论文】(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公司研究论文-论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及对策摘要:会计作为一个经济信息系统,在经济发展和建设中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会计信息失真,就等于会计信息失去价值?熏我国上市公司存在着法律法规体系的局限性、内部监督机制不健全、社会中介监督的弱化、会计人员的素质不高及专业技术能力低等问题进而导致了会计信息失真。针对这些问题,应该加强会计法制建设、强化会计监督体系和加大对会计造假的打击力度,强化会计人员的培训,提高会计职业道德,加快建立合伙制以无限提高注册会计师的造假成本,实现对上市公司会计信息失真问题的遏制。 关键词:上市公司;会计信息;会计信息失真自 190 年我国证券市场正式成立以来,我国

2、上市公司一直存在严重的会计信息失真问题,上海国家会计学院教授马贤明在接受第一财经日报的专访时表示:“我不是危言耸听,财务舞弊作为资本市场上的一种公害,目前并没有得到明显遏制,相反,还在继续蔓延。” 所谓上市公司会计信息失真,就是上市公司会计核算的依据不真实或反映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虚假,不符合实际情况。主要表现有数据不实、事项不真、编造假证假账假表、虚盈实亏、虚亏实盈、出具虚假审计报告等。 由于证券市场上存在逆向选择问题,因为公司的股票发行上市需耗费高额的发行费用、承销费用、中介机构费用等,导致许多经营业绩优良、资金充裕的公司不愿上市或不需上市,而急于上市的有可能是那些经营业绩并不十分良好、缺

3、乏资金的公司。这些公司为了能够满足上市的条件,在资本市场上筹集到所需要的资金,就有可能对其利润进行包装,粉饰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以吸引投资者的注意。这种逆向选择的结果导致资金流向经营情况不佳的公司。这些公司在上市以后,面对证券市场的压力,为了保住宝贵的“壳”资源,甚至为了以后能够在证券市场上筹集到更多的资金,不排除他们继续向市场提供发挥会计信息的可能,导致会计信息失真。 一、会计信息失真原因解析 1法律法规体系的局限性 我国虽然出台了会计法、公司法、“两则”等一系列财务会计法规和相关制度,但是,这些法规还很不完善,法律条文比较笼统,可操作性较差。一些重要法规制度没有制定出相应的实施细则。同样,

4、关于审计责任问题也存在着上述现象,如对上市公司及管理当局提供虚假财务报告应承担的法律责任问题,现行的相关法规,包括刑法、公司法、证券法以及会计法等都有规定,但对公司本身要不要进行处罚、对直接负责的高级管理人员和其它直接责任人应给予哪些处罚、罚款的数额是多少等,所做的规定却存在差异。使得在具体对某一公司或某个人进行处罚时,到底依据哪一个法规便成了一个问题。 2上市公司产权主体的利益冲突 在现代企业制度下,企业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投资者与经营者之间形成委托代理关系,其基本思路是让企业的业绩与生产经营者个人的收入挂钩,以求得最大限度调动经营者的积极性。投资者追求的是股东财富最大化、投入资本的安全性和

5、收益性,注重企业的长期发展,而经营者更看重企业的当前经济利益,这种利益冲突是造成上市公司会计信息失真的根本诱因。因为企业经济效益的好坏与经营者的业绩、收入有着密切联系,而经济效益必然通过数据表现出来。会计数据越“漂亮”,就越能证明经营者的业绩,其收入也相当可观,因此就不可避免地出现了受经营者主观意志左右的不真实的会计数据。 3企业为达到上市目的粉饰会计信息 一些企业在改制为上市公司的过程中,在未能达到上市发行资格的情况下,首先是为获得上市资格进行粉饰,其次是为获得配股资格进行粉饰,企业上市最直接的动机就是进行融资。新的配股条件,要求公司最近 3 年会计年度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不低于 6,尽管新

6、政策出台后的上市公司每年“保 6”情况消失,但配股政策制定的理念并无改变,都是以单一的财务指标即净资产收益率是否符合要求作为配股的主要依据,因此,利润操纵的动机依然存在。最后是为避免退市进行粉饰,2001 年中国证监会规定:一上市公司如果最近 3 年连续亏损,将由证监会决定暂停其股票上市,股票名称前冠以“”,如在期限内未消除亏损状况,则终止其股票上市,上市公司退出证券市场。因此,我国证券市场上就出现了特有的“第一年大亏,第二年扭亏”,“两年不亏,一亏惊人”,“相隔一年或两年的间断性亏损”等操纵会计利润信息手法。 4会计人员的素质不高及社会中介监督的弱化 会计人员是会计信息这种“产品”的“生产者

7、”,他们基本素质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会计信息质量。有些财务人员,在财务会计法规和相关制度频繁修改的情况下,跟不上时代发展的要求,不能领会新法规、新制度的精髓;企业对财会人员的业务素质提高也不够重视,会计后继教育缺乏力度,导致了会计信息质量的下降。 注册会计师,被称为市场经济的“经济警察”,但在目前我国转型经济环境下?熏注册会计师的独立性很难发挥。实际上市公司每份审计报告,都是上市公司与会计师事务所讨价还价的结果,失去独立性的注册会计师被迫在获得收益与承担风险的夹缝中生存。因此,出现了放弃操守,没有履行审计责任,对查出的重大问题不适当披露现象,使得市场上的“垃圾”随风飞扬,严重损害了投资者的利益和市

8、场经济的秩序。 二、治理上市公司会计信息失真的对策 1加强会计法制建设 建立健全会计法律、法规。尽可能最大限度地实现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趋同,并适时地对已发布的具体会计准则和会计核算制度进行修订,注意法规制度的本土化与普及,要让社会各界积极参与、参加会计法规制度的制定、修订和讨论,努力使会计法规真正成为各方都认可、对各方都有约束力的法规;努力消除法规制度的“盲点”,使责任、权利、义务、处罚细则有机结合起来,减少制度性、技术性会计信息失真。经营管理者、财会人员等都要加强法制建设,完善相关的法律。 2按市场要求完善企业管理制度,强化会计监督体系和加大对会计造假的打击力度 以公司制为主体的现代企业制

9、度是我国国有企业的改革方向,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企业的产权结构要强调以下两方面:一是国家作为宏观调控者,需代表社会的利益,使企业目标与社会目标协调一致,国家不仅作为国有企业所有者对企业拥有产权,而且作为社会管理者,也有监督企业会计信息的权力。二是企业职工不仅与企业利害相关,并且其所具备的专业化技能就是一种人力资本,离开这种人力资本, 股东所拥有的实物资本就无法增值,所以企业职工也理应构成企业产权制度的一部分,因此必须强调群众监督的重要性。为防止经营者背离所有者的利益目标,可在企业内成立一个独立于经营者的监督机构,并由该机构委托独立审计机构对企业经营状况进行监督,以获得真实的信息。同时,需要企业

10、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内部财务会计控制制度,形成完整的会计信息质量保障体系。由所有者委派财务总监领导会计机构及会计工作,财务总监对所有者负责,会计人员对财务总监负责。公司业务运行则由经营者全权负责,财务总监与经营者相互配合、相互监督,通过财务总监使所有者与经营者达到激励兼容。同时,要建立国家与社会的监督体系。国家监督是指财政、审计、税务机关的监督;社会监督是指会计事务所或事务所委托注册会计师对企业会计工作进行审计,使之与政府、财政、银行、审计、税务、企业等经济监督有机地结合起来,实现对企业经济获得的再确认,以达到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的目的。 3强化会计人员的培训,提高会计职业道德 会计职业道德是会计行

11、为的基础,会计人员作为一种会计职业者,其行为不仅依赖于会计法律规范,而且更依赖于道德规范,会计人员只有在职业道德规范下才能摆脱管理当局的操纵,限制私欲和自利,才能客观、公正、真实地提供会计信息,才能做一个诚信会计。因此,首先应重视会计人员专业技术资格的聘任和年度考核工作,将对外提供真实信息作为聘任、考核会计人员的重要内容;其次,要切实抓好会计人员继续教育,提高其思想品德、职业道德和业务素质修养。要认真学习邓小平理论,学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知识,学习法律等各种知识,以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一个财会人员不仅要精通业务、熟悉法规、具有高超的会计水平,更应具备强烈的责任感,在履行职责中遵纪守法,廉洁奉公,

12、不论遇到何种情况,不丧失原则,不图谋私利,自觉抵制会计造假行为的发生。 4加快建立合伙制以无限提高注册会计师的造假成本 此方法是现有的众多解决方法中最具建设性的?熏也是我国注册会计师行业发展的方向。合伙制与其它组织形式相比有很多优势:有利于事务所建立完备的内部控制体系,有利于形成外部的约束机制;有利于会计师事务所更注重“人合”而非“资合”等。但同时我们也注意到,会计师事务所全部改为合伙制还需相当长的时间?熏而且实施起来将会遇到许多问题,如既得利益者的阻拦等。另外还需要建立相关的民事赔偿机制,需要对相关法律进行修改和补充。 参考文献: 1 蒋燕辉会计监督与内部控制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5 2 胡志勇我国会计职业道德缺失的传统哲学诠释财会月刊,2006,(1) 3 陈明军,胡皎会计信息失真及对策企业经济,2005,(7) 4 王军论中国会计精神财务与会计导刊,2005,(1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