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资本与教育1

上传人:豆浆 文档编号:779672 上传时间:2017-05-14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4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力资本与教育1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人力资本与教育1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人力资本与教育1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人力资本与教育1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人力资本与教育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力资本与教育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人力资本与教育一、人力资本理论的产生人力资本这一概念是美国经济学家沃尔什在 1935 年发表的人力资本观文章中首先提出的。到 1960 年以后,以舒尔茨为代表的一些西方经济学家,适应社会历史发展潮流,提出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人力资本理论” 。该理论认为教育具有提高劳动生产率、培养经济发展所需人才的生产功能;阐明了教育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揭示了教育具有促进经济增长的经济效益,并大力提倡增加教育投资;从而为西方教育经济学的建立奠定了理论基石。实践证明,人力资本理论的提出是对传统观念的冲击。那些恪守传统观念,以根深蒂固的伦理学和哲学等价值观作为生活取向的人们是无法接受的。正如舒尔茨所说的:只要一提起对

2、人的投资,便会使我们中的某些人感到不快。在他们看来,人类经过长期不懈的斗争,摆脱了将奴隶当物品可以任意买卖的奴役时代,这是人性的历史进步。 而今却似乎再一次将人看成只是一种物质因素,是与财富相似的某种东西,把自身看成是一种资本货物,这无疑是倒退,是不能被容忍的。因为把人看作是通过投资而增加的财富是同人们根深蒂固的价值观相违背的,它贬低了人类自身的人格。因而,不仅许多古典经济学家无意接受把人当作资本,把一个国家的国民看成是财富的观念,使人力资本问题没有能够成为当时经济学家研究的正式核心,而且现代人力资本理论的出现,也遭到了现代社会一些人的反对。伴随着传统价值观念对人力资本的怀疑和否定,教育作为一

3、种对人力资本投资的重要形式,也受到了来自各方面的责难。许多人认为,如果把人们的受教育看成是一种创造资本的形式,那将是对人格的侮辱,在道德上是错误的,是对教育的崇高意义的贬低。舒尔茨指出,人们的这种认识是传统的和片面的。他认为,教育除了达到以上目标外,还可能改进人们工作和管理自己事物的能力,并且这种改进可能增加国民收入。从这个意义上说,教育是对人力的一种投资,文化和经济的作用是教育的共同结果,决不是贬低教育在文化方面的作用,事实证明,舒尔茨等人的这种观点是正确的。现代社会中,教育功能并不是单一的,它是一个具有多维功能的复合体,对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人力资本观念现已为人

4、们广泛承认和接受。人力资本理论的提出,在经济活动领域中重视人的质量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把人的资源明确地界定为一种资本形式,是近代经济理论的创举。人力资本理论的创立开辟了 20 世纪经济理论研究的新天地,也推动了教育领域的研究和发展,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二、人力资本要素构成及主要内容构成人力资本的要素或称类型,主要包括教育资本、知识资本与技术资本、健康资本、迁移与流动资本以及培训等。教育资本是指用于教育的费用,以培训和提高在职和未来的劳动者的能力,因此可称之谓能力资本。它是人力资本构成的最基本的要素。技术与知识资本是指用于专业技术教育的费用,包括大学里的专业教育、技术教育、专业和技术培训等。健康资本

5、是指用于医疗卫生的费用,包括医疗、保健、营养以及体育锻炼等。迁移与流动资本也称国内外人才吸流资本,是指用于国内劳动者流动和国际人才吸流 、智力引进的费用,以利于调剂和合理配置劳动力和专门人才,以利于发挥他们的特长,增加效率。上述这些人力资本要素彼此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他们之间可以互补、互动和替代,但其中教育资本是最重要的,是基础。三、人力资本理论的基本观点(一)人口质量重于人口数量第一,人力资本理论基本出发点是提高人口质量,增强人口素质。这一理论批评了古典经济学家李嘉图(D.Ricardo) 、马尔萨斯(T.R.Malthus)等人只重视土地和人口数量的作用,看不到人口质量的经济价值,当今世界

6、经济发展的关键在于人口的质量。第二,人力资本投资与物力投资都是经济发展不可缺少的生产投资,但在现代化经济条件下,人力资本投资作用大于物力资本投资的作用。例如,战后美国的农业生产增长只有 20%是物力投资结果,80%主要是教育或与教育有关的科学技术作用,或者说主要是人力投资的结果。第三,教育投资是人力资本的核心。说明这个问题,有三个具体理论观点。其一,教育投资是一种生产性投资。教育投资是使隐藏在人体内部的能力得以增长的一种生产性投资。其二,提高人口质量的关键是教育投资。因为各国人口的先天素质和潜在能力基本上是均衡的,或者说是相近似的,但是后天获得的知识、技能和能力却是有差别的。人口质量与素质是不

7、完全相同的,其根本原因是各国教育投资水平不同,社会平均教育程度不同。其三,教育投资比物力投资更有利,会带来更多的利润。例如,美国 19001957 年 57 年间,教育投资增长速度远远超过物力资本增长的速度,其所获得利润结果为:物力资本投资所赚回的利润增长了 3.5 倍,同时教育投资增加的利润则达到 17.5 倍。从世界范围内说,有的资料表明,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由于人力资源开发,教育投资增长,使经济增长的比例达到占国民经济增长总额的 41%,有的国家还超过这个比例。(二)舒尔茨的主要观点(1)人力资本的积累是社会经济增长的源泉。其主要原因有三个。其一,人力资本投资收益率超过物力资本投资收益率

8、。舒尔茨认为人力资本与物力资本投资的收益率是有相互关系的,人力资本与物力资本相对投资量主要是由收益率决定的,收益率高说明投资量不足,需要追加投资;收益率低说明投资量过多,需要相对减少投资量。当人力资本与物力资本二者间投资收益率相等时,就是二者之间的最佳投资比例。在二者还没有处于最佳状态时,就必须追加投资量不足的方面。其二,人力资本在各个生产要素之间发挥着相互替代和补充作用。舒尔茨认为,现代经济发展已经不能单纯依靠自然资源和人的体力劳动,生产中必须提高体力劳动者的智力水平,增加脑力劳动者的成分,以此来代替原有的生产要素。因此,由教育形成的人力资本在经济增长中会更多地代替其他生产要素。其三,具体数

9、量化计算进一步证明人力资本是经济增长的源泉。舒尔茨运用自己创造的经济增长余数分析法,测算了美国 19291957 年国家国民经济增长额中,约有 33%是由教育形成的人力资本做出的贡献。(2)教育促进经济增长是通过提高人们处理不均衡状态的能力的具体方式实现的。所谓处理不均衡状态的能力,是指人们对于经济条件的变化、更新所作出的反映,即人们根据经济条件的变化,重新考虑合理分配自己的各种资源,如财产、劳动、金钱及时间等。舒尔茨称这种“分配能力”为处理不均衡能力。这种能力的取得与提高,主要是由于教育形成的人力资本的作用。这种“分配能力”可以带来“分配效益” ,从而促进个人或社会的经济增长,增加个人和社会

10、的经济收入。(3)人类时间是人力资本的组成部分。有效地合理使用与分配时间的能力,也是人力资本的构成部分。在经济增长过程中,宝贵的人类时间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可以带来经济效益。舒尔茨列举了学生在学校学习时间的经济价值。他认为,随着经济的增长,学生求学期的“机会成本”的价值也就越来越高,并将在学生培养费即教育成本中占有相当大的分量。据统计美国 1956 年中等学校的机会成本占全部费用的 60%,高等学校占 59%。随着生产现代化,生活节奏的加快, ,人们科学分配时间,有效地使用时间,注意节约时间,可能获得经济效益。人们要树立时间具有经济价值的观念,而且时间的经济价值将会越来越高。(4)教育也是使个

11、人收入的社会分配趋于平等的因素。人力资本可以使经济增长,增加个人收入,从而使个人收入社会分配的不平等现象趋于减少。因为通过教育可以提高人的知识和技能,提高生产的能力,从而增加个人收入,使个人工资和薪金结构发生变化。舒尔茨认为个人收入的增长和个人收入差别缩小的根本原因是人们受教育水平普遍提高,是人力资本投资的结果。三、教育的人力资本价值上面主要对人力资本作了较为概括的论述,从中可以体会到教育在人力资本理论中的不可替代的价值地位,这种价值体现在人力资本理论的多个方面。其一,教育在人力资本形成和积累中的价值。人力资本理论是在揭示经济增长速度中出现的,现代经济增长主要依靠的是人力资本投资,即劳动者的质

12、量和素质,而劳动者的质量和素质的形成和积累主要依靠的是教育、培训和知识增进。其二,教育在人力资本要素构成中的地位。人力资本主要因素和内容是一个由多种要素和内容组成的综合体,其中教育资本是其最基本的构成要素和主要内容,而且人力资本其他要素和内容中也都蕴含着教育因素,特别是培训资本、技术和知识资本以及人才吸流资本所蕴含的教育成分更为突出,可以说没有教育资本,很难构成真正完整的人力资本。其三,教育在人力资本发挥效能中具有重要作用。因为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效能,是通过提高人们的认识能力,即人口质量和素质实现的。而人们认识能力的提高又是通过教育完成的,教育是使隐藏在人体内部的能力得以增长的工具,教育收益

13、率高于物质投资收益率,据计量,教育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为 25%35%。这充分说明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作用相当大的一部分是通过教育实现的。四、人力资本理论评析(一)人力资本理论的价值及贡献西方人力资本理论力图从传统的经济理论中解脱出来,为西方资本主义的经济发展寻求更为有利可图的蹊径。因此人力资本这一学派理论的创立,为西方经济学开拓了新的研究领域,不仅对西方教育经济学、卫生保健经济学等边缘学科的建立与发展起了促进的作用,而且对西方若干经济学的基本理论问题都具有巨大的影响。有的西方人士称之为经济理论的一场革命。我们知道,长期以来在传统的西方经济学中,劳动力质量问题被忽视,甚至被否定。从整个经济学发

14、展的历史看,人力资本理论的出现,有其必然性和历史性。西方经济学从古典到现代,已有三百多年的发展历史,在这一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产生过许多有影响的代表人物和经济学著作。其中李嘉图的“地租论” 、马尔萨斯的“人口论”最为典型,具有历史或时代的代表性。(二)人力资本理论的某些合理性人力资本理论强调对人的能力的提高,从而在经济增长中产生作用。这一点也正是这一理论之所以能够推广传播的根本动因。人力资本理论强调提高人口质量和劳动质量,这无论对于提高社会生产率,促进经济增长,或是改善劳动力的生活状况均是有益处的;把教育视为生产性投资,也打破了陈旧的传统的教育观念,对我们重新认识并理解教育也是具有启发性的。

15、具体分析,人力资本理论合理成分有如下四点:第一,人力资本理论在经济理论上改变了以物质资本投资为主导的理论格局,为经济学开辟了新的研究领域。第二,人力资本理论中指出了人的作用胜过物的作用,对人投资超过对物的投资的观点是可取的。第三,人力资本理论十分重视劳动力质量的提高,这对于探讨人口问题、劳动力结构性就业和人才质量问题是有意义的。第四,人力资本理论把教育投资作为人力资本的核心观点是合理的。(三)人力资本理论的局限性第一,如果从人性和道德角度分析人力资本理论,它把一切都资本化了,把人等同于资本,贬低了人的价值,因此它具有阶级局限性的一面。他用人力资本这一概念,掩盖了资产阶级的阶级剥削的实质。这一理

16、论把劳动者当作商品把教育程度、技术水平都看成具有资本的性质。因此,必然得出结论,西方经济增长是人力资本创造的,是人力投资的结果。按照马克思主义的劳动价值学说分析,只有劳动才能创造价值,人的劳动能力的发挥和运用是社会一切财富飞源泉,不是资本可以创造价值。因此,具有理论上的不彻底性。第二,从政治角度分析,人力资本理论所宣扬的是符合资本主义制度和阶级差别需要的价值观念。它强调接受教育程度对劳动者工资收入水平的影响,认为造成工资等级差别的原因在于受教育的程度,与资本主义制度无关,使低收入阶层的人相信他们的低收入是公平的,这同样是不切实际的。实际上,在西方社会造成劳动者及其他社会成员工资差别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如社会地位、种族、年龄等。第三,人力资本理论从方法论上,力图用数理统计的方法建立自己的体系,证明自己的结论。这一方面有可取之处,但同时也有其弱点。因为对于任何经济现象,既需要从数量上说明,也需要从质量上进行分析。而人力资本理论把数量分析完全脱离于生产关系的制约,证明它的数据在一切社会条件下都是有效的,这样就用纯粹的计算公式来代替其他社会因素,抹杀了人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