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质的溶解》课件1(26页)(湘教版九年级上).ppt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77886813 上传时间:2019-02-10 格式:PPT 页数:26 大小:1.5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物质的溶解》课件1(26页)(湘教版九年级上).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物质的溶解》课件1(26页)(湘教版九年级上).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物质的溶解》课件1(26页)(湘教版九年级上).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物质的溶解》课件1(26页)(湘教版九年级上).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物质的溶解》课件1(26页)(湘教版九年级上).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物质的溶解》课件1(26页)(湘教版九年级上).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物质的溶解》课件1(26页)(湘教版九年级上).ppt(2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单元3 物质的溶解,几种物质在水中分散现象,1)问题:根据这些现象你认为哪些可以划为一类,你的依据是什么?,固体消失,液体均匀透明,固体消失,液体均匀透明,固体消失,液体均匀透明,浑浊不清,泥土颗粒仍可见,乳状浑浊,油滴可见,2)为什么前三种固体会消失呢?请大胆猜测原因,思考:你由此能得到氯化钠分散的微粒是什么吗?,氯化钠溶解示意图,氯离子(Cl-) 钠离子(Na+),思考:你能由此得出蔗糖在水中分散的微粒是什么吗?,蔗糖溶解示意图,蔗糖分子,一、物质在水中的分散,1、物质在水中的分散情况,一、物质在水中的分散,2、结论 (1)溶液、悬浊液、乳浊液的概念 a.溶液:物质以分子或离子的形式,分

2、散到另一种物质中,形成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 b.悬浊液:物质以固体小颗粒的形式分散到另一物质中,形成不均一、不稳定的混合物 c.乳浊液:物质以液体小液滴的形式分散到另一物质中,形成不均一、不稳定的混合物 (2)溶液的特征:均一性、稳定性 a.均一性:是指溶液各部分的组成、性质(包括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完全一样。 b.稳定性:是指在温度等外部因素不改变的情况下,无论放置多久,溶液也不会出现分层或沉淀现象。,1. 物质分散的三种状态,分散体系,悬浊液,乳浊液,溶液,分散微粒,特征,共同点,许多微粒集合的固体小颗粒,许多微粒集合的小液滴,单个的分子或离子,不均一 不稳定,不均一 不稳定,均一 稳定,

3、混合物,黄色,溶液,蓝色,溶液,紫红色,溶液,你填对了吗?,你的发现:,明显下降,变化不明显,明显上升,物质溶解的过程中伴有热量的吸收或放出,活动探+究:物质溶解时的温度变化,回头想一想:你已知道物质溶解可能有那些现象吗?,小结: 2.物质溶解的现象 (1)颜色:有些物质溶于水后,会使溶液呈现一定的颜色 (2)温度:溶解过程可能会伴随吸热或放热,活动与探究:在许多情况下,人们希望能较快地溶解某些固态物质。怎样才能达到上述目的呢?请你提出建议,并用实验验证你的设想。 猜想1: 猜想2: 猜想3:,温度越高,物质溶解得越快,搅拌能加速溶解,颗粒越细,溶解得越快,试一试,相信你会成功的 !,一、物质

4、在水中的分散,1、下列关于溶液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 A 溶液是均一、透明的无色的液体 B 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 C 溶液里各部分的性质是相同的 D 如果条件不变,食盐水放久,食盐是不会分离出来的,A,一、物质在水中的分散,、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植物油溶于水中形成均一、 稳定的乳浊液 B.溶液是无色、均一、稳定的混合物 C.溶液是由一种物质和另一种物质组成的混合物 D.悬浊液、溶液、乳浊液都是混合物,1.生活中常见的下列物质中,不属于溶液的是( ) A. 汽水 B. 泥浆 C. 白酒 D. 石灰水 2.以下关于溶液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溶液是均匀、稳定的混合物 B.

5、溶液不一定是均匀透明的无色液体 C. 正在配制的蔗糖溶液下面更甜,说明溶液中总是下面更浓 D.如果水分不蒸发,温度不变,糖水放再长的时间,蔗糖也不会分离出来 3.一瓶NaCl溶液里各部分的性质( ) A.上面跟下面不同 B.完全不相同 C.有的相同 有的不同 D.完全相同 4.夏日里想随时喝道凉爽的饮料,可以自制化学“冰箱”,即把一种化学试剂放入一定量的水中,就可以形成低温小环境.这种试剂可以是下列物质中的( ) A.食盐 B.硝酸铵 C.蔗糖 D.氢氧化钠 5.向右图试管里的水中加入某种物质后,形管左端 的红墨水液面降低,则加入的物质是( ) A.氢氧化钠 B.蔗糖 C. 硝酸铵 D.食盐,

6、B,C,D,B,A,6下列生活中常见的液体不属于溶液的是( ) A牛奶 B白醋 C啤酒 D汽水 7下列液体放置较长时间,不发生明显变化的是 ( ) A石灰乳 B生理盐水 C泥水 D墙体涂料 8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无色混合物化合物均一稳定各部分性质相同,其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9糖水是溶液,原因是( ) A糖水是由两种物质组成的 B糖水是混合物 C糖水是均一稳定的 D蔗糖分子均匀分散在水分子中 10下列有关溶液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溶液一定是混合物 B溶液中一定含有水 C溶液都是无色透明 D凡是均一、稳定的液体一定是溶液,A,B,B,D,A,11把下列物质:面粉面碱植物油蔗糖高

7、锰酸钾酒精细沙汽油分别放入水中,充分搅拌,可得到溶液的有 ,乳浊液的有 。 12 氧化钙放入水中温度会明显的升高,氢氧化钠放入水中温度也会明显 的升高,它们的原理一样吗 18、从微观角度说明为什么在溶液中进行的化学反应比较快?并举例说明这一道理在实验室或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不一样,前者是氧化钙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而放热,是由于发生化学 变化而放热,而后者是溶解过程中放热,溶解过程属于物理变化,因为反应物的粒子均匀地分散到溶液中,增大了彼此的接触机会和接触面积,所以增大了反应速率,探究四:乳化现象,一、物质在水中的分散,将洗涤精与植物油混合,观察现象。,一、物质在水中的分散,4乳化现象及乳化剂

8、(1)乳化现象:原本油与水互不相溶,加入一定试剂,使油的小液滴均匀的悬浮在水中,形成乳浊液 (2)乳化剂:能促使两种互不相溶的液体形成稳定的乳浊液的物质。 (3)乳化剂的结构特点:具有亲水基和亲油基,既能溶解于水中,又能溶解于油中 (4)乳化剂在生活生产中的应用:主要是应用于洗涤剂,除此之外还有用于印染、污水处理等。,冬天来了,京珠高速公路韶关段因为地面结冰,造成重型车打滑,为解决车打滑问题,公路管理部门在乐昌段长长的下坡路洒下了数十吨的盐,你知道在路面上洒盐起什么作用吗?,二、水溶液的某些性质,相关网页链接,二、水溶液的某些性质,有关问题: (1)为什么严寒的冬季,厨房里的水结冰了,而盐水、

9、食醋却不容易结冰? (2)为什么煮沸的汤比煮沸的水温度要高? (3)做水的电解实验时,为什么要在水中加入少量的稀硫酸或氢氧化钠溶液?,1.凝固点下降和沸点升高 。,2.溶液的导电性 。,二、水溶液的某些性质,二、水溶液的某些性质,溶液导电性原因的探究 分析:氢氧化钠溶液、氯化钠溶液、稀硫酸溶液三者能导电,它们在组成上共同特点是都含有水和离子;而蒸馏水、蔗糖溶液不能导电,区别就在于没有离子,而氯化钠固体不能导电,区别则在于没有水。因此,对于溶液导电性的原因,就是在溶液中存在可以自由移动的离子。氯化钠固体虽然具有离子,但是呈晶体状态时,氯离子和钠离子位置相对比较固体,不能自由移动,因此就不能导电。

10、而硫酸虽然是由分子构成的,但是当它溶解于水中时,由于水的作用,把硫酸分子解离为可以自由移动的氢离子和硫酸根离子,因而稀硫酸就能导电,1下列物质的水溶液不能导电的是( ) A食盐 B蔗糖 C硫酸 D氢氧化钠 2寒冷的冬天 人们向公路上的积雪撒些盐,使冰雪很快融化。其原因是( ) A盐能与雪发生化学反应 B盐水溶液能导热 C盐水的凝固点较低 D盐溶于水产生热量 3在严寒的冬季,下列厨房用品易结冰的是( ) A纯净水 B白醋 C盐水 D白酒 4可以溶解于水形成溶液的是( ) A只有固体 B只有液体 C只有气体 D气、液、固体都可以 5用汽油或洗涤剂都能除去衣服上的油污。试分析二者的原理是否相同。 6

11、某化学兴趣小组进行有关清洗餐具的实验探究。分别用以下四种方法清洗餐具只用冷水只用热水冷水中加入2滴洗涤剂热水中加入2滴洗涤剂。上述哪种方法清洗餐具效果最好?试分析原因。 7有两瓶体积相同的食盐水和蒸馏水,如何区别它们。(用三种方法,不得直接品尝味道),B,C,D,A,不一样,汽油洗去油污,是油污溶于汽油形成溶液而洗去,而洗涤剂洗去油污则是利用乳化作用而除去,并未形成溶液,第种方法清洗效果最好。热水中加入洗涤剂清洗油污,使乳化作用更快、更彻底,效果更好。,单元3 物质的溶解,课外作业(简答题): 1.为什么用湿手触摸电器设备容易发生触电事故? 2.为什么盛着水的水缸冬季在室外会冻裂,而腌着咸菜的水缸在室外安全过冬? 3.在高山上,用普通的锅不易将鸡蛋煮熟。你有办法将鸡蛋煮熟吗? 4.病人在医院接受静脉注射或滴注时,常用到生理盐水即氯化钠注射液。请回答:常温下,一瓶合格的氯化钠注射液密封放置一段时间后,是否会出现浑浊现象?为什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