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苏州市蓝缨学校七年级语文下册《纪念白求恩小橘灯2》导学案(江苏版,含答案).doc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77885855 上传时间:2019-02-10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6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苏州市蓝缨学校七年级语文下册《纪念白求恩小橘灯2》导学案(江苏版,含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江苏省苏州市蓝缨学校七年级语文下册《纪念白求恩小橘灯2》导学案(江苏版,含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江苏省苏州市蓝缨学校七年级语文下册《纪念白求恩小橘灯2》导学案(江苏版,含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江苏省苏州市蓝缨学校七年级语文下册《纪念白求恩小橘灯2》导学案(江苏版,含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江苏省苏州市蓝缨学校七年级语文下册《纪念白求恩小橘灯2》导学案(江苏版,含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江苏省苏州市蓝缨学校七年级语文下册《纪念白求恩小橘灯2》导学案(江苏版,含答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苏州市蓝缨学校七年级语文下册《纪念白求恩小橘灯2》导学案(江苏版,含答案).doc(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积累与运用(20分,每小题2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揉捏(ni) 无聊(1io) 殉职(xu) 派遣(qin)B天涯(y) 清晰(x) 酸涩(s) 胳膊(b)C蓦地(m) 僵直(qing) 翕动(x) 颀长(q)D蜷身(qun) 拘谨(j) 隐蔽(b) 寒颤(zhn)2下列多音字注音和组词有错误的一组是( )3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健谈 园圈 耽误 精益求精B霎时 躲避 热忱 毫不犹预C吆喝 狭隘 信仰 孔武有力D闪耀 坚难 佩服 发愤图强4下列加点字词的解释有错误的一组是( )A打量(观察人的衣着、外貌) 丛莽(树丛草莽)取义成仁(真理) 一张一翕(合

2、)B蓦地(突然) 拘谨(言语、行动过于谨慎)见异思迁(变动) 微不足道(足够,充分)C纯粹(不掺杂别的成分) 呆滞(形态呆板,麻木无神)漠不关心(冷漠) 旌旗十万(旗帜的通称)D蹒跚(腿脚不灵便,走路缓慢,摇摆的样子) 悉意(全心全意)正十年(恰好) 月朗星稀(明朗,明亮)5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感情色彩发生了变化的一项是( )A不过我缺乏口才,总也不能圆满地表达出我对这两位卓越人物的看法。B不少的人对工作不负责任,拈轻怕重,把重担推给人家,自己挑轻的。C她长得并不漂亮,不是笑容满面,但是她的眼光是善良而镇定的D我用儿童的狡猾的眼光察觉,她爱我们,并没有存心要打的意思。6对下列句中省略号或破折号的

3、用法判断有错误的一项是( )A好大一会儿,他忽然睁开了眼,右手指着自己的左腋窝,急急地说:“这这里!”(省略号表示说话的断断续续)B(卢进勇)把剩下的六根火柴一根根递到指导员的手里,同时,以一种异样的声调在数着:“一,二,三,四”(省略号表示文中说话的省略)C只有腭下的喉结在一上一下地抖动,干裂的嘴唇一张一翕地发出低低的声音:“同志同志”(破折号表示声音的延长)D我坐在一个美国伞兵身边。他是第101空降师巴顿英雄部队的。(破折号表示语意的转折)7对下列句子所运用的修辞方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1)一个外国人,毫无利己的动机,把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当做他自己的事业,这是什么精神?这是国际主义精神

4、,这是共产主义精神。(2)此去泉台招旧部,旌旗十万斩阎罗。(3)忽然一阵冷风吹来,浓云霎时把天遮得严严的,接着,暴风夹杂着栗子般大小的冰雹,不分点地倾泻下来。(4)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好像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它们安静不动地低声说:“你们放心吧,这儿准保暖和。”A反问,借喻、暗喻,明喻,夸张、拟人B设问,借代、暗喻,明喻,暗喻、拟人C疑问,借代、暗喻,借喻,明喻、夸张D疑问,明喻、借喻,暗喻,夸张、拟人8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香蕉、梨子、苹果、萝卜等水果含有丰富的维生素。B就因为一处“正”号写成了“负”号,没有得到满分,他非常生气自己的不细心。C语文课上,班主任发现小明又在

5、做小动作,温柔的目光一下子变得生硬起来。D我提着这灵巧的小橘灯,慢慢地在黑暗潮湿的山路上走着。9纪念白求恩一文作者在论述白求恩同志的国际主义精神、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时,篇幅用得较多,为什么在论述白求恩同志对技术精益求精时,文字比较简洁?回答正确的一项是( )A对白求恩同志的医疗技术的评价当时还存在着不同的看法。B白求恩同志在医疗技术水平上还没有达到世界一流水平。C在白求恩同志的各个方面中,对技术精益求精的精神处于次要地位。D白求恩同志在国际上是一位享有盛名的外科医生,他的医疗技术的高超是不言而喻的,不必作过多的论述,这样写文章更详略得当。10“这朦胧的橘红的光,实在照不了多远;但这小姑娘的

6、镇定、勇敢、乐观的精神鼓舞了我,我似乎觉得眼前有无限光明!”对这一段话分析理解有错误的一句是( )A小橘灯的光能照亮革命的道路,指引我们走向光明,革命的前途是无限美好的。B小橘灯象征小姑娘镇定、勇敢、乐观的精神,借小橘灯,赞美小姑娘的这种精神。C小橘灯的光是微弱的,却能使人想到小姑娘镇定、勇敢、乐观的精神,给人以鼓舞。D从小橘灯想到小姑娘,在那黑暗的年代,她镇定、勇敢、乐观的精神是可贵的,给人以鼓舞。二、阅读:迈上新台阶(40分)【第一台阶】(一)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表现在他对工作的极端的负责任,对同志对人民的极端的热忱。每个共产党员都要学习他。不少的人对工作不负责任,拈轻怕重,

7、把重担子推给人家,自己挑轻的。一事当前,先替自己打算,然后再替别人打算。出了一点力就觉得了不起,喜欢自吹,生怕人家不知道。对同志对人民不是满腔热忱,而是冷冷清清,漠不关心、麻木不仁。这种人其实不是共产党员,至少不能算一个纯粹的共产党员。从前线回来的人说到白求恩,没有一个不佩服,没有一个不为他的精神所感动。晋察冀边区的军民,凡亲自受过白求恩医生的治疗和亲眼看过白求恩医生的工作的,无不为之感动。每一个共产党员,一定要学习白求恩同志的这种真正共产主义的精神。1这一段共有十句话,可以划分为三个层次,请用“|”在句子序号间标出。(2分) 2对这一段议论中心的概括,最准确的一项是( )(1分)A赞扬白求恩

8、同志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B赞扬白求恩同志对工作极端的负责任。C赞扬白求恩同志对同志对人民极端的热忱。D每一个共产党员,一定要学习白求恩同志的这种真正共产主义者的精神。3第三句分别称“白求恩”、“白求恩医生”、“白求恩同志”,能否互换?为什么?(1分)4这段文字用了对比写法,起什么作用?(1分)5比较下面两句话,说说哪句表达效果更好些。(2分)A从前线回来的人说到白求恩,没有一个不佩服,没有一个不为他的精神所感动。B从前线回来的人说到白求恩,人人都佩服,人人都为他的精神所感动。(二)在一个春节前一天的下午,我到重庆郊外去看A朋友。她住在那个乡村的乡公所楼上。走上B阴暗的仄仄的楼梯,进入C有D

9、方桌和几张竹凳、墙上装着E电话的屋子,再进去就是我朋友的房间,和外间只隔着F布帘。她不在家,窗前桌上留着G条子,说是她临时有事出去,叫我等着她。我在她桌前坐下,随手拿起H报纸来看,忽然听见外屋板门吱的一声开了,过了一会,又听见有人在挪动那竹凳子。我掀开帘子,看见一个小姑娘。只有八九岁光景,瘦瘦的苍白的脸,冻的发紫的嘴唇,头发很短,穿一身很破旧的衣裤,光脚穿一双草鞋,正在登上竹凳想去摘墙上的听话器。看见我似乎吃了一惊,把手缩了回去。我问她:“你要打电话吗?”她一面爬下竹凳,一面点头说:“我要医院,找胡大夫,我妈妈刚才吐了许多血!”我问:“你知道医院的电话号码吗?”她摇摇头说:“我正想问电话局”我

10、赶紧从机旁的电话本子里找到医院的号码,就又问她:“找到了大夫,我请他到谁家去呢?”她说:“你只要说王春林家里病了,她就会来的。”1文中A、B、C、D、E、F、G、H处应填数量词已列到下面,请你根据空格后面的名词,将序号填在相应的字母后面的横线上。(2分)一架 一间 一张 一位 一段 一幅A_ B_ C_ D_E_ F_ G_ H_2第一段文字交待了小橘灯故事的哪四个要素?请具体回答。(2分)3第二段文字中,哪些语句是描写小姑娘外貌的?通过这些描写,我们对小姑娘有了怎样的认识?(2分)4小姑娘“看见我似乎吃了一惊,把手缩了回去”,这一神情、动作的描写是否表现了小姑娘的胆小、怯弱的一面?如果不同意

11、,请用原文的具体事例加以反驳。(2分)5第一段划线的语句是什么描写?用第二段的例子来说明这些描写的作用。(2分)6通过“我”和小姑娘的交往过程,你对“我”的特点有怎样的认识。(1分)【第二台阶】(三)串白杨五叔不知从哪里移来一棵串白杨栽在院子里。串白杨虽然跟白杨树一样挺拔笔直,但仔细看,却是有区别的。串白杨的叶子是绿中泛银的,树皮也是绿中泛银;而白杨树的叶子和树皮则是纯绿色的。更重要的是串白杨有着与白杨树截然不同的性格。白杨树栽到哪里长到哪里,栽一棵活一棵;而串白杨则不同,栽一处,长几处,栽一棵,长一片。五叔在院子里栽的是一棵串白杨,等到成材时却成了一片。后来五叔拆旧房盖新房时,尽数砍去那些串

12、白杨,将它们雪白笔直的身子做了屋椽。盖了新房,五叔在院子里种上牡丹、月季,想把院子弄成一个小花园,但那些花卉总是蔫巴巴的,缺颜少色,那花园隔三隔四就冒出棵串白杨嫩苗。五叔把种不活牡丹、月季的原因归罪于那些冒出地面的串白杨幼芽,于是就将那些幼芽一概拔去。没想到那串白杨的幼芽拔不胜拔,今天拔了明天长,明天拔了后天长。于是五叔拿了铁锹在院子里掘地三尺,将地下那些纵横交叉任意伸展的串白杨根一根根斩断,指头般粗的深褐色的根断成了无数截,堆成一堆,在太阳底下慢慢枯干。五叔院子里的牡丹、月季终于开了花,长得引人注目。没想到院子里串白杨的根却在屋后冒出了幼苗。五叔已是深恨串白杨了,觉得串白杨不听话、太任性。这

13、里砍了那里长,那里掘了根,这里又冒芽。于是五叔也将屋后那些串白杨拔了苗挖了根。五叔想彻底根绝那些在地下无拘无束伸展,在地上无忧无虑冒芽的串白杨。可数年过去,五叔却发现周围邻居的房前屋后、院里院外都长着串白杨。五叔已无可奈何了,因为那串白杨长在别人家的地界,他无权拔苗挖根。五叔追悔莫及,村子里本没有串白杨的,是他从外地移来这么一棵,而今根不知伸向了何处。不知不觉,五叔院子里的那些牡丹、月季又蔫巴巴、半死半活,而那些花丛中又冒出了串白杨的幼苗五叔又气又没法,知道是邻居家的那些串白杨从地下把根伸了过来。于是五叔毁掉花园,拔掉串白杨的芽,栽上几棵白杨树。五叔觉得白杨树好多了,栽哪里长哪里,绝不违人心愿

14、,不惹人生气。我几次劝固执的五叔死了心,放手让串白杨去发芽,去成材。看他栽白杨树那吃力的样子,直让人又气恼又好笑。串白杨不要他去栽苗、去浇水,只要给他一个生存的权利就够了,而他却偏偏不允。虽然五叔恨串白杨的不听话,我却极赞赏串白杨那种无拘无束的个性,更敬佩它那种在地下纵横挺进、顽强不息的精神。1给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3分)屋椽( ) 掘地( ) 褐色( )无拘无束( )( ) 违人心愿( )2串白杨与白杨树有哪些异同点?(2分)同:异:3五叔为什么把串白杨的幼芽一概拔去?(2分)4“没想到那串白杨的幼芽拔不胜拔”,“拔不胜拔”在句中的意思是_,这个短语是由成语_改造而成的。(2分)5五叔为什么喜欢白杨树而不喜欢串白杨?(2分)6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串白杨对人类的要求甚少?(2分)7文章写的是串白杨,为什么还写了白杨树以及牡丹、月季等花卉?(2分)8作者为什么要赞美串白杨?(2分)9本文的写法是什么?作者写此文仅仅是为了赞美串白杨吗?实际赞美的是什么?(2分)10五叔为了根除串白杨采用了各种手段和方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