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历史(中图版)上册教案:33+古代思想文化与科技(一).doc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77885684 上传时间:2019-02-10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1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级历史(中图版)上册教案:33+古代思想文化与科技(一).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九年级历史(中图版)上册教案:33+古代思想文化与科技(一).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九年级历史(中图版)上册教案:33+古代思想文化与科技(一).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年级历史(中图版)上册教案:33+古代思想文化与科技(一).doc(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3课 古代思想文化与科技(一)教案编号 8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和掌握以下基础知识:古老而神秘的文字埃及的象形文字,两河流域苏美尔人的楔形文字,腓尼基人的字母文字。世界三大宗教公元前6世纪产生在印度的佛教,公元1世纪,产生在巴勒斯坦一带的基督教,公元7世纪,产生在阿拉伯半岛的伊斯兰教。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1)古埃及象形文字是字母文字的基础,象形文字对世界文化的发展有重大影响。(2)宗教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历史现象,宗教信仰,宗教情感,以及同这种信仰和情感相适应的宗教仪式和宗教组织,都是社会的、历史的产物。来源:学

2、优高考网gkstk重点和难点来源:学优高考网教学重点:埃及的象形文字,佛教的产生。 教学难点:基督教的产生、基督教性质的演变与传播。教学方法运用启发式和问题目标教学法。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引导学生回忆上节课的内容,引出本课将带着学生走进古代时期的艺术殿堂。二、讲授新课:(一) 古老的文字 (1)什么是象形文字?这种文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由于它是用符号把客观物体的形象描摹下来的一种文字,即所谓“画成其物”,所以我们习惯上把它称为象形文字。(2)什么是楔形文字?苏美尔人几乎和埃及人同时发明了文字。他们用削尖的芦苇做笔,把文字刻在泥坯上,然后把泥坯烘干,成为泥板。这种刻在泥板上的文字因它的

3、形状成尖劈形,所以被称为“楔形文字”。由于它被广泛使用,人们称它为“古代东方的拉丁语”。(3)字母文字的演变和影响:古代埃及的象形文字一直没有发展成字母文字,后来经过多次演变,外形逐渐简化,向字母文字过渡。它的24个单辅音的符号,类似字母。公元前二千年代,地中海东岸的腓尼基人在埃及文字和西亚文字的影响下,创造了22个拼音字母。古代希腊人又在腓尼基字母基础上创造了希腊字母。在希腊字母的基础上,形成后来罗马及其周围地区拉丁人的拉丁字母。拉丁字母是世界上最通用的字母。来源:学优高考网gkstk(二)世界三大宗教:(1)佛教的基本教义、教派和传播早期佛教的基本教义可以概括为苦、集、灭、道“四谛”,也就

4、是四条真理。公元最初两个世纪,佛教出现大乘、小乘两大教派,“乘”是“渡”、“运载”的意思。它们的主要区别在于:小乘佛教坚信释迦牟尼的遗教,注重伦理教诲,不拜偶像,提倡自我超渡(超脱人生苦难),主要流行于印度南部、斯里兰卡、缅甸、泰国等地。大乘佛教发展和修正了释迦牟尼的说教,尊奉如来佛为最高神,同时造出许多偶像加以崇拜;它还认为人们不仅可以自我超渡,而且可以兼渡他人,“普渡众生”。大乘佛教主要流行于印度北部、中亚、中国、日本、朝鲜和韩国。(2)基督教会的分裂基督教产生后不久,逐渐分化为两派:以希腊语地区为中心的东派和拉丁语地区的西派。1054年,东西两派教会分裂,东部称正教,即东正教;西部称公教,即天主教。十六世纪时,西部教会在欧洲宗教改革运动中,产生了一些新宗派,称为新教,后又不断分化,形成派系繁多的现象。基督教对欧美许多国家的历史文化有着重要的影响,在现实政治、社会生活中也有相当的影响。(3)因为伊斯兰教与阿拉伯半岛的统一、阿拉伯帝国的建立有联系,可适当对课本的知识加以扩充,说明它们之间的关系。三、小结四、作业布置:研习升级五、板书设计:第3课 古代思想文化与科技(一)一、古老的文字1、楔形文字来源:gkstk.Com2、象形文字来源:学优高考网gkstk二、世界三大宗教1、佛教2、基督教3、伊斯兰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