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渡口区三中2018-2019学年上学期高二期中化学模拟题

上传人:q****9 文档编号:77858501 上传时间:2019-02-10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53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渡口区三中2018-2019学年上学期高二期中化学模拟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大渡口区三中2018-2019学年上学期高二期中化学模拟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大渡口区三中2018-2019学年上学期高二期中化学模拟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大渡口区三中2018-2019学年上学期高二期中化学模拟题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大渡口区三中2018-2019学年上学期高二期中化学模拟题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大渡口区三中2018-2019学年上学期高二期中化学模拟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渡口区三中2018-2019学年上学期高二期中化学模拟题(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大渡口区三中2018-2019学年上学期高二期中化学模拟题班级_ 座号_ 姓名_ 分数_一、选择题1 化工生产中含Cu2+的废水常用MnS(s)作沉淀剂,其反应原理为:Cu2+(aq) + MnS(s) CuS(s)+Mn2+(aq)。下列有关该反应的推理不正确的是 A该反应达到平衡时c(Cu2+)=c(Mn2+) BCuS的溶解度比MnS的溶解度小 C往平衡体系中加入少量Cu(NO3)2(s)后,c( Mn2 +)变大 D该反应平衡常数表达式:K= 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瘦肉精学名盐酸克伦特罗,结构如右图,可以发生取代、加成、水解、酯化、消去反应BC3H7OH与C4H9OH分子间脱水,最多可

2、生成6种醚C1mol最多可与含4mol NaOH的水溶液完全反应D某油脂的化学式为,它既属于酯类又属于高分子化合物3 NH3和NO2在催化剂作用下反应:8NH3+6NO2=7N2+12H2O。若还原产物比氧化产物少0.1 mol,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转移电子3.6NA B生成气体的体积32.56 L(标准状况)C还原剂比氧化剂多0.2 mol D被还原的氮原子是11.2 g4 下列事实不能用平衡移动原理解释的是 A配制FeCl3溶液时加入少量的浓盐酸 B常温下,NaOH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H+)c(CO32 )c(HCO3 )c(OH) BCH3COOH溶液加水稀释,溶液中不变 C室温

3、下,pH=2的盐酸与pH=12的氨水等体积混合,所得溶液中:c(Cl)+c(H)c(NH4 )c(OH) D0.1mol/L CH3COOH溶液与0.1mol/L 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所得溶液中: c(OH)c(H)+c(CH3COOH)6 容积固定的密闭容器中存在如下反应:A(g)+3B(g)2C(g) H0,向甲、乙、丙三个恒容容器中加入一定量C和H2O,各容器中温度、反应物的起始量如下表,反应过程中CO的物质的量浓度随时间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容器甲乙丙容积0.5 L0.5 LV温度T1T2T1起始量2 molC 1 molH2O1 molCO 1 molH24 mol

4、C 2molH2OA甲容器中,反应在前15 min的平均速率v(H2)=0.1molL1min1B丙容器的体积V0.5 LC当温度为T1时,反应的平衡常数K=4.5D乙容器中,若平衡时n(H2O)=0.4 mol,则T2 T19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符合分子通式CnH2n+2的烃一定都是烷烃,分子中均只含单键B通过石油裂化可以得到多种气态短链烃,其中包括重要化工原料C苯和乙烯均能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使溴水褪色D甲醛易溶于水,其水溶液具有杀菌消毒作用,可用于浸泡海鲜食品10某温度下,体积一定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 平衡后加入,该反应的增大B. 平衡后升高温度,平衡常数K变大C

5、. 平衡后再充入,达到新平衡时,的百分含量变大D. 若反应前充入的与物质的量相等,达平衡时的转化率比的高11下列有关图示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A. 装置中阴极处产生的气体能够使湿润的KI淀粉试纸变蓝B. 装置中待镀铁制品应与直流电源正极相连C. 装置中电子由b极流向a极D. 装置中的离子交换膜可以避免生成的Cl2与NaOH溶液反应12三室式电渗析法处理含Na2SO4废水的原理如图所示,采用惰性电极,甲、乙均为离子交换膜,在直流电场的作用下,两膜中间的Na+和SO42可通过离子交换膜,而两端隔室中离子被阻挡不能进入中间隔室。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甲为阳离子交换膜,通电后中间隔室的Na+离子向正极迁

6、移B通电后,同温同压下得到的气体a与气体b的体积比约为2:1C通电后,得到的产品c是NaOH,产品d是H2SO4D负极区发生的电极反应为2H2O +2e2OH+H2,负极区溶液pH增大13常温下,pH=10的X、Y两种碱溶液各1mL,分别加水稀释到100mL,其pH与溶液体积(V)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稀释前,两种碱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一定相等B稀释后,X溶液的碱性比Y溶液的碱性强C完全中和X、Y溶液时,消耗同浓度盐酸的体积VXVYD若8a10,则X、Y都是弱碱14室温下,向20.00 mL 0.8molL1一元酸HA溶液中滴入0.8 molL1的NaOH溶液,溶液的pH

7、和温度随加入NaOH溶液体积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常温下,1.0 molL1HA的溶液的pH=0Ba、b、c三点,a点混合溶液中c(Na+)最大Ca、b两点的溶液中水的离子积Kw(a)=Kw(b)Dc点时消耗NaOH溶液的体积为20.00mL1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碘单质的升华过程中,只需克服分子间作用力BNH4Cl属于离子化合物,该物质中只存在离子键C在N2、CO2和SiO2物质中,都存在共价键,它们都是由分子构成D金刚石和足球烯(C60)均为原子晶体1625时,用0.1000mol/L的AgNO3溶液分别滴定体积均为V0mL的且浓度均为0.1000molL的KCl、K

8、Br及KI溶液,其滴定曲线入下图,(已知25时,AgCl、AgBr及AgI溶度积常数依次为l.810-10、5.010-13、8.310-1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V0= 45.00B滴定曲线表示KCl的滴定曲线C滴定KCl时,可加入少量的KI作指示剂D当AgNO3溶液滴定至60.00mL 时,溶液中 c(I-)-)-)17分子式为C5H10O3的有机物与NaHCO3溶液反应时,生成C5H9O3Na;而与金属钠反应时生成C5H8O3Na2,则该有机物的同分异构体有( )种(不考虑立体异构)A10 B11 C12 D1318下列图示与对应的叙述相符的是A图I表示某吸热反应分别在有、无催化剂的情况

9、下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B图表示常温下,0100 molL NaOH溶液滴定2000 mL、0.100 molL HC1溶液所得到的滴定曲线。C图表示一定质量的冰醋酸加水稀释过程中,醋酸溶液电离程度:caba19 某学习小组设计实验探究NO与铜粉的反应并检验NO,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夹持装置略)。实验开始前,向装置中通入一段时间的N2,排尽装置内的空气。已知:在溶液中.FeSO4+NOFe(NO)SO4(棕色),该反应可用于检验NO。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装置F、I中的试剂依次为水、硫酸亚铁溶液B若观察到装置H中红色粉末变黑色,则NO与Cu发生了反应C实验结束后,先熄灭酒精灯,再关闭分液漏斗的活塞D

10、装置J收集的气体中一定不含NO20使用SNCR脱硝技术的原理是4NO(g)+4NH3(g)4N2(g)+6H2O(g),下图是其在密闭体系中研究反应条件对烟气脱硝效率的实验结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从图1判断,该反应的正反应方向是放热反应B从图2判断,减少氨气的浓度有助于提高NO的转化率C从图1判断,脱硝的最佳温度约为 925D从图2判断,综合考虑脱硝效率和运行成本最佳氨氮摩尔比应为2.5二、填空题21某学习小组探究浓、稀硝酸氧化性的相对强弱,按下图装置进行实验(夹持仪器已略去)。实验表明浓硝酸能将NO氧化成NO2,而稀硝酸不能氧化NO。由此得出的结论是浓硝酸的氧化性强于稀硝酸。可选药品:

11、浓硝酸、3molL稀硝酸、蒸馏水、浓硫酸、氢氧化钠溶液及二氧化碳已知:氢氧化钠溶液不与NO反应,能与NO2反应:2NO2+2NaOH=NaNO3+NaNO2+H,2O (1)装置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2)装置的目的是_,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3)实验应避免有害气体排放到空气中,装置、中盛放的药品依次是_;(4)实验的具体操作是:先检验装置的气密性,再加入药品,然后_,_(此操作的目的是_),最后滴加浓硝酸;(5)该小组得出的结论所依据的实验现象是_。22写出下列有机物的系统命名或结构简式:(1)_。 (2)CH3CH(CH3)C(CH3)2CH2CH3_。(3)2,4,6三甲基5乙基辛烷_。(4)3甲基1戊炔_。(5)_。(6)2甲基2丁烯_。23研究钠及其化合物有重要意义。(1)实验室配制0.1molL-1的碳酸钠溶液480mL,根据配制溶液的过程,回答问题:实验中除需要托盘天平(带砝码)、药匙、烧杯和玻璃棒外,还需要的其他玻璃仪器是_。实验中需用托盘天平(带砝码)称量碳酸钠固体_g。某同学配制 Na2CO3溶液的过程如图所示。你认为该同学的错误有_A B C D下列实验操作会使配得的溶液浓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