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阳市届高三第一次诊断性考试 (1)

上传人:豆浆 文档编号:778585 上传时间:2017-05-14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77.8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绵阳市届高三第一次诊断性考试 (1)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绵阳市届高三第一次诊断性考试 (1)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绵阳市届高三第一次诊断性考试 (1)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绵阳市届高三第一次诊断性考试 (1)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绵阳市届高三第一次诊断性考试 (1)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绵阳市届高三第一次诊断性考试 (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绵阳市届高三第一次诊断性考试 (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绵阳市高中 2017 届高三第一次诊断性考试文综历史试题24道家思想中其实一直有“背反”式憧憬其欲将社会各种制度全部推倒的冲动,只表明它对现实社会深怀绝望而并不意味着真的就希望人类社会横遭毁灭。这反映了道家A对国家统一安定的强烈渴望 B对“无为而治”政治的向往C对人类社会发展的悲观态度 D对“小国寡民 ”社会的追求25两晋南北朝时期少数民族政权仿效内地官方史学活动,接受汉族文化的历史观念,进而将自己的祖先衔接于中国古史体系,自称黄帝、大禹等圣王之后裔。这有助于A提升民族认同 B化解民族矛盾 C继承华夏传统 D促进民族融合26史书记载,宋仁宗自己曾经对臣子表示:“措置(处置)天下事,正不欲专从朕

2、出。若自朕出,皆是则可,有一不然,难以遽改。不若付之公议,令宰相行之。 ”这表明A理性思考影响君主施政 B丞相制可以消除决策失误C宋代君主权力有所削弱 D宋仁宗无意加强君主专制27有学者发现:历代制作指南车的仅有 20 人,秦青铜宝剑的防金属腐蚀技术在后世失传,王祯农书记载的早期蒸汽机原理断裂,明朝热兵器技术的大量推广在清代终止。据此可以推知A周期性动乱造成技术失传 B传统行业技术被严格保密C生产方式未发生质的变化 D重农抑商使手工技术停滞28明清时期,学界出现了一股研究“礼学”的热潮。顾炎武、黄宗羲等人希望通过对古礼的研究,以礼抗俗,重新确立社会的四民秩序。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明清思

3、想专制的强化 B阳明心学助长空谈之风C商品经济的不断发展 D佛教和道教思想的冲击29 19 世纪 60 年代末,满清官员志刚在初使泰西记中对欧洲政治制度有如下评述:“泰西立君,不拘于男女,然为君而不能尽君道者,国人不服,则政令有所不行,不得安其位矣” 。这表明作者A主张推行君主立宪政体 B已超越了当时主流思想C推崇西方的代议制民主 D对君主专制危机的警觉30著名买办郑观应认为面对通商以来外国的侵略, “习兵战不如习商战 ”;唐廷枢脱离怡和洋行加入轮船招商局后,想方设法“去损伤这些外国公司” 。这反映了A买办是西方侵略中国的工具 B民族意识被引入经济发展之中C洋务运动强调学习资本主义 D实业救国

4、已成为社会主流思潮31甲午战争的结果,在中国近代相当长时期内导致人们对洋务运动全盘否定、对明治维新则无限拔高。这主要因为A甲午战争重挫了民族自信心 B探索救亡图存道路的迫切性C历史评价受到留日学生影响 D中日综合国力发生巨大逆转32从历史上看,罗马社会经济逐步从一个单一的农业经济社会变成了农业经济与商品经济并存并重的社会。帝国中期后,商品贸易和商业交换活动甚至占据了主要地位。商品贸易的发展A成为共和国体制得以维系关键 B确保了罗马贵族对政权的垄断C推动了罗马法适用范围的扩大 D阻碍了罗马大土地所有制发展33欧洲中世纪的通行文字是拉丁文, 圣经就是典型。但到近代初期方言文学勃兴,很多思想家对此作

5、出了重大贡献。如但丁对于意大利语,拉伯雷对于法语,马丁路德对于德语。这一现象A促成了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 B推动了民族国家的形成C体现了民主平等的启蒙思想 D导致欧洲陷入四分五裂34 19 世纪初,美国建立首都哥伦比亚特区时,国会根本没有考虑单独给最高法院盖办公楼,仅在国会大厦的一楼给它留了一个房间。这反应出当时美国A司法部门权力比较软弱 B司法权从属于立法权C联邦宪法没有得到落实 D不重视法律制度建设35 1860 年至 1913 年间,世界工业总产量至少增加了 6 倍,1851 年至 1913 年间,世界贸易额增加了 12 倍。由此可知A欧洲在世界贸易中占据主导地位 B世界经济结构发生重大变

6、化C世界各国工业发展差距明显缩小 D世界各地的工业化有所发展此资料来源于:中学历史教学园地( wwwzxlscom/ ) ,未经允许, 谢绝转载。此资料来源于:中学历史教学园地( wwwzxlscom/ ) ,未经允许, 谢绝转载。40 ( 25 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汉初的官僚基本上来源于世袭、捐资及察举,这种人才选拔制度造成官僚结构的混乱和素质的低下。因此,董仲舒在对贤良策中提出“养士之大者,莫大乎太学。太学者,贤士之所关也,教化之本原也。 ”他不仅把太学看作是培养人才的场所,而且也把它作为推行教化的手段及官僚选拔的基地。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的建议,并批准丞相公孙弘提出的创立博士

7、弟子员制度的建议。为博士设置博士弟子员(即太学学生) ,是中央官学太学正式成立的标志。太学的学习内容以传授儒家经典为主。太学学生学习一年,精通一经就可以入仕的规定,使得政府直接控制了受教育者的政治前途,并就此确立了我国古代高等教育两千年不变的性质培养国家后备官僚。中国古代太学与欧洲中世纪大学之比较材料二 中世纪后期,大学在意大利、法国和英国的文化中心城市兴起。它们多由当时已有的城市学校和主教学校发展而来。如 1 150 年正式成立的被誉为“欧洲母大学”的巴黎大学,便由巴黎圣母院教堂学校演变而来。这一时期的著名大学还有英国的牛津大学( 1168 年) 、剑桥大学(1209 年) ;意大利的那不勒

8、斯大学(1224 年) ;法国的蒙特利尔大学( 1181 年)等。当时大学一般开设文学、神学、法学和医学四大学科,文学最初是其他学科的基础,后来才独立成科, “七艺”是其主要课程。 “七艺”的起源可追溯到古希腊,一般包括文法、修辞、逻辑学、算术、几何、天文以及音乐,后来又增加了自然科学、历史、地理等课程。摘编自刘明翰欧洲文艺复兴史教育卷(1 )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中国太学与西欧大学产生的社会背景。(13 分)(2 )结合材料一、二及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太学与西欧大学的不同之处,以及二者所导向的社会观念的差异。 (12 分)41 ( 12 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近代以来,在

9、列强的压力下,清政府被迫签订了一系列条约,形成了富含特色的条约制度。图 8: 南京条约签订场景材料一 湖北利川县教堂买地一案,法领事悻悻来见,词气暴横,经臣援引指出,法国条约法文并无准其买地之语,明白揭破,严词驳斥,该领事竟无词以对,气焰立沮,默然而去。张之洞材料二 彼族要求之事,无非上侵国家利权, 下夺商民生计, 皆可引“万国公法”直言斥之。李鸿章根据上述材料,提取一个有关条约制度的主题,并加以简要分析。 (12 分)请考生在 44、45 两道题中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按所选做的第一题记分。并用 2B 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题目题号的方框土黑。44 (15 分) 【 历史选修 1:历史上重

10、大改革回眸】材料 封建社会后期的改革,必须打击维护旧传统治旧官僚体制,才能造成社会进步的政治环境。张居正明白,依靠明朝后期那个只尚空谈,不办实事的庞大腐朽的官僚集团来推行他的改革,就意味着寸步难行。他不得不精简官僚机构,裁减名实不符的官吏达官僚总数的 20%30%。对在职官员用“考成法”进行严格考核。考核结果作为吏部判定官吏勤惰的依据,官吏的“用舍进退,一以功实为准” 。他整顿吏治“杜绝贿门,痛惩贪墨”以达到“私门闭、公室强” 。在用人和选才方面,他大破常格,唯才是用,精选和提拔了一批有才干的官吏如张学颜、潘季驯、王宗古、戚继光等,对改革起了积极作用。但是,它并未超出官吏传统的吐故纳新的范围。

11、 熊家利十六世纪中西面对封建危机的不同改革(1 )根据材料概括张居正政治改革的主要内容。 (6 分)(2 )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简评张居正政治改革的影响。 (9 分)45 ( 15 分) 【 历史选修 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材料 关羽,字云长。三国时期蜀国大将,戎马一生,忠勇过人,但也刚愎自用,后败走麦城,被擒身亡。魏晋南北朝时期关羽故事已在民间流传,但基本忠于历史原貌,以英雄义士而非神人、圣人形象出现。唐中期,荆州民众开始自发兴建庙宇奉祀关羽,但诗人们咏三国故事还是以诸葛亮和刘备为主,很少有诗涉及关羽。北宋时期关羽的忠义勇武精神受到重视,统治者一路加封,关羽由“侯”而“公”而“王” ,成为护

12、佑国家的最高武神。而正一派道士编造关公战蚩尤的故事,关羽又成了道教的财神。元代时关羽又成为皇帝参加的“镇伏邪魔护安国”法事的“监坛者” ,人们相信关羽的驱邪镇魔的作用。明中叶以后,其庙与“孔庙”并称,关羽成为知名度超过孔圣人的“武圣” 。每年五月十三,国家和民间都要举行盛大的祭祀活动。加上宋元以来戏曲小说的影响,关羽信仰日盛,明末清初“关帝庙”遍及全国大小城市和村落,成为全民各个阶层特别是游民和行商所接受和崇拜的“关帝” ,而且随着华侨走向世界。摘编自袁行霈、严文明中华文明史(1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从不同角度概括历史上关羽崇拜形成过程中的变化。(6 分)(2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历史上关羽崇拜形成发展的原因。 (9 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