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专用:苏教版语文中考 古文复习学案3.doc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77844033 上传时间:2019-02-10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9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专用:苏教版语文中考 古文复习学案3.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江苏专用:苏教版语文中考 古文复习学案3.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江苏专用:苏教版语文中考 古文复习学案3.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江苏专用:苏教版语文中考 古文复习学案3.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江苏专用:苏教版语文中考 古文复习学案3.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江苏专用:苏教版语文中考 古文复习学案3.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专用:苏教版语文中考 古文复习学案3.doc(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考复习之七上古文第一课时三 峡主备人:王龙 2011年2月14日一、重要实词与句子自(这里有“在”之意)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完全,全部)无阙(通“缺”,空缺)处;重岩叠嶂 (zhng,直立像屏障的山峰),隐天蔽日,自(如果)非亭午(正午)夜分(半夜),不见曦曦(x,早晨的阳光,这里指太阳)月。 /至于(到)夏水襄(xing,上)陵(大的土山,这里泛指山陵),沿(顺流而下)溯(逆流而上)阻绝(断)。或(有)王命急宣(宣布,传达),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这)间千二百里,虽(即使)乘奔(bn,奔驰的快马)御(驾)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tun,急流的水)绿潭,回(回旋)清

2、(清波)倒影。绝(极)巘(yn,山峰)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sh,冲荡)其(它们,指怪柏)间。清(水清)荣(树荣)峻(山高)茂(草茂),良(的确,实在)多趣味。 /每至晴初(天刚晴)霜旦(早晨),林寒涧肃(寂静),常有高猿长啸,属(zh,连续)引(延长)凄异(凄凉怪异),空谷传响(回声),哀转(zhun,同“啭”,声音曲折)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打湿裳!” /http:/ - #译文:在七百里长的三峡中,两岸群山连绵不绝,没有一点空缺的地方;重重叠叠的岩峰像屏障一样,遮盖住了蓝天和太阳空,如果不是正午和半夜,就看不见太阳和月亮。 到了夏天,江水暴涨,漫上两岸的山陵

3、,上下航行的船都被阻隔断了。如有皇帝的命令要紧急传达,有时早晨从白帝城出发,傍晚就到了江陵,这中间相距一千二百里,即使是骑上奔驰的骏马,驾着长风,也不如船行得快啊。 春冬季节,白色的急流,回旋着清波,碧绿的深潭,映出了山石林木的倒影。极高的山峰上长着许多奇形怪状的古柏,悬挂着的泉水瀑布,从它们中间飞泻、冲荡下来,水清,树茂,山高,草盛,实在是趣味无穷。 每逢秋雨初晴或者降霜的早晨,树林山涧里一片清冷寂静,常有一些在高处的猿猴拉长了声音在叫,叫声连续不断,音调凄凉怪异,空荡的山谷里传来回声,悲哀婉转,很长的时间才消失。所以打渔的人唱道:“巴东三峡当中巫峡最长,猿猴鸣叫几声我的眼泪就沾湿了衣裳!”

4、二、知识归类1、作者介绍郦道元,字善长,北魏人。地理学家,散文家。本文选自水经注。三峡:指长江上游重庆、湖北两省间的瞿塘峡、巫峡和西陵峡。2、通假字略无阙处:通“缺”,空缺。 哀转久绝:同“啭”,声音曲折。3、一词多义绝 沿溯阻绝:断。 绝巘多生怪柏:极。 哀转久绝:消失。自 自三峡七百里中:在。自非亭午夜分:如果。4、词类活用:虽乘奔御风:动词作名词,奔驰的快马5、古今异义:或王命急宣:古义:有;今义:或者。三、内容http:/ - #赏析1、作者首先写三峡两岸的山,既写了三峡山势的高峻,又写了江面的狭窄,为下文写夏水作了铺垫。两岸高山,略无阙处:写山之长、多。重岩叠嶂,隐天蔽日:写山之高、

5、陡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侧面烘托三峡江面的狭窄,山峰的高峻。2、接着写水作者不按自然时令来写水,而是顺承上层山势的高峻,江面的狭窄先写水势最大最急最具特点的夏季。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正面极写水势之凶险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通过对比、夸张,更加突出了夏水之迅疾。3、再写春冬之景:动静结合,色彩斑斓。动静结合:“素湍”“ 回清”是动;“”绿潭“倒影”是静;”“绝巘多生怪柏”是静,“ 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是动。色彩鲜明:白浪、绿潭、青山、花草俯仰结合:素湍绿潭,回清倒影(俯)。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仰)。4、最后写三峡秋天的景象:悲寂、凄凉引用渔歌作用

6、:把自然景物与人的思想感情融为一体,侧面表现了三峡渔民船夫的悲惨生活。三峡当堂检测主备人:王龙 2011年2月14日一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问题(共12分,每小题2分)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22.解释下面加横线的词。沿溯阻绝( ) 虽乘奔御风,

7、不以疾也( )23.翻译下面句子。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24.阅读李白的早发白帝城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文章的第段与这首诗的一、二、四句相印证,都表现了夏天三峡水流( )的特点;文章第段与诗中( )一句相对应。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58题(15分)甲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至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或巚)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

8、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乙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欲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5、解释下面句中加点词(4分)(1)沿溯阻绝。沿; (2)良多趣味。良: (3)直视无碍。碍: (4)窥谷忘反。反: 6、翻译下列句子(4分)(1)虽乘奔御风,不以

9、疾也。 (2)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7、下面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3分)A“游鱼细石,直视无碍。”通过“游鱼细石”写出水的清澈。B“悬泉瀑布,飞漱其间。”运用对偶的修辞手法,句式整齐,富有韵律。C“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运用拟声叠词,构成一幅音韵和谐的画面。D“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侧面烘托了山的高耸。8、甲乙两段都描写了奇山异水,但思想感情有差异,请结合原文的语句说说两文不同的思想感情。(4分) 三峡当堂检测参考答案一答案:22.逆流而上 快23.(声音)回响在空旷的山谷中,很长时间才消失。24.湍急、两岸猿声啼不住。二答案 :56略7B 8甲

10、文“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一句通过渲染了悲凉的气氛,流露出作者内心的忧伤。乙文从“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欲忘反。”一句可以看出作者对追求功名利禄的否定,同时也反悔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留恋和向往之情。第二课时论语八则主备人:王龙 2011年2月14日一、重要实词与句子1、子曰:“学而(表顺承)时(按时)习(温习)之(指学到的知识),不亦(也)说(yu,通“悦”,愉快)乎?有朋(泛指朋友,可译为“志同道合的人”)自远方来,不亦乐(l)乎(吗)?人不知(了解)而(表转折,却)不愠(yn,怨恨,恼怒),不亦君子(指有地位的人,或道德上有修养的人)乎?”译文:孔子说:“

11、学了,然后按一定的时间去温习它们,不也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处来(一起探讨问题),不也快乐吗?人家不了解(我),(我)却)不怨恨,不也是有道德有修养的人吗?”赏析:第一则讲了学习的方法和态度。运用:5月18日,前来参加2010盐城经贸洽谈会的各方宾客云集盐城,鹤乡人无不欢欣鼓舞,正如孔子在论语中说的那样: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张明因为在这次班长竞选中落选了,班主任安慰他说:“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2、子曰:“温故而(表顺承)知新,可(可以)以(凭借)为(做)师矣(了)。”译文:孔子说:“复习旧的知识时,又领悟到新的东西。可以凭(这一点)做老师了。”赏析:第二则讲了学习的方法。3、

12、子曰:“学(死读书)而(表转折,却)不思(思考)则(就)罔(wng,迷惑而无所得);思(空想)而不学(认真学习)则殆(di,精神疲倦而无所得)。”译文:只读书却不思考,就会感到迷惑而无所得;只是空想却不认真学习,就会弄得精神疲倦而无所得。赏析:第三则讲了学习方法,阐述了学习和思考的关系。运用:论语中阐述了学习和思考的关系的句子是: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4、子曰:“由!诲(hu,教导)女(r,同“汝”,你)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就是)不知,是(这)知也。”译文:孔于说:“仲由!教给你对待知与不知的正确态度吧!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就是真知啊。”赏析:第四则讲的是学习态度,

13、不可不懂装懂。5、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凭什么)谓(称为)之(他,指孔文子)文也(呢)?”子曰:“敏(聪敏)而(表顺承)好学,不耻(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耻)下问(向地位和学识不如自己的人请教),是以(因此)谓之文也。”译文:子贡问道:“孔文子凭什么被赐给“文”的谥号呢?”孔子说:“他聪敏而又努力学刁,不以向不如自己的人请教为耻。因此赐给他“文”的谥号。”赏析:第五则讲了学习态度,学习要勤学好问。6、子曰:“默(静默,不说话)而(表修饰,可译为“地”)识(zh,记)之(指学习所得的东西),学而(表顺承)不厌(满足),诲人不倦,何有(有何,有什么)于(对)我哉!”译文:孔于说:“学过的东西口里

14、不说而心里记住它,学习从不感到满足,教导别人从不厌倦,这些事情对我来说,哪一样我做到了呢?”赏析:第六则,第一句讲学习方法,第二句讲学习态度,第三句讲了教育人的正确态度。7、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译文:孔子说:“三个人一同走路,必定有我能取法的人在里面。我选取他们的优点来学习,他们的缺点,如果自己也有,就改正。”这里说的是只要虚心求教,到处都有老师。赏析:第七则讲学习态度,要善于向一切人学习。8、子曰:不愤(心里想弄明白却不能)不启(启发,开导),不悱(fi,口里想说却不能恰当地表达出来的样子)不发。举(提出,举出)一隅(y,方角)不以三隅反(类推),则不复(答复)也译文:孔子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