虫害 紫云英潜叶蝇

上传人:极*** 文档编号:77444 上传时间:2016-11-24 格式:DOC 页数:1 大小:2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虫害 紫云英潜叶蝇_第1页
第1页 / 共1页
亲,该文档总共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虫害 紫云英潜叶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虫害 紫云英潜叶蝇(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虫害 紫云英潜叶蝇紫云英潜叶蝇(双翅目潜蝇科,分布于浙江、江西、福建等地区,食性杂。为害特点以幼虫潜入寄主植物叶片内部潜食叶肉为害,被害处仅剩上、下表皮,被害叶片上可见迂迥曲折的灰白色隧道,使叶片枯萎、结英减少、籽粒不饱满,严重影响饲料作物、种子的产量和质量。形态特征成虫体长 部黄白色或灰白色,胸部黑褐色,中胸两侧具黄褐色纵条纹。背中察呈 2 行排列,在其侧方常有 1稀疏刚毛。小盾片黑褐色,背面中部略带黄色。腹部褐色至黑褐色,微被细粉。卵纺锤形, 白色。一端有 2 个小突起呈“八”字形。卵表面有纵行皱纹,腹面略平,中央具脊。幼虫老龄幼虫体长约 2筒形。初孵化乳白色,后变淡黄色。头部略小,口钩明

2、显,黑色,上具 2 齿。前胸和腹未的背面各有气门 1 对。前气门基部接近,端部各有 10球状突起,后气门显著突出,上有 12 个球状突。蛹体长 卵圆形。初化蛹淡黄色,后变黄色,近羽化时转暗褐。踊壳坚硬,前在三门位于体的前端,呈管状而较尖,后气门显著突出,位于体的末端背面,较分离。发生规律幼虫孵出后,即在叶内潜食叶肉,仅留下上表皮,造成透明潜道。幼虫边取食边盘旋前进,整个潜道呈螺旋盘状。盛发期间,一片叶子上若有 3幼虫时,盘状潜道相接就会满布全叶,使叶子失去光合作用,逐渐腐烂枯死。老熟幼虫大多在靠近叶片基部边缘的潜道末端化蛹。紫云英潜叶蝇喜高温多湿。据浙江东阳调查,若 3 月中、下旬,旬平均气温

3、在 13以上,而 3 月上旬和 4 月上旬的总雨量又在 40上,有利于迅速繁殖,虫道猛增,危害就严重。相反,若 3份气温回升迟,又是干早年份,紫云英受害就轻。所以,3份气温高、雨量多,是此虫严重发生的征兆。防治方法(1)农业防治。及时进行秋耕,破坏潜叶蝇的越冬环境,春季转耕可降低成虫羽化。在大量发生之前,清除田内外杂草,处理残体,减低虫口基数。(2)生物防治。保护与利用天敌,在卵期释放豌豆潜叶蝇姬小蜂。(3)化学防治。利用成虫吸食花密习性,用 30%糖水+百虫诱杀成虫。在成虫产卵盛期或孵化初期,用 20%氰戊菊酯乳油 300 倍液,或50%辛硫磷乳油 1000 倍液或 斯本乳油 800,或 50%蝇蛆净乳油1000液,喷雾防治,每隔七天用药一次,连续用药 2效果较好。注意在采收前 10不要用药。常用药剂氰戊菊酯、辛硫磷、乐斯本、蝇蛆净 专利查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农作物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