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地理导学案1

上传人:豆浆 文档编号:771980 上传时间:2017-05-14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71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一地理导学案1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高一地理导学案1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高一地理导学案1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高一地理导学案1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高一地理导学案1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一地理导学案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一地理导学案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三环高中 2013-2014 学年上学期高二地理单元导学案 编制:吴淑娟 审核:高一地理备课组 印刷时间:2013 年 12 月 30 日 星期一 组长签字: 领导签字:班级 姓名 学号 高一地理人教新课程必修第二、第三章测试题第卷(选择题,共 54 分)一、单项选择题(共 38 分)本大题共 19 题,每小题 2 分,共 38 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意的,多选、少选和不选均不给分。请将正确的答案填在答题表的空格中。1引起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是A各地区之间的气压差异 B各地区之间的地形差异C各地区之间的温度差异 D各地区之间的人类活动差异阅读下面的文字和图,回答 26 小题

2、:地球的大气圈对太阳辐射具有选择性吸收作用,其中大气中的臭氧主要吸收太阳辐射中波长较短的紫外线;水汽和二氧化碳则主要吸收波长较长的红外线。大气对太阳辐射中能量最强的可见光吸收得很少,大部分可见光能够透过大气层射到地面上来。大气直接吸收的太阳辐射能量是很少的。2图中 A、B、C、三个箭头所表示的辐射是A大气逆辐射、地面辐射、太阳辐射 B太阳辐射、地面辐射、大气逆辐射C地面辐射、大气逆辐射、太阳辐射D太阳辐射、大气逆辐射、地面辐射3大气主要的、直接的热源是A地面辐射 B太阳辐射 C大气辐射 D大气逆辐射4大气对太阳辐射产生吸收作用的主要成分是A氧、臭氧 B氧、氮 C氧、二氧化碳 D二氧化碳、臭氧5

3、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和对应的字母主要是A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A B大气的反射作用DC大气的吸收作用B D大气的逆辐射作用C6在晚秋或寒冬,老农为了保护农作物防御霜冻,常常燃烧植物秸秆制造烟幕,该做法的目的是A让大气吸收了太阳辐射保存在大气中,使大气温度升高 B增强大气逆辐射,使地面温度升高C最主要是让秸秆燃烧释放出的热量升温D制造烟幕减少地面辐射7气压带与风带的位置移动规律大致是A夏季北移,冬季南移 B与地球绕日公转的位置移动方向一致C夏季南移,冬季北移 D与太阳直射点位置移动方向一致8夏初,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直至日本南部的梅雨天气是由A暖锋造成 B准静止锋造成的 C快行冷锋造成的 D慢行冷锋的

4、9下列人类活动,不会引起大气成分变化,使得全球气候变暖的是A人类活动大量燃烧煤、石油等矿物燃料 B人类大量砍伐森林,全球森林总覆盖率在下降 C人类大量地围湖造田、填海造陆,使水域面积在变小 D人类对冰箱、冰柜等的广泛使用,释放出大量的氟氯烃化合物参照北半球部分气候分布图,回答 1012 小题10大陆东部形成季风气候的主要原因是三环高中 2013-2014 学年上学期高二地理单元导学案 编制:吴淑娟 审核:高一地理备课组 印刷时间:2013 年 12 月 30 日 星期一 组长签字: 领导签字:A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B副热带高压带控制C风带气压带的季节移动 D信风带的影响11在亚热带的大陆东西部气

5、候差异明显的主要原因是A太阳辐射 B大气环流 C地形 D洋流12下列能正确描述地中海气候特征的是A全年温和湿润 B夏季高温多雨,冬季低温干旱 C全年高温多雨 D夏季高温干旱,冬季温和湿润13下列的气候资料图中,表示温带海洋性气候的是14海洋水体运动的主要动力是A地球地转偏向力 B陆地形状的影响 C盛行风 D太阳辐射15甲乙两图表示的是海水等温线和洋流流向,对其分析正确的是A甲是南半球的暖流 B甲是大陆东岸的寒流 C乙是北半球的暖流 D乙是大洋西部的暖流16下图是“不同天气系统过境时气压变化示意”图,四条曲线中表示冷锋过境的曲线可能是Aa Bb Cc Dd为了可持续发展,我国对水土资源进行了初步

6、调查,得出下表资料,读后回答1718 小题占全国的百分比 长江流域以南地区 长江流域以北地区水资源 80% 14.7%人口 53.5% 44.4%耕地 35.2% 59.2%17我国水资源和耕地的分布特点是A.南方地多水少 B.南方地少水多 C.北方地多水多 D.北方地少水少18针对水土资源的配置情况,经过多年的研究、论证、规划,我国正在建设的巨大工程是A长江三峡工程 B淮河治理工程 C南水北调 D东深供水工程19世界上很多国家供水不足,出现“水荒”的原因不是A经济发展,用水量增多 B人口增多,工生产和生活耗水量大 C河湖水受污染严重,水质变坏 D水利工程建设少,不能大量储水二、双项选择题(共

7、 16 分)本大题共 8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16 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两项是符合题意的,多选、少选和不选均不给分,每选对 1 项得 1 分,请将正确的答案填在答题表的空格中。20如右图,曲线 a、b 表示的是等压面,近地面 B、C 两地温度存在差异,对该图的分析,正确的是AB 地空气受热上升,形成低压 B四处的气压由高到低排列顺序是 BCDA CB 可能是白天的海洋,C 可能是白天的陆地 DB 可能是城市,C 可能是郊区21与寒潮的形成有关的天气系统有A冷锋 B暖锋 C气旋 D反气旋22对右图四个海域的洋流的分析,正确的是A西欧温带海洋性气候与流经海区的洋流有关B海区和海区

8、之间有大渔场的形成 三环高中 2013-2014 学年上学期高二地理单元导学案 编制:吴淑娟 审核:高一地理备课组 印刷时间:2013 年 12 月 30 日 星期一 组长签字: 领导签字:C海区的洋流对沿岸有降温减湿的作用 D海区的海洋污染物易向北扩散23下图表示陆地水体类型的相互补给关系,其中反映河流枯水期的是24不同类型的水循环必须经过的环节是A水汽输送 B地表径流 C蒸发 D降水25下列地理事物与地理现象中,没有参与海陆间循环的是A塔里木河 B已登陆的台风 C断流的黄河 D洞庭湖26下图中,正确表示大洋洋流模式的是A B C D27下列有关自然资源与人类社会的叙述,正确的是A随着生产力

9、水平的提高,人类对自然资源的依赖程度提高 B随着社会的进步,人类对自然资源的应用向综合化和多样化发展 C随着技术的进步,人类对自然资源数量和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 D随着社会的发展,自然资源对经济发展的作用逐步减弱高一地理人教新课程必修第二、第三章测试题 班级 姓名 学号 选择题答题表单选 1 2 3 4 5 6 7 8 9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19 双选 20 21 22 23 24 25 26 27第卷(非选择题,共 46 分)三、综合题(共 6 大题,46 分)31下图是“2004 年 4 月 16 日 2 时我国的地面天气”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共 12 分

10、)(1)图中 A 的天气系统是 ,该系统在 季对我国影响最大,请把该天气系统的剖面图(天气图)画在下面的空白方框内。三环高中 2013-2014 学年上学期高二地理单元导学案 编制:吴淑娟 审核:高一地理备课组 印刷时间:2013 年 12 月 30 日 星期一 组长签字: 领导签字:(2)图中 B 天气系统从气流状况的描述称为 ,我国民间习惯上称为 ,当该天气系统到达陆地时,天气将会是 , (3)把该天气系统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气流运动的方向画在下图中。(4)此时,重庆的天气情况是 ,原因是 。32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要求:(共 6 分)喜马拉雅山地区共有 15 万条冰川,除两极外,这些冰川是

11、世界上冰体最大的组成部分。许多资料表明,喜马拉雅山地区冰川后退的速度在逐渐加快。其中长约 5 千米的巴尔纳克冰川,自 1990 年以来后退了近 800 米。国际冰雪研究委员会指出,如果按目前的融化速度继续下去,这些冰川在 2035 年之前消失的可能性非常大。(1)你认为冰川快速融化的原因是 ,会造成的最明显的后果是 。(2)试将下列选项按其因果关系,将字母填在框图内。A全球海平面 B海洋表层出现膨胀 C极地冰雪融化D沿海低地、良田、城市被淹没 E大气中温室气体浓度增高F大量燃烧矿物化石燃料 G全球平均气温上升 H大量森林植被遭受破坏33读“水循环示意”图,完成下列内容:(共 5 分)(1)写出

12、以下字母所代表的水循环环节的名称:A ;B 。(2)根据全球水平衡原理,陆地上总蒸发量比总降水量 (大或小) 。(3)我国的南水北调工程主要是影响水循环的 环节(填字母) ,我国东部的夏季风属于 环节(填字母) 。34读“太平洋海区示意”图,完成下列要求:(共 5 分)(1)该图所示范围内,中有两个世界著名的渔场,它们是 (填号码) 。(2)其中,属于寒暖流交汇的是 (填号码) 。(3)厄尔尼诺现象源自的海区是 (填号码) 。(4)若只考虑顺风条件,轮船从美国西海岸的洛杉矶驶往东南亚菲律宾的首都马尼拉时可借助于 风;轮船从马尼拉驶往洛杉矶时,可借助于 风。35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自己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是很重要的,下图是“锋面气旋”图,P 1 、P 2 、 P3 表示的是三条等压线,现在你来当一回老师,出四道问题来考考老师。但是,问题的内容要与我们所学的内容相关,并且题目所问内容不能重复。 (共 4 分)问题 1: 问题 2: 问题 3: 问题 4: 36问题探究:东亚季风的形成(共 14 分)有些同学在学习季风的时候,对于东亚(或我国)季风的风向这一知识点的掌握感到比较困难。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