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文学史练习题答案

上传人:豆浆 文档编号:764651 上传时间:2017-05-13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6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古代文学史练习题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中国古代文学史练习题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中国古代文学史练习题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中国古代文学史练习题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中国古代文学史练习题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国古代文学史练习题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古代文学史练习题答案(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国古代文学史(1)练习题 1 答案 一、 山海经 、司马迁 、陈阿娇 、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 、挟泰山以超北海” 、 “为长者折枝” 7、纪传体、 苏武传 8、谢灵运、 登庐山绝顶望诸峤 9、干将莫邪、韩凭夫妇 10、 轻肥 、 琵琶行 1、蜡辞 1、西汉鸿文、贾谊 1、曹植 1、萧纲 1、 与元九书 1、王充 17、骚体赋、抒情小赋 18、孔融、王粲、陈琳 19、卢照邻 20、王昌龄 21、 牧野之战、姜太公 22、11、9 23 王粲 24、暮年诗赋动江关 25、变文、二、答案要点: 首先诗经显示出中国古代抒情诗歌特别发达的民族特色,奠定了以抒情诗为主的创作传统。其次诗经是我国最早

2、的富于现实精神的诗歌,奠定了我国诗歌面向现实的传统。、答案要点: 地位。韩愈是中唐古文运动无可争议的领袖。他是一位杰出的文学活动家,为古文运动组织了一支浩荡的队伍;他是一位杰出的文学理论家,为古文运动提出了一系列理论主张,诸如文以载道,气盛言宜,不平则鸣,文从字顺,词必己出等;他是一位杰出的散文大家,写出了第一流的新体古文。其文众体兼长,风格闳中肆外。 。他是司马迁之后最杰出的散文家之一,既集以往之大成,又对后世产生了无穷影响。成就表现为: (1)能以激情用笔行文,文章气势充沛,个性鲜明;(2)构思宏伟并巧妙,常能打破常格,引人人胜。 (3)语言简练准确,鲜明生动;词汇丰富,句法灵活,有很强的

3、表现力。3、答案要点:北朝乐府民歌的总体语言风格表现为豪爽粗犷,与南方的歌辞多缠绵悱恻之音有明显不同。北朝乐府民间歌辞也以五言四句的形式为多见,另有四言四句的作品和七言四句的作品,这则是南方乐府民歌中所没有的。另外,北朝乐府民间歌辞不用双关隐语的写法。南北朝文人写作的乐府体诗,与音乐已经没有多大关系,只不过是仿汉乐府的意和体来进行写作,是在创作精神上、语言风格上对汉乐府的某些继承。4、答案要点:高适的作品表现了盛唐边塞诗最为广泛的内容即丰富性。具体说, (1)写到了边塞的风光;(2)写到了边塞战争的艰苦;(3)歌颂了士兵的勇敢;(4)抒写了士兵思念家乡的心情;(5)对将帅的腐败予以揭露,总之,

4、基本上包括了盛唐边塞诗所涉及到的内容。5、答案要点:它的一个突出特点是:不单一或正面写战争,而是把战争视为一种复杂的社会现象加以全面叙述。所以战争场面常常处理的非常简洁、精当。如晋楚城濮之战里,描写双方正面战争仅用了不足二百字。6、答案要点: 骚体赋 以抒情为主,体制基本与先秦的楚辞相同,如贾谊吊屈原赋 、 鵩鸟赋 ;严忌哀时命 ; 散体大赋 以状物为主,铺排摹绘,夸饰文采,如枚乘的七发 ;司马相如的子虚赋 、 上林赋 ;扬雄的甘泉赋 、 校猎赋 ;班固两都赋 ; 抒情小赋。东汉中后期,产生的一种句法类于大赋但篇幅比较短小,铺叙摹绘的成分减少而抒情成分极大增加的赋作,如张衡归田赋 、赵壹 刺世

5、疾邪赋 、7、答案要点:首先,在思想上, 汉书不象史记那样自由,富于个性,而是秉承家学,站在刘汉王朝的立场,坚守儒家思想正统。其次,在写作上, 汉书不像史记那样融注了作者的深情和感慨,而是更加平实客观,冷静翔实地照录史实。这些地方,都体现了班固正统严谨的史学思想和汉书的“官史”特色。8、答案要点: 从故事结构上看,由比较的散漫发展到相当的完整。 从人物形象的塑方面看,由比较单一发展到相当丰富。 从作品的语言风格上看,由比较质朴发展到比较清丽而更富有表现力。如:霍小玉传 , 李娃传 , 柳毅传9、答案要点:班固汉书艺文志著录先秦诸子有九流十家,其中,在当时或其后产生巨大影响的是儒、墨、道、法四家

6、。按这四家的代表作,大约可分为三个发展阶段:(1)春秋战国之际,有老子 、 论语和墨子 。 老子篇幅简短,韵散结合,富有诗意。 论语也多为简短的语录,但都辞约义丰,有些语句、篇章形象生动;墨子始渐有论说文的基本规模,但质朴无文,同时也还有语录体的篇章,文体比较驳杂。 (2)战国中期,有孟子和庄子 。它们开始摆脱语录体,往往是长篇大论,说理畅达,文辞富赡,是说理文的进一步发展;很多篇章形象生动,比喻、寓言叠出,行文波澜起伏,有比较浓厚的文学色彩。 (3)战国后期,有荀子和韩非子 。它们论题集中,逻辑严密,说理透彻,文辞富丽,是先秦说理文的高峰。10、答案要点:从文章风格来说,汉代散文主体特征是“

7、内容切中时事,语言朴厚无华” 。但当中也有变化。大体说,西汉初期的贾谊,其文章情感浓重,文气纵横;到了西汉中后期;刘向的写作一变为引经据典,书卷气浓重;东汉以后,王充的论衡:尚实诚,斥虚妄,通达深刻;继之,王符、仲长统的文章:抨击时弊,愤世嫉俗。在此变迁当中,汉代散文的语言形式也在东汉以后,从原来的比较地散化,逐渐向着整齐、骈偶的方向发展。三、答案要点: 这诗写从白昼到深夜,思妇无心织布。她遥望天河,想着牛郎织女的故事,只是悲叹、流泪不已。可以想见她思念游子的深切和痛楚:借牛郎织女的神话故事写人间的男女离别之情。全篇只是写景,而愁绪一片,流溢其中。尤其结束二句,真是委婉缠绵,情景难分。此外本诗

8、采用叠字的修辞的手法,使感情的表现特别缠绵深厚、答案要点: 此诗写法是:从对方处落笔,委婉含蓄。又虚实相接,诗脉紧凑自然如第二句“独看”领起后面六句,最后与结句“双照”形成巧妙的字面上的呼应。 虚指的是前六句全为想象之笔,抒写诗人一片关切体贴的情意。在“虚”的、想象的当中,既写出对方的思念,同时也表现自己的思念,如此将这五言八句律诗的抒情能量成倍扩张,从而取得非常含蓄,特别深挚的抒情效果。、答案要点:这篇诗是写湘君在等候与湘夫人相会,而湘夫人却迟迟未至。这是开头的几句,用简单的几笔,首先勾勒出一幅湖畔清秋的景色:习习不断的秋风,吹起洞庭湖水的波澜,树叶在秋风中,片片飘落,伫立在水边的男主人公正

9、在极目远望,他在一种迷惘中,似乎看到自己向往的人,正飘然下降到水边上。在这幅清秋候人的画面上,可以感到深秋的凉意和感情上的寂寞,又有一种说不出的惆怅凄迷情调。而这也正为全诗写爱情的不顺利创造了悲凉的气氛。寓情于景,从写景转入抒情,写得那样密合无间,单纯自然,无怪乎成为千古传诵的名句。4、答案要点:运用起兴的手法,采用重章复沓的结构形式,使抒情层层递进。运用叠字和双声叠韵的联绵词,如“苍苍” 、 “凄凄” 、 “采采” 。节奏、用韵具有天然的美感。一章之中只用一个韵部。5、答案要点:悲凉沉雄。悲凉主要体现在开篇对人生几何的感叹,沉雄是说情感表现深厚而有力量,体现在后八句理想激情的抒发。整体感受,

10、全诗激荡起伏的情感充分反映了整个建安时代一般人的心态:既感到时代动乱带来自己生命的迷茫和悲凉感如开篇,又要坚持拯救社会的使命,有所作为。是一种复杂的心理呈现:虽然对现实充满困惑、厌恶,但还未失掉理想、激情。6、答案要点:此诗抒发了诗人无所归依的彷徨和苦闷。开始两句“徙 倚欲何依”就直接表达了这种感情。中间四句,以平实疏淡的语句,简略的勾画出一幅田园生活的图景,在这平凡无奇的自然生活之中,透露出作者所期待的安宁、静谧,显示了远离尘嚣之后人性的自足和完满。最后两句化用诗经中的诗句,更深一层的表达了这种情感。7、答案要点:(1)诗歌语言质直激切。这种语言风格与离骚辞真是有很大不同。如这样的诗句:“曼

11、余目以流观兮,冀壹反之何时!信非吾罪而弃逐兮,何日夜而忘之!登大坟以远望兮,聊以舒吾忧心。哀州士之平乐兮,悲江介之遗风。 ”后半段作品的情绪更为激烈,诵读起来,可以体会它的声调十分慷慨激昂难怪明代的胡应麟说:“恻怆悲鸣,参差繁复,读之使人涕泣沾襟。 ”(2)抒情结合着叙事。这一点也与离骚偏于描写想象世界不同,它的内容比较实在,所谓“事”是指自己流亡的经历,在叙述这一经历过程当中,写出自己对故都的思念,以及对楚国命运的忧虑。所以质直激切不仅是这首诗的语言风格,也是九章整体的抒情特征。8、答案要点:王诗借班婕妤长信故事反映宫妃寂寞的生活和痛苦的精神世界。含蓄深沉。后一首以团扇被弃,喻君恩中断。前首

12、由具体的人写出整体宫妃的寂寞生活,后一首则从秋天时“团扇见捐”中看出主人公同样被弃的命运。四、1、答案要点: 善用细节描写和心理描写深入刻画人物性格。善于使用对比、衬托的方法,突出人物的性格特点。2、答案要点: 从故事结构上看,由比较的散漫发展到相当的完整。从人物形象的塑方面看,由比较单一发展到相当丰富。从作品的语言风格上看,由比较质朴发展到比较清丽而更富有表现力。(结合具体作品由考生自己选定)3、答案要点:岑、高都是以边塞诗著称的诗人。又都是以七言歌行体见长的诗人。主要区别点是:岑诗的题材不如高适广泛。从数量上看,岑保存下来的三百首诗中,边塞题材作品占了绝大多数,因此边塞以外的内容在他的诗里

13、就显得很不突出。就边塞诗而论,岑诗内容的丰富性超过高诗,但思想性不如高诗深刻。就作品整体风格来看,岑诗尚奇,想象丰富,热烈而浪漫;高诗质实,表现凝重而沉着。4、答案要点:使用丰富的寓言故事,形象并诗意般地阐述道理是庄子散文最突出的特征。 庄子和其他诸子说理文一样,属于议论文。但庄子常以寓言代替哲学观点的阐述,用比喻、象征的手法代替逻辑推理的论述。较少直接发表自己的观点,表明自己的态度,而是让读者从奇特荒诞、生动形象的寓言故事中,去体味、领悟其中的哲理。在论辩过程中,往往表现出精辟的思辨能力。例如庄子站在相对主义的立场上提出的一系列命题:齐是非、等寿夭、合同异等等,从形式逻辑上来说,都近于诡辩。

14、 庄子的论辩,与其说读者是被其逻辑推理所征服,不如说是被奇诡的艺术境界、充沛的情感所感染。5、答案要点:孟浩然的诗歌多为山水行旅、田园隐逸之作,内容较狭窄,但艺术造诣颇高。写得很宁静,很明秀。诗风冲淡自然,境界清远。6、答案要点:他的山水游记散文最大的特点是:不纯粹描摹客观自然,而是融入自己痛苦抑郁的情怀,使山水具有人的灵性与精神。尤其是他被贬永州后所作的永州八记,更是作者心灵的寄托。柳宗元的散文众体兼备,内容丰富,形式多变,富于独创,构思细密,善于从不同方面反映当时复杂的社会现实,抒发自己怀才不遇的悲愤抑郁情怀。与韩愈的古文相比,柳宗元的古文句法以短句为主,因此行文简洁紧凑。他长期被贬,寄情

15、山水,故而风格幽愤峻洁。7、答案要点:诗人一片为国的赤诚之心,却没有得到应有的理解和支持,相反的却因触犯了守旧贵族的利益,而招来了重重的迫害和打击。贵族群小们嫉妒他,围攻他;“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谄诼谓余以善淫” ;楚王听信谗言也不再信任他:“荃(指楚王)不察余之中情兮,反信谗而脔怒” ;他为实现理想而苦心培植起来的人才也变质了:“冀枝叶之峻茂兮,愿竣时乎吾将刈,虽萎绝亦其何伤兮,哀众芳之芜秽。 ”当诗人回忆到这些的时候,便抑止不住满腔愤怒的感情,向腐朽反动势力进行了猛烈抨击。他痛斥贵族群小们:“众皆竞进以贪婪兮,凭不厌乎求索,羌内恕己以量人兮,各兴心而嫉妒。 ”他还大胆地指责了楚王的反复无常,不可依靠:“初既与余成言兮,后悔遁而有他,余既不难夫离别兮,伤灵修 (指楚王)之数化!” 8、答案要点:月中饮酒、赏雪,咏诗,又棹舟访友,这些诗意的浪漫足以明王徽之为有情之人,但他又不为情所迷惑,困扰,而是以此来控制情的释放,做到挥洒自如。这样,他的情就超脱了有情事物的束缚,而达到无限和自由了。从而体现了玄学家们关于圣人有情,又应物不累的看法。中国古代文学史(一)练习题 2 答案一、 女娲补天 、 共工触山 、 后羿射日 、 嫦娥奔月 、语录体 、 湘夫人 、赵壹 、汉献帝 、 与山巨源绝交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