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管护师相关试卷-相关专业知识(一).doc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76221401 上传时间:2019-02-03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5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主管护师相关试卷-相关专业知识(一).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主管护师相关试卷-相关专业知识(一).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主管护师相关试卷-相关专业知识(一).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主管护师相关试卷-相关专业知识(一).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主管护师相关试卷-相关专业知识(一).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主管护师相关试卷-相关专业知识(一).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主管护师相关试卷-相关专业知识(一).doc(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8 年主管护师考前冲刺相关专业知识(一)一、以下每一道考题下面都有A、B、C、D、E 五个备选答案。请从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并在答题卡上将相应题号的相应字母所属的方框涂黑。1.患者手术切口部位皮肤消毒范围是手术野及其外10cmA由上往下擦拭B由右向左擦拭C由左向右擦拭D由外向内擦拭E由内向外擦拭2.韦伯在他的代表作社会组织与经济组织理论一书中提出的是A科学管理理论B权变理论C群体力学理论D行政组织理论E人本原理3.抗感染药物的作用机制不包括A抑制细菌核酸的合成B影响细菌细胞壁的合成C细菌缺乏药物的靶位点D干扰细菌蛋白质的合成E损伤细菌的细胞膜4.需要进行血液、体液隔离的是A疟疾B甲型肝炎

2、C伤寒D麻疹E脊髓灰质炎5.急性感染应用抗生素后临床疗效不显著,如确属药物选择不当,考虑改用其他抗生素的时间应在A即刻B1224 小时C2448 小时D.48 - 72 小时E7 天后6.为预防具有高度传染性及致病性的强毒力病原体感染而应用的隔离方式属于A严密隔离B接触隔离C一般隔离D体液隔离E床边隔离7.健康教育处方适用于以下何种病人A门诊慢性病人B首次入院的病人C再次住院的病人D即将出院的病人E术后康复期的病人8.经粪-口途径传播的肝炎病毒有A甲型、丙型肝炎病毒B甲型、戊型肝炎病毒C乙型、丙型肝炎病毒D乙型、戊型肝炎病毒E甲型、乙型肝炎病毒9.呋塞米最主要的不良反应是A低血钾B碱中毒C恶心

3、、呕吐D低血压E头痛、头晕10.管理的核心职能是A计划职能B组织职能C人员管理D领导职能E控制职能11社区健康教育的对象是A老年人B慢性病患者C所有社区人群D孕产期妇女及新生儿家庭E社区内妇女、儿童和老年人12发现医院感染散发病例时,报告医院感染管理科的时间是A.2 小时内B12 小时内C24 小时内D.6 小时内E48 小时内13健康教育学的相关理论包括A管理学理论B行为科学理论C传播学理论D预防医学理论E以上都是14在治疗过程中,病人由于药物不良反应感到不适而停药,在健康信念模式中应解释为A对疾病易感性的认识B对健康行为困难及益处的认识C提示因素D效能期待E对疾病严重性的认识15驾车使用安

4、全带属于“促进健康行为”中的A日常健康行为B避开有害环境行为C戒除不良嗜好行为D预警行为E保健行为16预防接种属于“促进健康行为”中的A日常健康行为B避开有害环境行为C戒除不良嗜好行为D预警行为E保健行为17卫生主管部门对医院护理人员编制的要求是护理人员:床位为A4:1B. 1:1C0. 4:1D1:4E1:0.418糖尿病病人学习皮下注射方法时,常采用A无意模仿B有意模仿C强迫模仿D主动交往E被动交往19通过电视、报刊、宣传册等手段传播健康信息属于A人际传播B群体传播C大众传播D组织传播E自我传播20.对“健康相关行为”定义的理解,最正确的是A促进健康的行为B危害健康的行为C与疾病相关的行为

5、D与健康有关的行为E与健康和疾病有关的行为21.以下属于糖尿病患者“自我效能”的是A对正确使用胰岛素的认识B对进行运动疗法困难的认识C对药物治疗糖尿病有效性的肯定D对自觉进行饮食控制能力的自信E对引发糖尿病并发症危害及后果的判断22.在医院感染中,属于内源性感染的是A病原体来源于护士污染的手B病原体来源于消毒不合格的医疗用品C病原体来源于自身口腔D病原体来源于探视者E病原体来源于其他病人23.由于暗示效应导致对健康教育目标人群评价效果出现偏倚。此偏倚因素为A暴露因素B观察因素C回归因素D选择因素E信息因素24.失访比例超过多少会造成健康教育评价结果的偏倚A4%B6%C. 8%D10%E2%25

6、.关于“亲身传播”的描述,正确的是A即指自我传播B即指人内传播C即指人际传播D.是公共关系学的理论基础E是组织以外小群体的传播活动26.以下对人际传播特点的描述,错误的是A反馈及时B情感交流为主C面对面的交流方式D全身心地传播E无法估计受传者的接受程度27.可达到高水平消毒法的是A聚维酮碘B苯扎溴铵C过氧化氢D氯已定E乙醇28.由于抗生素使用不当,大肠中的大肠铜绿假单胞菌转移到呼吸道定居,这种现象称A植入B移居C定植D定居E易位29.减少偶然因素对评价结果的影响,可采用的方法是A重复测量B随机抽样C配对设计D校准测量工具E培训测量人员30.关于人际传播中的谈话技巧,正确的是A避免停顿B避免对象

7、提问C避免内容重复D注意观察对象表情E避免主题单一,内容单调31.以下不属于高可变性行为特点的是A是正处于发展期或刚刚形成的行为B是社会不赞成的行为C扎根在文化传统或传统的生活方式之中D已有成功改变的实证E行为形成的时间不长32.心脏的传导系统中自律性最高的为A窦房结B房室结C结间束D房室束E希氏束33.周围型肺癌最常见的是A鳞状上皮癌B腺癌C转移癌D未分化癌E肺泡细胞癌34.属于高度危险性物品的医疗器械,应选用A高效消毒法B中效消毒法C低效消毒法D灭菌法E机械清洁法35.造成机体抵抗力下降的原发病和基础疾病不包括A恶性肿瘤B血液病C肝血管瘤D慢性阻塞性肺病E糖尿病36.下列情况属于医院感染的

8、是A患者原有的慢性感染在医院内急性发作B新生儿经胎盘获得的感染(出生后48 小时内发病)C创伤而产生的炎症表现D皮肤黏膜开放性伤口虽无炎症反应但有细菌定植E诊疗措施激活的潜在性感染37.属于高度危险性医疗物品的是A呼吸机管道B压舌板C胃镜D喉镜E手术用剪刀38.以下消毒方法中不适用于空气消毒的是A紫外线照射B臭氧消毒C甲醛熏蒸法D过氧乙酸熏蒸法E过氧化氢喷雾法39.传染性排泄物的消毒方法正确的是A有效氯1000mg/L,作用26 小时B有效氯2000mg/L,作用12 小时C有效氯5000mg/L,作用12 小时D有效氯10000mg/L,作用26 小时E有效氯20000mg/L,作用26 小

9、时40.有人体正常菌群参与合成的维生素不包括A维生素B. 2B 叶酸C泛酸D维生素KE维生素C41.影响住院患者微生态平衡的主要因素是A营养与饮食B休息与睡眠C有创诊疗措施D免疫调节功能E焦虑与恐惧42.对护理人员的质量评价不包括A基本素质评价B护理效果评价C行为过程评价D行为结果评价E综合评价43.需要进行呼吸道隔离的疾病为A天花B霍乱C乙型肝炎D麻疹E鼠疫44.对结核、麻疹等飞沫核5 个m 的经飞沫传播的疾病,以下隔离措施错误的是A病人不能离开病房B每小时换气1 次C工作人员戴高效口罩D使用负压E采用呼吸道隔离45.100500 张病床的医院,医院感染发生率应低于A5%B6%C.7%D.8

10、%E10%46.杀灭外环境的传播媒介物上所有活的微生物称为A去污染B抗感染C灭菌D消毒E清洁47.估计烧伤深度,最常采用A二度三分法B三度五分法C三度四分法D四度六分法E五度法48.注射后处理针头的方法错误的是A用手去除针头,注射器与针头分别处理B不将针尖指向身体任何部位C不套针帽D将针头放入防水耐刺穿的容器内E用过的针头不再重复使用49.抗生素的使用方法不当的是A根据药动学特征选择抗生素和给药途径B病毒感染应预防性使用抗生素C对长期大量使用广谱抗生素的病人,定期监测菌群变化及感染部位的细菌变化D结合感染部位情况选药E在治疗感染性疾病时,应考虑病原体对抗生素的敏感性50.对于灭菌后物品的处理,

11、正确的是A湿包和有明显水渍的包需烘干后保存B合格的灭菌物品应标明截止日期C灭菌物品应距距地面50cm距天花板20cmD夹取无菌物品的用具应每周进行清洗消毒E能阻挡微生物渗入的包装材料有效期至少半年参考答案与解析1.E2.D 韦伯着重于组织理论的研究,提出了“理想的行政组织体系”理论。3.C 临床上抗感染药物主要对病原微生物具有较高的“选择性毒性作用”,对病人不造成危害。其作用机制主要包括:于扰细菌细胞壁合成;损伤细胞膜;影响细菌蛋白质的合成;抑制细菌核酸的合成。4.A 血液、体液隔离是为防止直接或间接接触传染性血液、体液而发生的疾病传播,用于艾滋病、乙型肝炎、非甲非乙肝炎、疟疾等。5D6A7.

12、A 门诊教育是指在门诊治疗过程中对病人进行的健康教育。由于门诊病人流动性、差异性大,不可能针对每个病人的需求开展健康教育。因此,门诊教育往往根据不同季节、地域,侧重于常见疾病的防治教育。门诊教育主要包括候诊教育、随诊教育、咨询教育和健康教育处方。8.B 甲型肝炎病毒与戊型肝炎病毒的传播途径均以粪一口传播为主。9.A10C11C 社区健康教育以社区人群为教育对象,以促进居民健康为目标,实施系统的健康教育。12C 当出现医院感染散发病例时,经治医师应及时向本科室医院感染监控小组负责人报告,并于24 小时内填表报告医院感染管理科。13E 健康教育在融合医学科学、行为科学、传播学、管理科学等学科理论知

13、识的基础上,已初步形成了自己的理论和方法体系。14E 健康信念模式是运用社会心理方法解释健康相关行为的理论模式。健康信念模式认为:人们要采取某种促进健康行为或戒除某种危害健康行为,必须具备以下3 方面的认识。认识到某种疾病或危险因素的威胁及严重性。认识到采取某种行为或戒除某种行为的困难及益处。对自身采取或放弃某种行为能力的自信,也称效能期待或自我效能。即一个人对自己的行为能力有正确的评价和判断,相信自己一定能通过努力,克服障碍,完成这种行动,到达预期结果。15D 预警行为指对可能发生的危害健康事件的预防性行为及在事故发生后正确处置的行为。16E 保健行为指有效,合理利用卫生资源,维护自身健康的行为,包括定期体检和预防接种等。17C 卫生主管部门对医院护理人员编制的要求:卫生技术人员占医院人员总数的70%72%,护理人员占其中的50%,护理人员:床位为0.4:1。18B 人们通过有意模仿获得自己崇拜、羡慕的行为,获得自身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