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忻州二中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doc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76173632 上传时间:2019-02-03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西省忻州二中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山西省忻州二中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山西省忻州二中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山西省忻州二中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山西省忻州二中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山西省忻州二中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西省忻州二中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doc(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班级 姓名 考号 2018-2019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试题高 二 历 史本试题分第卷和第卷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分钟。第卷为选择题,第卷为非选择题。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蓝、黑色墨水笔或圆珠笔将班级、姓名、考号、填写在试题和试卷上。2请把所有答案做在试卷上,交卷时只交试卷,不交试题,答案写在试题上无效。第 卷 (选择题,共60分)本卷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题目所给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在人类文明发展的今天,面临着技术进步与战争灾难、经济发展与道德沦丧并存等问题。早在1988年,世界诺贝尔奖金获得者在巴黎集会上就发表宣言称:“如果人类要在21世

2、纪生存下去,必须回到2500多年前,去汲取孔子的智慧。”此中“智慧”是指A“兼爱”和“尚贤”B“仁”和“德治”C“克己复礼”D“有教无类”2.孔子的思想体系博大精深,但他当年周游列国十四年,积极推行其政治方案,却一直被各国统治者拒绝,其原因包括春秋时期分裂割据,缺乏一个强有力的中央政权各诸侯国热衷于兼并战争和改革古制,以图自强孔子“仁”和“礼”的思想不符合统治者需要维护奴隶主阶级统治的目的不符合历史发展趋势A.B.C.D.3.经历战国、秦、汉三个阶段,儒家思想从碌碌无为到逐渐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出现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是A.得到了广大人民的理解和拥护B.它与其他学说糅合在一起C.适应了专制制

3、度的时代需要D.它主张仁政、民贵君轻4.道德经载:“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心不乱。”“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其含义是A.同情人民疾苦,主张实行仁政B.主张统治者对人民加强控制C.统治者应清净无为以缓和阶级矛盾D.统治者要接受被统治者的监督5.西汉时,一大夫随武帝外出打猎,武帝猎得一头小鹿,交大夫带回,路遇母鹿,两鹿互相哀鸣,引起大夫的恻隐之心,便放了小鹿。董仲舒断曰:“中感母恩,虽废君命,徙之可也。”即大夫胸怀母爱之情,虽然有违君命,但也应减轻处罚。董仲舒的断案体现的思想是A.“兼爱”B.“以仁入法”C.“心

4、即理也”D.“致良知”6.三国演义和水浒传中体现的忠义思想,明显来自儒家思想中的A.“仁政”学说B.“天人感应”学说C.宋明理学思想D.“经世致用”思想7.中国传统文化中注重个人修养,追求人格完善的美德传统在春秋战国时形成,汉代以后,尤其是历经宋明理学的发展,更进一步强化。下列不能反映这一传统美德的是A.“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B.“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C. “民为贵,君为轻,社稷次之”D.朱熹在湖南岳麓书院的题字“忠、孝、廉、节”8.明清之际的思想批判,包含着向近代社会演变的因素有男女平等议会至上工商皆本实行众治A.B.C.D.9.黄宗羲的“天下为主,君为客”,与孟子“民贵

5、君轻”思想的关系是A.前者是对后者的否定B.前者是对后者的肯定C.前者是对后者的批判继承D.两者毫无关系10. 顺治皇帝在位期间,自然灾害很多,“水旱累见,地震屡闻”、“冬雷春雪,陨石雨土”。他把这一切自然现象归罪于自己的“不德”,屡屡下罪己诏。这最有可能是什么思想影响A.仁政思想B.天人感应 C.存天理,灭人欲D.天下兴亡,匹夫有责11.在某中学历史探究课上,学生从“如何遏制学生上课说话现象”的角度表达他们对诸子百家思想的理解。甲生说:“这是品德问题,应该以德教化。”乙生说:“这是违纪行为,应该严格惩罚。”丙生说:“这是无意识的,要让学生自我觉悟。”他们的描述所对应的思想是A.甲儒,乙法,丙

6、道 B.甲儒,乙道,丙墨C.甲墨,乙法,丙道 D.甲道,乙墨,丙儒12.宋代,儒学家开始从一个新的角度来思考人间的伦理纲常。这个新的角度是A.从矛盾对立转换出发B.从天人感应出发C.从万事万物本源出发D.从人的本性出发13.有人认为,中国古代君主专制理论由先秦法家奠定,经汉朝儒生发展而成。这两个阶段的代表人物分别是A.荀子、董仲舒B.荀子、孟子C.商鞅、孟子D.韩非子、董仲舒14. 四位学生在作研究性学习时,以中国古代四大发明对西方历史影响为题,各命制了一个小题,你觉得适宜的是大汉的文明传承纸改变了西欧的文化进程西方海外殖民的助跑器指南针火药荡平欧洲封建城堡的致命锐利武器印刷术与古希腊的智者运

7、动A.B.C.D.15.据载,清朝初年尝用西方历法,遭到杨光先(清朝官员)的激烈反对,康熙便让杨光先与南怀仁(西方传教士)当众测试天象,结果南怀仁准确无误,杨光先误差不断,杨随后被革职。下列对这一记载认识正确的是A.中国的农业生产技术已经落后于世界B.康熙帝显然不信任朝廷中的汉族官员C.康熙帝能够吸收和运用西方先进科技D.杨光先是反对西方传教士的文化侵略16. 北宋沈括在梦溪笔谈中记载:“若止印三二张,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当时,这一现象的出现主要得益于 A.造纸技术的重大改进 B.雕版印刷术得以推广C.胶泥活字印刷的诞生 D.金属活字印刷的出现17. 在楚汉之争中,有这样一

8、个故事:韩信投靠刘邦后,被派去管理杂乱无章的粮仓。但很快韩信就把新谷、陈粮分开,而且新谷、陈粮的多少统计得非常清楚。他的这些智慧最可能记载于 A石氏星表 B九章算术C齐民要术 D金刚经18. 宋元时期,我国文化高度繁荣,能代表当时科技水平的重大成就的有 活字印刷术 郭守敬的简仪 指南针用于航海 火药在军事上广泛使用A BC D19. 小明同学想了解中国古代的中医药的一些治病古方,于是上网点击“中医药”进行搜索。下列信息不正确的是 A黄帝内经奠定了中医临床学的基础B本草纲目被誉为“东方药物巨典”C伤寒杂病论论述了望、闻、问、切四诊法D体现了中国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人生态度20. 中国清代科技史中写

9、道:“如果把中国科技发展史比作一只航船,那么当我们翻开它几千年的航行日志时,顺治元年至宣统三年(16441911年),这268年的航程是如此艰难曲折。鸦片战争前,水浅风弱,驶速迟缓”鸦片战争前中国科技发展“驶速迟缓”的主要原因有重人伦、轻自然的文化传统专制集权的官僚体制闭关锁国政策的实行漠视私有产权,没有专利权观念A.B.C.D.21. “脱帽露顶王公前,挥毫落纸如云烟”,杜甫的这句诗描述了当时一位书法家的创作情景,这位书法家是A.王羲之B.张旭 C.颜真卿D.柳公权22. 南宋赵孟坚的墨兰图中自题诗曰:“六月衡湘暑气蒸,幽香一喷冰人清。曾将移入浙西种,一岁才发一两茎。”诗中流露出作者借物抒怀

10、、孤芳自赏、清高脱俗的情趣。该画属于A. 风俗画 B. 宫廷画 C. 文人画 D. 风情画23. 中国古代文学主流表达形式经历了赋诗词曲小说的变化趋势。这种变化趋势反映了专制皇权的不断加强科举考试内容的不断变化城市经济的繁荣通俗文学的蓬勃发展A. B. C. D. 24. 在唐诗和唐三彩中,骆驼和胡人逐渐成为流行的文化符号,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民族融合的加强丝绸之路的畅通文化政策的开放古代商帮的推动A. B. C. D.25. 有人称:北宋到明清,在“附庸风雅”的贵族文化之外,一种新文化形态在崛起植根于熙熙攘攘的商业生活、人头攒动的瓦舍勾栏中的市民文化。下列属于“市民文化”形态的是清明上河图程

11、朱理学元曲小说汉赋A. B. C. D. 26. 希腊最早的哲学是()A神学,归纳为以宙斯为首的神灵家族B自然哲学,即对自然界本身的探讨和解释C社会哲学,提倡怀疑精神,反对迷信D逻辑学,倡导理性推理27. 文艺复兴最先在意大利兴起的根本原因是A资本主义萌芽最先在意大利出现 B新兴资产阶级力量的壮大 C天主教神学对人们思想的束缚 D意大利有杰出的文化遗产28. 伊拉克战争给美、伊人民都带来了深重灾难。不久前,美国著名的“反战母亲”强烈要求美国众议院议长启动法律程序弹劾总统。学生小明对此很感兴趣,想进一步了解西方三权分立模式的理论渊源,为此,你建议他阅读A论法的精神 B人权宣言 C权利法案 D独立

12、宣言29. 18世纪北美殖民地的宗教大觉醒运动中有一种思想:上帝使人有理性,并希望人在追求真理中运用这一理性。这种思想A促成欧洲宗教改革运动的兴起 B旨在消除教会在北美殖民地的影响C借上帝的神权压制人文主义思想 D有助于激发北美人民反抗殖民统治30. 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为近代欧洲的发展奠定了思想基础,对二者的共同点表述正确的是A反对宗教神学,强调三权分立 B反对封建制度,倡导人民主权C反对蒙昧迷信,推崇人的理性 D反对君主专制,主张君主立宪第 卷(非选择题,共40分)3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君臣父子,定位不易,事之常也;君令臣行,父传子继,道之经也。夫天下之事,莫不有理。为君臣者有君

13、臣之理,为父子者有父子之理,为夫妇、为兄弟、为朋友,以至于出入起居,应事接物之际,亦莫不各有理焉。 朱熹朱子大全卷十四材料二苏轼认为,“书必有神、气、骨、肉、血,五者阙一,不成为书也”,强调书法的精神气度。他还认为“我书意造本无法”,“自出新意,不践古人。”黄庭坚也主张书法“入神”,对学习古人要“离迹师神”。宋徽宗赵佶以画花鸟擅长,不仅建立了皇家画院,而且有考试制度。如一次出考题“野水无人渡,孤舟尽日横”,一般多画岸边泊着一条空船,舷边蜷着一只鹭鸶,或船篷上栖着一只乌鸦。获得第一名的却画着船夫躺在船尾,独自吹着笛子。画家要表达题中“无”,是“非无舟人,只无行人”。那种闲散、宁静、安逸的意境被表达得更加准确。材料三1418世纪,是人类历史发展的重要转折时期。当欧洲文艺复兴运动兴起的时候,中国的理学逐渐的兴盛、发展并占据统治思想地位;当欧洲发生宗教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