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版】黑龙江省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76144717 上传时间:2019-02-03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11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解析版】黑龙江省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解析版】黑龙江省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解析版】黑龙江省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解析版】黑龙江省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解析版】黑龙江省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解析版】黑龙江省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解析版】黑龙江省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黑龙江省大庆实验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文)试题一、选择题1.在生命系统的各个层次中,最小层次是( )A. 个体 B. 细胞 C. 种群和群落 D. 各种化合物【答案】B【解析】【分析】生命系统结构层次从小到大依次为: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细胞是最小、最基本的生命系统,生物圈是最大的生命系统。【详解】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生命活动均离不开细胞,因此细胞是地球上最基本的、最小的生命系统。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了最基本的、最小的生命系统,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并能构建一定的知识网络的能力。2.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最明显

2、的区别在于( )A. 有无细胞壁 B. 有无细胞质 C. 有无细胞核 D. 有无细胞膜【答案】C【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异同。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的区别见下表:类别原核细胞真核细胞细胞核无成形的细胞核,无核膜、核仁、染色体,只有拟核有成形的细胞核,有核膜、核仁和染色体细胞质只有核糖体,没有其它复杂的细胞器有核糖体、线粒体等,植物细胞还有叶绿体等细胞壁细细胞壁不含纤维素,主要成分是肽聚糖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和果胶【详解】绝大多数原核细胞和部分真核细胞都具有细胞壁,A错误;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都有细胞质,B错误;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最明显的区别是原核细胞无核膜包被的细胞核,而真核

3、细胞有核膜包被的成形的细胞核,C正确;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都含有细胞膜,D错误。【点睛】本题考查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形态和结构的异同,要求考生识记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形态和结构的异同,能列表比较两者,明确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最主要区别是有无核膜,再选出正确的答案即可。3.占细胞干重最多的化学元素是( )A. C B. H C. O D. N【答案】A【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组成细胞的元素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组成细胞的元素的种类、含量,能根据题干要求准确答题。C、H、O、N、P、S这六种元素的含量占到了细胞总量的97%,称为主要元素;C、H、O、N基本元素占鲜重的比例从大到小的顺序是:OCHN

4、;C、H、O、N基本元素占干重的比例从大到小的顺序是:CONH。【详解】据分析可知,(1)占细胞鲜重比例最大的元素是氧;(2)占细胞干重比例最大的元素是碳。故选:A。4.51个氨基酸分子缩合形成含2条肽链的蛋白质,此蛋白质分子中含的肽键数是( )A. 52 B. 50 C. 51 D. 49【答案】D【解析】【分析】阅读题干可知,本题是与蛋白质的合成过程相关的题目,先分析题意获取信息,然后根据具体内容分析综合进行判断。肽键数=氨基酸数-肽链数=失去水分子数。【详解】51个氨基酸分子缩合形成含2条肽链的蛋白质,根据分析可知,肽键数=氨基酸数-肽链数=51-2=49个。故选:D。【点睛】本题的知识

5、点是蛋白质合成,蛋白质的氨基酸个数、肽键的个数之间的计算关系,主要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对脱水缩合反应的理解和灵活运用的能力。5.下图为细胞中一种常见的水解反应示意图,下列化合物能发生此种反应的有( )Failed to download image : http:/qbm-images.oss-cn- 淀粉 纤维素 葡萄糖A. B. C. D. 【答案】A【解析】【分析】单体是能与同种或他种分子聚合的小分子的统称,单体是能起聚合反应或缩聚反应等而生成高分子化合物的简单化合物,如蛋白质的单体是氨基酸、多糖的单体是葡萄糖、核酸的单体是核苷酸。【详解】多肽在肽酶的作用下能水解成单体-氨基酸,正确;淀

6、粉能在相关酶的作用下能水解成单体-葡萄糖,正确;维素能在相关酶的作用下能水解成单体-葡萄糖,正确;葡萄糖是单体,不能再发生水解反应,错误。故选:A。【点睛】本题结合水解反应示意图,考查单体的概念、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骨架等知识,要求考生识记组成细胞的生物大分子及其单体,能结合题图对各物质作出准确的判断。6.变形虫的变形运动体现了细胞膜的结构特点是( )A. 流动性 B. 选择透过性 C. 全能性 D. 多样性【答案】A【解析】【分析】本题的知识点是细胞膜的结构特点和功能特点,对于细胞膜结构特点和功能特点的理解,把握知识点间的内在联系是解题的关键。【详解】变形虫能做变形运动,说明其细胞膜发生了形态

7、变化,体现了细胞膜的结构特点:具有一定的流动性。故选:A。7.下图为某家族白化病遗传系谱图(正常肤色基因为A,致病基因为a)。下列相关叙述中判断错误的是( )Failed to download image : http:/qbm-images.oss-cn- 2号个体的基因型为aaB. 4号个体的基因型为AaC. 6号个体的基因型AaD. 9号个体的基因型为AA【答案】D【解析】【分析】本题结合系谱图,考查常见的人类遗传病,要求考生识记几种常见人类遗传病的类型、特点及实例,能结合题中和图中信息准确推断相应个体的基因型,并进行相关概率的计算。【详解】白化病是常染色体上的隐性遗传病,因此2、7、

8、10号个体的基因型均为aa,A正确;4号个体是正常的,而其父亲2号是患病(aa)的,可知4号的基因型为Aa,B正确;10号是白化病患者,其基因型为aa,则其父亲(6号)与母亲(5号)的基因型均为Aa,C正确;由C的分析可可知,5号与6号的基因型均为Aa,则其正常的后代9号的基因型为AA或Aa,D错误。8.细胞核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这是因为细胞核( )A. 体积大 B. 具有核膜 C. 位于细胞中心 D. 储存着大量的遗传信息【答案】D【解析】【分析】细胞核包括核膜、染色质、核仁。核膜上的核孔的功能是实现核质之间频繁的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细胞核内的核仁与某种 RNA(rRNA)的合成以及

9、核糖体的形成有关。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详解】细胞核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这是因为遗传物质主要分布在细胞核中,细胞核是遗传物质储存和复制的主要场所,是遗传信息库,而与细胞核的体积大小、细胞核位于细胞中心及细胞核具有核膜无关。故选:D。9.下列生理过程属于自由扩散的是( )A. 氧气进入肺泡细胞 B. 红细胞吸收葡萄糖C. 丽藻吸收K+ D. 小肠细胞吸收氨基酸【答案】A【解析】【分析】自由扩散是物质运输不需要载体,也不需要消耗能量,由高浓度向低浓度运输的物质运输方式,一般来说,气体、脂溶性物质等的运输方式属于自由扩散。【详解】氧气属于气体分子,其进入肺泡细胞属

10、于自由扩散,A正确;红细胞吸收葡萄糖需要载体,不需要能量,属于协助扩散,B错误;丽藻吸收K+, 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同时需要消耗能量,属于主动运输,C错误;小肠细胞吸收氨基酸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同时需要消耗能量,属于主动运输,D错误。【点睛】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对不同物质运输方式的常见实例的识记。10.ATP的结构简式是( )A. APPP B. APPP C. APPP D. APPP【答案】C【解析】【分析】本题考查ATP知识,意在考查对知识点的识记能力。一个ATP中有2个高能磷酸键,一个普通磷酸键。【详解】ATP的中文名称叫三磷酸腺苷,其结构简式为A-PPP,其中A代表腺苷,P代表磷酸基团,

11、-代表普通磷酸键,代表高能磷酸键。故选:C。11.酵母菌进行无氧呼吸的场所和产生的物质分别是( )A. 线粒体,淀粉 B. 线粒体,丙酮酸C. 细胞质基质,乳酸 D. 细胞质基质,乙醇和CO2【答案】D【解析】【分析】本题的知识点是细胞呼吸的场所、过程、产物,明确有氧呼吸过程和无氧呼吸的过程是解答试题的关键。【详解】无氧呼吸是指生物在无氧条件下,把有机物分解成不彻底的氧化产物,同时释放出少量能量的过程。对于高等植物和酵母菌等生物,进行无氧呼吸一般产生酒精和二氧化碳,无氧呼吸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故选:D。12.在观察细胞有丝分裂的实验中,分辨染色体形态和数目的最佳时期为( )A. 分裂前期 B.

12、 分裂中期 C. 分裂后期 D. 分裂末期【答案】B【解析】【分析】有丝分裂过程:(1)间期:进行DNA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即染色体的复制;(2)前期:核膜、核仁逐渐解体消失,出现纺锤体和染色体;(3)中期:染色体形态固定、数目清晰,是观察染色体形态和数目的最佳时期;(4)后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并均匀地移向两极;(5)末期:核膜、核仁重建、纺锤体和染色体消失。【详解】细胞有丝分裂过程包括分裂间期和分裂期,而分裂期又分为前期、中期、后期和末期。在有丝分裂的中期,染色体的着丝点排列在细胞中央的赤道板上,染色体的形态固定、数目清晰,是观察染色体形态和数目的最佳时期。故选

13、:B。【点睛】本题考查了有丝分裂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考生需识记各分裂时期的染色体行为特点,明确有丝分裂中期是观察染色体形态和数目的最好时期。13.引起细胞癌变的内在因素是( )A. 细胞中酪氨酸酶活性降低 B. 致癌因子激活原癌基因C. 长期受到电离辐射或X射线照射 D. 霉变或熏制食物中所含有的致癌物质【答案】B【解析】【分析】细胞癌变外因包括物理致癌因子、化学致癌因子和病毒致癌因子;内因是遗传物质的结构和功能发生改变。【详解】细胞中酪氨酸酶活性降低是细胞衰老的表现,A错误;癌症是在致癌因子的作用下,一系列的原癌基因与抑癌基因的变异逐渐积累的结果,B正确;长期受到电离辐射或X

14、射线照射是外因中的物理因素,C错误;霉变或熏制食物中所含有的致癌物质属于化学致癌因子,是引起细胞癌变的外因,D错误。【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癌细胞知识的理解和分析能力,同时还要求学生理解癌变细胞与衰老细胞的区别。14. 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的分离发生在A. 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 B. 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C. 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 D. 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减数分裂过程:(1)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染色体的复制(2)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联会,同源染色体上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中期:同源染色体成对的排列在赤道板上;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末期:细胞质分裂(3)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前期:核膜、核仁逐渐解体消失,出现纺锤体和染色体;中期:染色体形态固定、数目清晰;后期:着丝点分裂,姐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