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版】黑龙江省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76144651 上传时间:2019-02-03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50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解析版】黑龙江省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解析版】黑龙江省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解析版】黑龙江省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解析版】黑龙江省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解析版】黑龙江省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解析版】黑龙江省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解析版】黑龙江省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大庆实验中学2018-2019学年度上学期期中考试高二地理文科试题一、选择题德国慕尼黑大学的一位教授把中国分成下图四块区域,并将这四块区域命名为“银色中国”、“金色中国”、“黄色中国”和“绿色中国”。据此回答下面小题。1. 各色分区与主要成因的组合,正确的是A. “黄色中国”海拔所致 B. “金色中国”海陆位置影响C. “绿色中国”流水侵蚀作用 D. “银色中国”纬度位置影响2. 关于各区域与其命名组合正确的是A. -“黄色中国” -“金色中国” -“绿色中国” -“银色中国”B. -“金色中国” -“银色中国” -“绿色中国” -“黄色中国”C. -“银色中国” -“金色中国” -“绿色中国

2、” -“黄色中国”D. -“金色中国” -“黄色中国” -“银色中国” -“绿色中国”【答案】1. B 2. B【解析】【1题详解】图中深居内陆,气候干旱,黄沙漫漫,为“金色中国”是受海陆位置影响,B正确;位于青藏高原,因海拔高,冰川广布,雪山连绵,为“银色中国” ;位于我国东南,受纬度位置影响,气候暖湿,植被葱绿,为“绿色中国”;位于我国北方,有广阔的华北平原和黄土高原,黄土广布,为“黄色中国”。【2题详解】图中深居内陆,气候干旱,黄沙漫漫,为“金色中国”;位于青藏高原,冰川广布,雪山连绵,为“银色中国”;位于我国东南,气候暖湿,植被葱绿,为“绿色中国”;位于我国北方,黄土广布,为“黄色中国

3、”,B正确。位于南岭山地的某县90%以上土地不适宜耕种和聚落建设,主要集镇位于较大的山间谷地。集镇住宅多为三层,其二层和三层也开有外门,如图所示。尽管水淹频率很高,但这些集镇住宅“淹而不没,灾而无难”。据此,回答下面小题。3. 南岭山地A. 是我国地势第二、三级阶梯界线 B. 位于我国西南地区C. 是我国长江与珠江流域的分水岭 D. 呈东北西南走向4. 这些集镇住宅二层和三层都开外门,主要是为了A. 通风 B. 避灾 C. 采光 D. 美观5. 这些集镇遭遇的洪水特点是砾石多 退水快 历时长 流速缓A. B. C. D. 【答案】3. C 4. B 5. C【解析】【3题详解】考查我国主要的山

4、脉及其地理意义。南岭位于我国南方地区,是我国长江流域与珠江流域的分水岭,呈东西走向,故A、B、D项错误,C项正确。【4题详解】由题中材料可知,“该地尽管水淹频率很高,但这些集镇住宅“淹而不没,灾而无难”,故这些集镇住宅二层和三层都开外门,主要是为了避灾,B项正确。【5题详解】根据材料提示,这些集镇住宅“淹而不没,灾而无难”,说明集镇遭遇的洪水破坏力较弱,由该镇位于较大的山间谷地,洪水来时流速缓,带来的砾石少,洪水退水快,故C项正确。【点睛】我国主要的山脉及其地理意义在中国成千上万的山脉中, 有许多山脉又有极其重要的作用。1.秦岭淮河,是中国亚热带和暖温带的分界线; 是中国 800 毫米年等降水

5、量线经过地区;是中国一月均温 0等温线经过地区,是中国积温 4500经过地区,是中国湿润地区与半湿润地区分界线; 中国南方地区与北方地区分界线; 中国南方水田农业与北方旱地农业界线;中国河流有无结冰期界线,江汉谷地与渭河平原界线,四川盆地与黄土高原的界线;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和温带落叶阔叶林的界线;两年三熟与一年两熟制、水稻和小麦杂粮的界线;长江水系与黄河水系的分界线。2.大兴安岭,半湿润地区与半干旱地区分界线,400 毫米年等降水量线,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第二级阶梯与第三级阶梯分界线,内蒙古高原与东北平原分界线,内流区域与外流区域的分界线,传统放牧区与传统农耕区分界线,森林景观与草原景观界

6、线,黑龙江省与内蒙古自治区界线。3.昆仑山,第一级阶梯与第二级阶梯分界线,青藏高原与塔里木盆地界线,西北干旱半干旱区与青藏高寒区界线,青藏地区与西北地区界线,西藏藏族自治区与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界线。4.祁连山,暖温带与中温带界线,第一级阶梯与第二级阶梯分界线,青藏高原(柴达木盆地)与河西走廊界线,青藏高原与内蒙古高原界线,青海省与甘肃省界线。5 天山,准噶尔盆地与塔里木盆地界线,暖温带与中温带界线界线,冬小麦与春小麦界线 南疆与北疆界线。6.阴山(长城) 内蒙古高原与黄土高原界线,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内流区域与外流区域的分界线,冬小麦与春小麦界线,传统放牧区与传统农耕区分界线 200 毫

7、米年等降水量线,半干旱地区与干旱地区界线,北方少数民族与南方汉民族界线。7.贺兰山,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 200 毫米年等降水量线,半干旱地区与干旱 地区界线,内蒙古温带草原地区与西北温带及暖温带荒漠地区。8 巴颜喀拉山,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长江水系与黄河水系分水岭,青海省与西藏自治区界线。9 横断山,第一级阶梯与第二级阶梯分界线,亚热带季风气候区与青藏高寒气候区界线,青藏高原与四川盆地及云贵高原,西藏自治区与云南、四川界线10.太行山,第二级阶梯与第三级阶梯分界线,黄土高原与华北平原界线,山西省与河北省界线。11.巫山,第二级阶梯与第三级阶梯分界线,四川盆地与长江中下游平原界线,重

8、庆与湖北省界线。12.雪峰山,第二级阶梯与第三级阶梯分界线,云贵高原与江南丘陵界线。13.武夷山,江南丘陵与浙闽丘陵,福建省与江西省界线。14.南岭,热带季风气候区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界线,热带季雨林与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界线,积温 7500经过地区,华中亚热带湿润地区与华南热带湿润地区界线,江南丘陵与两广丘陵,长江水系与珠江水系界线 。2017年10月,“中国天眼”首次发现新脉冲星,“中国天眼”位于贵州省平塘县大窝凼。图(a)为“中国天眼”景观图,图(b)为某同学手绘大窝凼形成过程示意图。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6. “中国天眼”选址大窝凼的主要原因有光照较好,空气稀薄清新 地形独特,建设工程量小人

9、烟稀少,电磁波干扰小 环境优美,吸引高科技人才A. B. C. D. 7. 图(b)示意大窝凼A. 主要是过度放牧造成 B. 形成与风力侵蚀有关C. 地质构造与泰山相似 D. 分布地区多为石灰岩【答案】6. B 7. D【解析】【6题详解】由材料可知,“中国天眼”主要用于天文观测,选址大窝凼主要原因是该地是喀斯特地貌,多天坑、溶洞,四周高,中间低的地形便于安置射电望远镜,建设工程量小,人烟稀少,电磁波干扰小,B正确;大窝凼位于云贵高原,多云雨天气,光照较差;环境优美,吸引高科技人才与“中国天眼”选址无关。【7题详解】图(b)示意大窝凼分布地区多为石灰岩,因流水溶蚀作用形成,与过度放牧无关;泰山

10、地质构造是断层。下图为我国某地地形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8. 该地沟谷地貌发育,其主要原因是A. 土质疏松,流水侵蚀作用强 B. 石灰岩广布,流水溶解侵蚀作用强C. 断层发育,地壳水平运动强 D. 气候干旱,风化和风力侵蚀作用强9. 图中地农作物长势好于地,其原因可能是地A. 光照更强 B. 土壤的水份更好 C. 坡度更缓 D. 植被覆盖率更高【答案】8. A 9. B【解析】【8题详解】根据经纬度,该地位于黄土高原,沟谷地貌发育,其主要原因是土质疏松,流水侵蚀作用强,A对。云贵高原石灰岩广布,流水溶解侵蚀作用强,B错。断层发育,是内力作用形成,不是流水侵蚀作用,C错。黄土高原位于半湿润区,以

11、流水侵蚀作用为主,D错。【9题详解】图中地农作物长势好于地,其原因可能是地位于河谷南侧,是阴坡,蒸发较弱,土壤的水分更好,B对。阴坡光照较差,A错。图示信息不能体现坡度差异,C错。植被覆盖率更高,不利于农作物生长,D错。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10. 有关田纳西河水系的说法,错误的是A. 田纳西河水系发达,支流众多 B. 流量稳定,通航价值高C. 水量丰富,大部分可通航 D. 河流落差大,水能丰富11. 田纳西河流域的生态环境问题及其成因组合,不正确的是A. 土地退化长期高强度地种植棉花B. 植被破坏矿山开采和冶炼、扩大耕地面积C. 沙丁鱼减少大坝阻碍了沙丁鱼的洄游产卵D. 酸雨污染炼铜企业大量

12、排放含硫废气【答案】10. B 11. C【解析】本题考查田纳西河流域的开发与治理。【10题详解】田纳西河流域属于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降水季节变化明显,水位季节变化大,流量并不稳定,故B错误。【11题详解】田纳西河的大坝主要修建在中上游地区,沙丁鱼主要在沿海地区洄游,并不受影响,故C错误。河流的流量、流速及流域内的土质状况等都会影响河流含沙量,而所含泥沙矿物成分的不同也会影响河流的水质和水色。由于渭河流经地区土壤所含矿物成分的原因,当渭河含沙量达到 10kg/m时,水色便呈赤黄色了,从而在某些季节在泾河(渭河的支流)、渭河交汇处容易出现“泾渭分明”的景观。读渭河、泾河流量及含沙量统计表,完成

13、下列各题。12. 与渭河相比,泾河枯水期含沙量较小的主要原因是A. 侵蚀量小 B. 降水量小 C. 支流较多 D. 植被稀疏13. “泾渭分明”景观容易出现在A. 春季 B. 夏季 C. 秋季 D. 冬季【答案】12. A 13. D【解析】【12题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影响河流含沙量的因素:(1)植被覆盖率。森林覆盖率差则含沙量高,反之则低。泾河枯水期含沙量较小,故植被覆盖率比渭河要高些,故D错;(2)土质。土质松则含沙量高,反正则低。(3)降雨强度。降雨强度大则含沙量高,反之则低。但泾河和渭河在枯水期降水都较少,故B可排除;(4)地势。地势落差大则含沙量高,地势平缓则含沙量低。与渭河相比,泾河

14、的坡度要小得多,故A正确。(5)地形。平原地区一般含沙量低,山地,丘陵区则相对高。河流的支流对含沙量影响较小,故C错。【13题详解】夏季两条河含沙量都很大,到了枯水期,渭河含沙量要比泾河大,故答案是冬季,选D。秋天,是水稻丰收的季节,秋分后的黑土地上,垛满了需要晾晒两周的稻谷。独特的土壤、气候条件,使水稻中决定营养成分的干物质积累丰富。脱壳后,米粒饱满坚硬,色泽清白透亮,这是中国最好的稻米,需要经过138天漫长的生长期。”这是著名美食节目舌尖上的中国第二季关于黑龙江五常大米的描述。据此回答下列小题。14. 黑龙江五常大米成为全国最好的稻米的优势条件是() 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 作物生长期长,有机质积累丰富 热量充足、适宜喜热作物生长 土壤肥沃,化肥用量少A. B. C. D. 15. 促使黑龙江五常由“种稻禁区”转变为全国最好的稻米产区的主要原因是()A. 大棚种植技术的发展 B. 优良水稻品种的培育和引入C. 机械化水平的不断提高 D. 农田水利设施的不断完善16. 关于东北地区农业发展方向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山区应当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和舍饲畜牧业B. 西部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