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版】湖南省三湘名校教育联盟2017届高三第三次大联考理综化学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76143219 上传时间:2019-02-03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49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解析版】湖南省三湘名校教育联盟2017届高三第三次大联考理综化学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解析版】湖南省三湘名校教育联盟2017届高三第三次大联考理综化学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解析版】湖南省三湘名校教育联盟2017届高三第三次大联考理综化学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解析版】湖南省三湘名校教育联盟2017届高三第三次大联考理综化学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解析版】湖南省三湘名校教育联盟2017届高三第三次大联考理综化学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解析版】湖南省三湘名校教育联盟2017届高三第三次大联考理综化学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解析版】湖南省三湘名校教育联盟2017届高三第三次大联考理综化学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化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福尔马林可浸制标本,因其可使蛋白质变性的性质B向牛奶中加入果汁会产生沉淀,这是因为发生了酸碱中和反应C将地沟油制成肥皂,可以提高资源的利用率D用CO2合成聚碳酸酯可降解塑料,实现碳的循环利用【答案】B【解析】福尔马林是甲醛溶液,甲醛能使蛋白质变性,故A正确;牛奶是胶体,加入果汁会产生聚沉,故B错误;地沟油的成分是油脂,可以发生皂化反应,故C正确;聚碳酸酯可水解,故D正确。2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0.1molO2完全反应时,转移的电子数为 0.4 NAB用惰性电极电解CuSO4溶液后,如果加入0.1mol Cu(OH

2、)2能使溶液复原,则电路中转移电子的数目为 0.2NAC含1molFeCl3的饱和溶液最多可形成胶体粒子数为NAD1mol 葡萄糖与足量的钠反应能产生 2.5mol H2【答案】D【点睛】选项B是易错点,明确电解池的工作原理和阴阳极的放电离子是解答的关键,注意根据原子守恒分析,即缺少什么补什么。3-萜品醇的键线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分子式为C10H20OB足量-萜品醇能与 1mol 金属钠反应产生 11.2L 气体C一定条件下能发生消去、加成、取代、氧化、聚合反应D醇分子中核磁共振氢谱共有 7 个峰【答案】C【解析】A根据结构简式可判断分子式为C10H18O,A错误;B足量-萜品醇能与

3、 1mol 金属钠反应产生0.5mol氢气,体积不一定是11.2L,B错误;C含有醇羟基、碳碳双键,一定条件下能发生消去、加成、取代、氧化、聚合反应,C正确;D醇分子中核磁共振氢谱共有8个峰,D错误,答案选C。4物质制备过程中离不开物质的提纯。 以下除杂方法正确的是选项目的试验方法A除去Na2CO3固体中的NaHCO3置于蒸发皿中加热至恒重B除去NaCl中少量KNO3将混合物制成热饱和溶液,冷却结晶,过滤C除去CO2中的HCl通过NaHCO3(aq,饱和),然后干燥D除去C2H5Br中的Br2加入足量Na2SO3(aq),充分振荡,蒸馏【答案】C【点睛】本题考查物质的分离、提纯的实验设计,所谓

4、除杂(提纯),是指除去杂质,同时被提纯物质不得改变除杂质题至少要满足两个条件:加入的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原物质反应;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注意把握物质的性质的异同,易错点为B。5X、Y、Z、W、R 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五种短周期主族元素。 X 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其内层电子数的2倍,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R 与 Y 可形成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Y 与氢元素所形成的化合物分子只含有极性键B阴、阳离子个数比均为 1:2CZ 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比 R 的强D将 W 单质与水反应后的溶液中,生成的盐只有一种【答案】B【解析】X、Y、Z、W、R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五种短周期主族元

5、素。X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其内层电子数的2倍,X是两层电子分别是2、4,X为C元素,W+与Y2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则Y为O,W为Na,Y、Z、W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O与Na之间只有氟成立,故Z为F元素,R与Y可形成RY2、RY3化合物,SO2、SO3,R为S元素。 A、Y与氢元素所形成的化合物分子可以是H2O和H2O2,H2O2中两个O之间是非极性键,故A错误;B、Na2O2中阴离子为O22,Na2O和Na2O2中阴、阳离子个数比均为1:2,故B正确;C、Z为F元素,不存在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故C错误;D、将CO2 通入NaOH溶液可能生成Na2CO3和NaHCO3两种盐

6、,故D错误。故选B。6常温下,向 20mL 0.2mol/L 中滴加 0.2mol/L , 相关微粒的物质的量如下图 (其中代表代表代表根据图示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中的电离方程式是: 当0mL 时,溶液中各离子浓度的大小顺序为:C等体积等浓度的与混合后,其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比纯水大D当0 mL 时,溶液中存在以下关系:【答案】B生成NaHA,HA-电离大于水解,其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比纯水小,C错误;D当V(NaOH)=30mL时,发生反应为NaOH+H2A=NaHA+H2O,NaHA+NaOHNa2A+H2O,溶液主要为等物质量的NaHA,Na2A的混合溶液,根据电荷守恒得:c(N

7、a+)+c(H+)=c(HA-)+2c(A2-)+c(OH-),物料守恒可知:3c(HA-)+3c(A2-)+3c(H2A)=2c(Na+),2+得:2c(H+)-2c(OH-)=c(A2-)-3c(H2A)-c(HA-),D错误,答案选B。【点睛】本题考查酸碱混合溶液定性判断,侧重于学生的分析能力的考查,明确图象中酸碱混合时溶液中的溶质是解答本题的关键,抓住图象进行分析即可,注意三大守恒关系的灵活应用。7气态废弃物中的硫化氢转化为可利用的硫,自身还原为业上常采用如图所示的电解装置,通电电解,然后通入以处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电解时阳极反应式为B电解时阴极反应式为当电解过程中有标准

8、状况下 224L 的时,溶液中有 32g S析出(溶解忽略不计)D整个过程中需要不断补充【答案】D8碳酸镁晶体是一种新型吸波隐形材料中的增强剂。I合成该物质的步骤如下:步骤 1:配制一定浓度的液和。步骤 2:量取一定量的于容器中,搅拌并逐滴加入,温度控制在 50, 用氨水调节溶液 pH 到 9.5。步骤 3:放置1 h后,过滤、洗涤、干燥,得碳酸镁晶体产品。回答下列问题:(1)配制 250 mL 0.5mol/LMgSO4溶液,所需的玻璃仪器除烧杯、玻璃棒和量筒外还有_。(2)步骤 2 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3)检验碳酸镁晶体是否洗干净的方法是_。测定产品 中的 n 值(仪器和药品如图所示

9、): (4)上述装置的连接顺序为_(按气流方向,用接口字母表示),其中 C 的作用是_。(5)加热前先通入尽装置中的空气,称取装置 C、D 的初始质量后,边加热边通入用是_。(6)若装置 B 中无残留物,要准确测定 n 值,至少需要下列所给数据中的_(填选项字母),写出相应的数学表达式:n_。装置 A 反应前后质量差置 C 反应前后质量差置 D 反应前后质量差【答案】 (1)250mL容量瓶、胶头滴管 (2)Mg2+NH3H2O+HCO3-=MgCO3+NH4+H2O (3)取最后一次洗涤液,加入稀盐酸酸化,再加入几滴氯化钡溶液,若不再产生白色沉淀,则说明沉淀已洗涤干净 (4)a-e-d-b-

10、c (5)吸收CO2 (6)将分解产生的气体全部带入装置C、D中完全吸收并防止产生倒吸 (7)(或或) (8)应的离子方程式为Mg2+NH3H2O+HCO3-=MgCO3+NH4+H2O;(3)沉淀表面有吸附的硫酸根,因此检验沉淀已经洗涤干净的方法是:取最后一次洗涤液,加入稀盐酸酸化,再加入几滴氯化钡溶液,若不再产生白色沉淀,则说明沉淀已洗涤干净;(4)上述装置的连接顺序为:应该首先通过D装置吸收水蒸气,后通过C装置吸收二氧化碳;将气体通过洗气瓶进行洗气时,应该从长导管一侧通入气体,故其连接顺序是a-e-d-b-c;装置C的作用是吸收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气体,装置D的作用是吸收水蒸气,装置B是长

11、玻璃管起到冷却作用;(5)因为加热后的装置中含有残留的二氧化碳和水蒸气,为了避免引起实验误差,保证反应产生的气体全部被装置C、D吸收,所以要通入N2排出装置内残留的气体,同时也是为了防止产生倒吸;(6)若B装置中无残留物,通过装置D吸收的质量为生成水的质量,装置C吸收的是分解生成的二氧化碳的质量,装置C反应前后质量差m2,装置D反应前后质量差m3,可以计算,m2/44:m3/18=1:n,n=22m3/9m2。另外利用或可以进行相关计算。9CO和氢气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合成甲醇,在一恒容的密闭容器中,由CO和成甲醇:(1)某温度下,将 2.0mol CO和 6.0 mol2L的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

12、后,达到平衡时测 得 c(CO)0.25mol/L,则此温度下的平衡常数 K_(保留两位有效数字)。(2)利用光能和光催化剂,可将CO2和g)转化为外光照射时,在不同催化剂 (I、II、III)作用下,随光照时间的变化见图1。 则在 015 小时内,均生成速率I、II、III 中最大的为_(填序号)。(3)以化剂,可以将转化成乙酸。 在不同温度下催化剂的催化效率与乙酸的生成速率的关系见图2。乙酸的生成速率主要取决于温度影响的范围是_。 (4) 25时,该温度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填序 号)_。a做钡餐试剂b同浓度的溶液中滴加,出 c新制氯水中加入少量碳酸钡固体,固体溶解,溶液漂白性增强d加入

13、液,能转化为向 500ml 一定浓度的稀硝酸中加入 33.6g 铁粉,固体全部溶解。 取少量反应后的溶液分别加入苯酚溶液和铁氰化钾试剂,各出现溶液变紫和蓝色沉淀现象。再取10mL 反应后溶液于锥形瓶中,并加入硫氰化钾试剂。用 0.500mol/L 的 H2SO3 溶液进行滴定,滴定完成时平均消耗标 准液 10.20mL。已知整个实验过程中只产生了一种气体,且该气体遇空气变红棕色。据此回答: (5)滴定刚开始时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判断达到滴定终点的现象是_;(6)原稀硝酸溶液的浓度为_mol/L。【答案】 (1)1.33 (2) (3)300400 (4)bc (5)2NO3-+3H2SO

14、3=2NO+3SO42-+4H+H2O (6)滴入最后一滴标准溶液,溶液由红色变浅绿色,且30s内不再变色 (7)1.140可知,在015h内,甲烷的物质的量变化量为n()n()n(),故在015h内,CH4的平均生成速率v()v()v(),即最大的为II;(3)温度超过250时,催化剂的催化效率降低,在300时失去活性,故以后乙酸的生成速率升高是由温度升高导致的,故乙酸主要取决于温度影响的范围为300400; (4) a碳酸钡能溶于酸,不能做钡餐试剂,a错误;b硫酸钡的溶度积常数小于碳酸根的,同浓度的硫酸钠和碳酸钠混合溶液中滴加氯化钡溶液,硫酸钡先析出,b正确;c新制氯水中加入少量碳酸钡固体,固体溶解,促进氯气和水的反应向正反应方向进行,次氯酸浓度增大,溶液漂白性增强。c正确;d只要溶液中钡离子浓度和碳酸根离子浓度之积大于碳酸钡的溶度积常数即可产生碳酸钡沉淀,所以硫酸钡固体加入碳酸钠浓溶液,硫酸钡可能转化为碳酸钡,d错误,答案选bc;(5)向500mL一定浓度的稀硝酸中加入33.6g 铁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