湛江市徐闻县2015-2016学年度九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卷 新人教版

上传人:wei****017 文档编号:761340 上传时间:2017-05-13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20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湛江市徐闻县2015-2016学年度九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卷 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湛江市徐闻县2015-2016学年度九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卷 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湛江市徐闻县2015-2016学年度九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卷 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湛江市徐闻县2015-2016学年度九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卷 新人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湛江市徐闻县2015-2016学年度九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卷 新人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湛江市徐闻县2015-2016学年度九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卷 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湛江市徐闻县2015-2016学年度九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卷 新人教版(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湛江市徐闻县 20152016 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测九年级语文试卷说明:1、全卷共 6 页,满分 120 分,考试时间 120 分钟。2、本卷设有附加题,共 10 分,考生可答也可不答。该题得分作为补偿分计入总分,但全卷总得分不得超过 120 分。一、基础(24 分)1、根据要求默写古诗文。 (10 分)(1)子曰:“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论语 ) (1 分)(2)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夜来南风起, 。 (白居易观刈麦 ) (1 分)(3)与朱元思书中用比喻、对偶写水势急猛地句子是: , 。 (2 分)(4) , 。天下英雄谁敌手?(辛弃疾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 (2 分)(

2、5)把孟浩然的万洞庭湖赠张丞相默写完整。 (4 分)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 。 , 。坐观垂钓者,惟有羡鱼情。2、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4 分)(1)我是在白云的 qing bo ( )中笑着长大的。(2)老太太没奈何,只得 yng j ( )一个邻居去寻她儿子。(3)过不大一会儿,暴风雨就 xi s d l ( )地开始了,顿时,天昏地暗,仿佛世界已到了末日。(4)书亦可请人代读,取其所作摘要,但只限题材较次或价值不高者,否则书经提炼犹如水经蒸馏,wi tng jio l ( )矣。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 (3 分)A、多少过分的阿谀与夸奖,都没有使你丧失自

3、知之明。B、你的嗓子沙哑得厉害,念不好。C、长篇小说,形象鲜明,情节跌宕起伏,具有史诗般的文化厚度。D、课本剧汇演中,邻班同学夸张的表演让大家情不自禁地笑了起来。4、下列病句中修改不正确的是( ) (3 分)A、牛奶中含有大约 30%左右的蛋白质,其中超过 87%能被人体吸收。 (删去“大约”或者“左右” )B、牛奶中的蛋白质不仅能在关键时刻充当救命稻草,还能提供人体所需的八种氨基酸。(将“在关键时刻充当救命稻草”和“提供人体所需的八种氨基酸”互换位置)C、UHT(超高温瞬时灭菌)的牛奶只需要常温收藏,是真正的节能环保奶。 (将“收藏”改为“保存” )D、牛奶包装纸盒中,纸板起到稳定支撑的作用

4、,铝箔有阻隔氧气、光线和气味,而它的“遮光效果”则是玻璃瓶无法替代的。 (删去“氧气”或者“和气味” )5、仿照划横线的句子,写出句式相仿、情境相符的句子。 (4 分)阅读,让我们走进自然,感受春风的和煦; , ; , 。阅读能使我们安静下来,目光澄澈,心灵纯净。二、阅读(46 分)(一) (10 分)出师表(节选)诸葛亮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

5、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6、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 (3 分)(1)猥自枉屈( ) (2)攘除奸凶( )(3)以彰其咎( )7、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4 分)(1)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2)陛下亦宜自谋,以

6、谘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8、下列对文段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3 分)A、诸葛亮追述以往的经历,既表达对先帝的感恩之情,也表明对后主的耿耿忠心。B、诸葛亮认为目前南北已经平定,当率领全军复兴汉室,迁回旧都,实现先帝遗愿。C、诸葛亮主动请缨讨伐奸贼,为了表明决心,郑重立下誓言,如若兵败甘愿受罚。D、诸葛亮担心后主听信谗言,因此恳切劝后主,要广开言路,接纳治国的良策。(二)(9 分)大荒之中,有山名曰成都载天。有人珥两黄蛇把两蛇右手操青蛇名曰夸父。后土生信,信生夸父。夸父欲追日影,与日逐走,逮之于禺谷,入日,渴欲得饮,赴引河、渭。河、渭不足,将走北引大泽。未至,道渴而死,弃其杖。

7、尸膏肉所浸,生邓林,邓林弥广数千里焉。 (选自列子 山海经 ,有改动)【注释】珥:戴着玉质耳饰。后土:共工氏(炎帝后裔)之子句龙。禺谷:愚渊,太阳落下去的地方。尸膏肉所浸:被他尸体膏肉浸润。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3 分)A、大荒之中 辍耕之垄上B、逮之于禺谷 每自比于管仲、乐毅C、将走北引大泽 与臣而将四矣D、邓林弥广数千里焉 广故数言欲亡10、请用三条“/”进行断句。 (3 分)有 人 珥 两 黄 蛇 把 两 蛇 右 手 操 青 蛇 名 曰 夸 父11、读了以上故事后,你得到了什么启示?请联系生活实践简要谈谈你的看法。 (3 分)(三) (10 分)“江南”再

8、发现胡晓明中国历史与文学的文献中可见一种特殊的共同心理嗜尚:喜好江南。长期以来,虚虚实实,或浓或淡,强化着一种超乎一般所谓地域文化的认同,即可谓“江南认同” 。 “苏常熟,天下足”的谚语,海内外流传。 “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 ,已成为中国永远的抒情美典。中国文学悠久的传统中,一直隐隐相传着十分重要的江南意象。入骨的相思,永续的乡愁,是江南不变的芬芳迷魅。男女之思,友朋之念,进而寄托家国君臣之思,相互重叠着、涵化着,渐成江南意象的深层含义。苏东坡诗:“犹做江南未归客” ,姜夔“昭君不谙胡沙远,但暗忆,江南江北” ,以及吴梅村“世间何物是江南”才有了厚重的文化内涵。因此,江南意

9、象是江南认同的一个重要的部分。作为江南认同的江南意象,含蓄而动人地揭示了江南认同的底蕴:家国之爱。中国最早的地域认同是中原认同,从西周时代即已经有中原中心的意识。一直到三国时代,江东孙吴,三分天下有其一,江南地域才正式登上了历史的舞台。到了东晋,政治中心南移,士人大批南渡,政治合法性的权威在江南地域渐趋稳固。所谓江南文化,实际上分为两个部分,一是北来的,是发源于洛阳而被侨民带到江南的文化,这是中原移民文化。如谢道韫(东晋才女,谢安侄女,王羲之儿媳)祖籍河南,自其祖南迁以后到她已是第三代侨民,一生都在江南,她的作品自然归在南方文学里了,但她继承的其实是在北方就已形成的强大的家族文学传统。二是南方

10、人向由政治中心迁来的大批北方人学习的结果,几代以后便渐渐置换成江南意识,是经过模仿、交融、选择、消化的文化习得。这似乎可称之为江南文化之二源。两部分之间形成一种奇妙的张力:一方面是在地的、生根的、非异己的,另一方面又是有本的、深厚的、高级的;前者使文化免除了排他性,后者使文化具有了优越性。没有哪一个地域文化有如此方便善巧的因缘和合,这一文化认同的过程,表明了江南文化与中原文化深刻的联系,这正是江南文化不同于巴蜀文化、粤闽文化等的特质,也是江南文化特别具有生机与活力的重大动因。“江南”所指涉的空间,与其说是具体的地理空间,不如说是一个特定的精神空间。12.“江南美,江南愁,美得令人伤心,愁得肝肠

11、寸断” ,下面不适合引用来表达这种情感的一项是( ) (3 分) A、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B、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C、昭君不惯胡沙远,但暗忆,江南江北。D、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13、在这篇文章,你觉得作者发现了什么?请选出不正确的一项( )(3 分)A、作者发现了一种特殊的共同心理嗜尚:喜好江南。B、作者发现了中国文学悠久的传统中,一直隐隐相传着十分重要的江南意象。C、作者发现了江南景色美丽之所在。D、作者发现了江南文化的两个来源。14、第段中,谢道韫这一论据是否可以删除?为什么?(4

12、 分)(四)(17 分)主角【美】安吉德里斯为了募捐,学校准备排演一部叫圣诞前夜的短剧。告示一贴出,妹妹便热情万丈地去应征演员。定角色那天,妹妹到家后一脸冰霜,嘴唇紧闭。“你被选上了吗?”我们小心翼翼地问她。“是。”她丢给我们一个字。“那你为什么不开心?”我壮着胆子说。“因为我的角色。”圣诞前夜只有四个人物:父亲、母亲、女儿和儿子。“你的角色是什么?”“他们让我演狗!”说完,妹妹转身奔上楼,剩下我们面面相觑。饭后,爸爸和妹妹谈了很久,妹妹总算没有退出。她积极参加每次排练。我很纳闷儿,一只狗有什么可排练的?但妹妹却练得很投入,还买了一副护膝。据说这样她在舞台上爬时,膝盖就不会疼了。妹妹还告诉我们

13、,她的动物角色名叫丹吉。我注意到,每次排练归来,妹妹眼里都闪着兴奋的光芒。演出那天,我翻开节目单,找到妹妹的名字:珍妮丹吉(狗)。偷偷环视四周,整个礼堂都坐满了,其中有很多熟人和朋友,我赶紧往座椅里缩了缩。幸好,灯光转暗,演出开始了。先出场的是“父亲”,他在正中的摇椅上坐下,召集家人讨论圣诞的意义。接着“母亲”出场,面对观众坐下。然后是“女儿”和“儿子”,分别跪坐在“父亲”两侧的地板上。在一家人的讨论声中,妹妹穿着一套黄色的、毛茸茸的狗道具,手脚并用地爬进场。但这不是简单的爬,丹吉蹦蹦跳跳、摇头摆尾地跑进客厅,她先在小地毯上伸了个懒腰,然后才在壁炉前安顿下来,开始呼呼大睡。一连串动作,惟妙惟肖

14、。很多观众也注意到了,四周传来轻轻的笑声。接下来,“父亲”开始给全家讲圣诞节的故事。“圣诞前夜,万籁俱寂,就连老鼠”刚说到这儿,丹吉突然从睡梦中惊醒,机警地四下张望,仿佛在说:“老鼠?哪儿有老鼠?”神情和我们家的狗一模一样。我用手掩着嘴,强忍住笑。男主角继续讲,“突然,一声轻响从屋顶上传来”昏昏欲睡的丹吉又一次惊醒,好像察觉到异样,仰视屋顶,喉咙里发出呜呜的低吼。太逼真了,这时观众已不再注意主角们的对白,几百双眼睛全盯着妹妹。那晚,妹妹的角色没有一句台词,却用精彩的表演赢得了所有的观众。妹妹说让她改变态度的是爸爸的一句话:“如果你用演主角的态度去演一只狗,狗也会成为主角。”15、根据故事的情节

15、,以妹妹为陈述对象,完成下列表格。 (4 分)情节 主要事件开端 妹妹应征当演员,却得到了狗的角色发展 (1)高潮 (2)结局 妹妹的表演抢了整场戏16、文章多处运用了侧面烘托得手法,请举出一例,并分析其作用。 (4 分)17、联系上下文,品味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分析其表达效果。 (4 分)(1)她丢给我们一个字。(2)我赶紧往座椅里缩了缩。18、标题“主角”有什么含义?文章以此为标题有什么作用?请做出简要分析。 (5 分)答: 。三、写作(50 分)19、根据下列要求进行写作。相遇是一首诗,诗中有欢声笑语,也有悲情愁绪;相遇是一首歌,歌中有高昂激越,也有轻柔含蓄。正是相遇,让人生色彩斑斓。请以“那一天,我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