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二节法不可违》ppt课件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76100208 上传时间:2019-02-03 格式:PPT 页数:13 大小:393.3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课二节法不可违》ppt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课二节法不可违》ppt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课二节法不可违》ppt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课二节法不可违》ppt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课二节法不可违》ppt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课二节法不可违》ppt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课二节法不可违》ppt课件(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七课二节 法 不 可 违,什 么 是 违 法 行 为?,凡不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或者做出法律所禁止的行为,都是违法行为。,违 法 行 为 的 类 别,1、行政违法行为 ( ) 2、民事违法行为 ( ) 3、刑事违法行为( ) 重点内容,金巧巧告宋祖德名誉侵权案,交 警 站 在 被 告 席,鲁乌木齐发生严重暴力犯罪事件,三类违法行为通过比较得出:,民事违法行为和行政违法行为的情节比较轻微,相对刑事违法行为而言,对社会危害性较小,因而称它们为一般违法行为。,什 么 是 犯 罪?,所谓犯罪,是指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触犯刑法并依法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 重点内容,犯罪具有三个基本特征:,第一、犯罪是具

2、有严重社会危害性的行为。(犯罪的最本质特征) 第二、犯罪是一种触犯刑法的行为。(犯罪的法律标志) 第三、犯罪是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犯罪的必然后果) 重点内容,什 么 是 刑 罚?,刑罚又叫刑事处罚、刑事处分,是指人民法院对犯罪分子实行处罚的一种强制方法。,刑 罚 的 种 类:,1、主刑(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死刑五种) 2、附加刑(罚金、剥夺政治权利、没收财产三种) 重点内容,一、判断正误,1、一般违法行为由于其危害性比较小,所以可以不承担法律责任。 ( ) 2、只要懂法就不会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 ) 3、管制、拘役属于主刑,死刑、剥夺政治权利是附加刑。 ( ) 4、主刑是对主

3、要犯人适用的刑罚。( ) 5、因为年龄小与犯罪无关,所以年龄小犯罪不受刑罚处罚。 ( ),二、单项选择题,1、行人闯红灯属于( ) A 刑事违法行为 B 民事违法行为 C行政违法行为 D严重违法行为 2、某犯罪嫌疑人为了报复社会,在公共汽车上放置炸弹,造成6人死亡,30人受伤。这说明犯罪最本质特征是( ) A 犯罪是一种违反公共秩序的行为 B 犯罪是一种严重危害社会的行为 C 犯罪是一种应当受到法律处罚的行为 D 犯罪是一种触犯法律的行为,C,B,3、违法行为包括( ) 违反宪法行为违反中学生守则刑事违法行为民事违法行为和行政违法行为 A B C D 4、犯罪的基本特征( ) 具有严重社会危害

4、性触犯了刑法应受刑罚处罚危害了国家利益 A B C D 5、根据违法情节的轻重和对社会危害程度不同,违法行为可分为( ) A 民事违法行为和刑事违法行为 B 一般违法和犯罪 C 刑事违法行为和行政违法行为 D 主刑和附加刑,C,B,B,三、材料分析,中学生李杰是一名“三好学生”,学习成绩一直很好。后来,跟社会上有流氓行为的人往来,逐渐变得无心学习,不交作业,经常旷课,有时还偷拿同学的东西,打骂同学等,受到学校的批评教育。但他没有接受教训,又经常在社会上偷窃财物,还参加赌博等,被公安机关拘留。他仍不悔改,一天晚上,趁张大爷的儿子出差未归,持刀爬进张大爷家,企图盗窃财物,被发现后,李杰将张大爷打昏在地,并偷走现金1000元。经人民法院审理,判处李杰有期徒刑三年。 1、李杰的哪些行为属于不良行为? 2、李杰的哪些行为属于犯罪行为? 3、李杰由好变坏,最后走上犯罪道路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4、怎样才能避免未成年人违法犯罪?,青少年违法犯罪的主观原因:,1、道德意志薄弱 2、是非观念模糊(重感情、易冲动) 3、价值观念扭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